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74章 李岩的秘密武器(1)
  不過,很是意外的,在李定國準備出征期間,孫可望的公函也到了李定國的軍營。公函中表示孫可望雖然愚鈍,也明白,出兵抗清表明大西軍順應民族大義,表現了大西軍對大明皇帝、朝廷忠心,因此讚同李東國出兵,不僅如此,還給直屬李定國的五萬東征軍準備了足夠一個月食用的糧草,讓他安心東征。

  1649年4月底,大西軍李定國部五萬人誓師北上抗清,天下震驚。當李定國得以出兵後,李岩也終於準備出兵了。

  自始至終,李岩都將李定國出兵江西作為自己出兵的前提條件,不僅僅是因為相信李定國的實力,更是處於對整體戰局的考慮。

  若李定國沒有出兵,則大明戰場首尾不能相顧,即使佔據了福建這個突前部,也擋不住江西與浙江兩省清軍的夾擊。

  李定國既然如約而至,李岩自然也不能失信。

  此時的李岩,也算得上兵強馬壯。廣東西部與廣西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為了爭奪那些少量的生活物資,民風不免彪悍,但對於李岩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兵源了。因此,李岩得以大力擴軍。

  得益於良好的聲譽,“大明的郭令公”這塊金字招牌,廣東西部甚至廣西東部的年輕人都是踴躍參軍。按照朝廷給的編制,李岩只有三鎮的兵力,若是按照李岩提供給朝廷的編制標準,也就是7300余人。但是李岩的三鎮絕不相同。雖然正規的陸軍也是三鎮的兵力,但除此以外,還有獨立的一個直屬李岩控制的炮兵協,與一個騎兵協。這一個炮兵協與騎兵協自然不是以朝廷的名義存在,而是以民兵的形式存在,掛靠在紅娘子名下。民兵在每個軍閥那裡都有存在,比如最典型的大西軍與鄭成功的軍隊,都是嚴重超編,朝廷以外的軍隊都是以民兵的形式存在,但雖然是民兵,戰鬥力其實與正規軍無異。執行李岩規定的編制規模最好的倒是朝廷控制的廣東中部與廣西,廣東中部是因為朝廷開支不小,根本無力維持超編的軍隊,甚至陳子壯等人由民兵改編的所謂正規軍,甚至都只有兩個鎮的編制,就是因為沒錢。至於瞿式耜控制的廣西,若不是焦璉的堅持,甚至也很難滿編,即使如此,也是李岩以低價武器供應才能讓焦璉的部隊不致無武器可用。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至於李岩來說,即使不算瓊州強大的工農業基礎,即使是所謂的低價或成本價供應武器給友軍,包括朝廷的軍隊,也是參照大明普遍的手工生產火器的成本為核準的基準的,本身就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單憑這些利潤,就足以讓李岩裝備自己的軍隊的了。軍火工業,原本就是暴利行業,就比如後世的美利堅,發家就靠的兩次世界大戰向交戰國售賣軍火。

  李岩的三鎮步兵,已經全部換裝了帶有膛線的米尼槍。不過這也僅僅是體現在射程與精度上,還不能保證李岩軍隊相對於其他軍隊的碾壓優勢,因此,李岩給自己的軍隊增加了最強利器,那就是素有“戰爭之神”美譽的炮兵,與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都還能發揮戰略作用的近代胸甲騎兵。

  首先說說李岩的炮兵協。李岩的炮兵協只有三千余人,但卻裝備了大小火炮五百多門,每台火炮還配備了一匹騾馬甚至驢子作為運輸動力,在交通困難的地方,人還要幫忙運輸。這只是在原有炮兵的基礎上擴充,按部就班,倒也不太困難。

  但李岩組件近代騎兵,卻遇到了不少困難。

  在16世紀,火器的發展,使得騎士階層日薄西山。大規模的新興雇傭騎兵們不具備舊騎士常年艱苦訓練得來的高超身手,他們的作戰方式更多的表現為利用新式火器進行齊射來作戰,這就是所謂的半回旋戰術。然而這卻是騎兵的衰落期,因為早期的火器效能很低,這種作戰方式遠遠不如衝鋒帶來的效果那麽巨大。然而,在波蘭,騎士貴族階層一直比較興盛,波蘭的騎兵成了這一時期的歐洲戰場上最善於衝鋒陷陣的騎兵,他們不僅擊敗了那些用手槍進行半回旋射擊的西歐騎兵,也擊敗了素來以善騎著稱並且曾經壓製歐洲的土耳其人和韃靼人。因此波蘭騎兵被很多人認為是傳統騎兵最巔峰的模式。所以這個時代的歐洲人越來越傾向於得出這樣的結論:騎兵的主導地位雖然已經永遠被步兵取代,但騎兵若想在戰場上發揮更大和更合適的作用,就必須回到古典式的衝鋒中去。

  然而近代軍隊更多了一點,最嚴格的紀律。著名的克倫威爾“鐵騎軍”,是新式騎兵的典范。鐵騎軍身披胸甲,手持長劍,有時還帶有一柄戰斧,他們的名稱並非由於是否身披鐵甲,而是由於他們的紀律像鐵一般堅強。鐵騎軍中的騎兵雖然個人的騎術和武藝比不上舊騎士,但他們能在嚴明紀律的約束下整齊劃一的行動,集體衝鋒時時刻保持馬挨著馬,肩並著肩,就像一堵快速移動的“鐵牆”。如牆行進的騎兵隊列並不需要太高的奔馳速度,那樣反而會打亂陣型,影響衝擊力,所以他們使用的是整齊的慢跑衝鋒。

  俄國的軍事觀察家曾經觀察了奧地利與亞洲的土耳其帝國之間的戰爭,發現雙方騎兵白刃戰時,總是會出現一把土耳其彎刀同時面對2~3把奧地利騎兵劍的局面,土耳其騎兵以優良的武技硬拚奧地利騎兵團結的紀律,結果總是被毫無懸念的擊潰。而奧地利的騎兵即使在衝散了土耳其人之後也依然能夠保持整齊隊列,始終集體作戰。隨後他向沙皇建議到:“奧地利對於土耳其軍隊的最大優勢莫過於他們的胸甲騎兵,這一兵種令所有土耳其人聞風喪膽,我國也應該引入這一兵種的訓練方式”。優良的土耳其騎手們總是被不擅騎術的西歐騎兵打敗,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同樣慘敗於西方鐵騎,代表著從此騎兵進入一個紀律比騎術更重要的時代。

  因此,李岩開始大力發展近代騎兵—胸甲騎兵。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