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37章 堅船利炮的外交
  該是自己亮劍的時候了。

  鄭氏的實力還是有的,即使是常備軍,也有十余萬,更由於經常南征北戰,算得上是一支精銳之師。只是有一點,勢力大了也遭人嫉恨,無論是北方苟延殘喘的莫氏,還是即將興起的阮氏,都將他視為大敵。

  很是無奈,只能將自己的主力五六萬人集中在南部與阮氏交接之地,又將剩余的很大一部分至少兩萬布置在了瓊山,以圍堵莫氏的殘余。如此一來,國內卻是空虛了不少,雖然以河內(此時稱為升龍)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面積不大,也有十幾萬平方公裡,一兩萬的兵力一旦分兵把守,也就沒什麽看頭了。

  就比如鄭氏統治重心之一所謂的東京升龍,此時就只有不到六千人駐守,其憑借的城防,甚至還比不上大明的中大型縣城。另一個後黎王所在地,就是所謂的西京清化,甚至連河內都不如。

  李岩自然不會將他們看在眼裡,“我大明的獠牙將因我李岩而對一次對外人亮出,孔夫子的仁義,將不再適用於外國番邦。”想到此處,李岩隻覺得身體都有些顫抖。

  1651年八月,南方的天氣終於降了一點,李岩開始出兵安南。這是一支由瓊州第一鎮外加第三鎮山地協,再匯合一個炮兵協組成的一萬三千精銳。這支軍隊不僅裝備精良,更難得的是,都是長期經歷戰陣的精兵良將,面對的還是滿清的蠻子,對付安南蠻子就更不算什麽了。

  不過,見自己的士兵都是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原本也是一臉輕松的李岩終於有些擔心,所謂陰溝裡翻船,安南,在後世,可是超級大國士兵的墳墓,李岩可不想折損自己太多的兵力。

  因此,李岩將這些輕敵的將領叫了過來,狠狠的訓導了一番,方才讓軍紀一時肅然,有了戰鬥的氣氛。

  升龍因為處於幾個河流的交匯處,易守難攻,且水運方便,從而成為一個大都市。但這是針對陸路行軍的部隊來說的,若是對於海洋國家來說,河內又成了極易攻克的目標。

  李岩的海軍直接從越南的紅河入海口,後世的南定附近直接進入紅河。此時的南定,只是一個小漁村,甚至駐軍都沒有,那也是鄭家根本就沒想到敵人會從海路進攻他們。李岩的海軍甚至不發一炮,就直接入河,直驅升龍。

  僅僅一個晚上,李岩的軍隊就已經抵達升龍。在艦炮的轟鳴中,升龍很快被轟出一個大大的缺口。而此時,升龍城內的守軍甚至還如同沒頭蒼蠅般到處亂竄,根本連像樣的軍隊都沒有組織起來。

  短短一天時間,明軍已經進入升龍城,並俘虜了鄭家的二號人物,鄭梉最親信的人,他的同父同母弟弟鄭椿。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若是一般場合,所謂兵貴神速,李岩理應第一時間迅速南下,趁著安南猴子不被,攻打安南的另一個首都清化。但如此一來,很有可能導致鄭氏直接崩盤。但這似乎卻不符合李岩的利益。

  大明是注定不能佔領安南的,或者說,至少不能全佔安南,明宣宗朱瞻基從安南撤兵,甚至後世美軍灰溜溜的撤兵,矮小的巨人迅速擊垮了越南卻更迅速的撤兵,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即使不能佔領安南的土地,也不能讓別的安南猴子輕松獲得如此大的利益。既如此,何不讓他們打生打死,最後還要腆顏無恥的有求於大明?

  因此,李岩下令軍隊也不要繼續征戰了,主力一個鎮左右的兵力直接駐守在升龍城,其余的部隊則以協甚至標為單位,開始對升龍城附近進行掃蕩。反正也不是大明的自家領土,與其便宜了其他安南人,不如將此地劫掠一空。

  於是,安南人心目中那溫文爾雅且顯得有些迂腐不知變通的大明王師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如同蝗蟲般無孔不入、敲骨吸髓式的強盜軍隊。雖然,大明的軍隊似乎不怎麽濫殺,也很少有奸淫的事情發生,畢竟,漢人對黑乎乎的、猴子般的安南女人也很少能提起興趣。當然少數BT除外。李岩對這些士兵也沒有客氣,雖然不至於直接杖殺以安撫安南人的民心,事實上,李岩也打算安撫他們的心。李岩所擔心的,只是自己的士兵會磨滅了人性,成了畜生。因此,這些士兵都被重責20軍杖,並罰沒了所有在安南的搶劫所得。首發

  按照李岩的軍令,這些士兵原本是還可以獲得三成的劫掠所得。一時的春心蕩漾卻讓這幾個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家夥損失如此慘重, 果然警醒了其余的士兵。此後,明軍就再也沒有發生類似事件。

  再說李岩竟然一舉攻克了在安南人心目中如同鐵桶般堅固的升龍城,果然激勵了許多野心家。

  首先是困守高平的莫敬宇終於率著自己的殘兵敗將三千余人,出了高平這個貧瘠的山城,向諒山七泉進發。也是莫敬宇命好。由於大明忽然出兵佔了升龍這一北方重鎮,隻讓所謂的鄭主慌了神,下令全安南北境的士兵前往升龍救援,務必奪回升龍。畢竟,升龍對安南的意義重大,控制了升龍,就控制了安南北部的核心地帶,對安南腹地威脅太大了。

  於是,莫敬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二場勝利(第一場勝利是在鄭主討伐高平的時候,讓莫敬宇僥幸贏了一局。),殲滅了留守諒山的四百鄭軍,並取得了這塊前沿基地。

  不要小瞧了這場勝利。由於有大明的乾預,讓許多野心家秀出了不同的味道,“也許,是我大越改朝換代的機會到了。”

  於是,等到莫敬宇出諒山的時候,原本僅僅三千的部隊,竟然滾雪球般擴大到了八千,抵達河北北部的重鎮太原時,部隊竟然擴大到了一萬三千人。雖然數量在大明人看來依舊不多,但你要考慮安南此時的人口啊。可以說,莫敬宇已經將能夠聚攏的一切社會閑散人士(地痞、流氓、無賴、混混乃至野心家)聚集到了自己的名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