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46章 瓊州的造艦計劃
  陳威一家的情況自然不是個例。

  多管齊下之後,1652年二月,春節剛過,交趾就迎來了移民的高潮,當月就安置了超過一萬的移民,這個數量甚至超過了前幾個月的總和,讓李岩放下了心,“看樣子,並不是漢人故土難離,只是吸引力不夠大罷了。”

  不過,交趾的發展並不是李岩所關注的重點。李岩最關注的,還是瓊州的工業發展。

  安南出產的煤炭,為瓊州的工業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助力。

  而且,隨著戰事的平歇,工業生產再也不用向軍火工業傾斜,終於為民用工業的發展騰出了產能,尤其是以製造紡織機械為主的機器製造公司,得到了極大發展。不僅是瓊州的機器紡織工業得到了發展,機器織機由三百台左右擴大到了一千台以上,最重要的,卻是在外的布局。

  瓊州畢竟地處偏僻,遠離絲綢紡織工業的中心江南。而經過多年的戰亂,江南的手工紡織工業也遭受了極大摧殘,極大的限制了絲綢業的對外出口。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這在李岩看來,卻是發展機器紡織工業的最佳時機,乾脆在發明的紡織工業中心松江建設了瓊州紡織機械廠松江分廠。其地不僅有充足的原料來源,無論棉花還是絲綢都容易獲得,作為大明最富庶的地區,市場也是極其廣闊的。而且,松江還是大明最新開辟的市舶司,方便外貿,又地處長江出海口,也是李岩海軍勢力所能輕易掌控的,地點最為合適。

  結果投產的當個月,松江機器紡織廠就出產了超過一萬匹棉布與兩千匹絲綢。其中,棉布主要用於內銷,而絲綢則大多為市舶司買走並用於出口。

  隨著瓊州工業的發展,李岩每個月的收入都能超過50萬兩白銀,即使比較大明的國庫,也是不遑多讓。

  李岩終於可以定下心來發展自己最想發展的戰略兵種——藍水海軍,李岩的設想,那是一支可以與此時的海上馬車夫相媲美的強大海軍。有了它,不僅可以強盛大明,還可以開拓漢人的生存空間。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當然,海軍從來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兵種。就比如當初嶄露頭角的英國皇家海軍,在1588年就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但又是經歷了三次英荷戰爭,與法國的七年戰爭,才最終取得了海軍霸權,稱霸了世界海洋,這樣算來,耗費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

  而李岩,顯然沒有這麽長的時間慢慢積累。但是,李岩也是有優勢的。首先是瓊州的海軍已經領先世界一步率先擁有了蒸汽鐵甲艦,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裡,都不會有競爭對手。

  而且,大明本身也是很有優勢的,那就是擁有此時世界最多的人口,以及漫長的海岸線。基數大了,即使從事海洋捕撈的人比例不高總人數也不少,而他們,就是最佳的海軍士兵來源。

  雖然,短時間內,瓊州海軍的艦船數量是不可能與荷蘭人比較的,但沒關系,我可以用質量來彌補。

  早在進軍安南之前,也就是剛剛結束對北方的滿清戰爭結束不久的1650年初,李岩就將很大一部分資源投入到了艦船的生產中。

  李岩采用的策略與後世的天朝海軍類似,都是所謂的小步快跑的策略。

  首先是現有噸位艦船的快速擴充。現有的最大的定遠級戰艦,滿載排水量已經超過1200噸。因此,千噸級戰艦的製造技術,在瓊州已經完全成熟。以前為了保持技術進步,幾乎每艘艦船相較前面的艦船,無論是噸位還是武備都有所提高,這樣雖然保持了技術進步,卻不利於艦船維護與形成統一的戰鬥力。

  為此,李岩再次規范了艦船的生產。規定,千噸級以下艦船改名為驅逐艦,一千到三千噸為巡洋艦,三千噸以上為戰列艦。由於對定遠級情有獨鍾,或是對後世執念的耿耿於懷,李岩乾脆將鎮遠、定遠等稱號直接從原有艦船上剝奪,用於命名規劃中的三千噸級的戰列艦上。

  首先,千噸級以下的艦船已經不再由李岩直接控制的瓊州造船廠製造,而是委托給私人性質的“南海造船廠”生產。

  這些年以來,隨著蒸汽機產量的提高,大量的蒸汽機也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紡織工業與造船。

  畢竟,這是人們第一次掌握的可控的力量,比起受到極大限制的自然力比如風能、水能還有力量不足的畜力強多了。有許多人就向瓊州蒸汽機廠求購蒸汽機用於造船。順其自然的,李岩鼓勵民間組建造船廠,“南海造船廠”就是民間資本組建的,其中的許多股東都是瓊州官員甚至將領,所以,也算的上半官方背景。

  李岩直接就將30艘800噸的驅逐艦訂單交給了南海造船廠, 工期一年。另外的20艘一千五百噸級的巡洋艦則由李岩直接控制的瓊州造船廠製造。

  除此以外,李岩還有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跨過兩千噸級戰艦,直接製造三千噸級的戰列艦,以宣示瓊州水師的實力。

  這絕不是李岩單純的要面子。就比如後世,每個大國都在傾盡全力發展航母,難道有了航母就可以吊打一切嗎?自然不是的。但航母,本身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就如同蘇聯的俄海軍元帥所說,蘇聯都不在了,還怎麽可能製造出航母呢?

  此時,西方的大國都在傾盡全力的打造一級風帆戰艦,雖然說這些一級風帆戰艦幾乎就沒有參戰過,但卻極大的震駭了敵人,宣揚了國威。就比如英國後世最有名的勝利號風帆戰艦,就出自這個時期。它的滿載噸位就是3500噸左右,設置有三層火炮甲板,共裝有102門鐵鑄加農炮和2門短重炮。艦上一次齊射,可發射半噸重的炮彈,由此可見戰鬥力的強悍。但勝利號下水不久,就一直作為“預備船”,直到1778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它每年航行後都要經過一次整修,1783年它再次被列入預備役名單。在短暫的聖文森特角海戰後,它被認為存在“缺陷”而退出服役,改作為醫療船。勝利號,作為一級戰艦,返修的時間遠遠大於參戰的時間,可以說,這就是一個昂貴而卻必要的擺設。

  所以無論如何,李岩也要造出三千噸級的戰列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