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64章 機器布VS手工布(1)
  大明的總人口,尤其是中後期,在後世是個迷,因為後世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有些人也許覺得奇怪,一個文明程度還要低於大明的滿清都有詳細的人口資料,大明為什麽就沒有呢?原因也比較簡單,那就是滿清入關,為了奪取大明江山,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導致漢人人口急劇下降,在掌握了大明疆域後,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毀去了大量資料,導致對明朝的人口只能通過一些零星的資料來推測。不過大多數專家的意見是漢人在大明時的總人口在一億至一一五六千萬左右。大明雖然城市居民佔比不高,據後世統計,僅佔了總人口的六到七個百分點。但即使是一億人口,六個百分點也是600萬人口,即使一半的人口購買工業生產的布匹,那也是300萬人口的消費能力,可比葡萄牙的總人口還多。可算得上當世最龐大的市場了。

  也許有人會說,大明經濟落後,想必購買了也低下吧。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雖然沒有經濟普查,後人沒法知道詳情,但可以從農業社會最重要的耕地推斷一二。萬歷九年,張居正主持全國土地清丈,當年全國耕地數為701萬余頃,而到萬歷中期,出現了有明一代全國耕地面積最大的數字1161萬余頃。萬歷年間明代總人口估計在一億人到一億五千萬人之間。而耕地面積相當的清嘉慶年間,全國耕地727萬頃,人口達3億3300萬,光緒年間,耕地852萬頃,人口4億4300萬,從明到清,水稻和小麥畝產量並沒有大幅度提高,只是番薯開始大規模引進,而番薯的產量較麥稻等高,對土地要求也低,因此很多人稱康乾盛世為番薯革命。同時清代的海禁、礦禁以及對商業的抑製也使得其商業較明代不會有大量的增長。綜上可知,清代對比明代社會總財富有所增長,但是人口增加了好幾倍,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差上幾個檔次。

  這可從兩個外國人的描述中看出明顯的差距:

  利瑪竇在明朝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遊覽了福建福州,之後稱讚福州“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在這個大國,……,人們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尤其是,他們努力工作勞動。是大商人和買賣人,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而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93年)馬格爾尼訪華時,他寫道“遍地都是驚人的貧窮”,“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這就是康乾盛世末期的情景。

  所以最鮮明的對比是,大明是民間有錢而朝廷困頓;我大清是朝廷有錢而民間窮困。

  機器紡織工業的發展,必然會摧毀小農經濟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紡織業,讓普通百姓的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困境。李岩雖然曾經是後世的升鬥小民,對這樣的事情也是於心不忍,但李岩深知,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作坊是歷史的必然,與其成為別人的經濟殖民地被迫的參與近代生產體系,不如自己主動邁入。

  陳立是廣州碼頭一名窮苦的搬運工。老家原本在廣西,由於原本就沒多少田地,又受了災,生活難以為繼,父母又因此去世,就乾脆將心一橫,與成婚不到一年的妻子一道,背井離鄉,來到了兩廣最大的城市廣州。聽先前逃難廣州的的家鄉人說,廣州遍地黃金,隨便幹什麽活,都能輕松養活自己。陳立對於鄰居的話有點不敢相信,“難道世間當真有遍地黃金之地?自己要求也不多,反正自己有一把力氣,娶個溫飽應該沒有問題吧?”

  可是來到廣州才知道,老鄉的說法不能說完全是錯的,至少有一小部分老鄉確實活得不錯,比如他的這個老鄉,就靠著替碼頭拉攏自己這樣的壯勞力而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或的很不錯。但若是自己這樣單純的當個苦力,那就很難說。

  就比如,自己身強力壯的,一天能夠賺60文錢,一個月就是1800文,接近兩兩銀子,看起來似乎比家鄉的收入高了進一倍。但是,別忘了,在陌生的外地,無論是吃穿用度,都要花錢,每個月即攢不下什麽錢。原本妻子還可以在秀坊幫忙,一個月賺上一兩銀子,不過,四個月卻生了一場病,說起來是常規的傷寒,原本應該是好治的,可惜妻子一向節省,能拖就拖,反而釀成大病,不僅花掉了家中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一直到今天, 發了工資,才總算換掉了最後一筆債務。可是,眼看卻是年底了,別人都是歡天喜地的準備迎接新年,自家卻因為囊中羞澀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想想實在是無奈啊。

  看著手邊僅剩的三百文錢,陳立搖了搖頭,不過最終卻是神情堅定,“無論如何,一定要過一個好年,預示著好兆頭,大不了過些時日再向管事借些錢。”陳立因為乾活肯賣力氣,人又老實,很得管事喜歡,才因此肯借些銀子與他。

  手頭的三百文錢,陳立首先想到的是買點豬肉。豬肉是個好東西,雖然有點膻味,但是豬肉肥厚有油,比牛肉都貴,陳立這樣平日不沾葷腥的人最喜歡買肥豬肉。只是,臨近新年,就連豬肉的價格都上漲了,一斤就是55文,陳立咬牙買了三斤又要了一些下水,直接就花掉了近二百文,剩余的一百文,讓陳立很是糾結。

  在此時,以松江布為代表的棉布種類,有標布、扣布、稀布、番布、榮斑布、中機、小布、三梭布、龍墩布、雲布、飛花布、漿紗布等。其中“三梭布”,是明代一種優質棉布,布幅三尺余,細密如綢,堅實耐用,為當時最上等的棉布。皇帝的禦衣就是用三梭布製作的。按照《明史·卷八二》所記載,三梭布的價格非常昂貴,成化年間每匹值二兩白銀,一般粗闊棉布僅值三、四錢白銀。當然,陳立是買不上三梭布的,但即使是粗闊布的三四錢銀子,陳立也買不起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