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56章 丁魁楚挑撥離間(2)
  丁魁楚是何等的老奸巨猾?他為何要讓朱慈烺下場參與廷議?自然是想搞掉傅冠。既然傅冠要當忠臣,那我丁魁楚就當一個奸臣好了,雖然奸臣名聲不好聽,但大權在握的感覺刺激著丁魁楚,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丁魁楚也想要當一個雞頭。

  也許有人會疑惑,丁魁楚不是最痛恨李岩麽,怎會首先打傅冠的主意呢?

  丁魁楚多奸猾啊,更何況他還有不少的狐朋狗友,比如,中軍蘇聘,原廣東參將趙千駟、嚴遵誥等人。這幾人在李岩光複廣州後,都沒有得到先前的職務,再不能魚肉百姓,橫行鄉裡,因為只有丁魁楚還擁有次輔的“高位”,這些人還是只能依附在丁魁楚周圍。

  他們雖然都十分痛恨李岩,但一合計,在朝廷有傅冠的情況下,想要搞掉李岩十分困難,因為,傅冠一向欣賞李岩,在李岩光複廣州後,更是將李岩視為大明的擎天白玉柱,對李岩更加倚重。這一文一武,一內一外,聯手之下徹底掌控了朝堂,可以說,此時的大明,即使是朱慈烺也很難打掉這兩人的組合。

  但是,世上沒有挖不倒的城牆,若是沒倒,只能證明自己挖的不夠深,不夠用心。恰恰此時,從北方傳來了李岩懷有一心的消息。雖然,傅冠等人對於這樣簡單膚淺的離間計嗤之以鼻,但是丁魁楚不這樣以為。而朱慈烺也不這樣認為,雖然,李岩此時是自己的妹夫,但,根源也在於,李岩是自己的妹夫,算是半個皇家中人。

  李岩在娶朱媺娖之前就已經猜到了這個結局,但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意。為了所謂的忍辱負重而放棄一個對自己情深義重、且自己也喜歡的女子,李岩做不到。更何況他自已也有足夠的手段保證自己的安全。當滿清這個大敵在側的時候,明廷絕對不敢對自己怎麽樣。有人會說,當初南宋與金國對峙,還不是殺掉了嶽飛。但,那是因為南宋與金國達成了密約。而李岩擁有的不僅是武力,還有輿論。就比如,朝廷陷害當代嶽飛,就足以將大明朝廷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要知道,在輿論的加持下,李岩在民間的聲望,遠遠超過朱慈烺這個大明名義上的主人。可以說,即使李岩想要造反,但沒有實錘證據的情況下,只要李岩還有自保之力,朝廷就拿李岩毫無辦法。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因此,李岩在娶了朱媺娖之後,就安安分分的呆在瓊州,除非大軍出動,否則就絕不出門。而且,自己辭去了兵部尚書的文官職務,也不需要再參加廷議。

  丁魁楚這個奸詐小人自然知道李岩現在不是自己所能撼動的,但傅冠就不同了。因為,丁魁楚已經收買了朱慈烺身邊的小人王坤。

  說起來,當初在瓊州,王坤與李岩可是相處融洽的很。不僅因為李岩懂得小鬼難纏的道理,給予了王坤不少好處,還因為王坤也很會審時度勢。但是,一旦回到廣州就不一樣了。首先,李岩在廣州一向沒什麽根基,不像丁魁楚,雖然失去了主政廣東的機會,但在廣州依然有很強的人脈基礎,這幾處不僅是政治方面,還有經濟方面,光是廣州城內就有大小住宅不下五處。為了賄賂王坤,丁魁楚忍者心痛,將在珠江口岸一出最大、景色最優美的宅子送給了王坤。

  王坤有所有身體殘缺之人的一貫通病,那就是見不得財貨。在一次被丁魁楚宴請,參觀了這棟宅子後,就對此念念不忘。

  很快,丁魁楚就將這棟宅子的地契奉上,從此,這座宅子就換了主人,成了王坤的私人住宅。也從此,王坤成了丁魁楚的棋子。

  有了王坤在朱慈烺的耳邊吹風,朱慈烺又是崇禎的性子,性子急躁而沒有耐性,更是僅憑自己的觀感就決定一件事情。在傅冠拒絕了自己的幾次建議後,朱慈烺心中就有些不滿了。而自己的建議,卻獲得了丁魁楚的讚同,認為措施得當,針砭時弊,乃明君所為。可是,自己只是次輔,是改變不了首輔的決議的。

  朱慈烺聞言一驚,“連次輔都無法改變傅冠的決定,更何況是自己這個乳臭未乾的豎子?”

  當朱慈烺為此而輾轉反側的時候,王坤在邊上不失時機的說道,“萬歲爺,臣今兒在傅首輔那裡見到了一個稀奇物事。”

  朱慈烺顯然對王坤很是信任,笑罵道,“有甚稀奇物事會讓你這個督主也覺得稀奇?”朱慈烺在幾年前就重建了東廠, 讓王坤擔任了提督東廠太監。

  “瓊國公在前幾日送給了首輔幾個琉璃杯,造型獨特,晶瑩剔透,十分難得。”

  “琉璃杯有什麽奇特的,皇宮內不知道有多少,你要是想要,朕賞賜你一些也就罷了。”朱慈烺有些奇怪的說道。

  “萬歲爺有所不知,瓊國公這次送給首輔的琉璃杯是藍色的,還是那種晶瑩剔透的天空藍,還會隨著裝入水的多少,而變換顏色,十分神奇。”王坤裝作欣賞的模樣說道。

  朱慈烺卻不說話了,“李岩將這麽神奇的杯子送給傅冠,卻不送給我這個大明天子,意欲何為?”心情更加不爽,連王坤也不想理會,獨自回到了后宮。

  王坤見朱慈烺以有所思的模樣,卻奸詐的一笑。

  隨後,又是一次,廣西發洪水,上表朝廷,希望朝廷賑災。朱慈烺理所當然的提筆寫上:“準奏,著令內閣立即商討賑災事宜,且不得推諉。”朱慈烺自認為此舉大顯仁君風范,傅冠理應支持自己的決定。

  可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朱慈烺那裡知道,此時的大明,已經不同於當初崇禎在世時的情形了。由於偏居嶺南一隅,即使是財富重地廣東,也被分成來了三塊,朝廷雖然佔據了最富庶的廣州、肇慶兩府,但卻要承擔朝廷官員與直屬朝廷軍隊的軍餉,經常是入不敷出,若不是瓊州時不時的接濟,朝廷就要破產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