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章 韜光養晦謀出路(1)
  李自成的大帳距離李岩帳篷大約150步左右,普通人一般幾分鍾時間就夠了。但是,李岩足足走了超過半炷香(接近20分鍾)的功夫。

  李岩蘇醒後第一次見到這座大營。一般的軍營不過十幾平方米已經算得上不小了,但是,此大營面積竟然接近一百平方。最關鍵的,卻是那極為富麗堂皇的裝飾。整個營帳布滿金黃色的絲帛點綴,珍珠寶石黃金更是比比皆是。陽光照耀下,灼灼生光。曾經的李闖還是比較簡樸的,基本上,士兵們穿什麽,他就穿什麽,士兵們吃什麽,他就吃什麽。否則,他哪能夠一次次的東山再起?

  然而,自從進入北京這個比鐵嶺還要大得多的大城市,開闊了眼界的李自成就變了。人生在世,所為何事?難道就是為了不停的造反?被別人攆兔子般四處趕?吃苦是為了將來的享樂,普通人都這樣想,更何況接近不惑之年的李自成?因此即使是緊急的行軍狀態,李自成依然要用這麽一個龐然大物來裝點門面。

  看到眼前的大帳,李岩心中歎息,“李自成果然腐化了,不過,這也是自己的機會。好大喜功之人往往也意味著耳根子子軟,最典型的就是項羽。如果自己能夠卑躬屈膝、甜言蜜語一番,雖然不說能夠打消李自成的殺心,但是讓他暫時放過自己還是可以的,以後,就隻能看看宋獻策這個李闖的親信能否起到該有的作用了。”

  看向宋獻策,宋獻策將右手對著自己的嘴巴輕輕一劃拉,李岩明白這是讓自己不要信口開河呢,點點頭。大營外面密密麻麻站著持槍握刀的戰士,平添一份肅穆,二人隻是眼光交流一番,就緩慢走進去。

  此時,大營內卻有一個粗獷的聲音遠遠傳來,“李岩為何還沒來?宋軍師也請不動他?是想違抗軍令嗎?他難道不知道違抗軍令的後果?真當我的刀不夠鋒利嗎?”

  李岩在門口偷眼望去。

  說話的人身材高大,看似身體瘦弱,卻骨骼粗大,手掌是常人的一倍半大,滿是老繭,任誰一看都以為是一位典型的老農。但是久經戰陣帶來的血腥氣,讓人不敢近前,頭戴氈笠身穿縹衣,一副經典的造型。此人自然就是李自成,原本是坐在大營正中的椅子上的。但是一向令不爽的李岩竟然久候不至,火氣上湧,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話說,這些日子,自從退出北京以來,一直被清軍在屁股後面追著打,讓李闖一肚子邪火沒處發泄。李岩又是書生意氣,喋喋不休的勸諫,隻讓李自成更加憤恨。就在三天前,關於撤退方向的問題,又是搞得二人不歡而散,各自生氣。

  在座的人雖然都是膽大包天之人,否則也不敢造反,但李自成一旦發火,就噤若寒蟬。

  不過,在座的還是有一人依然泰然自若的,那就是劉宗敏。劉宗敏同樣是米脂人,與李自成是老鄉。以前是名鐵匠,長得人高馬大,比李自成還高,更誇張的是他的魁梧,一個胳膊幾乎趕得上李自成的腰粗,就像一座黑鐵塔。他見李自成怒不可遇的模樣,拍著大腿說道,“我說陛下,你也不用太生氣,傳令兵不是說了麽,李岩小子前幾日回去就咳血暈倒了,傳令兵還親自確認了的,不值得你生氣啊!”

  劉宗敏還是相當牛氣的。當初,李闖派他出關與吳三桂作戰,他卻說,“憑什麽你在北京享福,卻讓我出戰辛苦?”搞得李自成隻能親征,然後,劉宗敏才隨行。但是,李自成就是喜歡他憨直的個性。要是旁人估計早就被大卸八塊了。

  說實話,劉宗敏不喜歡李岩這個書生將領,主要是太喜歡說教了。就比如當初納了陳圓圓,陛下都沒說什麽,就你李岩事多,偏說強搶陳圓圓會激怒吳三桂。雖然說結果證明你是對的,吳三桂果然反了,但隻能說明吳三桂賊心不死。男人為何而活?酒色財氣,一個女人都不能享受,當初提著腦袋造反幹什麽?還好,李自成還是自己的好兄弟,雖然李自成因為自己才丟了北京,卻一個責備都沒說,“丟了北京算什麽?我們當初多少次死裡逃生,這一次失敗又算得了什麽?我依然有百萬大軍,卷土重來,易如反掌。”

  這就是李自成,自己的引路人,好兄長。

  劉宗敏不喜歡李岩,但卻佩服李岩。正是在他輔佐下,李自成才能在不足百騎進入河南,在最短的時間內卻擁眾幾十萬,最後直接攻佔了北京,逼死崇禎。

  這時候,一向讓劉宗敏不爽的窮酸,瘦如雞仔的牛金星說話了,“陛下,李岩很可能是為前幾日的事情不滿,所以才不來會議以示抗議呢?”牛金星一向嫉妒李岩的才學,因此總是不遺余力的在李自成面前給李岩抹黑。

  劉宗敏果然大怒,“就你這酸丁壞水多,傳令兵不是都說了李岩是臥床不起了麽?”

  隨後,李岩與宋獻策一道,進入李自成大營。

  李岩進入大營,就感覺原本還有些輕松的氣氛明顯凝重,眾人都停下說話,一致看著李岩。顯然,李岩在大家心目中被孤立了。

  李自成一見到李岩心中就是不喜,眼角現出一片猙獰。不過畢竟一代梟雄,很快隱去,表面上卻是豪爽的一笑,“岩兄弟來了,快請坐!”因為李岩也姓李,所以李自成稱李岩為“岩兄弟”。

  李岩早就有心觀察,自然發現了李闖對自己的不滿,更加戒備,卻雙膝跪地,“李岩參見陛下!”

  李自成裝作不悅的模樣,“自家兄弟,為何還如此客套?李年,快扶你兄長起來!”卻見李岩努力想要爬起,卻是一直站不起來,甚至還因為“劇烈”的動作導致口角出血,被擦在了衣袖上。最終還是得到李年的扶持,方才氣喘籲籲的站起。

  李自成看見李岩的模樣,心中稍微柔軟了一些,畢竟當初也是生死與共過的兄弟,一個絕對冷血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效忠的,李自成也不例外。同情心泛起,“岩兄弟為何如此模樣?”又看向宋獻策,“宋軍師,岩兄弟如此模樣,你為何還要讓他過來?”

  宋獻策趕緊解釋道,“老道也曾經勸說李將軍不要過來了,身體要緊,可是,李將軍一直說,不能讓陛下太擔心,必須面見陛下。”

  李岩也故作羞愧的模樣說道,“臣也是有不得不見陛下的理由。臣此來是向陛下及在座的諸位道歉的!”

  李自成很意外,一向顯得固執的李岩竟然會向自己等人道歉,說道,“自家兄弟,有什麽道不道歉的,以後萬勿如此!”

  李岩依然是向各位團團作揖,“李岩自上次會議後,也曾經多次思索自己提出的南下河南方案,發現這個提議確實有錯。因為,河南身處中原,在北有滿清,南有大明的情況下,上下受敵,確實是不可退之地。”

  李自成哈哈大笑,“讓一向睿智的李兄弟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真是難得啊!”內心卻極為高興。接著說道,“岩兄弟,這次請你過來,是有個事。聽聞河南全境都向明朝投降了,不知岩兄弟有何建議?”

  李岩一愣,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

  歷史上,李自成在定州遭遇失敗後,有人說河南全境都向明朝軍隊投降了。李自成大驚失色,同部下商議對策。李岩主動請纓,願意親率兩萬精兵前去鎮壓以穩定河南。牛金星揣摩到李自成對李岩的戒備心理,向李闖進言,李岩要反,必須尋找機會除掉李岩,得到李闖首肯。第二天,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義召李岩到軍營中飲酒,安排伏兵,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時被擒殺。

  李岩心想,“獨自率領軍隊前去鎮壓,無異於是獨立為王,不被李自成忌憚才怪,生死就在一念之間啊。”說道,“陛下,此舉正證明李岩之前的建議確實不妥,河南已經不可守。陝西是我軍根基所在,當全面收縮兵力至陝西,與清軍決一死戰。隻要陝西決戰勝利,清軍主力盡喪,余地可傳檄而下。而據李岩估計,我軍在陝西決戰,有三勝。”開始給李闖上藥。

  李自成大喜,“有哪三勝?”李自成接連失敗,對自己也有些喪失信心,急需要聽到好話。

  李岩開始胡說八道起來,“此時已然入夏,天氣炎熱,韃子兵來自東北苦寒之地,不耐炎熱,此乃天時為其一;陝西為我大順留都所在,再不可退,有背水一戰之效,兵書有雲,哀兵必勝,此乃人和為其二;敵人遠道而來,必然疲敝,而我以逸待勞,此乃地利為其三;所以,此戰,我軍必勝。”

  李自成大手拍著桌子,哈哈大笑,隻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英明了,才會想到直接退回陝西與清軍決戰。你看,一向與自己唱反調的李岩不是都同意自己的計策了。高興的說道,“岩兄弟果然睿智,一眼看出了我軍的優勢,讓我等的信心大增。”

  李岩謙虛的說道,“陛下真是過獎了,李岩隻是一名武將,論計謀,李岩哪能跟牛丞相(牛金星)與宋軍師(宋獻策)相比?”悄悄的看向這兩個人。

  牛宋二人嘴角果然露出笑意。當然,此二人都是典型的文人,根本不可能就因為一句話而變得開心,隻是做做樣子罷了。

  李自成心情愉悅的說道,“岩兄弟既然好轉,就與牛丞相、宋軍師一起安排撤退事宜吧!”

  李岩再次作揖說道,“不敢隱瞞陛下,李岩自前幾日回營後,心思多慮,竟致吐血,方才得以蘇醒,神志有些不清,身體依舊糟糕,恐怕無法視事。故而,李岩有一請求。”

  眾人看傻子般的表情看著李岩,“這丫不會傻了吧?陛下剛給他一點好臉色就敢提要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