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56章 巴山命喪孝陵衛
  只是入住這個軍營,洪承疇老覺得有些不安,“老夫覺得,這又是李岩的一個圈套。”

  “即使是個圈套,大學士你能放任不管麽?”巴山語帶不屑。

  “那巴將軍,軍營目標實在太顯著了,我們還是不能將所有兵力放在這裡,應該還留有一支在外的部隊以作策應。”洪承疇思考了一番說道。

  “這就是三國裡面所說的掎角之勢?”巴山問道。

  洪承疇現在一聽說三國簡直就要吐,卻只能忍住不適說道,“不錯,這就是三國裡經常說到的掎角之勢。當敵人進攻一點的時候,另一點就會策應,反之亦然,這比獨守一點要強多了。”

  巴山說道,“既如此,洪大學士你率領七百綠營在軍營外另尋地點扎營,我自帶三百八旗與四百綠營駐守此地,互成犄角,一定要乾掉李岩,並大卸八塊。”巴山以極度仇恨的語氣說道。沒辦法,自己一家老小除了自己都被李岩乾掉了,除非巴山腦子不正常,不仇恨才是怪事。

  並且,巴山也堅信,自己的精銳必然能夠在短兵對接中佔據上風。

  二月初一,李岩率領部隊全部撤出皇宮,經由內城的朝陽門前往鍾山南麓,目的地正是原大明孝陵衛駐地。想要祭拜孝陵,就必須經由孝陵衛。

  李岩走在部隊的中段,身邊就是整編協,前後都是久經戰陣的李岩部老兵,四百多騎兵則在兩側護翼,這就是李岩的全部兵力了,這也是為了讓清軍安心,“你看,這是我全部的兵力,我們就此一決雌雄吧”。整支軍隊全部白衣白盔,一片肅穆,讓人一見就是祭祀孝陵列祖列宗的祭祀部隊。聽聞大明軍隊祭拜孝陵,漢人徹底轟動了。

  滿清入關,沒少祭拜孝陵,但那假模假式的樣子,讓人惡心。李岩軍隊所經之處,百姓雲集,哭聲一片。李岩看向民眾,“民心可用啊!”只是如此一來,民眾必然會有傷亡。但是為了達成目的,李岩只能……

  在即將抵達孝陵衛的時候,一個密探從孝陵衛附近趕來,“將軍,清軍果然已經屯駐孝陵衛軍營,只是少了一隊七八百人的兵馬。”

  “不用說,他們是打算兩路夾擊我軍。”李岩笑道,又接著問了一句,“白旺他們聯系上了麽?”

  邊上另有人回答,“已經聯系上了。他們雖然遭遇了敗仗,但主力猶存,二人合兵依然有一千三四百人,他們聽聞將軍屢次大敗清軍,都很是佩服,已經答應在孝陵衛外協同我軍作戰。”

  “很好,就讓列祖列宗看著我們,以韃子的頭顱祭奠列祖列宗。”李岩大聲說道。

  “以韃子的頭顱祭奠列祖列宗。”士兵們大喝,聲震林躍。百姓們也是熱淚盈眶,竟然顧不上自身安危,一路隨行,即使李岩派人勸說也不行。感受到老百姓的殷切期望,李岩所部隻覺得熱血沸騰,隻覺得即使把性命搭上,也要殲滅韃子,祭拜祖宗。

  不到一個時辰,李岩所部已經進入孝陵衛轄區。孝陵衛作為拱衛孝陵的最後一關,防守自然嚴密,雖然已經幾年沒有駐軍,有些荒蕪,但是所有的建築依然堅固,更由於類似城牆的建築環繞整個山腳,讓進攻方仰攻其實很是吃虧。

  因此,高立在城牆上的巴山看到李岩所部,直覺的信心陡增,“李岩,你幾次卑鄙的偷襲,佔領了江寧,現在我就在這裡,看你如何攻佔我所堅守的軍營。”接著對身邊弓箭手發話,“弓箭手準備,但有接近城牆者,亂箭射殺。”

  李岩笑了笑,

“李岩現在就要讓你這井底之蛙見識下,我火器之犀利。”李岩在距離城牆150步開外止住軍隊,就此擺下陣勢。  巴山哈哈大笑,“李岩,如此距離,你是打算用眼光攻城麽?”無知的韃子們也跟著哈哈大笑。

  李岩眼睛示意兩側的狙擊手,狙擊手迅速舉槍射擊。

  巴山身邊的衛士其實也不相信敵人的火槍射程會那麽遠(在上次的橋頭爭奪戰中,都是普通的火槍兵),但出於謹慎心理,還是舉起盾牌,擋在了巴山前面。隻覺得胸口一痛,冒出銅錢大的一塊血漬,並迅速擴大,“將軍,他們,他們的火槍,有,有蹊蹺。”倒地而亡。

  巴山神色大變,趕緊彎腰低頭,躲在城垛下面。有少數沒來及反應的士兵遭了殃,被狙擊手一一點名,倒下去的不下二十人。

  巴山聲嘶力竭的喊道,“弓箭手,還擊,還擊。”

  但此舉也不過是讓更多的弓箭手送命罷了。因為清軍弓箭的射程最大不過150步,並且達到這個射程也就沒有力道了,即使有城牆高度的加成,也增加不了多大的威力,卻成了李岩狙擊手的目標。連續激戰,清軍再次損失了三十幾名弓箭手,再也沒有人膽敢冒頭,只能寄希望與明軍在城頭展開白刃戰。因為並沒有看到明軍有火炮,清軍理所當然的認為如此。

  但是,李岩又怎麽可能任由自己的士兵浪費在城牆上?

  在清除了皇宮內的韃子後, 李岩就派人悄悄的進入孝陵衛軍營查探,見識了城牆的堅固,哪還不要做出對策?這次出征,李岩雖然無法攜帶沉重的火炮,但是黑-火-藥填充的炸-藥-包可是沒少帶。悄無聲息的就在孝陵衛的一處不起眼的城牆腳下,埋上了炸-藥-包。

  李岩見清軍不敢冒頭,心中暗喜,示意幾名士兵背著厚重的盾牌,向城牆邊上摸去。雖然有一些清兵發現了不妙,甚至還發射了弓箭,卻被狙擊手點了名,去往閻王那裡報到去了。隨後,清軍再也不敢冒頭。試圖用水潑濕引信,卻因為泥土的覆蓋不能得逞。曾經派出一頓軍隊突襲,也被整編協的火力趕了回去。

  一盞茶後,一聲巨響,城牆坍塌,明軍趁勢攻入城牆。此時,在城牆上的清軍還被火藥引發的強烈震動與聲響搞得暈頭轉向,反應遲緩。明軍通過廢墟,向兩側城牆攀爬。一隊前行,一隊掩護,交錯進行。雖然不可避免傷亡,但卻將傷亡降到了最小。

  巴山雖然頑強,但是抵不過大勢。沒有了城牆的護翼,八旗兵雖然悍勇,但是卻逃不了狙擊手的重點照顧。明軍的狙擊手數量不多,卻各自佔領一些製高點,越是悍勇之徒,越是他們的照顧對象。眼見得滿洲勇士一個個的見了閻王,巴山按耐不住內心的衝動,拉開大弓,接連射死了兩名明軍。卻引起了狙擊手的注意,最終,身中五顆子彈,方才倒地不起。

  主將既亡,八旗兵雖然悍勇,但也不過是無頭蒼蠅,少了組織性,就更加對明軍構不成威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