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賢者之國》第二十七章 睜眼看世界
  朱阿大在船隊離開港口後,便召集船隊的骨乾分子,在旗艦的艙室中密會。

  看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人,朱阿大把目光投向參與此次密會的大統領羅公召,問道:“大統領,在場的沒有外人,都是舵主信得過的兄弟,您現在能否當著大夥的面,告訴我們舵主現在在哪裡,有沒有受傷,傷勢嚴不嚴重?“

  朱阿大一口氣問了好多問題,還不滿足。

  在場眾人卻是一片嘩然,真是喜出望外,都沒想到舵主還尚在人世。紛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你一言我一語追問著羅公召,全然忘了尊卑之別。就連老管家福伯也眼巴巴地望著他,等著他給出一個確切的回答。

  他從官衙出來,本打算悄悄溜走去找船隊求援。可沒想計劃不如變化快,不僅路上盤查嚴密,更是走到半路就遭到西島人的追捕,東躲西藏差點就要飲恨,又被大統領給救出。雖然大統領告訴他說在其走後不久西島人就叛亂了,他已經救下舵主老爺,現在需要他配合,說服西島外巡航的朱阿大等人不要做出過激行為,壞了收復西島的大計。

  想到西島人多勢眾,福伯不認為僅憑大統領一人,就能輕易救出舵主。只能盼著老天保佑,讓舵主可以撐到他找來援軍的時候。

  只是他現在在西島人的追捕之下東躲西藏,又如何能盡快通知到朱阿大等人,為舵主老爺搬來救兵。無奈之下只能假意答應羅公召,指望著他將自己帶到朱阿大面前報信。

  隨著大統領羅公召在帶他去找船隊過程中,展露出單人輕松擊退數百追兵,攜他踏波而行的能力,又讓福伯開始對自己的懷疑否定起來。

  大統領的不是普通人,是秘術修為比他前任主人還要高的主,也許他真的救下了舵主老爺。

  羅公召看著眼前一張張期盼的臉,安撫道:“你們的舵主現在很安全,被我安置在西島中央山脈的聖境之中。目前只是受了一些皮外傷,只是因為功力透支嚴重,暫時昏迷過去。不過你們放心,沒有任何大礙,睡個一兩天就能緩過來。“

  朱阿大聽說舵主沒事,不由舒了口氣,不過心中還是有點放不下,問道:“聖境在哪裡,我們怎麽沒聽說過。“

  福伯在旁主動解釋道:“聖境在西島中央大山的山巔,據說那裡是個福地,只要能在那裡呆上一段時間,修為就能猛進。“

  朱阿大不關心聖境是不是福地,隻關心舵主的安全,聽說聖境在西島中央大山上,生怕現在昏迷毫無反抗能力的舵主被西島人發現。

  “不行,太危險了。要是西島人發現了舵主所在位置,舵主可就性命難保了。“

  說著便要下令重新返航,登陸西島去保護朱一貴。

  “我這師侄能有你這樣忠心的手下,也是他福氣。“羅公召由衷地讚了一句,話鋒一轉道,“不過你不用擔心,那聖境不是誰便一個人就能上去的。那裡海拔高,氣溫極低,空氣稀薄,普通人走上幾步,就要可能因為呼吸不暢,體力不支而倒倒斃。遍數整個大宋,也就我和我的師侄能夠在那裡生存。就連你們這些習練我師侄傳授秘術的人,也要再修煉上一段時間才能登上聖境,就更不談西島上那些土蠻。“

  眾人聽了羅公召的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有些不放心。

  羅公召一眼就看出了他們心中的擔心,問道:“怎麽?你們信不過我的話。“

  眾人紛紛否定,都說‘不是’。朱阿大道出眾人心中的想法,

道:“大統領,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只是事關舵主安全,我們不敢大意。“  羅公召點頭肯定道:“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你們看這樣可以嗎?等我那師侄醒來,我讓他第一時間和你們見上一面。只是在醒來之前,你們不能輕舉妄動,隻負責封鎖住西島。“

  知道島上實情的福伯,聽了羅公召的安排,質疑道:“大統領,平叛還是宜早為何。若是時間拖久了,豈不是給島上的叛軍時間,能夠讓他們利用起水力基地的生產軍器增加實力。若是等到他們實力大增,那時不是更難對付。“

  羅公召卻是毫不擔憂,道:“西島人心以亂,只等你們舵主醒來,點燃這個火藥桶。到時隻憑我師侄一人之能,不僅叛亂反掌就能平定,西島也會永遠歸心,再無叛亂發生。“

  眾人見大統領說得如此肯定,不由面面相覷,心說大統領這是得了魔怔,還是我們舵主真有驚天之能。

  羅公召這麽說,不是什麽魔怔,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說實話他也沒有料到,當初各方角力之下的安排能給他帶來如此大驚喜。

  事實求是的說朱一貴並不是華族人中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朱一貴沒有穿越到這個平行世界之前,在南洋立足的羅公召就已經對大食文化、歐巴羅文化有了深入的研究。

  當初羅公召抗清失敗,不願食清廷之粟,便隨下南洋討生活的人一起離開了九州大地。來到萬島之國後羅公召因為其秀才的身份,受到歷來重視文化的華族人尊敬。雖然下南洋的幾乎都是窮苦人,大字不識一個。可他們不願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像自己一樣做個睜眼瞎,也為不識字沒文化被人玩弄於鼓掌。在掙得第一筆辛苦錢後,有子女的紛紛拿出那少得可憐的苦力錢聘請羅公召為私塾老師。羅公召也因此輕易在南洋立足了腳跟,衣食無憂。

  這萬島之國地處東西方要衝,沒有統一的政權,一向都是各島自行其是稱王稱霸,文化上受南亞佛教、身毒婆羅門、以及西亞大食教所影響,總體上是佛教、身毒婆羅門教的影響在不斷衰退,大食教的勢力正在一點點侵蝕整個萬島之國。若是沒有外力影響,也許因為文化上的統一,萬島之國就會變得名副其實,多年以後出現第一個統一的政權。

  可惜時間不站在萬島之國的土著這邊,自從哥倫布開啟大航海時代後,來自歐巴羅的殖民者就帶著先進的文明,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景教信仰登陸這邊土地。在教士和將軍的相互配合下,歐巴羅人一手拿著《聖諭》,一手拿著刀劍,開始了征服這篇蠻荒土地的征程。

  羅公召就是在這片充滿這信仰衝突的土地上,開始接觸到大食文化,歐巴羅文化。如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九州人一樣,羅公召傲慢地審視著兩種文明,將他們視為蠻夷。

  而他之所以會去了解他們的文化,只是如同漢朝人對待匈奴會般,想要去了解他們的習俗,防患於未然。

  只是隨著他對大食文化以及歐巴羅文化的逐步了解,尤其是從一些歐巴羅教士口中對歐巴羅近兩三百年來的歷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後,羅公召忽然發現自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的那份對泱泱中華天朝上國的自信與驕傲正在被一點一點擊碎,他意識到若是整個九州還沉迷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醒,那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如大食文化圈的那些國家般, 淪為歐巴羅人奴役和壓迫的對象。

  亡國滅種的恐懼讓羅公召如坐針氈,現在光複大明已經不再是他的執念,警醒九州的那些夜郎自大的士人,保衛名教,在南洋建立一道文明的護城河才是他為之去執著奮鬥的。

  羅公召相信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待儒教吸收了大食文明、歐巴羅文明中的養分後,儒教就會如當年擊敗墨家、法家等百家學派般,成為整個世界的主流文化。

  至於說向九州人眼中的蠻夷學習,羅公召是半點心裡負擔也沒有。

  華夏文明自從伏羲開始,以八卦易數為傳承,從連山易,到歸藏易,再到最終的周易,都是法陰陽和術數,立志於探索這片天地,不斷地打破自己舊有的認識,在新的變革中發展自己。

  而植根於這片文化土壤的儒教,向來是功利性的成功學。善於吸收別家學派的優點,善於在不同的環境中變通,從而超越甚至打敗那些對手。

  只是現如今,儒教獨尊久已,已是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久已,變得越來越妄自尊大,早已沒有了初心。

  而羅公召想要做的,就是如同歐巴羅的文藝複興般,重拾儒教在先秦時代的精神。

  本來他以為自己是那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獨行者,可直到他見到朱一貴,一個比他更大膽的人。

  當他在暗中觀察朱一貴時,當朱一貴初到西島強詞奪理說三教源自同一神時,羅公召想到了儒教的一句經典: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一刻他靈光一閃,想到了一種擺脫困境的方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