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的關心也引發了總參部的關注,他們為張順特意製作了一個巨大的沙盤,並且通過各種手段將前方的戰報用最快的時間傳遞過來,而整個總參部也開始急速運轉起來,將所有的戰報都變成沙盤上的行軍布陣。
但是他們並不了解張順的心思,這一場大戰雖然被張順硬生生的推後了一年,但又能如何呢?還不是一個樣子發展下來,張世傑一樣按照過去的樣子那麽排兵布陣,失敗還是避免不了,看來這就是那個樣子了。
這是一場人類古代史上規模最為宏大、戰局最為慘烈的一場海戰,而這一戰不可避免的將在新會崖門海域爆發。交戰的雙方一方是由草原興起的強大蒙古帝國,它正以摧枯拉朽之勢踏遍亞歐大陸,集中全力準備給敵人最後致命的一擊。另一方是國力衰落的南宋帝國,積弱不振的它已經苦苦抵抗了近半個世紀。這是兩個民族之間異常殘酷的一場絕世之戰,對壘雙方共投入兵力四十余萬,動用戰船將近兩千艘。
蒙古帝國已經吞並了大陸上若乾個吒叱風雲的國家,意圖借這場戰爭徹底消滅這片廣袤土地上最後的強勁敵人。而南宋帝國在蒙古鐵騎的大舉入侵之下,一批忠貞的大臣從杭州退到福建,再退至崖山建立起海山朝廷,捍衛著保衛江山的最後一絲希望。
但是這一次和歷史不一樣的是這已經不再是關系到大宋未來的命運,不管張世傑是不是會死一樣改變不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了,可張順依然還是感到一陣說不出來的激動,因為在上一世這一場大戰的意義實在太為巨大了。
那一戰中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壯士們,慷慨赴國難,踏上了歷史留給他們的最後舞台。一群宋王朝僅存的精英,就這樣置身於這天涯海角的一隅,保衛著風雨中飄搖不定的流亡政權。
然而勇氣終究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英雄的壯志亦不能阻擋波濤般的蒙古鐵騎。宋軍在初次交鋒得勝後,其被動的戰術使自己陷入了敵軍的圍困。數日後在滔天的巨浪中,缺乏補給的宋軍在蒙古軍團強勁的攻勢下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結束了這場持續二十多天的海戰。
落日的余暉是何其悲壯!“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被囚禁在元軍船中的文天祥,目睹了崖山海戰中最慘烈的一幕————無力回天的丞相陸秀夫背負著年幼的皇帝,背負著他為之堅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其余宋朝軍民也紛紛投海殉國,七日後海上浮屍十余萬,山河為之變色。
歷史是殘酷的,宋朝最後的天子並非暴虐的無道昏君,他只是一名小童,自幼跟隨南宋殘軍過著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而他身邊這群大臣也是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心中惟有報國的決心,歷史卻將最後的重擔放在了這群君臣的肩上,亡國的責任實在不該怪罪於他們。
波瀾壯闊的戰鬥場面今已經湮沒在歲月的長河中,七百多年的滄海桑田今已使崖山與陸地相連,震古鑠今的決戰隻留下茫茫伶仃洋的拍岸驚濤供後人憑吊。在不少今人的眼中,宋朝軍民長期的抵抗與戰敗後的投海行為成為了不識時務之舉。但先人們不畏強敵、與國家生死與共的英勇氣概是不會因王朝的覆滅而黯淡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個人的安危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關時,從天子到百姓,不願屈服的這些大宋男兒堅守著支撐自己多年的信念,用熱血寫就了出的正氣之歌被永為傳唱。
但可以肯定的是,元朝代宋而建國,
雖然在形式上又一次完成統一,但這個王朝對中國歷史的破壞同樣驚人。蒙元雖在一些政策上促進了國內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的開發,但許多狹隘的民族主義手段(如四等人制度)都進一步使中國脫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事實也證明,落後文明依靠武力取得的勝利只是曇花一現。十萬軍民投海不屈的悲壯故事,將永遠鐫刻在崖山的海石上,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崖山之戰後,海上浮屍十萬。當時的漢人的社會精英要麽隱居海外,要麽投海自盡。
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十萬軍民投海殉難,陸秀夫背負幼帝與崖山跳海,寧死不降、何其壯哉!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
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 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
崖山之戰從戰術層面看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部署失當,對戰役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不能不讓人歎服。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關鍵作用的中流砥柱。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拚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
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後人。
但是崖山之戰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人認為自己是最文明、最強大、最光榮的種族,中國領導世界,中國統治四夷。而崖山海戰顛覆了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皇統斷絕,夷狄成為統治者,沉重打擊了中國人的自尊心。
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製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