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男兒》第36章 濟南(上)
有了張順的全力支持,徐寧乾的更加起勁,在登州簡單的休整了一下之後,他就開始加速進攻的速度。

  接下來的戰鬥很是輕松,大部分城市根本就不需要戰鬥便可以拿下來,所以軍隊一路高歌猛進,很輕松就把元軍打得屁滾尿流,接二連三的不停地撤兵,簡直就是兵敗如山倒,到了後來那些軍隊基本上就不再和張順軍隊進行接觸,直接就把城市扔了,全都跑到了濟南去,好歹在那裡他們好像還有點防禦的能力。

  而徐寧的進軍路線也是非常有目的性的,他首先進攻泰安兵不血刃將此處拿下,而有趣的是竟然有將近三千多名士兵慌不擇路跑上了泰山,並且在那裡準備繼續抵抗。徐寧並沒有馬上命令進攻泰山,而是命令軍隊將泰山包圍,此時他的士兵數量已經再次超過了十萬,誰也沒想到山東大漢們對於當兵還是很有興趣的,大量的士兵全都表示願意跟隨徐寧,而他們現在雖然武器和正規軍並不相同,但作為輔助兵種還是很不錯的。

  十萬大軍包圍了泰山,隻用了不到五天,上面的人就已經受不了了,要知道這座山上沒有足夠的水源更沒有可吃的糧食,幾千人馬在山上剛開始還行,很快就受不了了,他們最終把主將五花大綁送下了泰山,就此徐寧完全掌握了泰山。攻陷泰山之後徐寧並沒有立刻出兵,而是在此處擺下了祭壇,祭奠泰山!這裡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可謂是舉足輕重,不少功高蓋世的皇帝才敢到此處祭天地,所以這座山也是被歷朝歷代封賞最多的一座。

  徐寧在此處祭天的意義很明顯,就是通過某一種方式告訴天下,大宋的反擊已經開始了,而很明顯這件事做的非常漂亮,這個消息很快就傳的天下皆知了。

  光複泰山之後,徐寧繼續命軍隊進攻,這一次他的目標是曲阜,這裡可是孔聖人的故鄉。由於這裡陷入敵手已經時間太久了,所以這一代的衍聖公並不是大宋冊封的,反而接受了遼金元三個朝代的冊封,於是徐寧隻認孔廟,不認衍聖公,他命人將孔氏全家都趕出家門,但是卻在孔廟進行了隆重的祭奠。

  孔家人自然氣的七竅生煙,他們馬上著手組織人到處去鬧,但徐寧對於他們卻一反常態的不認可,他甚至都不願意見這些人,只是讓人帶話給他們“你們是誰的衍聖公?有當今朝廷的冊封麽?孔老夫子一代文聖,他的言行對後人就是聖人教化,不過你們這些所謂的後代根本就沒有一點臉皮可言,隨隨便便就能叛國投敵,你們這種行為怎麽配得上孔聖人後代這個稱呼呢?你們就算是立刻全都死了,也沒有臉去地下見你們家的列祖列宗呀?不過我們也不是土匪軍隊,我們都是正規的朝廷的軍隊,所以對你們還是網開一面,那你們當普通人家處理了,只要吧當漢奸的時候侵佔別人的土地交出來,把那些被你們欺負的人賠償金錢之後,也就沒有別的事了,要不然把你們全都當成大漢奸處理,一律殺頭!”

  話是這麽說的,事情也是這麽乾的,他們將孔家的所有財產全部充公,將那些一直都養尊處優的家夥都趕到街上,甚至連多余的衣服都沒有讓他們帶上。這一下可真的得罪了不少孔家的門徒,但他們也真的沒有辦法,因為還沒等這些人反應過來,一條鞭法的工作小組就已經到了曲阜對這裡進行了全面的改革,說到這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一場陰謀了,作為世家的代表孔家,張順也跟就沒有打算放過,不過他用的辦法是將孔子推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卻將孔家直接踩進了泥裡。

  孔家的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立刻聯系了一些比較有名望的人準備去襄陽告禦狀,至於到底在那裡能遇到什麽樣的情況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徐寧在這裡呆了幾天之後,再次開拔,這一次他的目標就是濟南城了,而他也知道這將是山東攻略最重要的一環,也將是最難打的一環。

  濟南城歷史悠久,傳說這裡就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也就是舜的故鄉,這裡有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的隋代大佛,從古至今差不多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西周建國後行分封製,濟南地區屬齊國。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收有一位大夫所作的諷刺詩《大東》,這也是現存最早的一篇有關濟南的文獻。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濟南屬齊國,濟南為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歷下,其時著名的齊晉之戰,即發生在今濟南一帶。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郡縣製,那個時候濟南屬於濟北郡,稱歷下邑。漢代的時候改稱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之南而得名。西漢文帝十六年以濟南郡置濟南國。景帝三年濟南王劉辟光謀反被誅,國除為郡。西晉永嘉中移治歷城縣。東漢再次成為濟南國。靈帝時曹操任濟南相,政績頗著。魏晉南北朝時期,濟南多處於戰亂之中。晉永嘉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移至歷城,自此歷城便成為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

  南朝宋元嘉九年於濟南郡僑治冀州,北魏皇興元年複名齊郡。隋朝開皇三年廢郡,改濟南郡為齊州,轄歷城等十縣,治所仍在歷城。大業初複置齊郡。唐武德元年改齊郡為齊州,次年置總管府。貞觀元年撤總管府,貞觀七年又置總督府。天寶年間先後改稱臨淄郡、濟南郡,乾元元年複為齊州。宋代至道三年分中國為十五路,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徽宋政和六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禹城、章丘、長清、臨邑五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始。被稱為“文學之國”、“富饒之地”,為中國賦稅最多的地區之一。後來金仍置濟南府仍屬山東東路,領歷城、臨邑、齊河、章丘、禹城、長清、濟陽七縣。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為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