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龐統之謀略天下》第四十三章 智與謀
  對於為什麽要辭去荊州太守,龐統也不解釋,見到郭女王每天辛苦忙碌,從身邊走來走去,不時抬頭瞥他一眼,他也裝做未知,心裡到也明白,已經不能自辯。

  連黃月英也看出眉目,每天清早洗漱,就把郭女王叫到身邊,幫他穿衣,彈去身上浮塵,梳理發絲的零亂。

  這些做得仔細,三人象達到某種默契,也不說話,又不多余言語,龐統不時婉言拒絕郭女王過於親呢舉止,不時的關心。

  夫妻之間,總會兒有些家長裡短,街坊閑話,龐統很喜歡與黃月英聊起,她的歪腦袋總會很清醒點出毒婦人的心思,小人得志的炫耀,某些人不知廉恥的仇恨。

  不時會忘記出行時間,說來話往,口頭禪頻冒,思維轉折,總能引起人的共鳴。

  與此同時,眼神浮蕩的關切與熱情,也會恰到好處傳遞,如今三人場合,每到張嘴,看到侍立旁邊的郭女王,就有點阻塞,不時留神走號。

  空氣吹過一縷四月清爽,哪怕這股涼意,也未讓龐統覺得內心阻塞有所順暢。

  與黃月英不同,郭女王說話簡短凝練,總能觸動時弊,比一般女子見解獨道,哪怕尋常男子也會汗顏,龐統到覺得她的心思縝密,與劉曄所斷人一致。

  常人女子養在深閨,讀書織布,學些絹繡,弄些花草魚木,實在悠閑,還能四處走動,不過也是敷衍了事。

  郭女王卻有某些異秉的洞察思路,談論到荊州刺史劉表準備協助宛城張繡,雙方沒任何強迫約定,她隨口就說,劉荊州很有可能采取行動,一語驚人。

  龐統震怒了,一把推開郭女子纖細手指,把那件剛披在身的長衫撲落到地,看她匆忙伏身拾撿,白皙脖頸的一抹粉紅,稍一遲鈍,憤然離去。

  人的思維是一種很怪的事,在某種環境生存久了,能聞到空氣異常的味道。

  哪怕是劉曄如此料事如神的謀士,也沒猜到荊州劉表,在學院裡在探討最近北方宛城受到曹營圍攻,為黎民百姓為重,不一定要遵從盟友之責,荊州城沸沸揚揚,都認可這種坐視旁觀。

  只是沒想到,一周時間,傳來襄陽城,軍隊鼓動震響,不少荊州官兵向襄陽開拔,原來迷霧的猜測,揭開神秘,直到某日收到來自襄陽的家書。

  一支號稱十萬的荊州大軍,浩浩蕩蕩向宛城而去,甄脫在信裡提到,這一切都屬於家人提前告知的消息,家人叮囑她與龐統即時避難,逃避戰禍。

  讀到家書,龐統正看到從屋外走進來的郭女王,挽起長衫,放下水盆,伏身揉搓數日奔波於市井的疲勞,他把信放到桌上,長歎一口氣。

  這女子果然厲害,預知到別人未沉冤的異常,分辨坊間飄浮謠言與戰勢格局的矛盾。

  “我問你,以目前戰勢,我有必要把宛城的家業撤回,另辟一方沃土?”

  一時纏繞內心的想法,終於讓他把期待的目光落到腳下低頭的郭女王身上,看她手指微動,片刻恢復如常,嘴裡又是直言坦蕩。

  “大人到應借此事,一可拓展護衛隊伍,一來壓力張繡將軍,逼迫選擇隊列,因勢利導,選擇正確方向。”

  一語置地,讓龐統驚出一身冷汗,原來一直隻想到要不要放棄,要不要選擇迎合勝利一方,可難在雙方實力僵持,雖然張繡暫時失利,可他驍勇善戰,仍是一方不可忽視的力量。

  歷史上,最終張繡敗給曹操而投降,可他不敢斷論,被改變的歷史是不是會把時間也給拉短,

甚至有可能張繡與劉表聯合成軍,把曹操擊潰。  判斷一句話,這一切都關乎生死,到後來,采取觀望,風險其實更大,雙方都可能把他不提供糧食作為借口。

  龐統手中無兵無將,要是惹惱任何一方,就會被另一方吞並。

  兩年辛苦形成的宛城酒窖,大量收集的能工巧匠,都會喪失他的判斷失誤之中,賈詡所以不發一語,一個老謀深算的“毒才”,都沒了方向,可見時局稍縱即逝。

  一方面加強個人防護,擴充兵力,另一方面逼迫張繡進行選擇,從被動變成主動,思路開拓,瞬間令人眼前一亮。

  這得多大膽量與氣魄,敢在兩大勢力圍攻下,出奇意招數,龐統始終覺得憐憫的心,已經變成對郭女王的敬重。

  “你是怎麽想到去主動惹惱張繡,他可是很難受人脅迫,恐怕並不容易。”

  龐統其實已想到一人,沒有說出,到想知道郭女王會怎麽敢去碰老虎須兒的。

  郭女王把龐統的腳擦拭乾淨,水盆放到旁邊, 恭敬站起,淡然一笑。

  “聞言,大人在宛城,愚弄曹操,收得一女為妾,此女是張將軍叔嫂,霸道專橫,可遊說此人與張繡,談論時局,隻說荊州劉表的怯弱與猶豫,曹操擁立天下之勢,自然撥開雲霧。”

  什麽?

  這回龐統再無法淡定,這女人也太不簡單,不是他知道三國歷史,以眼前的了解,怕也無法了解劉表實際意圖,更不清楚曹操脅迫天子的下場。

  政治家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他們總是很複雜示人,給人兩面派的印象。

  天下人議論他的懦弱,就會突出奇兵,天下人議論他殘害百姓,馬上會有謀士出招,散播他的親善,哪怕是劉備,四處張揚攜妻帶口,又有誰能證明,又有誰能講述,一場戰役,令流民四野的慘狀。

  當此關頭,劉表發兵,龐統急命宛城的賈詡,傳話給皺氏,探聽張繡虛實,逼迫表明立場,賈詡給予配合,依時機而決斷,是否處決張繡,戰與和,始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無兵無將下,投降曹操只能是大方向,與張繡先降,而被迫再降曹,又有本質區別,待遇不同,損失也會不同。

  戰場只有永恆利益,沒有永恆盟友,這些政治家站在舞台上,實踐著這個道理。

  不是郭女王的提醒,恐怕他也會錯失機會,至少失去的東西,需要更多時間去彌補。

  這不單純是謀策,還與智慧有關的解惑。

  難怪劉曄叮囑對這個女子小心,她是否也猜到,全家的死跟自己也有關,畢竟利害關系分析,已被她掌握清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