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
  聽聞岑丹初、何國駒求見,焦璉大喜,從床上一躍而起,光著腳出帳迎接。

  “爵帥,深夜叨擾,還請恕罪。”丹初一面行禮,一面暗自讚歎,焦璉果真有大將風范,即便白日戰事不利,晚上依然能夠安然入睡。

  每臨大事有靜氣。這一招,得盡快學會。

  “你帶駒子深夜來訪,必有好事。”焦璉把二人迎進帳內,迫不及待地問何國駒:“駒子,妥了?”

  焦璉愛兵如子,對立下戰功的何國駒十分喜歡,以“駒子”相稱。

  何國駒眼裡都是血絲,卻難掩興奮之情,說道:“妥了。”

  焦璉睡意全無,像個孩子一樣追問道:“講一講,怎麽個過程?”

  “前天,我提前趕到陽朔……”

  前天,何國駒提前趕到陽朔。彼時,白貴所部一千五百兵馬還未抵達,明軍只有馬起蛟部兩千人。清軍出城接戰,敗退回城。何國駒剃去頭髮,潛伏在西門外,跟著清軍敗兵一起入城。

  進城之後,何國駒直奔主題,尋找瑤人土兵,了解情況。原來,陽朔土兵由舉人莫之元率領,糾合瑤、侗土兵一千余人,分守東門。

  陽朔東臨漓江,東門為水門,又稱水東門。明軍缺少戰船,水東門不是防禦重點,故交給瑤人防禦。

  何國駒以十兩黃金相賄,遊說瑤人投降,瑤人起初猶豫不決。這兩天,明軍陸續抵達陽朔,從西、北、南三麵包圍陽朔,形勢為之一轉。

  昨天下午,瑤人決定投降。條件是:城破後,明軍不得迫害瑤人,戰後聽其還鄉或編入明軍。編入明軍者,軍官各升一級。

  何國駒當機立斷,答應了瑤人的條件,又利用自己的身份,得到土兵信任,與其歃血為盟。

  雙方約定,瑤人於寅正時刻打開水東門,明軍可乘機進城。瑤人統一在左臂綁白布條,與清軍相區別。

  焦璉聽罷,盤算片刻,覺得何國駒所言沒什麽漏洞,便笑道:

  “駒子,你今日又立下一件大功。若真能從水東門破城,就算你先登之功。你曾是瑤人俘虜,老兵多質疑。沒想到,你接連立下大功,火燒栗木嶺、智取水東門,足見有大將之才。”

  何國駒是岑丹初發現、提拔的人才,得到焦璉的認可,丹初也臉上有光,免不得把他誇獎一番,然後歎道:

  “三月,標營在桂林城外大破清軍。當時,便有一支瑤人土兵,由陽朔武舉人黎獻統領。怎麽,又冒出來一個莫之元,也是個舉人。”

  何國駒對道:“我在家鄉時,聽說他早年急功近利,拜閹黨為老師。後來,崇禎爺欽定《逆案》,他老師名列其中。莫之元受到牽連,一直不能入仕,在鄉裡包攬訴訟。

  “黎獻糾集土兵,向清虜邀賞,得任廣西督糧道。莫之元有樣學樣,也向清虜請降,糾集土兵,負隅頑抗。”

  “哼!”焦璉恨恨地說道:“我們立志保大明,誅韃虜。可我打了這麽多年仗,真正與韃虜交手者屈指可數。大部分戰鬥,殺的都是漢奸,都是自家同胞。真是可悲!可恨!”

  岑丹初亦有同感,幾個月來,自己至少斬殺過三十多人,卻沒一個韃子。

  什麽時候才能與韃子痛痛快快地戰一場?什麽時候才能親手殺死一個韃子?

  不管了,明天先把莫之元這個漢奸給除掉!

  深夜,明軍連夜調遣兵馬,準備船隻。

  寅時,丹初率領督標左協三百多精兵,乘小船順漓江而下,靠近水東門。

  透過望遠鏡,丹初果真看見水東門上點著三處火炬,火炬右側各立一杆軍旗,正是守軍約降的信號。

  呼吸不由自主地變得粗重,心跳也在慢慢加速。這是臨戰之前的興奮感,非人力所能控制。

  丹初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每臨大事有靜氣,鎮定,不要著急。

  他深吸一口氣,下令進擊。何國駒率領第三隊第一哨,乘坐三艘小船,充任先鋒,前往水東門試探。

  將士們都乘坐小船,不帶戰馬,不帶長矛、馬槊等長武器。若瑤人有詐,第一哨將士很難逃脫,十有八九會命喪黃泉。

  第一哨,實際上充當了敢死隊的角色。督標規矩,敢死隊戰前每人發放十兩賞銀,戰後若活下來,再發十兩賞銀。若有戰死,則發給家屬五十兩撫恤銀。

  錢不多,但敢死隊不難募。除了撫恤銀,軍隊還有其他手段招募敢死隊員:官職升遷、軍令相逼、抽簽、長官帶頭、子孫蔭蔽……

  明清滅國之戰,軍隊都發展出了五花八門的管理手段。

  何國駒作戰勇猛,不懼死亡,敢闖龍潭虎穴,人稱“何閻王”。

  他這次勇闖水東門,卻比上次勇闖栗木嶺還要緊張。無他,上次他隻帶著兩個同袍,這次卻帶著三十個同袍,還全都是他的部下。

  沒辦法,得硬著頭皮上。 何國駒坐第一艘小船,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水東門下,按約定發出三聲貓頭鷹的叫聲。城頭很快回應了三聲野雞的聲音。

  瑤人深居大山,常以狩獵補充家用,模仿禽類惟妙惟肖。

  緊接著,水東門處,閘門緩緩升起。一陣波浪把小船激得上下搖晃。

  城門內,水流兩岸,已有瑤人舉著火把等候。

  何國駒深吸一口氣,指揮手下劃船,相繼通過門洞。他已經上好弓弦,若有不測,臨死之前也要拉幾個墊背的。

  好在瑤人守信,見到何國駒後,和他有說有笑,招呼明軍上岸。眾人見狀,也都松了口氣,先上岸,然後登上城樓,向城外的明軍揮旗示意。

  丹初見狀,知道一切妥當,下令余部入城。走水門得劃船,比較麻煩,但能出敵不意。

  左協標兵進入東門,天還未亮。丹初留下五十人看守城門,接應友軍入城,自己率領三百主力向南門進發。

  副總兵白貴率領一千五百人馬駐扎在南門城外,原負責阻擊清軍援軍,在此堅持已久。

  陽朔是個小城,正是凌晨,清軍疏於防備。不多時,丹初便率人趕到南門,先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接應白貴入城,爾後大肆砍殺。

  清軍措手不及,明軍很快奪取南門。白貴帶主力入城,與清軍展開巷戰。

  明軍在陽朔頓兵多日,仗著人多,把陽朔團團圍住,不留缺口。

  隨著南門、水東門被攻破,大量明軍入城。至午時,局勢已定,守軍投降,俘虜都督馬必晉、副將管雄、守道李勝、參將莫之元等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