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四十一章 東征
  七月二十六日,督標在校場誓師東征。巳時,兵馬陸續走出校場,穿過街道,相繼出城。

  先鋒由總兵官馬起蛟統率,已於六日前拔營。按照白貴、趙興、督標、朱旻如、馬之驥的順序,各部每隔兩日,依次開拔。

  岑丹初騎銀灰色大西馬,著一身嶄新軍服,正是鮮衣怒馬,在隊伍中分外醒目。

  沿街商民都自覺讓出道路,見丹初少年得志,無不欣羨。商紳亦組織起來,籌銀購買酒食,犒軍餞行。

  當初焦璉擴軍,逼迫商紳捐獻銀錢,以宴飲為名,溫和有禮。與之相比,武岡伯劉承永縱兵大掠,凶猛粗暴,甚於賊寇。

  現在,焦璉出師東征,桂林缺少駐軍,頓感空虛,商民悵然若失。

  走到東關大街,有人在街邊喊道:“岑將軍,請留步。”

  丹初循聲望去,看到一個仆役模樣的中年人。他想起來了,此人名叫瞿福,是留守府中的仆人,也是瞿式耜的族人。

  “福哥。”丹初下馬,來到瞿福面前,說話很客氣。

  瞿福躬身行禮,說道:“將軍,有人托我送藥給你。”

  丹初接過錦盒,聞到一股清香。打開一看,錦盒裡放著一瓶金創藥、一根老參,還有一把紫檀木梳。

  想必是小姐送來的,丹初心裡一暖。在這個亂世,被人關心,被人關愛,令人如沐春風。

  他收起錦盒,說道:“福哥,代我謝謝她。”

  瞿福老實應諾,回頭看了下身後。

  丹初會意,順著他的目光,看到一個年輕女子,身後跟著一個中年女仆,正在望向這邊。

  四目相接,女子慌忙扭過頭,露出羞紅的側臉。不是瞿玄惠,又是誰?

  丹初很想走上去,向未婚妻問好。眾目睽睽之下,似乎又不能這樣冒失。

  恰在此時,親兵來報,說焦璉召見。丹初隻好作罷,翻身上馬,找出紅色披風披上,向瞿福遙遙一揖。

  瞿玄惠正在望向丹初,下意識地伸出右手,似乎想要挽留,終又放棄了。

  岑丹初衝她笑笑,策馬而去,紅袍飛揚,人馬漸遠,令人好不惆悵。

  見到焦璉,他遞過一張急信,說道:“丹初,你怎麽看?”

  取過一看,原來是先鋒馬起蛟的密信。馬起蛟充作先鋒,已在陽朔頓兵兩日。信中說,陽朔城高濠深,清軍炮火十分狗,請求調派紅衣大炮。

  明軍在桂林有十二門紅衣大炮,都部署在城頭,歸瞿式耜調配,並不歸屬焦璉。焦璉若要調派紅衣大炮,還得請示瞿式耜,派岑丹初過去最為合適。

  丹初略一思索,答道:“紅衣大炮射速慢,利在集中。若要調派大炮,就得把十二門大炮全部調出,對桂林士氣影響較大。我軍一走,桂林城防空虛,大炮還是不調為好。

  “軍中有不少陽朔瑤人,不妨派他們潛入陽朔城內,策反敵軍。陽朔淪陷不過半年,軍民思附。大軍一到,只要招撫得當,一定可以奏效。”

  焦璉點頭,說道:“我亦覺得不便調遣大炮。關鍵時候,還得看標營。這樣,標營三部星夜前進,三日內抵達陽朔。”

  標營三部,也就是督標中軍、左協、右協,總人數已達到一千三百多人。書面上,軍中常稱之為督標,但焦璉仍習慣上稱標營。

  督標多騎兵,機動性好,三日後抵達陽朔。

  馬起蛟頻率先鋒兩千人,加上後續到達的白貴一千五百人,對陽朔堅城束手無策。

  一見到焦璉,馬起蛟就搖頭歎氣,說道:“起蛟無能,不能攻下陽朔,勞煩爵帥親自出馬。”

  馬起蛟在焦璉諸將中實力最強,威信最高。岑丹初見狀,便知他名不副實,恐非將帥之才。

  至於焦璉,在南明史上的名位並不突出,大概只是個勇武敢戰的武將,沒有擔任過方面之任。

  盡管如此,對於岑丹初來說,焦璉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亂世英才輩出,像焦璉這樣統領上萬兵馬,籠絡部將有力,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什麽時候,才能像馬起蛟這樣獨當一面?什麽時候,才能像焦璉那樣立一山頭?

  焦璉發話,打斷了岑丹初的思考:“老馬,不要自責。屠列鼇在清虜中也算是員驍將。你缺少大炮,清虜又從平樂方向來援。現在,大兵已到,奪取陽朔不在話下。”

  白貴部一千五百兵馬部署在城東,阻擊清軍平樂援軍。

  趙興部一千五百人馬,明日即可抵達陽朔,加入戰場。

  丹初問道:“敢問鎮台,策反瑤人可有著落?”

  廣西多瑤人,屢屢起義,幾乎貫穿明朝始終。最著名者,當屬大藤峽瑤人起義,從洪武初年一直持續到嘉靖年間,歷時兩百多年。

  明末清初之際,瑤人亦乘機而起。不少瑤人附從清軍,希望推翻壓迫,改善生活。

  屠列鼇率清軍進入平樂後,便有不少瑤人來附。此時的陽朔清軍,便有不少瑤人。

  馬起蛟搖搖頭,說道:“瑤人多猶豫,不敢響應。細作講,城內糧食充足,足以支持半載。”

  焦璉眉頭一皺,問丹初道:“何國駒那邊,有消息嗎?”

  丹初搖搖頭,說道:“沒見到他,此刻大概還在城裡。”

  焦璉深吸一口氣,打定主意,說道:“準備明天強攻吧。”

  次日,明軍使用雲梯攻城,清軍則使用銃炮反擊。明軍傷亡太大,無功而返。

  丹初才意識到,攻城與野戰、守城,大不相同。清軍有城牆、壕溝,再加上火器,防守起來相當從容。早知如此,就該把紅衣大炮調過來。

  焦璉這支兵馬明顯更擅長野戰,諸將都敢身先士卒,與敵人短兵相接。對於攻城,他們卻經驗不足,方法不多。

  幾個月來,丹初升遷很快,諸事順利,頗有些矜矜自喜。面對陽朔堅城,丹初亦無良策。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欠缺,離一員真正的大將還很遠。

  得加強學習啊,得加快學習啊。要從書本中學,從實踐中學,從身旁同袍學。只要能提高自己,就得如饑似渴地學。

  幸而,當天晚上,何國駒從城內縋城而下,先去面見岑丹初,說已經策反城內瑤人。丹初大喜,一則何國駒先找自己,足見其忠心,二則瑤人願作內應,陽朔已經指日可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