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
  時值申時,夕陽西下,給大地染上一層淡淡的的橘紅色。真是大好河山,如詩如畫。

  會操已畢,將士們正在收拾兵器甲仗。兩千多人馬,看起來倒也雄壯。

  焦璉正與白貴、趙興二將在帳中議事,聽聞岑丹初完成任務歸來,三人十分欣慰,立刻命人傳見。

  “大帥,幸不辱命,關維藩已答應兩天后拔營。”岑丹初步入帳中,拱手說道。

  焦璉很高興,說道:“很好,你辦得很妥當。要逼關維藩離開,不給他點顏色看是不行的。可又不能過度,免得兩軍火並。思來想去,還是你去最合適。”

  白貴和趙興都是軍中驍將,地道的陝北人,追隨焦璉多年。此刻,他們都對岑丹初讚譽有加,說道:“後生可畏,大帥又得一將才!”

  於是,焦璉賜酒,四人圍坐一桌,邊飲酒,邊議事。

  岑丹初舉杯輕啜一口,緩緩說道:“關維藩軍紀敗壞,又在白石潭受辱,一旦拔營,必然大掠四方。不如派軍監視,糾察不法,以收民心。”

  趙興性格直率,對此大加讚賞,說道:“丹初說得不錯。留守倚仗大帥,我軍將在桂林駐扎多時,理應收取民心。大帥有提督之職,有權約束軍紀,節製諸軍。”

  焦璉放下酒杯,歎了口氣,說道:“關維藩是陳邦博的人,陳邦博結交樞臣,朝廷很多人替他說話。他治軍無方,軍隊渙散,一旦我軍真刀真槍,恐關軍有崩潰之虞。”

  眾人聞言,皆感棘手。難道真要放縱關維藩劫掠百姓,讓城外生靈塗炭?

  白貴作戰最為勇猛,身先士卒,這一點很像焦璉。他說:

  “白石潭扼守甘棠渡,為兵家必爭之地。大圩商旅輻輳,糧船雲集。這兩地都是漓江上的商埠,對軍事關系極大,無論如何都得派兵保護。”

  “嗯”,焦璉沉吟道:“白貴、趙興,你二人率部分守白石潭、大圩,防止關維藩縱兵劫掠。”

  白貴、趙興心中一喜,相視而笑。大帥從善如流,一直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哥。

  岑丹初也受到鼓舞,說道:“大帥,我位卑言輕,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焦璉笑道:“你這小子,都拜留守為師了,又有遊擊之銜,身份不同往日。你點子多,大家都是自家人,有什麽話,但講無妨。”

  岑丹初舉杯,敬了焦璉一杯酒,說道:“陳邦博是個草包,劉承胤則是虎狼。關維藩好對付,略施小計就會就范。劉承胤可不是個善茬,也是個瘟神,不好輕易打發。”

  焦璉眼神中閃過一絲悲戚,說道“哎!國事如此艱難,武將卻各懷私心。去一關維藩,來一劉承胤。不管怎麽說,對付一個總比同時對付兩個要好。

  “留守也在為此事苦惱不已。劉承胤在全州飛揚跋扈,挾製朝廷,屢次在朝堂上毆打、辱罵大臣。

  “皇上、閣臣為他所製,無計可施,憲臣紛紛去職。昨天,又有敕書來桂,請留守到行在輔政。留守也沒有辦法,隻得上書皇上,請皇上還陛桂林。

  “劉承胤自然不許,反而催促皇上巡幸武岡。武岡地方偏僻,民瘠地狹,離清軍更近,又是劉承胤的地盤。一旦皇上駐陛武岡,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聽後,都不由得黯然神傷。堂堂大明皇帝,竟被劉鐵棍一介武夫挾製至此,實乃國家之不幸。

  營帳外,西風漸起,帶動草木搖曳,仿佛在為時局艱難而歎息。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以文馭武,設計了一整套精巧的制度。有明一代,鮮有武將跋扈不臣。哪怕到了崇禎年間,天下大亂,皇城一紙文書飛抵邊關,亦足以系大將、誅勳臣。

  南渡以來,弘光、隆武、永歷三帝均靠武將擁戴,才得以坐穩皇位。武將跋扈不臣,也就成為南明的常態。永歷帝懦弱無能,毫無威望,無疑加劇了這種趨勢。

  趙興為人直率敢言,說道:“丹初,你今天在白石潭為民除害,大快人心。就該這麽乾!劉鐵棍若膽敢縱兵不法,碰到我趙興,我也給他來個一刀割喉!”

  眾人大笑,氣氛稍微輕松了些。

  焦璉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趙興,你如今也是個副總兵了,還是口無遮攔,跟個莽夫一樣!這次,你不要駐在白石潭了,改駐大圩。”

  趙興點點頭,和白貴相視苦笑。

  岑丹初深吸一口氣,說道:“劉承胤心術不正,一心想挾製皇上到武岡。首輔嚴起桓黯弱無威,中官馬吉翔便黠巧佞,皆不能製承胤。

  “如今,督師何公(何騰蛟)、湖督堵公(堵胤錫)在湖廣丟城失地,威望大減。留守據守桂林,大敗清軍,威望大增,為劉承胤所憚。

  “劉承胤派兵來桂,亦是向留守示威。留守以大帥為恃,吾恐不久之後,兩軍又將交惡。凡事預則立,大帥應當檄令馬鎮,立即拔營南下,星夜趕赴桂林。”

  馬鎮即為馬起蛟,資望在白貴、趙興之上,目前率部駐守全州黃沙鎮,兼理老營。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警醒,對岑丹初刮目相看。

  焦璉略一沉吟,說道:“丹初考慮得很周到,我今天就派人送信給馬鎮,明天再拜訪留守,當面向他解釋。”

  軍隊擅離汛地,在明朝本是死罪。如今時局惡化,焦璉也隻得便宜從事。

  岑丹初受到鼓舞,接著說:“廣西倚湖廣為屏障,湖廣倚何督師、堵製台為長城。何督師所倚者為馬進忠、王允成諸將,多為左良玉的部將。堵製台所倚者為李赤心、高必正諸將,多為李自成的部將。

  “依我看,馬進忠、王允成、李赤心、高必正等人皆不可恃,遑論郝搖旗、王進才、張先壁之流。

  “去年, 韃子拜逆王孔有德為定南大將軍,合三藩之兵,來勢洶洶,連克長沙、湘潭、衡山等重鎮。若再陷衡陽,即可趨武岡、永州,窺全州、桂林。

  “大帥,吾恐不久之後,時局必將大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咱們應該早做準備啊!”

  眾人聞名,皆是面色沉重。

  歷朝歷代,大將軍都位高權重。清初,一般以親王貝勒拜大將軍。滿清恭順王孔有德拜定南大將軍,節製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第一次獨當一面,作戰頗為賣力,在湖廣勢如破竹。

  反觀南明,卻是內憂外患。何騰蛟、堵胤錫本在湖廣禦敵,卻貌合神離,各懷心思。

  何騰蛟地位較高,對堵胤錫有薦拔之恩,但目光短淺,歧視農民軍,才略不足,難當之任。

  堵胤錫勇於任事,敢作敢當,深入虎穴,把大順軍殘部整編為忠貞營。他的才乾在何騰蛟之上,性格直率,對這個薦主有失恭敬。

  何、堵配合不密,馬進忠、李赤心等軍亦互相猜忌。明軍在湖廣人馬甚眾,卻人心渙散、各懷鬼胎,始終擰不到一起,處處被動挨打,不斷丟城失地。

  湖廣一失,孔有德這路清軍就可從北面進攻廣西,全州、桂林首當其衝。三順王兵強馬壯,比廣東的李成棟強多了,這一次可不是鬧著玩的。

  岑丹初說時局將惡化,一點也沒有危言聳聽。

  焦璉臉色沉重,卻同往常一樣堅毅,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變在即,丹初,你說說,咱們該怎麽應變。”

  “首先,要擴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