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一十五章 擴軍
  一提到擴軍,白貴和趙興都很興奮:

  “這年頭,朝廷對軍隊隻認數量不問質量。誰的兵馬多,誰就得寵。劉承胤和陳邦博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尤其是陳邦博,從不關心軍隊訓練,官兵皆為市井無賴,號稱兵馬三萬。他沒有尺寸戰功,朝廷竟然封他為思恩侯,真是荒謬!”

  “是啊!上次桂林之戰,聽說標營在城外四進四出,最終才衝垮了高固山的清虜。要是標營人再多一點,譬如有個一千人馬,或許一擊就能擊垮高固山,何必要四進四出?”

  ……

  擴軍是件很複雜、很麻煩的事。要擴軍,餉糧為首要之務。要有餉糧,就得有地盤,就得與朝中大佬、地方官紳搞好關系。

  焦璉勇猛善戰,卻不諳官場之道。他又是陝西人,武夫出身,缺少靠山。要不然,憑他當年背著永歷帝逃出道州,憑他平定靖江王之亂,早就該封侯封公了。

  明朝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世代承襲,含金量極高。

  然至南明,朝廷為了籠絡文臣武將,大肆封爵,名器泛濫。譬如,劉承胤為安國公,麾下部將不是侯爵就是伯爵。

  焦璉戰功赫赫,卻剛剛晉封為新興伯。麾下諸將以馬起蛟官職最高,為總兵官,白貴和趙興都是副總兵。

  大家都是陝西人,一起征戰多年,情同手足。但官職升不上去,總歸心裡不美。

  劉承胤、陳邦博的部將沒有尺寸之功,恣意不法,卻得封侯封伯。李赤心、高必正都出身於闖賊,與明朝有著血海深仇,剛受堵胤錫招撫,就受封為侯爵。

  此等不公,實在令人不平。

  如果焦璉兵馬雄壯,不說有個三萬五萬兵馬,有個一萬兩萬的兵馬,朝廷還敢輕視他嗎?還敢輕視諸將嗎?

  岑丹初從另外的角度勸說:“孔有德破湖廣,此事已成定局,督師、製台都無力回天。接下來,清虜若要南下,就會與劉承胤的部隊接觸。

  “劉承胤心術不正,不投降清虜已是萬幸,焉能指望他死戰?屆時,能守衛桂林者,唯我軍耳。

  “加上馬鎮,我軍只有三千戰兵,卻要面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藩之兵。友軍皆不可恃,孔有德也遠遠勝過高固山。三千兵馬肯定不敷使用,必須盡快擴軍。”

  白貴、趙興聞言,都用殷切的眼神看著焦璉,希望主帥能夠不避嫌疑,毅然擴軍。

  焦璉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終於定下了決心,說道:

  “嗯,擴軍實有必要。前幾天,宗臣(朱旻如)求見,願意散盡家財,出資增兵。我當時還有猶豫,如今看來,明天就許了他吧。”

  朱旻如字宗臣,桂林人,武進士出身,為焦璉麾下驍將。當年,張獻忠進犯全州,朱旻如起兵,投入焦璉麾下。

  此人擅長騎射,膂力過人,家財萬貫。因他不是陝西人,資歷又淺,地位不及馬起蛟、白貴、趙興等人。

  上次桂林之戰,朱旻如未能參戰。但他剛直正派,輕財好義,事後向焦璉提議擴軍,所需錢財都自行墊支。

  朱旻如想擴軍,擴的當然是自己的兵馬。焦璉擔心他後來居上,地位凌駕到馬起蛟等人之上,引起諸將不和,故未答應。

  現在,擴軍已成共識。朱旻如是桂林本地富紳,自籌軍費擴軍,無需焦璉費心,自然應當準許。

  白貴探身向前,好奇地問道:“大帥,宗臣打算募多少兵?”

  “補齊一營之數,少則兩千,多則三千。”

  眾將一驚。

  朱旻如現有兵馬不足四百人。許他擴軍之後,他將一家獨大,後來居上,怪不得焦璉會有猶豫。

  不過,這也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本地人,誰讓人家家財萬貫呢。

  白貴和趙興有些羨慕,卻也深知大局為重,讚同朱旻如擴軍。

  岑丹初直言不諱地說道:“大帥,本朝衛所廢弛已久,營兵製大行其道。將帥統軍,要在標營,以期居重馭輕、居內馭外。

  “何督師、堵製台在湖廣,受命於危難之際,無暇編練標營,全以招撫為能,兵馬號稱數十萬,卻沒有得力標營。清虜一來,數十萬明軍望風披靡。設若何、堵二公有一兩萬得力標兵,亦不至於一觸即潰。

  “大帥治軍嚴明,身先士卒,將士心悅誠服。只是,標營人馬太少,不過三百之眾,難成大功。舊製,非陝人不得入標營,每戰必有減員,減員無從補充,勢難長久。

  “大帥要擴軍,當從標營著手。”

  焦璉微微頷首。他不是不想招兵買馬,實因困難重重。就拿標營來說,陝人風俗習慣相同,吃苦耐勞,易於約束。若招募外省人,風俗習慣不同,恐生紛擾。

  此外,標營人數雖少,卻非常精銳,全都是重甲騎兵,一人兩馬,餉糧優厚。若要擴大標營,軍費非同小可。

  焦璉沒有地盤,也沒有恩主,隻與瞿式耜關系較睦。瞿式耜空有虛名,手腕不夠,政令不出桂林, 只有靈川、臨桂兩縣受其節製。

  要擴大標營,得自己想辦法籌措餉源。焦璉對此頗感頭疼,問道:“擴軍就要花錢,標營費錢更巨。你們說,餉源從何而來?”

  岑丹初看了下白貴和趙興。二將對擴軍也很熱心,點頭向他示意。

  丹初心裡有了底氣,說道:

  “如今時局紛亂,流民四起,無路可去。只要軍隊給一口飯,他們就會欣然應募。新兵入營後,只不過多了一份軍糧而已。

  “桂林城外荒地很多,又靠近陽江、漓江,方便灌溉。看留守的意思,後面會讓我們長期駐守桂林。屆時,便可組織官兵屯田,自籌軍糧。因此,軍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重。

  “只是,募兵之初,要采辦軍器、戰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筆錢,可以請示留守,向臨桂、靈川兩縣的富戶派捐。

  “朱旻如一家之財,就可募兵三千。我們再找些像他這樣的忠義之士,授之以官爵、名號,就足以籌足軍費。白石潭、大圩兩處商埠,也應設立稅卡,收取商稅。

  “愚以為,我們擴軍不必太速。現在,我軍有三千戰兵、兩千眷屬。不如募戰兵五千,不要有家眷的,使戰兵達到八千,總人數控制在一萬以內。”

  這倒是個可行的辦法。焦璉動心了,又問道:“擴軍固是好事,若處置不當,卻容易渙散軍紀。對此,可有什麽好的辦法?”

  白貴和趙興都看著岑丹初,對他甚是期待。

  丹初有備而來,說道:“最好的辦法是,改變隊一級編制,從五十人改為一百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