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六十一章 開學
  在這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岑丹初將軍以其非凡的膽識和遠見,很快籌辦好了夜校。這天上午,他下令全軍集合,舉行開學儀式,開展第一次教學。

  自從丹初統領督標左協,全軍集合的頻率更多,秩序更更好,主要是為了落實獎懲、訓練講評、戰前鼓動、思想動員……

  為了辦學校而集合,為了教學而集合,這在督標左協卻是第一次。各隊都很新鮮,提前集合完畢。

  按照丹初定下的規矩,各隊先比唱軍歌,看哪個隊唱得更整齊,聲音更響亮: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萬裡良田盡荒蕪。看天下,盡韃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通常情況下,第三隊軍歌唱得最好,接下來依次是一隊、二隊、火槍隊、中軍。童子隊人數少,參加全軍集合的次數也不多,排序大致在火槍隊和中軍之間。

  軍歌事小,卻代表著士氣,士氣則代表著戰鬥力。這個排序,大致也能反映出各隊的戰鬥力。

  不過,也不盡然。譬如費雷拉的火槍隊,裡面有三十個番兵,平時作風不如三個騎兵隊嚴謹,但一旦走上訓練場、戰場,每個隊員就像換了個人一樣。

  丹初登上將台,中軍坐營官馮琳示意軍歌結束,隨即簡要講評:“剛才的軍歌,一隊最好,二隊次之,火槍隊再次,中軍最末。”

  他是個沉默寡言的陝北老卒,不擅長臨陣講話,每次講評都很簡短。

  按照明軍的習慣,集合整隊、清點人數等事務都是中軍坐營官份內的事。

  丹初有意讓各隊官輪流值班,好讓他們得到更為全面的鍛煉。考慮到費雷拉是個佛朗機人,丹初又改動了很多規范,這事暫且沒有落定。

  馮琳小步跑向將台,向丹初行拱手禮。

  按明軍禮製,中軍坐營官見本營主將,需兩跪一揖。當然,明軍的跪揖和叩頭並非一回事。軍人身著盔甲攜帶武器,跪揖不便,常以屈一膝或半膝行軍禮,這種禮節後面演變為清朝的請安、打千禮。有時候,明軍還會使用拱手禮作為軍禮。

  丹初年輕,仰慕泰州學派,對跪拜之禮深惡痛絕,在自己軍中實行拱手禮。這也得到了各隊官的支持,尤其為費雷拉所激賞。

  丹初回禮,聽到馮琳報告:“報告鎮台,全營集合完畢,應到四百六十二人,實到四百二十一人,三十四人崗哨勤務,六名病號,一名醫護,請指示。”

  請示報告制度也為丹初所重視,報告詞經他親自審定,發給各隊隊官參照執行。

  “坐下!”丹初下達命令,目光如炬,環視各隊將士。

  “諾!”馮琳聽令,轉身跑到全營前面,下令:“坐下!”

  各隊隊官在前,席地而坐。

  丹初坐在將椅上,大聲說道:“各位同袍,今天上午集合,主要有兩件事。第一,舉行啟蒙夜校開班儀式。第二,由我給大家上第一堂課。”

  將士多為文盲,聽不懂官話,丹初也盡量說得通俗易懂:

  “有人會問,將士是打仗的,不是上學的,軍中舉辦啟蒙夜校,有什麽意義?意義大著哩!想當年,太祖爺一介布衣,窮得當和尚、討飯吃,卻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所能才能打敗群雄,奪得天下。

  “太祖爺想到年輕時求學不易,下令在全國大辦學校,鄉村有社學,軍隊衛所有衛學。咱們辦這個啟蒙夜校,就像衛所辦衛學一樣,可以給將士們一個讀書上進的機會。

  “大家大多出身貧寒,自小沒有讀書的機會,我也一樣啊。我是標營孤兒,父母早死,沒人管沒人問。幸虧焦大帥可憐我們,請了塾師教我們讀書識字。

  “我之所以能立下些許戰功,之所以能統領督標左協,往根兒上講,就在於焦大帥給了我讀書識字的機會。”

  此話一出,將士們面露喜色。丹初在短短幾個月內,從童子兵躍升為副總兵,全營將士無不驚羨。他把這一切歸之於讀書識字,歸之於焦璉為童子兵雇請了塾師。

  可見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誠不欺也。只要刻苦攻讀,一切功名富貴華屋美人都可從書中獲得。

  丹初接著說道:“讀書識字,好處多多!識了字,就可以更好地辨認旗號,可以看得懂軍令,就足以勝任隊官了。識字多了,就能讀書,就能深知國家大義,明白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官兵更加團結一致。

  “日後啊,哪怕是退役了,也多了一條路。有文化的士兵,哪怕負傷退役,也好安排生計。譬如說,可以把他安排到州衙裡當個書吏,足以養活一家人了。

  “哪怕是找老婆,有文化的士兵也更受歡迎。換你是個黃花大閨女,有兩家人同時過來提親,其他條件都一樣,一個有文化,一個沒文化。你是選有文化的,還是選沒文化的……”

  這話再通俗不過了。俞厚基坐在台下,也笑得咧開了嘴。鎮台真是令人琢磨不透,平日裡手不釋卷,像個讀書人,在將士面前卻又如此平易近人、受人擁戴。此乃英雄乎?梟雄乎?

  一段脫口而出的動員,早已把將士們的求學欲激發了起來。緊接著,中軍坐營官、各隊官依次上台,領取筆墨紙硯。

  盡管古泥關條件偏僻,丹初也是想盡辦法,確保每隊得到十套筆墨紙硯。

  丹初繼續說道:“大家知道, 我在左協成立了一個童子隊,讓他們專門脫產學習。天下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我也一樣,對童子們要求很嚴,期待很高。

  “童子上課,我經常過去督查,遇到淘氣的、學習不認真的,輕則罰站,重則杖打。大家都是老兵了,我也不便懲罰你們。

  “不過,我把話撂在前面,開辦啟蒙夜校是軍中大事。學習成績好的人,視同在戰場上立功,將在受獎、晉升等方面獲得優待。整體成績好的伍、哨、隊,視同戰鬥力好,將在評比、排序上獲得優勢……”

  自古軍人評功評獎,戰時依據戰鬥,平時依據訓練,若說以學習成績論高下,大概稱得上是丹初的獨創。

  這給將士們帶來極大的震撼,無疑也激發了他們學習上進的積極性。

  儀式完畢,丹初親自為將士們上第一堂課:

  “諸位,我們都是督標左協的將士,這第一堂課,就學習認識‘督標左協’四個字……”

  兩名親兵合力舉起一塊木板,上面用木炭寫著“督標左協”四個大字。

  “第一個字,督字,上面一個叔,叔父的叔,下面一個目,眼睛的目。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叔父盯著你看,隨時監督你、督促你學習上進。

  “……

  “第四個字,協字(繁體協),左面一個十,十字的十,右面三個力,上面一個力,下面兩個力。大家可以這樣理解,我們一伍十個人,需要同心協力,方能打敗韃子……”

  繁體字太難學,也太難教了!以後若有機會,還得普及簡體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