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五十六章 廷爭
  次日,永歷帝駐陛古泥關的消息傳播開來。

  令人意外的是,附近的瑤人、侗人並未乘機作亂,反而紛紛前來進獻進食。時任土司車佑,更是獻上黃金刀具卒乘以迎。永歷帝至此方有轎輿,稍解旅途勞頓。

  在岑丹初的護衛下,永歷君臣離開羅家店,移駐土司山寨。皇帝駕臨,瑤人、侗人引以為榮,爭相敬獻貢品。

  丹初不由得大為感慨,明朝恩澤不絕,土人淳樸好客,永歷帝不該絕矣。

  午後,君臣進入土司山寨。車佑只是古泥關當地的小土司,山寨規模不大。

  對於連日逃亡的永歷帝來說,這裡無疑已是天堂。酒香肉美,琴瑟和鳴,床褥溫暖,熱水沐浴,永歷帝沉醉其中,竟有樂不思蜀之態。他一進入山寨,便忙著沐浴休息,並未召見群臣。

  酉時,太監傳出兩道中旨:一,授土司車佑為古泥關守備,世鎮古泥關;二、令司禮秉筆太監龐天者督促軍士,趕製舟船。

  古泥關地處小潯江北岸,沿小潯江順流而下,可一路到達柳州。柳州位於廣西腹心位置,難不成,永歷帝要逃往柳州?

  丹初以士卒疲乏為由,拒不執行軍令。

  古泥關地處交通要道,各處消息接踵而來。當然,大多是壞消息:

  城步陷,大學士吳炳、侍郎侯偉時等殉國。靖州陷,禦史林弘基、總兵姚有興等殉國。黎平陷,總兵蕭曠等殉國。沅州陷,巡撫米壽圖等殉國。嶽陽伯王允成、巡撫傅上瑞降清。偏橋、鎮遠陷……

  九月三日上午,永歷帝在土司大堂召見群臣。經過休息,他臉上重現光彩,心情也大為好轉,說道:

  “前日,朕身陷險境,幸賴祖宗庇佑,文武百官竭誠輔佐,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功不可不賞,朕不吝官爵,加以賞賜,願君臣同心,共克時艱。”

  看來,永歷帝是要以中旨的形式繞開黨爭,直接賞賜群臣了。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設計了一套紛繁複雜、互相牽製的官製。其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各衙門互相牽製,沒有任何一個衙門能具備絕對權威。

  明朝歷代皇帝深諳此道,對此加以完善。在中樞,涉及重要事務,正常程序是先由內閣票擬,呈於皇帝,由皇帝批朱。皇帝懶政,交由司禮秉筆太監代為批朱,然後再交還內閣呈旨,最後交付司執行。

  如此一來,內閣、司禮監、六部九卿互相牽製,對皇權無法構成威脅。是故,明朝雖有太監權勢熏天,一旦失寵,皇帝一紙詔書,就能將其誅殺。

  然而,過猶不及。但了明朝後期,這種互相牽製的制度設計,反而為黨爭提供了溫床。沒有任何一個衙門具備權威,也就沒有任何一個大臣具備權威。大臣沒有權威,大政方針就會反覆。久而久之,就會動搖國本。

  最典型的現象,莫過於明末萬歷、天啟年間的三案。圍繞著定案、翻案,群臣展開了殊死的鬥爭,影響極為惡劣。

  崇禎帝即位之初,欽定逆案,是他一生少有的明智果斷之舉。弘光帝即位之初,奸相馬士英秉政。為對抗東林黨,馬士英再次翻案,援引逆案要犯阮大铖等人入朝,加劇了弘光朝的黨爭。

  永歷朝同樣黨爭不斷,朱由榔深為苦惱。這一次,他以中旨形式賞賜群臣,可謂明智。

  所謂中旨,便是皇帝繞過內閣、司禮監,直接下達詔書,交付有司執行。此為非常之舉,一般情況下,只能偶爾為之。

  岑丹初也列隊在武將之後,豎起耳朵,靜待宣詔。

  按宮裡的規矩,通常該由司禮秉筆太監宣讀中旨。但龐天壽識字不多,改由黨羽馬吉翔宣詔。

  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手捧詔書,清聲朗讀道:“奉天成運,皇帝詔曰……”

  一大堆人得到封賞。

  首輔嚴起恆加太子太師,瞿式耜加太子太保……

  馬吉翔由文安伯晉升文安侯,侯性由商丘伯晉升為祥符侯……

  焦璉由新興伯晉升為新興侯,麾下將官各升一級。岑丹初授廣西協守副總兵,定為正三品武將……

  一向犯顏直諫的陝西道禦史劉湘客,也晉升為禮部右侍郎……

  雖說永歷朝的官爵不值錢,馬吉翔僅以護駕有功,竟由伯爵升為侯爵,令人不平。

  還有侯性,也引起了岑丹初的注意。侯家為河南商丘大族,侯性兄侯恂、侯恪都位列九卿。

  尤其是侯恂,知人善任,對左良玉、尤世威等明末大將有再造之恩,影響力很大。他的兒子侯方域很有名,是明末四公子之一。

  侯性與侯恂大不相同,驕縱不法,聚集無賴,劫商旅於河北,後賄賂內臣,由白身徑授為“鎮守廣東西寧參將”。

  永歷帝即位時,侯性積極擁戴,結交權臣,無尺寸之功,獲封商丘伯。這一次,他又有何功,竟能晉升為侯?

  或許,侯性與丹初一樣,因為護駕有功?要是侯性率軍來到古泥關,岑丹初的話語權必受削弱。

  朝臣有護駕之功, 大多加官晉爵。詔書念完,群臣紛紛謝恩,稱頌永歷帝聖明。

  華亭伯王維恭越班陳奏:“啟奏皇上,臣有事奏報。”

  此人為當今國舅、王皇后的兄長,在奉天保駕有功,愈發受到永歷帝的信任。

  “愛卿請講。”

  “祥符侯侯性來信,自稱前番在奉天走失,率軍突入柳州。柳州軍民翹首以待王師,期望一睹皇上神采。侯性本人已率軍趕來古泥,備有轎輿冠服諸物,請皇上巡幸柳州。”

  永歷帝聞言,喜出望外。此次出奔走得匆忙,儀仗轎輿盡皆丟失,皇家體面蕩然無存。侯性又是送服禦,又是迎陛柳州,怪不得升為侯爵。

  群臣反應激烈,大多反對巡幸柳州。嚴起恆身膺重望,本該第一個奏本,卻被王維恭搶了先,心裡二分不悅,反駁道:

  “柳州瑤、侗雜處,瘴氣肆虐,地瘠民貧,不可久駐。況皇上行止為萬民所觀瞻,若深入蠻境,地荒勢隔,忠義渙散,何以聚人心而凝士氣?”

  劉湘客語言慳竣,也毫不客氣地附和道:“侯性,年少無賴,充大盜,劫掠於河北,蒙得父兄庇護,皇恩浩蕩,方入我朝為官。

  “彼此番入柳州,必大肆劫掠,方得有轎輿冠服。瑤人、侗人反覆無常,桀驁不馴,既為侯性所侮,日後必尋報復。侯性請皇上巡幸柳州,是陷皇上於危地絕境,其心可誅。”

  此言雖有負氣之嫌,卻很有效果。劉湘客摸準了永歷帝膽小怕事的性格,故意危言聳聽,果然讓永歷帝躊躇不已。

  群臣紛紛發言,大多反對遷往柳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