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火紅年代之傻柱是個好人》第五十九章 舊貨市場
  李木匠帶著徒弟在何家幹了兩天,終於把加固門窗的活妥帖地乾完了。

  何雨柱仔細驗收李木匠的活計,窗戶轉動靈活,關上窗戶真的是嚴絲合縫,讓何雨柱對李木匠的手藝甚為佩服,在鄰居面前誇耀著李木匠的活計,活乾的真是好呀!

  四合院裡,如果誰家整修自己的房子,其它鄰居必定要來看的。不為別的,就是看看那活是怎麽乾,就像後世人們買下清水房,一定要去裝修的鄰居家觀摩一樣。

  立時,就有人就打聽起李木匠的工錢來,聽到光這點活計,何家大小子掏了十五萬(十五塊),一個個都驚得怎舌,我的乖乖,何家大小子真肯花錢呀。

  有心打算請李木匠幫自家修繕的幾個鄰居聽了價碼後,頓時熄了心思,同時,對何家有了新的看法。

  門窗修繕結束,何家整修房子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何雨柱謀劃著要給耳房添加些什麽家具才合適,還得做褥子跟棉被。

  站在耳房裡,何雨柱打量著空空蕩蕩的屋子,火炕上最好靠牆放置一隻條櫃,既能放妹妹的衣服,也能在條櫃上擺放疊好的被褥。

  還得有一張書桌,給妹妹看書寫作業用。有了書桌,就得配張椅子,還得有兩張方凳,免得同學或朋友來時沒地方坐,讀書人有時會有些講究的,不習慣上炕坐。

  靠近門口的牆上還得按一排掛鉤,掛書包,掛外衣什麽的。

  還得準備個盥洗架,盆架上放臉盆,下面放腳盆,最上面的架子還可以掛毛巾,香皂盒跟香皂放在台面上。

  何雨柱又瞅向床上,褥子要有一鋪,夏天的薄被跟冬天的厚被都得要一床,還得買兩條替換的床單。

  想到要準備這樣多的東西,何雨柱就覺得自己的牙花子生疼生疼的,他在心裡算了一下,要是把這些都買齊了,那可老鼻子錢啦。

  何大清那二百萬(二百塊)去掉房子整修花掉的,也就省下一百萬(一百塊)出頭。

  唉,錢呀,真是不經花呀!

  不準備可不行,何雨柱一咬牙,買,錢這個東西,花光了再賺就是了。

  正好也讓院裡的人明白,何大清留下來的二百萬(二百塊)已經被大手大腳的何家大小子都花光了,還要跟人拉饑荒,正好省得有厚臉皮的上門來借錢。

  又是一個禮拜天,何雨柱早早地叫醒了妹妹何雨水,告訴她今天要給耳房買些家具。

  本來還想賴會床的何雨水立馬來了精神,馬上起身穿好外衣,就開始疊被掃炕。

  何雨柱沒去做早飯,準備帶著妹妹出去喝豆漿,吃油條。

  這兩樣東西看上去很便宜,油條一根三百元(三分錢),豆漿一碗,是大海碗,三百元(三分錢),兄妹二人買三根油條兩碗豆漿,也才一千五百元(一角五分錢)。看上去好像很便宜,實際上卻並不是,這可是五一年。

  一千五百元(一角五分)都快要買到一斤白面啦,那時一斤白面才要一千九百元(一角九分),一斤白面能出多少油條呀!

  何家兄妹出門的時候,四合院裡還沒有幾個人走動,多數人都趁著禮拜日休息貪睡一會,打零工的早早就走了。

  在早餐攤上用完早飯,何家兄妹就來到外大街,不慌不忙地慢悠悠閑逛著,等著書局開門,好給妹妹買最新一期的《小朋友》周刊。

  買好雜志後,何家兄妹二人再次走在外大街上,何雨柱琢磨要去哪裡問價買東西。

  突然,何雨柱想到一個地方,怎麽把這個地方給忘了,對,就去這地方瞅瞅,說不定真能掏著好東西。

  “包子事件”之後,自己可再沒有踏足那個地方。

  “妹妹,跟哥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逛逛。”

  拿到最新一期雜志的何雨水心裡惦記著回家看雜志,聽哥哥這麽一說,她想知道哥哥說的好地方在哪裡。

  “哥,你帶我去哪裡呀?”

  “東單大地。”

  東單大地,是個舊貨市場,就在今日的東單公園那片附近,是四五年小本子投降後才有的。

  當時有不少的小本子住在這座三朝古都的大城裡,小本子輸了,他們都要被送回去。

  那些小本子在走之前,把家裡能賣的全都給賣了。衣櫃,床架,鋪板,木箱,櫥櫃等等各式各樣的家具,穿不走帶不了的衣服跟被褥,還有鍋碗瓢盆之類廚房用的家把什,凡是帶不走的統統賣掉。

  一時間,三朝古都裡搖著撥浪鼓收舊貨的家夥們低價收進了大批貨物,這些被收上來的東西,當時叫做“抄家貨”,就是抄小本子家的意思,東西太多了,收的價格自然就跌的厲害。

  小本子剛投降那會,接收大員還沒來得及把這座三朝古都的街面秩序管起來。

  於是,收舊貨的這些人就把這一大堆東西一股腦地拉到“東單大地”去賣,東西是真便宜呀,吸引了好多人過去踅摸用得著的物件。久而久之,這裡就形成了一個舊貨市場。

  到了五一年,這裡聚集有上千家的攤販,最盛的時候,整整佔了十條街,人來人往的很是熱鬧。

  何雨水聽說過這個地方,知曉這個地方什麽東西都賣,她也想去見識一下。

  “哥,咱們走吧。”

  何家兄妹倆從外大街出來,向東走了一段,就沿著河沿大街往南走,到了那條橫亙三朝古都東西向的著名大街,向東再走一個路口,就看到了舊貨市場。

  何雨柱是抱著出來打聽價錢的目的來逛街的,價格合適的就買,不合適的就先看著。

  帶妹妹何雨水出來,就是為了鍛煉鍛煉她,以前妹妹跟何大清過的時候,有點懦弱,又不善言語,性格也不活潑。

  近來在自己的引導下,雨水的性子也變的開朗起來了,雜志看多了,話也多了起來。

  舊貨市場很大,估衣鋪跟雜項差不多就佔了一半,其它的還有照相的,賣棉布的,做衣服的,賣五金工具,租書的,還有一條街專門做吃食的。

  每逢禮拜天,來這裡逛街掏東西的人很多,何雨柱牽著妹妹的手,叮囑妹妹一定跟緊自己,免得兩人走散了。

  再過幾個月,到了五一年八月,舊貨市場就要搬走了,臨時在王府大街、燈市口大街跟豬市大街上擺了四個月的攤,年底的時候,搬進了建在隆福寺廟會地界上的新市場,也就是東四市場,那地方距離南鑼鼓巷就更近了。

  五二年元日,東四市場正式營業,再後來公私合營了,東四市場是這座三朝古都的四大商場之一(其它三個是百貨,西單跟東安),就在今天隆福大廈那裡。

  何家兄妹倆沿著街邊一家店鋪接著一家店鋪看著,東西是真多,擺放的都挺整齊的,可標出來的那價格讓人心碎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