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火紅年代之傻柱是個好人》第一章 何大清要跑
  一九五一年

  春季某日,下午三點剛過,一個十六七歲的愣頭愣腦的小子拚命地在街道上奔跑。

  他就是何雨柱,別稱傻柱,他父親何大清脫口而出的又氣又恨的孽稱。

  一是恨這個傻兒子不拿自己的命當命,從殘兵手中的燒火棒中奪下一籠屜的包子,二是氣傻兒子卻把剛用命保住的包子賣給一個無良之輩,被人用不值一錢的紙幣給買走了。

  值得慶幸的是,兒子何雨柱的命還在,何家的血脈還在,自己的廚藝還有人傳承。

  驚嚇過後的何大清把兒子何雨柱拽進家中,給何家的列祖列宗上了一炷香,要他們保佑自己的兒子。

  被父親點醒的何雨柱突地明白了剛才發生那一切多麽的危險,多麽的恐怖。

  十來歲的孩子一下子被嚇住了,何雨柱呆呆地躲在屋角,手中緊握著母親掛在他脖子上的一個小巧的玉葫蘆,天人交戰了一整夜,才從恐懼中恢復過來。

  人醒了,雖然臉色慘白一點,但手中的玉葫蘆不見了,何雨柱慌得到處尋找,身上、地上,衣兜,能找的地方都找了。

  自己右手的掌心還有玉葫蘆的壓痕,但玉葫蘆莫名地不見了。

  何雨柱心中一急,猛地站了起來,腦袋突地一暈,身子一晃差點栽倒,他趕緊用手扶住牆壁,頓時感覺自己像似被大雨澆了一樣,從頭髮的髮根,從全身上下的毛孔,汗珠一滴滴滴流出,讓何雨柱全身上下完全濕透,穿著在身上的衣服也似剛從河裡撈出來一樣。

  等何雨柱剛反應過來,汗水沿著他的臉頰流下,全身滾燙著似火爐一般,雙腳站立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團小小的水窪。

  何雨柱忽然感覺到自己的氣海裡有個玉葫蘆在緩緩地盤旋著,向外散發著一陣陣清涼的霧氣,身體的熱度隨著霧氣在全身擴散也隨之降低,很快體溫如常,全身好像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唯有濕漉漉的衣服讓人無法解釋。

  何雨柱趕緊跑到灶屋生火燒水,又找出乾淨的衣服,用溫水洗淨自己的身體,換好乾淨的衣物,他的心裡才平靜下來。

  腦海中不斷閃現的記憶片段,似乎在告訴何雨柱,未來的生活樂章是如何演繹而成的。

  今天,便是樂章的第一小節,無聲的快板。

  何大清跑了,跟白寡婦跑去了保府,沒有告訴子女,似乎托付易中海照顧子女,但——

  等何雨柱跟何雨水兩兄妹得知消息後,何大清拋棄子女已經遍傳南鑼鼓巷這片胡同,從軋鋼廠到勤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快的讓人窒息,快的讓人絕望!

  ……

  何雨柱像閃電一樣地衝進了南鑼鼓巷九十九號大院的大門,繞過照牆,穿過前院,跳躍著飛進垂花門。

  望見自家緊緊關著的大門,何雨柱放緩了腳步,幾步跳上青石台階,瞅見屋門上的掛鎖還在,他站在自家屋門外,呼出一口長氣。

  男人們還在上班掙錢,原本聚在垂花門前空地上的大嬸小媳婦們也都回家休息,少數幾個見到有人跑進中院,也都默不作聲地進家關門。

  大軍進城才兩年多,市面上還不太平靜,好多渣滓還未徹底清理,半島上的仗才打了半年,人們的心氣並不像兩年後簽訂協議洗刷自一八四零年以來的恥辱,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敵人那般的高漲,剛吃飽肚子的人也多有各掃自家門前雪的猶豫。

  何雨柱回頭看了一眼,發現中院跟垂花門沒人,打開鎖頭走進自家的房屋,順手把門關上閂起。

  屋裡跟早晨自己離開時一樣,被褥摞成一摞疊放在床櫃上,床面上鋪著一領竹席,牆邊五鬥櫥的抽屜都關得好好的,何雨柱上前拉開一個看了一眼,父親何大清的衣物都在,他這才放下心來。

  最近幾天,何雨柱發現同睡在一屋的父親何大清有些鬼鬼祟祟的,似乎有些心事,有幾個晚上回來很晚。何雨柱就有點明白開場戲何大清逃家要拉開大幕了。

  三年前包子事件發生後,何大清托人讓何雨柱拜川菜名師王鴻燁為師學習川菜。

  剛剛效力滿三年的何雨柱跟著師父學菜沒多久,父親何大清的不告而別讓他痛恨不已,尤其是何大清臨走時沒給他們兄妹留下任何錢款,讓何雨柱兄妹二人處於無錢無糧生活無著的尷尬境地。要不是——

  既然自己有了預警,那就不能讓何大清無聲無息地走掉,起碼得為自己跟妹妹何雨水以後的生活打打窩。無錢無糧的生活,何雨柱可不想去經歷。

  何家的藏錢匣子是個紫檀的,烏紅鋥亮,何雨柱見過幾次,但他並不知道何大清把它藏在家中何處。

  但何雨柱知道何大清用一塊布裹住紫檀木匣,那塊布沾有泥土,就是說,它是埋在地下的。

  何雨柱仔細地觀察著家中的地面,特別注意地面的痕跡,噢,找到了,原來在這。

  紫檀木匣被何雨柱從家中的藏寶洞裡起出來,掀開包裹著的布,那一抹紫紅色是那麽的迷人心目,那麽的奪人心魄。

  木匣的鎖鼻處掛著一把銅鎖,何雨柱沒有鑰匙,唯一的一把鑰匙掛在何大清的身上。

  忍住心中那一絲絲喜悅,何雨柱又把木匣裹住放到家中木床的地下,往裡推了推,又拽過放在床底的木頭擋住。

  何雨柱起身拿起門閂,打開屋門,陽光一下子湧進了中院正房的正堂裡。

  溫暖的陽光讓何雨柱的心也熱乎了起來。

  妹妹何雨水馬上就要放學回家了,自己得趕緊給妹妹準備晚飯,何雨柱這般想著,來到耳房旁邊的小屋,這就是何家的灶屋。

  四合院中院的形製很簡單,正對著垂花門的就是正房,一左一右就是東廂房跟西廂房,垂花門的兩側,緊挨著垂花門各有兩間房子,多做茶室和會客之用。這幾間房子前後都有門,前門開向前院,後門直通中院。

  打開正房的房門就是正堂,左右各有一個房間,用木板打的隔斷,門上掛著門簾,冬天是棉門簾,夏季則是軟緞或棉布門簾。門簾的腰部釘著一條竹木條或金屬條,方便進出掀簾子。

  正堂的北牆多掛幅字畫,下面有香案,擺有香爐,香爐兩側各有一個花瓶。

  靠著香案擺著一張方桌,方桌兩側各擺著一把太師椅。

  本來正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月亮門通往後院,後來不知怎的,西邊的月亮門被封住了。

  何大清是個廚子,買下正房跟西耳房後,就在被封住的西月亮門處的空地上搭建柴火灶,又造了小房把柴火灶圈了進去,成了何家的灶屋。

  何大清建灶屋的時候,賈家還沒住進西廂房。也正是因為灶屋離西廂房最近,何家做飯的香氣總能跑進西廂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