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火紅年代之傻柱是個好人》第二章 何家瑣事
  何雨柱打開灶屋的門,洗涮過坐在灶上的鐵鍋,從筐中拿起一顆白菜,拽掉枯黃的葉子,用清水洗過後放到菜墩上。又找出些粉絲放進陶盆裡,加入清水浸泡。

  先是準備蔥薑蒜等等這些小料,然後切菜,切好的白菜放進一個大盆裡。

  看看做菜的材料準備妥當,何雨柱又拿起一個盆回到屋裡,從面袋中舀出幾瓢玉米面,他打算把今晚,明早以及明天中午的乾糧都做出來。

  和面,醒面,生火,做菜,等鍋邊貼了一溜兒小餅子之後,蓋好鍋蓋,他才拿過一個小板凳坐在灶前,撤下些柴火,等著菜好飯熟的到來。

  院裡響起了妹妹何雨水的喊聲,她放學了,跟後院的許小玲一起回來了。

  何雨柱起身出了灶屋,向妹妹何雨水喊了一聲,趕緊進屋去寫作業,過一會晚飯就做好了。何雨水應承了一聲,就跑進了屋裡。

  四三年生人的何雨水如今已八歲了。

  去年九月,也就是五零年九月,妹妹何雨水跟後院許家的小女兒許小玲都到了上學的年紀,被動員去了胡同小學讀一年級。

  何大清在婁記鐵工廠食堂做工,何雨柱跟師父學菜,白日裡也談不上照顧何雨水,有個上學的機會,還有同院的可以一起上學,當然得去了。

  何大清找到後院的許貴榮,許大茂跟許小玲的父親,兩人聊了一會,就定下了何雨水跟許小玲一起去上學,許貴榮還許諾叫讀初中的兒子許大茂照看著兩人。

  許家來四合院要晚一些,中院的房子都沒了,垂花門左右的茶室跟會客室並不適合居家,隻好買了後院的兩間後座房。

  何大清是個廚子,許貴榮是個放電影的,各有各的路數,也能弄到些額外的吃喝跟進項。雖說他倆明面上的收入比做鉗工的易中海和劉海中低一些,但也算得上是四合院裡的上戶。

  大軍進城前買下房子搬進四合院的多是有點家底的,中院東廂房的易中海,後院靠東兩間後座房的劉海中,以及何家跟許家都是如此。

  能在那個年月在三朝古都買下自家住的房子,可想而知是相當的不容易的。

  四合院的原主人因時局的原因把院裡的房子拆散,快速而賤價賣掉了,拿著錢領著妻小早早地就跑去了錦官城。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南鑼鼓巷九十九號大院從此變成了大雜院,何大清跟易中海他們買了這裡房子的人家就成了大雜院的首批住戶。

  差不多過了新年元日,有人聽說房主跑了,一些房子也被人買了,有大膽的就搬進來找間沒人的房子住了下來。

  賈家來的最早,佔了一間西廂房,而另一間西廂房被趕車的張家佔走了。

  大軍進城後,對城裡的房子做了統計,對無房主或房主不知去向的房子代管出租給貧困戶,更多無房缺房的人家借著這次機會也搬進了四合院。

  沒過多久,院裡的房子就都住滿了人家,連垂花門兩側的茶室跟會客室這種前後通透的房子都沒剩下,一時間四合院裡雞鳴娃哭的好不熱鬧。

  人多了,事也多了,好在中院跟後院住的人家較少,相比前院安靜了許多。

  玉米餅的香氣順著鍋邊散溢了出來,何雨柱聞了聞,過了幾分鍾就要熟了,他開始慢慢地撤火,從灶裡一點點撥出柴火,滅掉上面的火苗,用爐鉤子把這些燒剩下的炭柴推進鐵皮打製的撮子裡,留著下次點火用。

  灶膛裡只剩些余火,何雨柱低頭往裡看了看,他沒有把灶膛裡的火滅掉。一會兒吃完飯,還得燒水,灌進暖水瓶後的剩余熱水還要洗臉洗腳。

  何雨柱用鏟子把餅子一個個揭出來,放進一個竹籃內,然後把白菜燉粉條盛入一個大盆裡,一手端著菜盆,一手拎著裝餅子的竹籃就往正房走去。

  一進正房,何雨水見到哥哥拿著飯菜進來了,趕緊把桌子收拾出來,自己的書本都收進書包裡。

  “去洗手,把碗筷拿進來。”何雨柱吩咐一聲。

  何雨水應了一聲就跑出房間,不一會兒,何雨水拿著三雙筷子,抱著三個碗回來。

  何雨柱接過來放到桌上,“坐下吃飯。”

  何雨水沒提父親,她早已習以為常。何雨柱也根本不理會何大清回不回來,兄妹二人坐下來開始吃完飯。

  一通狂造之後,吃飽喝足的何雨水開始收拾飯後的餐桌。

  留下未用的一雙筷子跟一隻碗,竹編的罩子蓋住菜盆跟放餅子的竹籃,用抹布擦乾淨桌面,何雨水拿著自己跟哥哥用過的碗筷去洗涮。

  這年月可沒有富養女兒窮養兒子的說法,大部分人家的女兒都是從四歲、五歲能走能跑的時候起,就跟著母親或其他人乾家務的,再大一些後要學縫衣服,縫被褥的。

  家中最辛苦的是長女,五歲或六歲的女孩背著一個,牽著一個是常態,何況女孩將來是要嫁出去的,什麽家務活不會乾,普通人家哪敢娶個祖宗回家伺候。

  母親早亡,八歲的何雨水也默默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父兄穿髒的衣服要洗,屋子的衛生要打掃,洗好的衣物要疊起來放五鬥櫥的抽屜裡,甚至被褥的拆洗都得她乾,頂多哥哥有空的時候幫把手。

  四合院裡的任何一家都不會把女娃養成什麽事都不會乾的驕縱女子,那可是壞了家聲,敗了門楣的大醜事。

  這年月可沒有後世那麽多的懶散的, 雙手不沾陽春水的女娃。

  乾活,繼續乾活,天天乾活,是這個年代女娃的生活常態。

  何雨水還好點,還有許多窮困人家的女娃幫著家裡的母親或嬸娘之輩做些縫補、刺繡之類的活計,好掙些錢填補家用。

  只要能掙點錢,有大把的七歲跟八歲的,或者再大點的十來歲的女孩去幹。

  生存不易,從她們來到這個世上就刻在她們的心中,不然也就沒有“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句俗語。

  吃過晚飯的何雨柱沒動地方,就坐在那裡靜靜地看著妹妹何雨水收拾碗筷,擦桌子,掃地。

  何雨柱的腦袋裡開始琢磨何大清逃家後,妹妹何雨水跟自己以後的生活該怎麽應付。

  工作必須得有一個,甭管能掙多少錢,起碼每月都有進項,能讓妹妹跟自己吃飽肚子。

  三五年出生的何雨柱,今年已經十六,放在前朝的年月裡,十六歲是男人服徭役的年紀。

  這年月的大多數男人都是從這個年紀開始掙錢養家的,貧苦人家更是如此。

  自己已經跟師父學菜了,廚藝的提升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自己找個工作掙錢,就不能天天在師父身邊學菜,自己的廚藝進步不會那麽快,這可得想個法子。何雨柱悶悶地坐在那裡,工作跟學菜無法兼得,讓他很是煩惱。

  何大清跑了,自己就必須有個工作。不然,記憶中妹妹跟自己整整吃了三年苦,才熬過那段最艱難的歲月,好日子沒過幾年,又碰上歉收年份,妹妹的身體也因而總是有點小毛病,日積月累終成大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