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嫡子(胤礽重生)、變調歷史(嫡子續)》第95章
番外十五:後世

 聖宗敬天昌運至誠先覺寬仁信毅端敏英哲景皇帝諱胤礽,聖祖第三子也。母仁孝皇后赫捨裡氏。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聖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四十一年十二月,聖祖南巡,有疾迴鑾,上親侍湯藥半月有餘,聖祖漸安,然感年邁,體力不濟,曰上「可堪大任」,將傳位焉,以明年為興平年號。興平四十一年六月戊子,上崩,年七十,留遺詔傳位於皇長子奕親王弘皙。

 論曰:聖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宇,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遠洋貿易,呈八方來朝之世,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

 ————————————————————摘自《清史稿.聖宗本紀》

 理賢親王承祜,聖祖第一子,聖宗同母長兄。天資聰穎,通滿、蒙、漢文,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謙仲溫和,友愛兄弟,上甚愛之,常於百官前稱其大善。及長,入朝涉政,常有惠國惠民之語,宗室文武皆譽。康熙二十八年,因與鄂羅斯訂約上獻策有功,封理郡王。上數南巡,輒從,亦嘗留京師協聖宗理國事,每有良策,聖宗深感其賢,多有倚重。康熙四十一年,上不豫,與眾阿哥及宗室重臣穩固朝綱,上安,感其謹慎忠誠純孝仁義,遂進理親王,世襲罔替配享太廟。

 聖宗即位,命總理六部,任議政大臣。事上四十年,君臣相得,兄弟情誼深厚,曾諭:「理親王當得與朕比肩。」,其權勢顯貴於朝堂眾人之上,然克殫忠誠,視國如家,從無逾矩之舉。興平四十一年六月戊子,上崩,親為斂葬,癸亥奉靈柩出京,七月寅朔葬泰陵,翌日卒於行宮,年七十五。

 哲宗謚曰賢,諭:「王事皇考四十一年如一日,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於朕亦多有關懷,每有贈言必使朕獲益良多,今朕素服一月,諸臣常服,宴會俱不必行。」 並以「忠良誠直」四字加於謚上。奕慶元年,上建盛京賢王祠,二年祀於其上。

 一子弘昭襲王爵,亦與哲宗親厚,隆恩猶盛。

 直桓親王胤褆,聖祖第二子。上有巡幸,輒從。康熙二十九年,命副裕親王福全御噶爾丹。其時聖宗亦隨,兄弟二人常英勇陣前,每身先士卒,軍中讚譽良多。後與聖宗親絞噶爾丹,然聖宗負傷,疾馬速速回營。福全急怒苛斥,訓其不從軍令。胤褆性急躁,出言不遜拂袖而去。未幾,福全師還,欲發胤禔在軍中過失,然已先於上請罪,言辭懇切,上遂薄斥數語,並無責懲。後論功行賞,封貝勒。三十六年十月,命胤禔率領八旗兵丁協助修永定河堤。三十七年四月,封直郡王。

 興平元年七月,命建海軍以穩固海防。三年,福建商船遭海盜洗劫,上勃然大怒,命其剿匪以安民心。六年,海盜滅跡洋人不敢隨意來犯,震懾遠海,上贊其有武定四方之才,遂進直親王。十五年,固倫和碩寧安公主密信回京,言噶爾丹策凌欲侵西藏,遂命為撫遠大將軍伏兵拉薩,全殲一萬準噶爾兵。三十七年薨,上親臨哭奠,謚桓。奕慶二年祀盛京賢王祠。

 八子十女,嫡長子弘昱襲直郡王。

 雍憲親王胤禛,聖祖第四子。上凡行圍、謁陵,皆從。三十七年四月,封貝勒。興平元年,命理戶部,尤厭貪官污吏,執法辦事嚴明,有官曾於朝堂上言州縣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爾未為州縣,惡知州縣之難?」上歎其知政要矣。二年,進言改革稅賦,行攤丁入畝,宗室權貴多有得罪,然形容不懼,理親王常贊其務實之風。五年,封雍郡王。十五年,獻改土歸流策,有功,進雍親王。奕慶二年薨,上親臨哭奠,諭:「雍親王厭奢靡好樸素,在朝諸臣,於『忠勤慎明』尚多有之,若『敬謹廉潔』,則未能輕許。」遂謚憲。五年入京師賢良祠。

 六子三女,嫡長子弘暉襲雍郡王,三子出繼廉親王胤祀。

 恆溫親王胤祺,聖祖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四月封貝勒。興平六年十月,封恆郡王。十五年,正藍旗滿洲都統延信征西陲,命管正藍三旗事務。二十年,進恆親王,詔褒其安分守己,敬順小心。三十九年薨,謚溫。

 五子四女,二子弘晊(zhi,四聲)襲恆郡王。

 誠英親王胤祉,聖祖第六子。凡行圍、謁陵,皆從。康熙三十七年四月封貝勒。好學聰敏,工書,熟經史,猶善曆法幾何之學。康熙四十年,助陳夢雷纂集類書。興平三年,上於暢春園豢養齋設科學館,下詔舉薦一技之能者進京入館,胤祉偕同洋傳教士教習西洋算法。興平四年,陳夢雷修成《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奏進,上大悅,遂下令刊印發全國。六年,進誠郡王。興平十年,命其率庶吉士何國宗等輯律呂、算法諸書,諭曰:「古歷規模甚好,但其數目歲久不合。今修歷書,規模宜存古,數目宜准今。」十一年十一月,書成,奏進。上命以律呂、曆法、算法三者合為一書,名曰律歷淵源。十二月進誠親王。愛結交學者文士,資助有識之士著書立說無數。奕慶元年薨,謚英。五年,入京師賢良祠。

 七子二女,嫡長子弘晟襲誠郡王。

 淳度親王胤祐,聖祖第七子。三十七年四月封貝勒。天賦異稟,除通滿、蒙、藏、漢語,從傳教士處習得英格蘭、法蘭西、荷蘭、西班牙、俄羅斯、意大利等語。興平六年,進淳郡王,諭教習皇室子弟習洋人之語。後譯西人著作無數,亦譯儒家經史,傳於遠洋之地,當朝無人能出其左右。興平十三年,奏設外語院,准之。興平十五年,進淳親王。三十八年薨,謚度。奕慶五年,入京師賢良祠。

 七子十女,嫡長子弘曙襲淳郡王。

 廉節親王胤祀,聖祖第八子。三十七年四月封貝勒。興平五年,署內務府總管事。六年,命掌吏部。常下江南,肅清兩淮鹽政、河道之貪墨,民間多傳其賢。四年,封廉郡王。五年,上奉太上皇意召之,為子嗣之事言賜妾室,對曰:「子嗣乃天注定,不生強求意,妻賢淑惠,一人可抵任何妾室。」上遂回語太上皇,言辭亦多有維護,太上皇不悅,仍頷首,不復提。六年,雍親王得一子,母寤生而亡,見而憐之。雍親王與其自小親厚,念其膝下尤虛,便語過繼之事,大喜,稟上,遂記玉牒。十五年進廉親王。奕慶二年,雍親王薨,哭奠靈堂,曾數次暈厥,悲慟難當,後大病半年,上常親臨府邸寬慰之,無果,四年,薨。上歎其思兄情切,遂葬與雍親王陵比鄰。謚節。五年,入京師賢良祠。

 一子弘旺襲廉郡王。

 信寧親王胤□,聖祖第九子。興平元年,開五處港口與洋人通商,奏請南下管之,准,封貝勒。遊走廣東、福建等沿海之地,設商行定規矩,與洋人爭利分毫不讓。宗室多鄙夷商賈之事,嘗於上前責其失皇家身份,怒曰:「八旗宗室多只知吃皇祿,不知生產,何曾知用度之物是取之於民?洋人好絲綢瓷器茶葉,從之獲利實為充裕國庫之利法。我本俗人,偏愛黃白之物,然不取民脂民膏,爾等何能與吾比之?」上擊節而歎。宗室愧之,後漸起從商之風,破旗人不屑經商之思想。八年,封信郡王。二十五年,封信親王。斂財有方,然秉承童叟無欺之準則,誠信為本,每逢有災亦捐巨資賑之。三十年,資留學歸來學生建商學院。奕慶五年薨,謚寧,入京師賢良祠。民間商紳巨富之流自發出資建祠廟供奉,稱其為「商王」。

 八子六女,嫡長子弘政襲信郡王。

 敦和親王胤哦,聖祖第十子。興平元年,封貝勒。同信親王齊南下,協理商事。八年,封敦郡王。十三年,命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二十一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聖祖梓宮,病卒,上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胤哦繼印冊賜奠。二十五年,進敦親王。與信親王厚,常形影不離,性溫仁忠厚,然宗室責難信親王時,怒目瞠視,幾欲上前毆打,幸廉親王語之,方罷。奕慶五年,哭奠信親王,同年薨,謚和。

 兩子兩女,嫡長子弘暄襲敦郡王。

 怡義親王胤祥,聖祖十三子。康熙三十七年,從上謁陵。上退居太上皇,自是有巡幸,輒從。詩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於騎射,發必命中,馳驟如飛。興平四年封貝勒。十年,令總理京畿水利。十一年,封怡郡王。十四年,送固倫和碩寧安公主出嫁。二十五年封怡親王,出使噶爾丹,懾噶爾丹各部,支持公主之子繼承汗位。奕慶十年薨,謚義。入京師賢良祠。

 七子六女,嫡子弘暾襲怡郡王。

 敏勤親王胤禎,聖祖十四子。興平五年封貝勒。十五年封敏郡王,命副直親王伏兵於拉薩,殲準噶爾兵一萬,駐兵拉薩。二十五年黔地苗民欲復闢土司制,叛,侵丹江、黃平、凱裡等州縣,上命鎮壓,九月大捷,進敏親王。三十年,輝特部台吉阿睦爾撒納叛逃準噶爾,上命為靖逆將軍,與固倫和碩寧安公主夾擊追捕,七月阿睦爾撒納兵敗,逃竄鄂羅斯地界內,遂還。奕慶十二年薨,謚勤。入盛京賢王祠。

 四子七女,嫡子弘明襲敏郡王。

 ———————————————————————摘自《清史稿.聖祖諸子》

 %%%

 1701年至1800年的這一段期間被稱為18世紀。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這個時期的歐洲正處在不斷的變革,發展當中,而帝國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洲建立殖民據點,從學術商業經濟思想上不斷的擴張,歐洲各國不斷的碰撞交融,為世界的變革做出貢獻。

 1703年,後世無數的史學家都認為自這一年起,處於亞洲巔峰位置的清王朝如沉睡的巨龍睜開了它的眼睛,向世界展現屬於它的睥睨風采。這一年康熙大帝第三子愛新覺羅胤礽繼承了皇位,改年號興平。興平帝統治了帝國四十一年,也是這四十一年,西方學者都認為他比他的父親更能當起大帝之名。

 18世紀的清王朝是西方所嚮往的和諧之地,因為集中的政權讓帝國處於穩定,與此相比,歐洲各國不斷爭奪殖民地的頻繁戰爭令商人學者平民百姓都有了些厭倦,而且自興平帝執掌政權起,向所有國家開放貿易,龐大的版圖,穩定的政治,深厚的文化,源遠的藝術都令歐洲各國所讚歎,也吸引裡很多有識之士前來交流。

 帝皇的寬容接納令這個亞洲最大的國家在與西方各國不斷碰撞下綻放出了新的生機。

 ———————————————————————摘自《興平大帝.序章》

 興平朝(1703—1744),這是一個中西方思想文化藝術大碰撞的時期,也是這個時期,人才輩出,眾星閃耀,令後世無數人嚮往。也是這個時期,有幾件大事足以影響往後幾個世紀的歷史進程。

 1703年,興平帝下令開放港口與西方貿易,身為當時黃金儲備量為全球之最的國家,吸引了西方無數的商人,逐漸打破帝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直到1733年,信親王出資建商學院,經濟被視為一門科學被國人所重視,往後的世紀裡,在經濟學的領域裡,國人的名字不曾間斷的出現且創立很多重要的理論。

 1706年,興平帝設立科學院,召全國有一技之長的手工業者進京,與傳教士交流學習外國科技,令很多傳統技藝融合了西方的科學原理而重新煥發出光芒,也使很多即將要失傳的工藝得以保留。

 1710年,J江書局在京師設立,創立清王朝第一份報紙《和諧報》,後出售中西方翻譯著作,是最早鏈接中西方學術文化的橋樑,接受平民時政評論,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1735年,興平帝允許J江書局所發行的《和諧報》擁有絕對的言論權,凡所刊發文章,即使皇帝本人亦不能下旨定罪禁止。因為這道旨意,在往後的歷史裡,《和諧報》一直都是帝國的警示器,百姓的說話代表。

 1723年,興平帝下令派遣五十名十二到十五歲的男童分別到英格蘭、法國、荷蘭學習。十年之後,這批人學成歸來,進入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而這批人的晚年都無一例外的注書立說,開設學堂,為帝國18世紀後期的發展培養出了好些舉重若輕的人物。

 1725年,英格蘭人因為巨大的貿易順差而走私鴉片,然自開放港口後,興平帝一直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構建海軍海防,對於海關領域更是嚴防死守,所以在廣東一帶發現鴉片後,便嚴厲打擊銷毀,並對英格蘭國王發去嚴厲聲明,言明如再發現必將予以英商重稅的懲罰。對國家內部也進行了一次鴉片危害的知識普及,頒設法令,若後世皇帝有吸食行為,宗室共廢之;若宗室有人吸食鴉片,不論爵位,立刻自宗族除名,而其所屬世家子女,二十年內不得入仕選秀;而百官有吸食者,抄家殺頭,子嗣後代朝廷永不錄用;百姓有吸食者,強行戒之,但其出生地加賦稅五年。而出售者,斬立決,抄家,家屬流放。

 ——————————————————————摘自《奠基年代:興平朝》

 1744年,興平大帝逝世由其長子愛新覺羅.弘皙繼位,改年號奕慶,奕慶帝沿革了興平帝的政策,為帝國繼續積聚改革的力量,在位二十年,帝國學術經濟文化藝術都是一股欣欣向榮的前進之勢。1763年奕慶帝病逝,傳位於年方三十的皇四子永瑾,改年號嘉正。

 繼興平帝之後,清王朝又迎來了一位銳意改革的帝皇,他原本並不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他的前面有一位年長他二十歲的大哥永琮,文武雙全聰敏優秀,是奕慶帝元後所出,幼年更是由興平帝抱於中宮撫育教導,奕慶帝繼位後,是朝堂宗室都公認的下任帝皇。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嘉正帝從來沒有爭位之心,他的性格嚮往自由,所以在十五歲的時候就主動要求跟隨這一年的留學生前往海外,到二十五歲才回國,可是他回來才知道嫡長子永琮在五年前因病去世,才四十二歲的年紀,真可謂天妒英才。他剛一回國,奕慶帝就委以重任,引起了在他之上的皇二子皇三子的不滿,歷經五年的鬥爭,又得理親王一脈扶持,登上了帝位。

 早年的外國留學經歷讓他甚感帝國變革的重要性,他登基後一年,即1765年,英國誕生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而嘉正帝也覺得帝國擁有進行工業革命的實力,自興平帝起,六十年的與西方交流,培養了無數不同領域的人才,遂頒布專利法,鼓勵技術創新。

 自此,歷經嘉正、昌和、隆安三朝,隆安十六年,即1840年,帝國基本完成工業革命,與英國一同成為歐亞大陸唯二的工業國家。

 —————————————————————摘自《18世界後清王朝大事記》

 在康熙朝,康熙帝設南書房加強鞏固君主的集權,然到了興平朝,興平帝卻停止了君主的集權,這樣一來宗室就會對帝皇政策的實行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然而興平朝最有作為的十位親王,全都是驚才絕艷的人物,帝皇對這群兄弟的放權和信任令政治局面回歸到了清初的議政王制度,後又通過不斷的派遣八旗子弟外出留洋,從思想上瓦解帝國的上層貴族的封建思想,一代一代的改變下來,王朝的君主制度開始漸漸脫離封建時期的君主**。

 1840年,當工業革命完成後,清王朝無論是上層貴族還是下層人民都感覺到君主制已經不能適應帝國的發展,J江書局所發行的《和諧報》更是發起了一個討論,論國家體制的改變,不斷的刊登各界人士的言論。1849年九月,隆安帝載英下令全國各領域派代表上京參加在乾清宮舉行的會議,史稱「共和會議」。

 會議舉行了半個月,在1849年10月1日,廢除君主制,實行共和立憲,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第一任主席便是隆安帝載英,統治階級則由滿人漢人各佔一半。

 以如此和平的方式從君主制過渡到共和制,這在世界歷史上來說是史無前例的,中西史學家都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將近150年的中西文化碰撞,自興平帝起的清朝帝皇對於各個領域都表現出了無限的寬容,又同時保持了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彷如傳奇一般只依靠正常合法的貿易完成了資本的積累,但是它卻沒有成為歐洲那樣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別於世界各國的任何一種政體,中央集權與共和並存,是專屬於這個國家的,由幾千年文化積累演變而來的特色制度。

 對於當時正在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致力確立殖民體系的歐美國家來說,這無疑於是一種阻礙,但是卻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去輕易招惹這個亞洲的超級大國,因為19世紀的中國,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這條東方巨龍有著溫厚謙和的特質,只要不進犯,便不會張開它的獠牙。

 ——————————————————————摘自《19世紀的東方傳奇》

 20世紀的歐洲展露了統治世界,確立霸權的野心,兩次世界大戰也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而這兩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先是一聲不吭的收納因為戰亂而從各國流竄而來的科學家,再販賣軍火大發戰爭財,後來被拉入戰場,則以強悍的軍事實力和雄厚的財力主導了戰爭的方向,向世界展現大國底蘊。並且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20世紀50年代,中.國擁有傲視全球的工業實力,世界超過一半以上的商品是中.國生產的,黃金儲備量從18世紀開始就一直沒有改變的佔領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其了以人.民.幣為中心的世界貨幣制度,直接與黃金掛鉤。70年代開始掀起科技革命,進入信息化現代化發展的高速時代。

 ————————————————————————摘自《20世紀的中.國》

 作者有話要說:我我我我才不會告訴你們這章我碼得如何的嘔心瀝血……

 這就是大開的金手指啊!!!

 康熙朝的九龍,在這一章裡面都有了好的結局,曾經有讀者留言說過,康熙朝是整個清朝人才最鼎盛的時期,一個一個驚采絕艷的人物粉墨登場,其中以奪嫡的九龍為最,可惜最後凋零若此,雍正為了統治的穩定將兄弟們削爵圈禁,不能說是錯,因為對於他那個時候來說,這是必須的手段。

 聖祖諸子那段,有人會發現十三十四的光芒沒有正史上的盛,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在這個我構建的世界裡,胤褆沒有因為太子之事而被圈禁,那麼重大的軍事行動就會交給他而不會是還年輕的胤禎,而十三,上頭還有那麼多出色的哥哥,被蓋過了光芒是很正常的。

 親王們的子嗣襲爵除了老五的不是嫡子外(不是針對他,而是查子嗣唯獨他的嫡福晉沒有生子),其他全是嫡子,也是為了迎合本文標題~~

 還有謚號封號,話說這個也讓我頭痛糾結了N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十四的封號變了,原本他是由雍正封的恂郡王,但是恂這個字主要意思是害怕,守規矩的意思,估計當初給他封號的時候雍正是用來告誡他不要那麼狂妄的,而這裡的胤禎沒有了哥哥的打壓,可以恣意的活著,所以給了他敏的封號,而謚號勤則是原本乾隆給的謚號,沒有換。胤褆原本無謚號的,這裡給了桓,齊桓公的桓,好謚來的。而胤祉原本是謚隱的,改為了英,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個人覺得很符合科學家的胤祉;胤祀的節,胤□的封號信,謚號寧,胤哦謚號的和,胤祥的義都是我挑了好久才選好的,而胤禛歷史上是清世宗憲皇帝,所以這裡就是雍憲親王,為什麼解釋那麼多呢?為了方便讀者中有考究黨的童鞋~~~

 還有,他們的壽命都比正史上長,這就是金手指啊~\(≧▽≦)/~

 在這裡交代一下我的朝代設想,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下他們幾歲去世,不過要記得這裡的胤祉是康熙十九年出生的。

 聖宗興平(1703--1744);哲宗奕慶(1745--1765);世宗嘉正(1766--1796);仁宗昌和(1797--1827);興宗隆安(1828--1849)。

 最後,當然是要感謝追文追到現在追到完結的各位,這第一篇V文我自己的感覺其實是不錯的,沒有太大的硬傷和BUG,也沒有非常不合邏輯的地方,而番外更是很有質量,對不對?(臭美一下~~~)足足二十章的番外,這這這有作者寫這麼多的番外麼……

 對了,這裡的中.國版圖可不是雞,而是這個,這個版圖是1650年的清朝版圖,沒有沙俄侵略和蒙古割讓,版圖很大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