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赤手空拳到億萬富豪》第28章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九章 躊躇滿志(之上)

作者︰綠城一劍

 1982年,八月的盛夏。

 這天上午,何秋霖從家里出來,口袋里揣著工作分配通知單,精神抖擻地騎上一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穿大街、過小巷,興沖沖地來到南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門口。

 他上身穿著一件時興的“的確涼”白色上衣,下身是一條新的藍色西裝褲,肩上還背著一個草綠色的軍用挎包。他今年十九歲,剛從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校畢業,看上去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正當他推著自行車走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大門時,被收發室的一位白發老頭叫住了。

 “喂,小伙子,”白發老頭從收發室里走出來,仰臉沖著何秋霖問道︰“你找誰呀?”

 “阿伯,我是新分配來的,剛來報到,”何秋霖解釋著,並掏出分配單遞給他看,順口問道︰“人事科在哪兒呢?”

 “哦。你上二樓,向右拐,第四間辦公室就是。”

 “謝謝您了,阿伯。”

 在停車棚下架好自行車後,何秋霖昂首挺胸地走進了辦公樓。

 這是一棟已有些年頭的兩層大樓。市政府是在一九七九年初才將這棟舊樓騰空,劃給了剛恢復掛牌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用做辦公大樓。它在外牆上涂抹的那一層白灰已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暗淡無光,許多地方的白灰已漸脫落而暴露出里層的紅磚。樓內的中間有一條走道,兩邊是相對稱的房間,樓上樓下各有二十多間辦公室。樓梯和扶手都是用木頭架構而成的,二樓的樓面也是用厚木板塊鋪成的,它們被漆成暗紅色。在人走動最多的地方,有些木板已被磨穿,表面上顯得凸凹不平。有人在樓道里行走,腳步聲便會在整個樓道里回蕩,使人有一種不寂寞的感覺。

 何秋霖來到二樓人事科門口,探了探頭,見里面有一位女同志正坐在辦公桌的後面,便走上前去,彬彬有禮地把工作分配通知單遞給她。自一九七九年工商行政管理局恢復以來,各地、市、縣都大量缺乏專業人才。一九八二年何秋霖這一屆的中專畢業生,是“文革”之後第一批充實到工商行政管理戰線上有專業知識的、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哦,是何秋霖同志,歡迎你到我們局來工作,”那位女同志站起來主動和何秋霖握了握手,十分熱情地說道︰“認識一下,我姓張,是人事科科長。”

 張科長滿面笑容地請何秋霖坐到木沙發上,還給他倒了一杯茶水。張科長的親自接待,讓何秋霖倍感受驚若寵。這種辦公室待人處世的常規禮儀,讓沒見過多少世面的何秋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已的表現不佳,弄壞了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挺著胸脯,端莊地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僵直的手腳似乎也不知該怎麼放了。

 局人事科科長張燕,是一位四十七、八歲的中年女人。看她微笑著的樣子,眼角上的魚尾紋清晰可見。她衣著整潔,身材勻稱,沒有一般中年婦女那種肥胖臃腫的體態。可是,讓人略感驚異的是她身後卻甩著兩條長辮子,都快垂到腰部處了。依稀看得出來,她年輕時一定長得很漂亮。可瞅著眼前她的這番打扮,讓人心里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省工商學校今年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的只有五個人,你是其中的一個,”張科長的目光將何秋霖上下打量了一番,口氣鄭重地說道︰“你的個人簡歷我已經看過了,各科成績都很優秀,在工商學校的兩年里都是三好學生,還是副班長嘛!你們這次分配下來,我們是抱著很大期望的。目前,我們工商部門編制緊缺,尤其是在基層第一線上,缺少有專業知識、充滿朝氣、能干實事的年輕人。像你這麼年輕,又有專業知識,我相信你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會有所作為的。局里已研究決定,分配你到江南中心工商所去工作,你有什麼意見嗎?”

 張燕科長的普通話相當標準,她的語音中透著一種女性的魅力與的親和,顯示出她多年來做人事工作的職業風範。

 “我沒意見,服從局里的安排!”何秋霖彈簧般地一下子站了起來,似要拍著胸脯表示決心的樣子,豪言壯語地說道︰“我是一個共青團員,組織叫我干啥就干啥,到哪里都是為革命干工作。”

 “很好,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年輕人,”張科長夸贊著他,微笑著點點頭,說道︰“今天下午,你就去江南中心工商所報到吧。”

 “是,我知道了。”何秋霖向張科長告辭之前,又一次表態地說道︰“請領導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的。”

 在市中心街區的附近,有一個佔著幾條中小街道組成的農貿產品交易的“馬路”市場,被稱之為“和平”菜市場。這是一個市人皆知的、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由農貿市場”,既使是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七十年代,也沒有能夠使它徹底消亡。八十年代初,這里農貿產品的交易從蕭條走向復甦,而今又迎來一個繁榮興盛的開端。

 在佔據街道兩側用來擺攤設點的馬路市場中心地帶,有四間用玻璃縴維瓦、框架式鐵柱、木板塊和草席臨時搭建的棚架房。每間房屋的空間大約在二十平方米的樣子,里面擺了一些辦公桌、椅凳、直立文件櫃和一些緊靠牆壁放置的木制長椅。看上去像是有什麼人在這里面駐扎辦公似的。時值仲夏,過了午時的太陽常常從頭頂上直射下來。棚架房上面蓋著深藍色玻璃縴維瓦,雖然它遮住直射而灼人的陽光,卻無法阻止太陽光直射時所產生的熱浪在屋里彌漫和翻滾。走進這些棚架房里,感覺就如同待在一個巨大烤爐里那樣悶熱窒息,能熱得幾乎讓人喘不上氣來。而一到冬天,棚架房內用木板和草席搭成的牆壁上,竟有許多縫隙和到處漏著的洞眼,根本就擋不住凜冽寒風那冰冷無情的穿透力。而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如此這般簡陋的幾間棚架房的門口處正豎掛著這樣一塊牌子︰市江南中心工商行政管理所。

 江南中心工商所是市工商局下屬八個基層單位之一。所長叫陳燦,四十五、六歲,初中文化程度。他原先在部隊里是一位營級干部,一九七九年轉業到地方的時候,正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恢復而被分配進來,之後便到了基層第一線的工作崗位上。三年多來,南疆市從無到有的馬路市場管理工作,讓他飽嘗了人生中再創輝煌的那種艱難困苦。

 一九七九年以前,城市內的農貿市場是屬于“市場管理委員會”管轄範圍,而這個部門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時期存在的臨時機構,其人員構成也非常復雜。其中,有市政府下屬的環境和衛生部門的外駐人員,也有街道居委會派駐進來的人員,還有從工廠的工人宣傳隊里抽、借調來的人員,此外還有雇用來的臨時工,等等,這樣就形成了“誰都來管市場,誰都不管市場”的混亂局面。為適應全國各地的城鄉農貿市場的快速發展,一九七九年,國家恢復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同時,取消了原“市場管理委員會”的管理職能,將管理城鄉農貿市場劃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範疇。此後,工商行政管理所的管理人員出外執勤,右臂上雖然還掛著原來的“市管員”紅袖箍,但其管理範圍、方式和要求已和過去有了性質上的不同。到了一九八五年初,全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人員才統一著裝、換上了灰色的制服。不過,這已是後話了。

 市江南中心工商所管轄著市中心街區最熱鬧的繁華地段,有平等街小商品市場、服裝批發市場和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管理任務非常繁重。而全所總共只有二十五人。其中,正、副所長各一人,國家干部三人,國家職工五人,其余十五人均為無編制而屬臨時工聘用制的市場協管員。全所的管理人員在各個市場的工作崗位上,大都處在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之中,顯得力不從心,幾乎是忙乎不過來。

 下午,何秋霖準時來到市江南中心工商所報到。他走進所長辦公室後,見所長陳燦正在接電話,角落里一台落地電風扇正搖著頭在猛吹著風。這頭頂上無隔熱層的棚房實在是太悶熱了。此時,何秋霖坐在長椅上等候著所長的接待,已是滿頭汗珠邊冒邊往下流,而背部上的衫衣也早已潤濕了一大片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