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品縣令》第12章
第十三章 欽命知縣

  李元宏嚇了一跳,心道這老皇帝嗓門倒不小,看來是被別人騙了不少錢!真是怪可憐的!

  想到這里,李元宏把菜碟放在一邊,抹了抹嘴安慰道:“皇上你也不要太生氣,其實這種虛報高價騙人錢財的事到處都有,我們家的家仆以前買菜的時候就這樣做,偷賺了我家不少錢,我老爹發覺後,就想了個辦法治他!”

  被他一打岔,道光的怒氣稍減了幾分,問道:“什麼辦法?”

  李元宏道:“我爹讓幾個家仆輪番買菜,誰買的便宜就讓誰買,買貴的人,就罰他工錢給別人!”

  道光哈哈笑道:“你爹倒是聰明,虧他想出這麼個損招!但宮里不能這樣做啊!哪個進菜、哪個選菜、那個撿菜都是分好的,誰也不能擅越。再說,宮里的吃食絕不能有絲毫差錯,他們若是為了省錢,胡亂買些剩菜來,豈不麻煩了!”

  李元宏想了一下,點點頭道:“說的也是,您可以在十幾處皇莊內定菜,每處皇莊種的有相同的品種,也有不同的品種,互相之間並不知曉,等送進宮來再報價,高的離譜的就治他的罪,如此一來,誰也不敢虛報價格了!”

  道光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的鬼點子倒是多,但這樣也是行不通的,買菜之類的瑣事總不能讓朕親曆親為吧,勢必還是要讓總管太監們來料理,只要牽扯到人,就有投機取巧的機會,我這剛下一道旨意,他們就能想出十幾種應付的辦法,人心!最難的就是人心哪!”

  李元宏也沉默了,以前他認為皇上是為所欲為的,天大的事只要一句話就能辦成,但今天從這件小事上就看出做皇帝的難處了,宮里的太監們虛報價錢貪婪斂財,一盤豬肉要15兩,一盤青菜要8兩,龍袍上打個補丁甚至要1000兩,而下面的官員更是能貪就貪、能拿就拿、瞞天過海、各顯神通,反正大家就哄著皇上一個人玩就行了。堂堂大清國的皇帝,就連吃飯吃菜都被人騙,可悲、可憐啊!

  大殿內寂靜一片,道光的心也沉了下來,通過這件小事,他已經覺察到了危機,如果說對外夷戰爭的失敗是大清的外傷的話,吏治的腐敗就是大清的內傷了,外傷可以用時間來彌合,但內傷卻是要命的,所以現在最緊要的就是——整頓吏治,而整頓吏治最關鍵的就是——要有人肯對自己說實話!

  想到這里,道光仔細打量的一番眼前的這個黑小子,緩緩說道:“聽祁雋藻說,你是陝西今科解元?”

  哪壺不開提哪壺!李元宏現在最怕聽見的就是“解元”二字了,但又不能否認,臉皮一厚答道:“是的,瞎貓逮著死耗子——撞上的,其實我啥都不會。”他是怕皇上跟林則徐一樣考他,干脆提前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會。

  道光話鋒一轉道:“這次直隸奏冊是怎麼回事,你要如實向朕奏來!”

  還是那本奏冊!

  好在李元宏記住莊師爺的話,實話實說,將自己遇見直隸布政司的馮遠望,覺得可疑,又查明直隸賑災真實的情況,寫進奏冊的夾頁之中,本想給戶部尚書看到,沒想到卻給皇上看到等等,最後連收了馮遠望50兩銀子的事都沒隱瞞。

  道光見他如此坦誠,心里已經有了主意,喝了口茶道:“私自篡改奏冊,按大清律至少一個斬監候,你可知道?”

  我考!這老皇帝怎麼跟林則徐一個毛病啊,說翻臉就翻臉,李元宏心里一惱,氣道:“事情我已經做了,您想殺我就下旨吧,誰求饒誰是孫子!”

  道光看著李元宏氣鼓鼓的樣子,心里一樂,板著臉說道:“現在朕給你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向朕彙報地方實情。”

  李元宏心里一動,莫非真讓莊師爺說准了,皇上要給自己官當?

  道光繼續說道:“你有兩個選擇,一是監察院禦使言官,有風聞直奏之權,一是到地方當一任知縣,朕也會給你直奏之權。”

  神了!莊師爺真神了!他竟把皇上說的話一字不拉的猜到了!

  按照商量好的,李元宏不加思索道:“我願意當知縣。”

  道光一愣,語氣深長道:“禦使可是從五品的官,而知縣卻是七品,你為何舍大逐小?”

  李元宏再傻也不會說自己是為了吃飽飯,加上他也正想在自己管轄的一方土地上有番作為,于是答道:“我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的本事,三年的時間,我定要將一個縣治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若是做不到,您就撤我的職!”

  “好!有志氣!”道光捋了捋胡須,點頭道:“你且跪安吧,稍時吏部會通知你赴缺事宜,朕也會送你36張兵部關防,你每月將地方上的實情寫成奏片裝在關防內,送于驛站,自有六百里加急到朕這里,記住!三年36封,不得有誤!”

  “行,一封都不會少你的!”

  ~~~

  李元宏美滋滋的回到懶驢胡同,破天荒第一次拍了莊師爺一通馬屁,而莊師爺也揚揚得意一番,說些“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之類的話,一夜無事,第二天一早,吏部就有差人通知他去填寫履曆,然後又到禮部,一切手續完備後,李元宏被告之他將任山西平陽府曲沃縣知縣,之前的縣令因病出缺,所以命他即刻上任。

  接下來就是安排家里住的那些乞丐了,好在朝廷發了200兩路費,李元宏拿出150兩分了分,讓他們作些小生意戶口,臨走前兵部送來36張蓋著兵部關防的信封,至此,一切完畢,二人收拾行禮前往山西曲沃上任去了。

  一路顛簸,又遇見幾場大雪,二人坐的馬車翻了幾次,不過好在沿途都有接送官員的驛站,也沒受太多苦,在途中過了個年,一個月後終于進入了山西境內,此時已是早春的季節了。

  路上莊師爺告訴李元宏,新任的知縣一般都要先去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報到,然後由布政使衙門掛牌放任,而李元宏是皇上親命的知縣,本來不需要布政使司掛牌,但為了以後好相處,去意思意思聯絡一下感情也是好的。

  但李元宏不干,去聯絡感情就得花錢啊,他們一路花銷,現在只剩下十幾兩銀子了,一是太少拿不出手,二是意思意思後,他們兩個就得要飯了,豈不沒意思了,所以李元宏執意直接到曲沃上任,莊師爺自然拗不過他,只好同意了。

  又走了數日,進入了曲沃縣,李元宏想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備以後施政之用,便辭退了馬車,離開官道,與莊師爺隨走隨看。

  一看之下,兩個人大失所望,按理這曲沃縣地處臨汾盆地,境內平原居多,又濱臨山西第二大河——汾河,應該比較富庶才對,但二人所過之處,無不是一片荒涼的景象,早春的季節,本應該是播種犁地的忙季,而這里大片大片的田地卻是一片荒蕪,只有稀稀疏疏幾個農人懶洋洋的耕作,到處都是灰蒙蒙一片,沿途的村鎮也是死氣沉沉,很少聽見人聲。

  “怎麼給我這麼一個爛攤子?”李元宏郁悶的發起牢騷。

  莊師爺也是眉頭緊皺,這樣一個破敗不堪的縣,想撈點油水看來是沒戲了,不過既然來了,總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吧,于是道:“先別急,咱們找個鄉人問問怎麼回事!”

  正巧一個穿著襤褸棉襖的中年農夫,鋤頭上挑著瓦罐從地里出來,莊師爺連忙打招呼道:“這位大哥,能不能給碗水喝,我二人走了幾個時辰的路,實在渴極了。”

  農夫倒是爽快,放下鋤頭,將瓦罐里的水倒進罐蓋,遞了過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這早春臘月的趕路也不容易啊,你們盡情喝,我這還有些剩干糧,二位不介意的話就湊合吃點!”說著又從懷里掏出兩塊干癟的蕎麥餅。

  看來是個能言善說的利索人,想了解情況就要找這樣的人,李元宏心里一喜,接過蕎麥餅啃了一口,搭訕道:“多謝大哥啊,今天真是遇見好心人了,對了,我們沿路過來,怎麼很少見到人耕地啊,現在還不播種,誤了農時,可怎麼得了啊!”

  農夫重重歎了口氣,恨恨道:“你們外鄉人不知道,我們這里越種糧食越窮,不種還能湊合著活,種的反倒餓死,唉!”

  “啊!這是什麼道理?”李元宏不解道。

  “這勢道,哪有什麼道理可講!這里既有天災,又有人禍,天災我們還能應付,人禍就躲不了了!”農夫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張臉氣的通紅,也拿起瓦蓋喝了一口水。

  “何謂天災?何謂人禍呢?”莊師爺聽出蹊蹺,緊問道。

  “我們這里去年春季、夏季和秋季發了四五次洪水,淹沒了不少田地,曲沃這地方邪,一發洪水就是連著兩三年,所以今年肯定還要發水,種地也是白種。況且今年一個冬天都沒下雪,就算不發水,也肯定是大旱之年,一畝地能打一斗糧食就不錯了。但是,衙門里還是照樣催糧,一畝地至少要交一斗半的糧食,少一粒都不行,我們種一年的地,全給他們還不夠啊!再這樣下去,想不造反都不行!”農夫越說越氣,一拳頭錘在地上。

  李元宏心道:“一畝地只打一斗糧食?也就是30多斤?這不跟沒種一樣嘛!”

  莊師爺插口道:“如果是發水或者大旱,朝廷都會減免田稅的,情況嚴重的,還會發放賑災錢糧!曲沃沒有嗎?”

  農夫眼睛瞪的老大,吃驚道:“減免?還發糧?我們從沒有聽說過啊!”

  一句話,讓李元宏和莊師爺心里雪亮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