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一品縣令》第125章
第五卷 勵商勵賈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祭廟開祭

耀祖放下酒杯,表情忽然變得肅穆起來,緩緩說道:你還記得一個半月前的那場大洪水嗎?”

 “當然記得,我因為急於趕路,商隊差點被洪水卷了,最後在襄汾碼頭才躲過一劫,那場大水,怕是十年一遇吧!”常達山回想起那場滔天洪水,還是心有餘悸。

 趙耀祖擺手道:“何止是十年一遇,根本就是五十年一遇,中游的七八個州府都被了水,死了不少人啊,以前只要是發水,下游最倒楣,可這次,呵呵,獨獨只有最下游的平陽府沒事!”

 常達山又吃了一驚,納悶道:“平陽府沒事?不對吧,我記得臨出山西的時候,看到過衙門的滾單,說的就是臨汾大堤已經潰堤了啊!”

 趙耀祖點頭道:“是的,沿河衙門都收到滾單,臨汾大堤也確實潰堤了,但所謂的潰堤是出現了管湧,按理是肯定會潰堤的,但李知縣自己跳下去堵了管湧,大堤保住了,李知縣卻再也沒有上來……”

 一個商賈插話道:“現在咱們晉南各州府,尤其是平陽府,幾乎挨家挨戶都供奉著李知縣的牌位,三晉南北的四大戲班合拍了這出《大金堤》,無論是喜宴,喪宴,還是壽宴和廟會,到處唱得都是這《大金堤》,曲沃、太平、洪桐、臨汾、汾西五縣的商賈還集銀子,要在太原府修建一座李知縣的祭廟,常三爺。您回去恐怕也要出點血了。”

 常達山聽得有些激動,大聲說道:“可歎我還以為這個李元宏貪墨河工銀導致大堤潰堤,真是糊塗…….就這樣死了,可惜我多次路過曲沃,竟沒去拜望過他老人家,到現在還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家全包了!”

 “好。還是常三爺爽達!”主桌上的眾商賈一起拍案叫好。

 常達山謙虛的擺了擺手。繼續道:“只是我還不明白,這跟三大憲調任有什麼關係?”

 趙耀祖放下酒杯,低聲說道:“那個臨汾知縣不是個玩意,一聽說發大水了,嚇得躲在衙門裡不敢出去,還是李知縣自己調集全縣農戶護堤,你說好笑不好笑。臨汾的知縣不敢出來,倒讓曲沃的知縣冒險護堤,咱大清真是什麼怪事都有了”

 “可大堤一出現險情,管湧一進來,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一樣進了縣衙,這一下,那個夏知秋跑得比兔子還快,騎了頭騾子就去了臨汾城。平陽知府陳丹銘一聽潰堤了。也慌了手腳,連忙就向太原報了上去。”

 “可這個時候,巡撫衙門早就亂作一團了。洪峰一來,中游很多地勢低的州縣都被了水,淹了不少田地,死了很多人,正愁沒人墊背呢,剛巧就來了這麼一個背黑鍋的,加上李知縣上次三道聖旨的事情,得罪了巡撫大人,王巡撫正好借此報仇,於是就下了滾單緝捕李知縣。當巡撫大人知道臨汾沒有潰堤地時候,已經晚了。”

 “而布政使潘大人和按察使劉大人一直與巡撫大人不對付,正好逮著這個由頭,聯名寫了一道摺子奏了上去,彈劾巡撫王兆琛,將李知縣地驚人功績詳細上書,結果前幾日一道聖旨到了太原,三大憲全部調任。”

 趙耀祖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拿起酒杯一飲而盡,顯然很是激動。

 常達山奇怪道:“既然兩司站在理上,為何三憲一起調任呢?”

 趙耀祖呵呵笑道:“這就是朝堂上地事情了,咱們商賈哪裡會知道啊!不過嘛,這次明顯是兩司占了上風,因為王兆琛調任的地方是貴州,那可是窮山僻壤、鳥不生蛋的地方,而潘大人調任的是山東布政使,劉大人調任的是廣東按察使,你說說,這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嘛!”

 最後一句話說的眾人都覺得痛快,像是出了一口悶氣似的,常達山忽然站起身來,將酒杯高高端起,顫聲說道:“便以此杯,敬李知縣地在天之靈!”說完,面向汾河方向深深一躬,將酒輕輕灑在地上。

 看到常達山的舉動,商賈們面色也是齊齊一肅,紛紛站起身來,也將杯中之酒灑在地上。

 此時的李元宏,正瞅著戲臺發呆,渾然沒聽見主桌這邊的話語,更沒想到背後的十幾個人正給他上祭酒呢!

 ~

 第二日清早,李元宏就和長隨們一起去查驗貨物,雇傭船隻,忙的一塌糊塗。一共雇了七條大船,一起趕往太原。

 常家老宅的所在地就是太原府的榆次縣,船隊逆流而上,不出三日就到了太原,本來船隊可以穿過太原城直接到達榆次碼頭,可常達山知道布政使潘鐸即將離任了,這個潘大人曾經多次幫過常家大忙,他離任之前,自己是必須要去看看他地,於是命令船隻在太原埠口臨時靠岸,自己帶著十幾個人直奔布政使衙門。

 今日地正好是八月十五,也是太原城的大廟會,周邊州府的百姓,都趁今日來太原城湊熱鬧了,街面上人山人海,道旁街角到處都是小攤小販大聲吆喝著兜售商貨,大到木質傢俱,小到針頭線腦,那是應有盡有。不過更多地是噴香四溢小吃,白花花的豆花腦,黃澄澄的油炸糕,紅彤彤的涼皮子,饞的路人直流口水。

 李元宏也被這喜慶的氣氛搞得興奮起來,跟在常達山身後東瞅西看,而方采茵更是被街面上的胭脂水粉吸引的邁不動步子。

 眼看就要到藩司衙門了,後面常運達忽然叫道:“看,那個打把式的好功夫啊,三叔,咱們看看再走吧!”

 常三爺回頭一看,果然看見一個光著膀子的漢子,將一枝紅纓穗花槍舞的密不透風,引得周圍人一陣陣叫好聲,常三爺沖常運達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可以停下來看看,自己這個侄子雖然玩劣,可這次去湖北卻沒給自己丟臉,沒少幫李悔和自己的忙,假以時日也能成為常家獨當一面的將才了。

 幾個人看了半響,已近正午了,正當常三爺招呼眾人準備趕往藩司衙門的時候,忽然看見街面上呼呼啦啦的人群開始向東面湧去,常三爺被一人撞的一個踉蹌,一把抓住那人的胳膊問道:“出了啥事了?為何都往東面跑?”

 那人忙不迭的回頭說道:“快去,李青天的祭廟落成啦,商賈大戶們要開祭啦!”

 “是曲沃知縣李元宏的祭廟?”

 “還能有哪個李青天!”那人急急乎乎的說著話,已經湧入了人流之中。

 常達山二話不說,回頭道:“咱們也拜拜去!”

 眾人當然同意了,只不過方采茵是確實想向那個李青天磕一個頭,常運達是想去看熱鬧,只有李元宏使勁揉了揉耳朵,懷疑剛才是不是聽錯了。

 隨著人群,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迎澤山,說它是山,也不過是座小丘陵而已,因為丘陵四周有一大片低窪的開闊地,所以將那座不高的山丘襯托的高大了一些。

 此時開闊地上早已站滿了百姓,就連山丘下明鏡般的迎澤湖中也泊著二十幾條畫舫,船上的人都湧在船頭,翹首仰望著丘陵之上。

 常達山等人朝迎澤山望去,只見一座朱黃色的明嶄嶄的祭廟,端端正正的座落在山尖之上,襯著滿山的蒼綠,映著碧水的微瀾,在強烈的日光下顯得分外刺眼,真好像蓬萊仙觀一般肅穆飄渺,本來湖邊山腳也有一些涼亭雨榭,但與這座鮮亮的祭廟一比,頓顯失色了許多。

 常達山知道這就是商家大戶們集銀修建的祭廟了,自己說過要出資修建祭廟,現在廟已經修好了,看來只能出銀子替廟裡塑座金身了,於是從懷裡掏出一張銀票,撥開人群向前面擠去,方采茵和常運達等人也只好跟了上去,而李元宏擠的斗笠差點掉落,只好狼狽的扶著笠沿跟著向前跑。

 沒有一刻鐘,終於擠到山下,到了這裡,人倒是變少了,因為前面山坡低下有幾十個家僕莊丁打扮的漢子排成一道人牆,吆喝著維持秩序,不許百姓上山,說是必須祭祀結束才能對百姓開放,而那些百姓也比較自覺,都在坡下止住了腳步。

 常達山正要說話,前面一個莊丁顯然認出來人是常家三爺,連忙行禮道:“三爺也來啦,太好了,我家老爺一直盼著您呢,走,我給您帶路。”說著一轉身就向上跑去,其他莊丁也讓開一條路讓常達山等人過去。

 此時忽然聽見山頂樂曲聲大作,顯然祭祀已經開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