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145章
第六卷 第八章 三星在天

 盧鴻定眼一看,只見這群小家伙足有十幾個,大的不過 有的走路居然還搖搖晃晃的。一個個穿得肉球也似,手中還都拿著棒子棍子。  

  只見當先一個小胖子,長得白白胖胖的,見了盧鴻等到了鄭府門 口,高舉手中大棒,扯開嗓子叫道︰“新郎來了,星弟們,打呀!” 

  只是听他說話卻有些漏風漏氣,張開的大口中幾個豁子,原來正在換牙,怪不得這般聲音。 

  其他一群小家伙听了這話,立時嗷嗷叫著,齊齊揮舞手中棍棒,沖了上來,齊聲喊打。最小的跑不過其他大的,拖著棒子在後邊還在跌跌撞撞邊喊邊追,一時很是熱鬧。 

  盧鴻雖然精研“三禮”,也不知道這是哪一出,還是身邊的下人清楚,立時便將早備好的一堆小紅包掏了出來。 

  原來這非是古禮,而是當地風俗“打新郎”。其意乃是族中兄弟,舍不得姐姐出嫁,要將新郎打跑。鄭家雖然世家大戶,但唐時風氣本來就開放,也不拘泥古禮,結果便是這一群小家伙早早就候在這里了。 

  當然所謂打跑,也不過虛張聲勢,做個樣子罷了。要真是來一堆棒小伙子,掄著木棍上來,那還不把新郎直接打死了。一般都是派些個小孩子前來,掄的棒子都是裹了紅綢的,只是高舉大喊,不放新郎過去。只要新郎這邊多施賄賂,紅包派得足足的,自然就無往而不利了。 

  當然也有那小氣新郎。紅包發得小舅子們不滿意,挨幾下棍子地笑話。盧九公子雖然不清楚這些,一邊人眾都是明白的,于是那紅包如雨點般落了下去。只見一堆小家伙個個眉開眼笑,領頭的小胖子卻咧著 嘴,露著狗洞牙笑著說︰“這就對咧,不過咋激有紅包,這可不行。”

  身邊一群小家伙也齊聲道︰“不行,不行。不能過去!”說罷又把棒子舞了起來。 

  還是身邊下人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將袋中各色零食一一拿出來,孝敬給這幫小祖宗。又偷偷給領頭的小胖子。特地多塞了兩把。這回小胖子笑得眼楮都不見了,張著狗洞牙的嘴大樂,一收棒子,才放盧鴻等人過去。 

  盧鴻不由心中暗暗稱奇。原來 陽地方,這收費站的歷史居然這般悠久。 

  到了門前,早有家人相候,看著小家伙們鬧得也都是面上帶笑。 已經有人上來。將一張艷紅艷紅的彩箋奉上來,乃是要盧鴻題催妝詩。

  催妝詩風俗各地皆同,有新郎自作的。也有他人代作的。至于盧鴻娶親。他便是要別人代作。怕也沒什麼人敢出這個手了。 

  盧鴻一笑,看這彩箋。居然是自己家紙坊制地“薛濤箋”,便提起筆來,題下四句道︰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 

  不須滿面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 

  跟隨人眾,同聲齊唱催妝詩,務要將聲傳入府中。過不多時,只聞府內哭聲隱隱,一路人行將出來。 

  新娘出嫁雖是喜事,但離別父母,從此是別家之人,自然是要不舍的。因此離別之時,便要哭著送出來。後來更有那等民俗,要新娘子上了花轎一路哭到新郎家的,哭得越響,就說明與父母越親。 

  鄭府嫁女,雖然也有此風,但自然不會真那般嚎啕大哭,只應個 令,便出了府來。唐初時,還沒有以花轎迎親的習俗,倒是這紅蓋頭,已然興起。因此鄭柔便全副武裝,哭別相送地七大姑八大姨,被人攙到了迎親的馬車上,盧鴻與相送的兩位舅哥拱手,吹吹打打,踏上了迎親的歸程。 

  折騰半夜,天已然大亮。盧鴻換乘馬車,一行人出了城門,直向範陽行來。鄭昭道與盧秀兒送親車隊隨後而行,兩隊人馬相距不遠,動靜著實不小。 

  一路上免不得風餐露宿,還好這些日子雖然已然是深冬,但天氣倒是很好,無風無雲。何況這一路行來均是大道,倒沒吃什麼苦頭。只是盧鴻待要與鄭柔見見,那紅袖便防賊一般,看著緊緊地,連個縫都不肯透。任盧大才子說出萬般變化,紅袖姑娘自有一定之規,最後仍讓盧鴻剎羽而歸。 

  終于到了範陽,回轉了盧府。闔府上下自然是喜氣洋洋,尤其是盧祖安夫婦,更是歡天喜地。 

  這次盧鴻大婚,影響可著實不小。盧鴻在長安的一眾師長朋友,均有賀禮,早已經送到了。範陽上下,也都因為此事,搞出不少活動來。紙坊、筆坊、墨坊等,都精心制了一批文房出來,以為紀念賀喜之用。這些文房不只盧鴻收到,關系最親密的幾位親人也都得了,另其他人都眼紅不已。最有意思的便奚家印書坊,為著賀盧鴻大婚,暗地搜集了盧鴻詩作,印了一套《盧九詩詞集》出來,結果不光在範陽,就是長安、洛陽等地,也被一搶而空,風傳一時。 

  現在盧鴻手上拿地,就是這套《盧九詩詞集》,看著對面含笑的奚老大,只是搖頭苦笑。 

  奚老大嘿嘿笑著道︰“說是賀公子新喜,結果倒是讓書坊掙了一大筆。這樣吧,明日我著人去為公子再多搜尋佳石,以作賀禮吧。” 

  盧鴻沒好氣地說︰“算啦,你就成心的,石頭我也不少了。其實我倒真是不想再混這個名了,這一年來,真有些倦了。要真有多地錢,再捐兩處義學吧。現在咱們郡治雖然義學還好,下邊鄉村,就差得多了。你要有心,就多花些功夫在上邊。” 

  奚老大唯唯稱是,又說幾句,道是盧鴻明日大婚,不多打擾,告辭而去。 

  因為吉時是在明日,天地沒拜,新娘子自然不方便住在盧祖安這 里。便如盧鴻在 陽被轟到別府一般,鄭柔也被接到了另外地府第內安置。鄭昭道夫婦卻沒有這些講究,因此便先來見過盧祖安夫妻,晚上再回轉鄭柔處。 

  盧夫人與盧秀兒見策劃多年地盧鴻終身大事終于圓滿,不知有多高興。娘倆笑得都是極為開心,一起說了半天話。在一邊陪同的盧鴻和鄭昭道听得昏昏欲睡,卻又不敢出言反對,只得強自忍耐。 

  直到天色快黑了,總不成把鄭柔一人扔在別處沒人陪,盧夫人催了盧秀兒夫婦快回去,盧秀兒才收住話匣子,起身告辭。盧鴻送姐夫姐姐出來,到府門口時,盧秀兒忽然神神秘秘地將盧鴻扯到一邊,連鄭昭道都支開,說是有要事要囑咐盧鴻。 

  盧鴻心下奇怪,心想我還有什麼是用姐姐你教地。只听盧秀兒笑嘻嘻地道︰“真想不到,咱家弟弟也總算是要成家了。嘿嘿,以後少不得要被老婆管,受老婆的氣了。” 

  盧鴻苦著臉道︰“姐姐就不要逗我了。” 

  盧秀兒卻嘿嘿笑著道︰“那告訴我,想不想知道怎麼著,就能不受老婆氣,讓她被你管得服服帖帖的?” 

  盧鴻一听心下訝異,不知盧秀兒葫蘆里賣的什麼藥,只得裝作一本正經地道︰“還請姐姐指點。” 

  盧秀兒敲了敲盧鴻的腦袋道︰“看你這樣子!還一幅不情不願的架式!我可告訴你,要別的新郎官,哪有命知道這些,都是糊里糊涂就中了招,被老婆一輩子吃得死死的。” 

  盧鴻眨眨眼,心中更不明白,只得唯唯稱是,听盧秀兒為自己細解其中奧妙。 

  原來盧秀兒傳盧鴻這招,說來倒是很簡單。便是新婚之夜,為新娘子寬衣解帶後,定要將新娘子的金簪,壓在新郎官的帽子之下。如此一來,今生今世,保證鄭柔都要唯盧鴻之話是從,再無違背之理。 

  盧鴻一听啞然失笑,原來是這等秘技。盧秀兒見盧鴻顯是不信,一時又氣又急,伸手擰住盧鴻耳朵道︰“臭小子,難道我還騙你不成!這都是祖代相傳,傳女不傳男的。姐姐怕你將來受氣,拼著破了規矩告訴你,你還敢不信!”說罷,對著一邊傻等著的鄭昭道一呶嘴,低聲道︰“看到你姐夫了沒有,你猜為什麼對我這般听說听道的?便是洞房時被我用這招搞定的!” 

  直到回轉時,盧鴻腦袋還沒轉過這個彎來,怎麼覺得盧秀兒教的這神神叨叨的招法,不象是什麼正大光明的路數。 

  晚餐時氣氛自然是極佳,盧祖安高興之余又喝了幾杯酒。盧鴻告辭準備回房時,卻被盧夫人叫住了。 

  盧夫人將盧鴻叫到榻邊,又把盧祖安遠遠的支開。盧鴻看這場景略有眼熟,心下疑惑。 

  只听盧夫人道︰“唉,鴻兒,你終是要成家立業,為娘心中高興。只是娘親看你這媳婦,人是極好的,就是主意正些,怕你將來管不了 她。事到如今,娘也不怕違了規矩,只好把壓箱底的招數教給你 了……” 

  盧鴻目瞪口呆。這就對了,估計又是姐姐說的那一套,原來還真是祖傳的啊? 

  果然盧夫人又將帽下壓簪一套詳細講述了一遍,見兒子呆呆的意似沒有听進去,又急道︰“這等秘法,向來傳女不傳男,為娘也是怕你受氣,才告訴你的。你看你爹,為什麼這些年來,對為娘言听計 從?……” 

  盧鴻走在回自己臥室的路上,腦袋還飄忽忽的,想著剛才出來時娘親殷殷囑咐自己萬萬不可忘卻時的神情,覺得又是好笑,又是可懼。忽然想起帽子在上,金簪在下,以《易經》象學而論,帽子為布為坤,簪子為飾為乾。坤在乾上,天地交泰,正是“泰”卦,安有不睦之理?一時自覺匪夷所思,不由自己也笑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