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有鳳來儀》第475章
第475章 早已入局

  都不會虧待了妳。幾個字輕輕的自太后口中吐出,其中的意思可一點也不輕,太后在對紅鸞暗示,只要她對元華忠心耿耿,那麼日後封嬪封妃,甚至是貴妃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紅鸞的小臉白得沒有一絲血色,完全被太后嚇壞了。

  此時,她才知道太后在太子妃確定人之後,就在物色幫元華的人,而她不幸入了太后的眼,就算是沒有今天新帝的生辰八字,她也要面對采女的位份,不過是早晚差幾個月的事情罷了。

  說是幫元華的人,不如直接說是元華的『打手』,要替她衝鋒陷陣,要替她掃平障礙,要聽的她的話為她做一切她想做,而又不能親自動手的事情,至於最後是不是有她的好結果,還真是難說。

  不說其中的兇險,她能不能活到那個最後,就算是活到了,元華當真能容下她嗎?那要她用多麼大的心力,才能取信於元華呢?元華,可不是簡單的女人。

  太后打得好算盤,可見她為元華是費盡了心思,因為先帝的皇后不是她的子侄嗎?她要助元華登上后位,又不能讓人反噬元華,所以選中折人要有心計、手段,還要心底不錯,最重要的是,可以被太后、被元華完全握在手中,不會有力量反抗的人。

  紅鸞實在是太合適了,就算是她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合適的就好像是上天賜給太后和元華的禮物。她只是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宮奴,相信現在的太后已經知道她被拐賣入宮,根本沒有家人可以依靠,就算日後她能為妃也絕不會對元華的地位有絲毫的影響。

  她只能依附於元華而活,沒有元華和太后的保護,她在宮中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不要說以後為元華做事要開罪多少宮中貴人,就算是眼下她已經開罪了不少的人——太后現在都不需要動手,只要把她自慈安宮中趕出去,立時就會有人找她的麻煩,把她活活打死都算是存了三分的好心!

  後宮之主的太后,不動聲色中已經讓紅鸞沒有絲毫的退步,要麼點頭,要麼只有死路一條,聽到太后說出這種心腹話來,她想不答應能行嗎?

  宮中最聰明、最厲害的人不是麗妃、不是柔妃,不是任何的妃嬪,而是紅鸞眼前的太后,感到徹骨之寒的紅鸞,終於知道太后為什麼會是太后,為什麼會是最尊貴的女人了。

  太后要她用性命為元華去搏,而拿出來的只不過是一個空口的位份,還要她自己有命活到那個時候才成:如此的精明,宮中沒有人能出其右了。

  紅鸞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整理衣裙時對太后拜了下去:「奴婢有幾句話要說,還請太后准許。」

  太后看著她:「說吧,沒有那個心,哀家也不能逼妳不是?」

  紅鸞聽得心頭又是一顫:「奴婢謝太后的恩典,粉身碎骨也難報太后萬一。」她斟酌著字句:「元華娘娘也是讓奴婢最為心折的貴人,東宮這中無人可比,就算是沒有太后的吩咐,奴婢也願意為元華娘娘盡心盡力。」

  「只是宮中的人眼睛都極為精明,眼下奴婢認為還不到那種時候,奴婢做為采女倒不如做個女官,和元華娘娘相互呼應更為有利。」

  她不想做皇帝的妃嬪,因為她的娘親說過寧為貧人妻莫為富人妾,就算是皇貴妃不也就是個妾?再者在宮裡過一輩子不是她所願,不管如何總要爭上一爭:「不起眼的、在暗處的刀子,才能更鋒利些。」

  太后瞇起眼睛來:「宮中無人不知道妳是哀家的人,自然也就會被看成元華的人,妳想藏也藏不起來的。」她可不是好哄騙的人。

  紅鸞極為緊張,每句話都要仔細的想過,每個字恨不得在嘴裡嚼上幾遍才敢吐出來:此時只要一個不慎,讓太后看出她的真正的心思來,她就是一個死字。

  「但是奴婢並不在慈安宮裡當差,這是其一。其二,奴婢身為小小女官,當然不會被人放在眼中,就如李司工之事,便讓奴婢有機會做很多的事情。而身為采女卻會讓人萬分戒備,以後可能要好些,可是最難的眼下奴婢怕是幫不了元華娘娘太多。」紅鸞一字一字說的很慢,所以每個字都咬的很清楚。

  太后聽完後沉默了一會:「的確如此,妳說得有道理,哀家沒有錯看妳。」她看紅鸞極難得笑了笑:「自妳們先帝走了之後,這還是哀家頭一次覺得心裡沒有那沉。嗯,反正國喪還要幾個月,然後又是登基大典、又是冊封皇后等等,忙完說不定要一年吧?那就先這樣,不過哀家不會委屈妳太久的,妳如此肯為元華著想,到時候至少也要給妳個麗人。」

  那就是從五品了!

  紅鸞卻不敢推脫,言多必失,太後果什麼樣的人?如果她再多說兩句就立即引來太后的疑心,前功盡棄說不定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先說眼前吧,一年後的事情一年後再說。

  就算沒有一年時間那麼長,世事變化如棋說不定到時她能尋到脫身之計:如果能在之前找到仇人並手刃仇人的話,她就可以遠走高飛——太后有多大的脾性也同她無關了,天下那麼大,她扮個乞兒就能讓太后無處找人。

  太子妃的確是不讓紅鸞喜歡,且對紅鸞動了殺機,紅鸞就算有那個膽子要把太子妃如何的話,也不想因此而摻和到元華和太子妃的爭鬥中:宮中之事還是越簡單麻煩越少,牽扯的人越多麻煩就會不斷的。

  后位之爭,只怕不會是死上一兩個人就可以的,這種時候都會要人性命的事情,紅鸞只想有多遠就躲多遠,答應暗中幫元華也就是因為知道太子妃不會就此罷手,她總不能任由太子妃把自己搓圓捏扁,所以算是順手推舟的事情以解眼前之危。

  她相信太后,至今之後她是絕不會再想念太后半絲,她連自己親孫子都能算計,還是在親生兒了屍骨未寒的時候,開始佈置這一切——太后的心腸可不是一般的冷與硬。

  當然,不是說她不傷心兒子的永別,只是她顯然更看重宮中之權,以及朝中之勢。

  這樣的女人哪裡懂得什麼叫慈悲?紅鸞倒是極相信太后殺掉她,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她連忙躬身叩謝太后的大恩,對太后比對皇帝要恭敬三分,且也親近了三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