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女戶》第96章
97正旦

 兩個孩童毆鬥,若有一個的爹娘長輩在側,又不禁著他,這一個便要底氣十足。九哥現今,便盼著有個長輩在旁與他掠陣。親爹是指望不上了,只好指望一下岳父大人。

 朝中重臣不少,不乏老成謀國之輩,這些個人立朝數十年,熟諳國政,九哥卻分外想念他那位也不曾做過甚安邦定國的大事的岳父來。這便是世人所謂之親疏,心裏親近著他,縱旁人再能幹,你也想見著他。

 洪謙,實稱不上“不能幹”,恰相反,聞說他要回來了,京中許多人不免心中一顫。他身上透著一股子狠勁兒,確不曾殺人盈城,卻叫人膽寒。

 九哥聞說洪謙已自江州啟程,忙不迭將這好消息說與玉姐來聽,夫妻兩個共湊一樂。玉姐近來也在想不悟、清靜之言,政事上開口,她確是有些兒托大了。然外事無所依託,又產期一日近似一日,也分外想念父母。且掛念珍哥,小小年紀便叫託付與人,也不知眼下如何了。

 洪謙夫婦去時要趕路,走得快,歸時攜著許多物事,又有張三郎、張四郎並林辰隨行,歸程卻比來時慢了不少。秀英心下著急,小喜來勸她,秀英道:“這些個道理,我不比你懂?事到臨頭不由人,擱著十年前的脾氣,我才不是如今這個樣兒哩。”小喜一低頭,便不再勸,她是知道,秀英是為玉姐的事情著急。

 洪謙也不甚開懷,他回江州算得上衣錦還鄉,合葬之事卻也觸動愁腸——無論程家、洪家,人丁都是太少!程家這個是真個無法了,金哥日後又要如何辦呢?程家墳地還住著幾代祖宗,難道要都遷到京郊?不遷,金哥又小,無論祭掃,都不便宜。

 船行至半,兩岸田地一片金黃,秀英已命翻出行李內帶的夾衣來。洪謙便下令:“著緊行船,我多與賞錢。”秀英聽了,尋他來問:“我知你急,我也急,卻也不必如此。”洪謙道:“你哪里知道?將到秋收時節哩,還有大半月路程,咱們再不快著些兒,越往京,他們秋收已完,正好走水路,往京中運糧。介時你要與漕糧船爭路不成?”

 天朝地大物博,離京遠的數千里,近的止數十裏,皆有糧要輸入京師。每年若秋收後遠近皆輸糧便要致航道堵塞,便以遠近往京中輸糧,近道的秋收畢,便著緊輸入。遠道的卻要來年春天再輸入京,蓋因遠道的秋收完、錢糧入庫,再裝船北上,許就遇著水路堵塞,一拖二拖冬季天寒運河結冰,運輸便不易。

 凡有經驗的船家,但走運河,都要想著法子避一開這春初河面解凍、秋末結冰之前,萬舟齊發的時候兒。一是易堵塞,二也是運河船多易碰撞,更因這押著漕運糧船的都是些個粗人,有個磕碰易吃虧。到得碼頭上,這些個人一來,又要吃喝,還有些個要嫖耍,總是生事的祖宗,連著沿岸的菜價都要叫他們吃得漲上幾十文。

 洪謙前番入京,是搶在更遠處糧船入京前,走在漕糧船前頭。那時急送蘇先生入京,走得並不慢。今番又叫漕糧船在後頭攆著,卻因攜物頗多,比先時慢了,是以催促。

 秀英聽洪謙這般說,立時醒悟:“是這個道理。”當下開箱取錢,多與船家些船錢,又叫添肉菜與船家吃,好多些個力氣,一路揚帆,趕在糧船集結之前抵京。遠遠瞅著京師的水門,洪謙整一整衣襟,喚來張氏兄弟道:“你們兩個初入京,想你們父親也有所囑託。京中人多口雜,清靜地難尋,你們兄弟年輕又攜這許多物事,且往我那裏居住。”

 張氏兄弟齊道:“來時父親囑咐,萬事聽君侯吩咐。”洪謙便命他兩個跟隨。

 林辰卻是隨著洪謙的船入京,所攜之物也不多,止隨身衣物與書籍等。他來之前,母親與嬸母大鬧一場。起因是林皓之母口裏酸酸,說到林辰母親面上。但凡女人,為女則弱,為母則強。林辰母親做人兒媳婦,婆婆偏心,她也只在自家房兒裏嘀咕兩聲,孝字當頭,不忍也得忍了。然事涉愛子,又是前程大事,婆婆硬要將自家有出息孩子拉下,換了二房林皓那個甚都不如林辰、唯一張嘴兒會哄人的,偏心至此,弄得闔家上下都聽著風聲了,林辰之母再也忍不得!

 妯娌兩個大吵一架,虧得林家也算是書香門第,縱是後宅婦人,潑辣起來也鬧得並不太厲害,叫林秀才娘子壓住了。林秀才娘子心中有愧也有不快,兩房各打五十大板,都叫她一通臭駡,皆老實了。林秀才與了林辰二百貫一張錢鈔,並幾十兩散碎銀子,叫他在京中花銷。林秀才娘子與他二十兩銀子,又囑他:“好生掙將出來,休要忘了家中兄弟。得閒處,好生與親戚家說說皓哥好話,叫他也入京去謀個前程。”

 林辰母親卻又有主意,把些兒私房與兒子,又說:“好生讀書,甚都是假的,你便是用心討好,又能強過皓哥討人歡心來?可見你長處不在這上頭!萬事聽君侯的,那處親戚實在人。這家裏這許多女孩兒,宮裏貴人在家裏,唯咱家月姐得她青眼,你道為個甚?月姐兒從不刻意占小便宜,待她實誠。人家心裏明白著哩,休做下那等眼皮子淺的事休來!那家人家可交,你卻也要拿出誠心來,人家又不傻來!”

 林辰一一應了,他母親方氏抹一回淚,道:“到那處,要與夫人做臉,休學那一等浪蕩子,家裏人看著你哩。”又將林家與程、洪兩家往事說了一回,道:“實與他家沒甚個大恩德,否則人家何以只要你一個?那皓哥讀書雖不如你,也是個口甜的,帶一個是帶、帶兩個也是帶,何以阿婆求到頭上,人家也只肯帶一個來?先時情份不值當人家出死力的。你心裏頭可要明白。”

 林辰領了母命,又往去領父祖之訓,林秀才所言,不過是:“好生讀書,光耀門楣,餘事休要操心。”他父親也是個累年不第的秀才,見了他,將臉兒一板說:“京中繁華,你休叫迷了眼,我修書一封與君侯,請他管束著你些兒,你若胡鬧時,叫他打折你的腿筋!”林辰也應了。

 家中舊事,林辰悉知,是以一路默默,只觀書而已,並不張狂,連他的書童,也是個悶葫蘆。洪謙看了,反而高看他一眼,問他讀的何書,又看他寫文篇。平日與張氏兄弟說話,也帶著他一道。

 如今到得京中,林辰便執晚輩禮,鞍前馬後,伏侍長輩。

 洪謙入京,自有人接,朱震打發了朱玨領了人來,酈玉堂處亦有人,一齊往北鄉侯府裏去。朱玨又往秀英轎兒前問安,道:“珍哥那裏祖母與曾祖母照看仔細,又長了幾斤,鎮日吃了睡、睡了吃,醒時愛笑,老人家都喜不迭。”說得秀英念一聲佛:“生受老人家了。”

 朱玨勒馬,卻與金哥一併走,逗他說話。

 ————————————————————————————————

 到得北鄉侯府,洪謙使人拿了他與秀英的帖兒,叫與酈府之人一道往酈了家去,道是安頓之後前來拜訪,又說江州姻親托書之事,屆時一併交付。又寥寥寫了張條子夾進帖兒裏,道是尚有物事托捎了來,因其物頗多,不好一併送到,隔幾日交付。

 卻叫了朱玨來,細問其事,又將張氏兄弟、林辰喚來,彼此見禮。朱玨道:“府上初歸,必有事忙,今見一路平安,晚輩也該回去報個信兒了。”洪謙也不多留他,卻也使人拿了帖兒,與他一道去,亦致登門拜訪之意。

 秀英道:“終於到家了,且將咱帶來的物事一一安放了,騰出西邊頭個跨院兒與三郎、四郎居住,他兩個捎來的物事,也搬過去,由他處置。他兩個帶的人,也一處安置了。辰哥便住他後頭那院子裏罷,辰哥只帶了一個書童兒,比三郎、四郎人少,恐不夠用,先撥兩個灑掃的婆子去,不許派了年輕媳婦丫頭。”

 見她分派妥當,留守的袁媽媽才上來請她沐浴更衣。秀英笑道:“出去這好二月,只想著媽媽的手藝了。”袁媽媽陪笑道:“是夫人心疼老奴,叫在京裏就近看著小茶兒哩。”小茶兒頭回生育,是以袁媽媽有此一說。秀英道:“都是當娘的人哩。”

 袁媽媽便說些個京中雜聞,傳出來的東宮好名聲兒:“娘娘在娘家時,便是事事聰明通透的,萬事明白著哩。”說得秀英眉開眼笑,又說:“這幾日媽媽備下茶果,我們回來了,登門的人怕不少。不出幾日,我也要往外處去,還要接珍哥回來哩。”袁媽媽一一應了。

 秀英梳洗畢,將江州攜來之物一一整理入庫。奉與自家的,都收好。齊同知等托捎的,單放一處。侯府之庫分兩處,一處在前頭與外帳房相連,放幾千貫錢、數百兩金銀、外間常用之物,以備不時之需。一處在後頭,與秀英正房不遠,乃是一處院落,兩層樓房,又附數間屋舍,且有地窖,放置珍玩、擺設、綢緞等等。秀英見這些家業,思初入京時攜的胡椒,一時失笑。

 外間洪謙換了衣服,張家兄弟並林辰皆匆忙洗漱畢,張家兄弟又有些兒忙亂,將物事往房兒裏一堆,叫兩個帶來的家人守著,齊往外書房來見洪謙。洪謙見他們都識禮,道:“京中不比外頭,最不缺權貴,爾等只管讀書,外頭事,慢慢便曉得了。這幾日且溫書,將書揀起,過幾日,我自有安排。”

 三人齊聲稱是,洪謙便叫他們一處用飯。吃飯時,因有酒,張守禮兄弟兩個搶來與洪謙斟酒,又順手與林辰滿了一杯,兩個一齊朝洪謙敬酒,張守智又拉林辰一下兒。

 洪謙觀他們行動,暗道,這自幼處境于人之成長確也重要。如林辰,父祖雖是秀才,卻未免有些個呆。張氏兄弟父親是知府,想來酒宴見過不少,人又機靈,酒桌兒上便叫人歡喜。人的命,自生來便叫定了一半兒。

 用過飯,洪謙不置可否,叫他們且歇息,又說張氏兄弟:“你們父親在京中或有故人舊友,也可拜訪一二。京中路途不熟,明日尋了程實,叫他派個人來與你們領路。”兄弟兩個應了。洪謙又說林辰:“你是老安人晚輩,我看你如子侄一般,也休拘束了。”

 那林辰回房,觀這獨居院落及得得上江州他父親這一房人居住之地,固寬敞,卻也有些兒惴惴。他行李極少,一應鋪蓋等皆是洪府與他新置的,一個四十來歲的婆子手腳麻利與他收拾了,笑道:“哥兒萬福,夫人吩咐,在這裏如在家裏一般的,哥兒但有甚要吃的、用的,只管叫我老婆子稟了去。”

 林辰因來時母親格外叮囑,叫書童兒取了兩陌錢來謝那婆子。婆子推辭一回,也收下了,便笑得真誠,格外道:“君侯、夫人人都極好,後院佛堂那位老夫人與哥兒還是舊親,後宅哥兒不好擅入,卻也好略表表心意,那位老夫人心是極善的。”

 林辰若有所悟,卻也不敢造次,只說:“謝過媽媽了。”

 那張家兄弟回到住處,張四郎便問張三郎:“三哥,如何?”張三郎道:“你忘了爹囑咐了?多看少說,君侯名聲極好,想不會做甚不好事,又平步青雲,既是自家有本事有氣運,也是會做人,你我兄弟只管學著便罷了。”張四郎道:“我又沒說個甚!咱明日便去遞帖兒見父親的老師?”張三郎道:“往那處去前,先稟君侯一聲兒,現住人家裏哩。”

 張四郎道:“柱子舊年來過京裏,咱是不是朝君侯說一聲兒?”張三郎道:“自是要說的,只說,爹使他來,也好跑個腿兒。後頭院裏那個,也不是尋常打秋風的親戚,咱也客氣些兒。”張四郎道:“哥,你說過了哩。”張三郎道:“我再說一回,你記牢了。縱是打秋風的,也不是打咱的秋風,侯府與他白眼,咱也休這般。”

 張四郎道:“哥,這府上不是尋常勢利外戚,怎會?”張三郎恨恨敲他兄弟一個暴栗子:“我不過白囑咐你一回,你當我嘴癢,成不?”

 張四郎才不說話了。

 ————————————————————————————————

 次日,張氏兄弟向洪謙稟明,洪謙也不攔他們,看他們兄弟除開書童兒,亦攜了幾個僕役,正好挑擔兒送禮,便隨他們去,只說:“晌午若有人留飯,使人回來說一聲兒,若沒有時,早些回來用飯。”

 他自家卻使人往各相熟人處投帖,約了拜會時間。又去銷假,又往面聖。

 官家與九哥皆喜他回來,官家更顯老相,然也歡喜,聽洪謙說一路看著,沿岸田地有豐收景象,不由道:“正好,打了一仗,正缺錢糧哩。”洪謙已聽聞此事,笑道:“陛下洪福。”官家歎一口氣,卻不接這話頭兒,轉問路上風物,又贊玉姐:“極明事理。”洪謙笑道:“應該的。”

 次後見九哥,將所攜之物進貢,九哥命拿往後頭給玉姐,自己卻與洪謙大吐苦水:“缺錢哩。”洪謙笑道:“凡國家興旺近百年,總有冗官、有兼併,遇著戰事,缺錢也是常有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殿下,事急,人不可急。”九哥道:“我曉得。”洪謙道:“國事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不難,人難。”九哥又點頭:“正是正是。”洪謙也不曾出甚主意,九哥卻覺心中暢快不少。

 因在東宮,規矩與宮中便有些兒不同,東宮算得這禁宮內國中之國,九哥忍不住叫玉姐來見一見洪謙。

 洪謙見狀,微翹了唇角兒,因兩宮掌管宮禁一事,秀英也不欲為玉姐生事,總是非節慶之時也不入宮。九哥叫他父女相見,想是與玉姐兩個夫妻相得,否則便不致想到這個。

 玉姐確也過得不錯,因有孕,吃得也好,人也圓潤了。自懷孕以來,洪謙這還是頭回見著她,雖則秀英懷孕了數回,那是妻子。這回看著玉姐腹兒高高,洪謙一時也傻了,恍惚間憶起秀英懷著玉姐時的景況。

 玉姐不好意思起來:“爹又怎地?一路日頭曬著,昏了哩?”

 洪謙聽她這話,便曉得他這閨女還是原來的肚腸。道:“昏了也認得你哩。”玉姐迎上來,把著他手臂抱住了:“那是。也不看是誰個的爹哩。”九哥目露羡慕之色,他雖有兩個父親,卻沒一個與他這般模樣兒的。洪謙一手一個兒,將女兒女婿拖進殿裏。

 玉姐與洪謙說家常事,問金哥如何,問秀英如何,又問素姐如何。又哭一回程老太公與林老安人,叫青柳勸住了。洪謙眼睛往殿裏一掃,看這殿裏宮女兒,見九哥目光頗正,便也滿意。玉姐卻又說:“想叫娘打外頭尋幾個乳母來哩。”九哥聽了,心中一動,道:“是哩,我聽說了,這宮裏宮女也並不是全由宮中采來,有些個也是外頭薦的。還是自家尋來的人旋。”

 洪謙道:“容我想來。”九哥自插了話,便又忍不住,複問洪謙與胡人議和事等,且說:“陳熙有功,而胡人恐非誠心議和,遲早捲土重來,真個叫人惆悵。”洪謙笑道:“這有何難?兵是朝廷的、糧草是朝廷的,命是他自己的,反不了。”九哥道:“都這般說。”洪謙道:“只是你心裏憂著?只要打仗,便有人死,也便有人能歷練出來。天下之大,何愁英才?看著便是了。”卻並不自薦。昔年北地之行,叫他老實不少。

 玉姐有心與洪謙說朝政事,又有九哥在,想一想,只得另尋他途,橫豎……她快生了,生這孩子,後便有洗兒、滿月、百日、周歲,見面機會總是有的。洪謙走時,玉姐再三叮囑:“千萬記著尋個放心的乳母來。”洪謙揮一揮手兒:“我比你上心!”

 ————————————————————————————————

 洪謙回家時,日尚未過午,秀英已等不迭,自往霽南侯府去接珍哥。南所攜方物畢,與太夫人華氏說些個路上見聞。太夫人又與她說京中事:“如今慈宮安靜許多,她是個有城府的人,雖比不得東宮聰明,卻盤踞宮中數十載,東宮將要生了,乳母的人選,卻要當心。”

 秀英道:“我也這般想來。”

 太夫人道:“休愁,你有可意的人,也可薦了去,這宮人難道全是一總采擇入宮的不成?也有走門路的,只是少。乳母,也可如此辦理。”秀英一拍掌道:“那卻有人了,玉姐身邊原有自幼伺候的一個人,最是伶俐,因配了人有了孩兒,故在宮外。如今孩兒也生了,也養到將周歲了,她母親現在我家裏管廚下事,她男人原是我家舊僕。金哥現讀書,官人說,男兒不好總叫女人伺候著,他那乳母現也沒事幹,我看她可憐,留下來與我說話,卻是個可靠人,奶金哥這麼大。”

 太夫人道:“那便也夠了。”

 不一時,洪謙也來了,拜見了太夫人,太夫人眼中含淚道:“黑了,瘦了。”洪謙尷尬道:“凡回來,總要這般說。”太夫人看著他彆扭樣兒,破涕為笑。又要留飯。

 洪謙道:“打外頭帶了幾個人回來,不好將他們閃在家裏。”太夫人便問是何人,洪謙道:“是江州知府家正頭娘子生的兩個兒子,並老安人娘家那頭一個孩子。”太夫人道:“養得熟便養,養不熟趁早撒手兒。”洪謙笑應了。

 那珍哥將到周歲,還不會說話,見了爹娘竟有些兒眼生,只管咿咿呀呀,往太夫人身上撲。洪謙伸手兒要拎他繈褓上橫捆的帶子將他提起,手上早挨了太夫人一下兒:“胡鬧!”招呼著秀英抱了孩子,囑咐一路小心。

 到了家裏,張家兄弟並林辰皆在,洪謙問幾句張家兄弟事。張嘉瑩昔年考官如今卻是鴻臚寺卿,眼下卻算是個熱灶兒,兄弟兩個極有眼色,看出那家裏只是客氣,早早辭了出來。洪謙領著三個並金哥一處吃飯,秀英卻將今日之事想了又想。

 待洪謙飯畢,秀英便等不迭與洪謙商議。洪謙聽了,笑道:“卻是想到一處去了。小茶兒好伶俐心思,與玉姐又相得,我還說朵兒太悶,恐在那裏頭不得用,虧得玉姐機靈,朝她婆婆要了兩個人帶進去。胡氏奶大金哥,雖不多言,卻是個謹慎人兒,正好!”

 當下秀英便尋袁媽媽說話,袁媽媽聽了,心有不舍,卻是主人家吩咐,又想主人家待她們母女亦好,玉姐所出,也該當小茶兒盡力。秀英借登門拜訪之時,與申氏商議,申氏正憂此事,自是贊同。

 小茶兒與胡氏原是人家奴僕,主人抬舉,也只有去的道理。胡氏本是無家婦人,有個去處已是萬幸。小茶兒原與玉姐處得好,雖不舍兒子,卻想,早與這主人家捆作一處了,也當盡力。

 ————————————————————————————————

 於是,待前頭和談,討價還價開三處榷場,天朝硬扛不與“賞賜”只冊封虜主了事。盟約之日,正是小茶兒與胡氏走了手續,入宮之時,彼時天已入冬,冬至日官家也親往與祭了。

 小茶兒與胡氏一入東宮,便有個樣子,玉姐原好走動,還好立個靶子拉兩回弓,小茶兒一來,眼睛一豎,玉姐看看自家肚皮,也只得訕訕放下手來。小茶兒口上不停:“萬事等哥兒順利生下來再做哩,走走不礙的,不動不搖的,養得太肥壯,生時母子受苦。這般事卻做不得,休叫家裏擔心哩……”

 玉姐也只得由她說去。胡氏卻是一聲不吭,悶著頭,尋乾淨舊衣物,燒了熱水來煮而又煮,又曝曬,與孩子做尿布,且說:“舊衣比新衣好使。”

 她兩個忙上忙下,玉姐看了不覺心中歡快。有了小茶兒,玉姐也好有個說話的人,小茶兒道:“委屈了哥兒哩,好好兒的,該大大賀上一賀。”玉姐便笑:“我才不愁這個哩,他有福。你算算他的生日。”

 小茶兒曲指一算:“好過年了?”玉姐道:“他爹算沒算過,我不知道,多半沒算過。我卻算過的,早了是臘月,遲了是正月,巧了是正旦。過年還能缺了熱鬧了?”

 今年是官家臨朝三十年,自入冬起,各地便有無數祥瑞,幾乎一天一個,還不缺新花樣兒。正旦日更有大彩頭,“萬邦來賀”,趕不上正旦也不要緊,正月裏總能生得下來的,正旦三日,滿城燈火不禁,官家與民同樂,又有無數鞭炮,自日頭未落起便放,真個“火樹銀花不夜天”。

 小茶兒悄聲道:“所以姐兒才這般大方來?”她越大方,太子便越愧疚,越要記著這份兒好。

 玉姐笑而不答。

 這世間的人,有個聰明的娘,真個自未生起便要享這母親的福。玉姐算得極准,正旦這日,外頭鼓樂齊鳴,玉姐正于崇慶殿裏見皇后。因勞累半日,卻又發動起來。眾目睽睽之下,玉姐直叫著回東宮。諸命婦裏生產過的極多,有吳王妃牽個頭兒,道是:“將發動,還早,早早回東宮,那裏萬事備是早備下的。”

 一擁兒回了東宮,秀英與申氏等順理成章入了產房。朵兒與碧桃等手下不停,將玉姐頭上鳳冠取下,又除了外頭大禮服來。此時消息已傳至外間,朝上九哥險跌了個跟頭。洪謙頰上直跳。連大臣們都緊張起來,匆忙行完禮,也不做旁的了,齊在崇政殿內守候。

 自午後而至日落,外頭紅了半邊天,眾人還道是走水,往外看時,一宦官匆忙來報:“太子妃產下一子。”

 東宮裏,秀英與申氏脫力險些兒坐到地上,叫青柳等扶起。小茶兒抱著嬰兒與玉姐看:“是個哥兒哩。”外頭一老一小兩個守門的宦官聽了,也開懷,卻有心閒話:“外頭了半邊天,真個好看,這是吉兆罷?”

 老宦官聽了,暗罵一聲傻貨,今天正旦,太陽落山了,外頭燈火不禁,那是火光映的!口裏卻道:“是哩,咱東宮的福氣。娘娘懷著時便有吉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