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農婦》第16章
16. 妯娌

  往竈裏添了幾根柴火,舀了幾碗榨幹的剩菜,擺放在木桌上,“二郎用籃子裝好,給三弟家送去,竈上留的那些,晚上給娘帶去,剩下這些,待會你送去給昨兒幫忙的人。”

  “好的,媳婦!”徐二郎點頭,提著籃子去了隔壁。

  院子裏,柱子帶著小狗子,玩的不亦樂乎。

  外邊,日頭漸漸偏西。  

  “哼哼……”淒慘的叫聲。

  徐大郎搓著雙手,急的團團轉,身後跟著一長串孩子,他比徐二郎大五歲,結親早,長子徐福七歲,兒子徐祿五歲,三子徐貴四歲,四子徐壽比小狗子小一歲,剛回爬走。

  比起徐二郎家,就孤零零一個小狗子。

  徐大郎家熱鬧過了頭,徐母蹲在豬欄離,手在母豬腹部揉壓著,周氏緊張站在旁邊,母豬叫喚一天了,豬崽遲遲生不下來,眼瞅著母豬叫聲越來越低,周氏不由跟著急了!

  長子徐福抱著剛會爬的徐壽,幾個孩子驚慌望著豬欄,徐祿和徐貴抓著徐福的手,憋著嘴,徐大郎陰沈的臉色,周氏尖銳的叫罵聲……嚇壞了幾個孩子。

  “哄哄……”母豬聲音突然一揚。  

  “生了,生了,可算是生了!”徐母大聲說著。

  “大郎,快些把準備好的麥稈拿進來。”周氏眉開眼笑,麻利從徐母手中接過帶著血絲的豬崽,接過徐大郎抱過來的麥稈,小心鋪在豬欄另一頭,小心把豬崽放好。

  “爹,給我看看。”

  “給我們看看!”徐福幾人,爭先搶後朝豬欄擠去。

  徐福還好,踮著腳勉強能看清,徐祿幾人急了,非得要看。

  見幾個孩子鬧得厲害,徐大郎揚手就扇了過去,“鬧啥,徐福帶弟弟去院子裏,別杵在這……”

  “他娘,母豬這會生了幾個?”徐大郎張嘴問著。

  “產了十只,這次配種不錯。”

  徐母出了豬欄,看了下天色,“大郎,該生火了,晚些二郎他們該過來了!”

  “過來就過來,難道我還得伺候他們不成。”周氏冷嘲,“昨兒辦喜事,盛了那麼多菜,咋就沒見他送些過來,這天氣,放著也是壞。二郎家就三個人,能吃多少,又不像咱家七八張嘴,再說,新媳婦頭天過門,這點禮數都不懂,也不知劉家怎麼教女兒的……”

  “他娘渾說啥,要不是你一大早鬧騰,把娘叫回來,咋還怪到二郎媳婦身上去。”徐大郎瞪了周氏一眼,周氏小家子性子,口嘴多。

  這事本來就做的不地道,她還有理了!

  見徐大郎面色不好,周氏閉了嘴。

  徐母沒出聲,朝院子走去。

  “爹,二叔他們過來了!”徐福在屋子高喊。

  聽到徐福的聲音,徐母步伐快了三分,泛黃的臉頰,閃過絲竊喜,昨兒成親她沒見著二郎媳婦,今兒一大早,就被大郎媳婦叫了回來,她還沒見過二郎媳婦。

  不知,二郎媳婦如何?

  徐母身子不錯,在豬欄蹲了近一天,精神還是不錯。

  神情復雜朝正屋走去,大郎有四個兒子,三郎一子一女,惟獨二郎命不好,就一個小狗子,小狗子的事,徐母多少知道些,小狗子乖巧聽話,可終究不是她老徐家的種,她心裏總有些膈應,這些年,沒少忙活張羅二郎的親事,無奈,二郎死活不樂意。

  這一拖,就拖了好幾年。

  如今,二郎媳婦進門了,徐母可算松了口氣,就等著啥時候能抱個大胖孫子。

  徐二郎抱著小狗子,劉怡提著籃子跟在後邊,不時同小周氏說著話,進了屋子,劉怡打量了下,屋子是頂好的,在下河村都算得上是頭家。

  院裏放置的農具,很是精細,院子幹凈明亮,收拾的很好!

  東角和北角各有一棵大樹,水井臨著東南角,幾個半大的孩子,在院子裏鬧騰,稍大的那個端著木勺,撒著谷粒餵雞,見他們進了屋,高聲朝屋後喊了起來。

  屋檐裏邊,放了個竹籃,徐祿守在竹籃邊,徐福把徐壽放在竹籃裏,讓徐祿看著,別讓徐壽爬出來跌倒,柱子進了屋,撒腳就跑了過去,跟著徐祿逗弄起徐壽。

  徐貴邁著小短腿,朝著徐二郎跑去,嘴裏嘟囔叫著小狗子的名。

  “二伯……”小男孩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想著,徐貴年紀小,口齒不是很清晰,劉怡見著滿院子的孩子,大吃一驚。

  感嘆周氏真能生,怪不得剛才拿棗子和糖的時候,徐二郎讓她多拿些。

  不然,還真分不過來。

  沒多會,徐母三人,從屋後走了出來。

  劉怡沒急著上前,安靜跟在徐二郎身邊,徐二郎提著籃子,“娘,剩菜都弄好了,我送些過來,大嫂母豬產崽了沒?剛在屋外頭,還聽著母豬哼哼叫,咋回事了?”

  說著,把籃子遞給徐母。

  聽徐二郎這一說,周氏冷臉一收,越過徐母,眉開眼笑,揮著手,“二郎,咋這麼客氣,都是一家人,哪用分得這麼清,母豬剛產了十個豬崽,帶媳婦過來給咱娘瞧瞧,瞧著水靈樣,一看就是個好的。”

  口裏說著客氣的話,長手一伸,大力拿過徐二郎手中的籃子。

  讓徐大郎拿進廚房收好,身子上前,親昵拉著劉怡的手,樣子親熱。

  小周氏早知道周氏什麼為人,移開頭,裝作沒看到。徐二郎拉著徐三郎問東邊林子的事,沒參合進去。

  “娘,大嫂,這是些棗子和糖,給孩子們做個零嘴,希望大嫂別嫌棄!”劉怡僵著臉,怪不得小周氏,之前說別跟大嫂計較。敢情是給她打預防針來著,抽了下嘴角。

  周氏眼裏閃過滿意,牽著劉怡進了正屋,“二妹客氣了,都是一家人別講究!”

  話是這樣說,東西接的很利落。

  徐母有些不高興,卻不好掃了周氏的面子。

  “二郎媳婦別見外,都是一家人。”徐母看了周氏一眼,見周氏沒為難二郎媳婦,算是松了口氣,大郎媳婦啥都好,就是有些小氣,不過家大,不精細過活也不成。

  “媳婦記著了!”劉怡笑著點頭。

  徐家家境比劉家好上許多,徐家三兄弟各自都有本事,徐家說不上大富大貴,卻也算是殷實,良田頗多,不過幾年前分了家,各自關起門來過日子。

  時辰早,周氏拉著劉怡東拉西扯,聊著,徐母坐在炕上,不時插上一句,小周氏進了屋,安靜坐著,沒出聲,旁邊屋裏徐大郎幾人說著東邊林子的事。

  說了大半天,見外頭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徐大郎出聲讓周氏去廚房燒晚飯,劉怡挽著袖子,跟著周氏去廚房幫襯,小周氏急忙跟了去,周氏愛記仇,徐母去了屋後,豬欄那邊得有人看著,免得母豬壓壞豬崽。

  吃了飯,劉怡抱著小狗子坐在屋裏,小周氏抱著囡囡在旁邊,徐壽放在炕上,由徐大郎抱著,其他幾個孩子並排坐著,手裏拿著洗幹凈的棗子,安靜吃著。

  周氏在廚房烙大餅,烙大餅是下河村有名的吃食,冬天時配著油茶吃,很有味道!

  “三郎,東邊林子沒出啥事吧!”徐大郎坐在炕頭,手裏拿著水煙壺,吧嗒吸著。

  “沒啥事,估摸是村裏誰進山,不小心把陷阱弄亂了。”徐三郎說著,徐三郎是徐家三兄弟最矮的一個,長得一臉精明,嘴角蓄了八字胡。

  “小心些,入秋了,東邊林子的陷阱弄精細些。”徐大郎細心說著,這一入秋,山裏野獸就會出山覓食,謹慎些總不會有錯。

  聽到徐大郎的話,徐三郎點點頭。

  前兩年,東邊林子還出了事,徐大郎這樣說,徐三郎心裏自然清楚。  

  “二郎,明年開春種子的事準備了嗎?”轉身,問著徐二郎,種子的事,徐家每年都是徐二郎出面,然後三家分攤。

  每年,徐家都早早準備開春要用的種子。

  “孟大哥近來會去趟廣東,我讓他從那邊帶些種子回來,聽人說,那邊種子是從海外運回來的,價錢不貴,孟大哥想讓我先試試……”徐二郎口中說的孟大哥,是二郎死了那媳婦的娘家人,這些年孟家發了跡,是鎮上的殷實人家,比徐家富庶很多。

  不過,孟家對徐二郎卻是不錯。  

  一聽,種子是孟家從廣東那邊帶回來的,徐大郎起了勁,放下水煙壺,“那行,明年開春先試試,這種子多少銀錢?”

  “五兩銀子,我讓孟大哥多帶了些,不同種類種子都要了不少。”徐二郎憨憨說著,倒也沒隱瞞。

  “我家也試試,三郎你了?”徐大郎看了眼徐三郎,聽二郎口氣,這種子怕是之前沒種過,有啥情況誰也不清楚?

  “試試也好,這兩年老是鬧天災,誰也不知道明年是個啥樣子,孟家估摸是想挑個頭,這好事才落到二哥身上。”徐三郎比徐大郎精明許多,一聽徐二郎說的話,便將孟家意思揣摩了個七八分,自然不甘落後,點頭應承了下來。

  “那成,這事就這麼說定了。”見徐三郎沒拒絕,徐大郎松了口氣,三弟比他厲害,連三弟都沒婉拒,這事出不了錯,“銀錢的事,種子拿回來後,算好。”

  徐大郎不是傻子,自然也不願讓徐二郎吃了虧去。

  說著,周氏從廚房拿著大餅進了屋子,吆喝大夥過來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