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毛家村的五六個年輕人到徵兵招募處報名,體檢面試合格被徵收的只有毛老大和毛柱子。雖然毛老大和毛柱子被徵收進軍隊不算正式兵,只是預備兵,不過沒有工資待遇的預備兵待遇仍然讓毛老大感到很滿意。
預備兵入伍住進王都的兵營後,每人發到一套冬衣加一雙厚布鞋,每天供應三餐,早晨是稀飯加面疙瘩,中午和晚上是干飯和一菜一湯。毛老大對預備兵的吃穿待遇很滿足,只是住的條件差了一點,兵營中士兵人數眾多,宿舍不夠分配,往往二十幾個人打地鋪擠在一間兵房內。
毛老大在徵兵處體檢合格得到徵用後,當天就沒有回家,跟著毛柱子進了兵營報到,領到新衣和新鞋後,將自己的舊衣舊鞋托送他們來王都的族長帶回家中,好使自己的妻子外出也有御寒的冬衣。
預備兵們住進兵營第二天,就有監督官帶領他們到王都各處幹活,每干一天,預備兵可以領到五斤粟米的報酬,報酬記在出工單上,累積到十天發一張五十斤糧券的條子,預備兵可以將條子交給自己的家人,由家人拿著到王都指定的糧食店舖兌換糧食。
鄭鈺銘進入王都後,曾派人到王城和王城附近的村莊調查過百姓家中情況。發覺不論是王都還是周圍村莊中的百姓,家中生活都非常困難。今年王都附近的田地收穫一般,算不得豐收年,百姓本來跟往年一樣交完賦稅,剩餘的糧食還能保證溫飽。可是漪姬作亂上位後,又補征了兩次田賦,兩次收刮,將百姓家中餘糧收走一大半。鄭鈺銘得到的調查結果就是,王都附近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家中缺糧,過了春節,這百分之九十的百姓就要陷入饑荒。
原來的封建歷史上的君王統治者,不想百姓餓死的話,往往都是派臣子開倉發糧,帝王選派的臣子有良心了,那大半糧食會發放到百姓手中,如果臣子是個貪婪黑心的,那麼賑糧往往大部分被臣子聯合土豪侵吞,或者以次糧霉糧調換賑糧,特別貪婪的,索性只拿出一點出來意思意思。說到底,奉旨意發放賑糧的差事其實是肥差,欽差們只要想,都能從賑糧中得到好處。當然,也有一心為民的,比如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包青天在陳州放糧。
不過鄭鈺銘沒想做包青天,他沒有將漪姬搜刮來的糧食,再無償發還給老百姓,而是採取了另一種將糧食交到百姓手中方式。那就是在王都城內和周圍田莊附近,招募大量的勞動力,進行都城改造和修建水利,使老百姓以勞力換取糧食,每日的勞動報酬和預備兵們一樣,也是管吃管喝後可以領到五斤粟米,同樣是用糧券代替糧食,十天發放一次。
鄭鈺銘堅持給幹活的百姓發放糧券,而不是直接發放糧食,也有用意在內。鄭鈺銘和楚朝輝雖然算掌握了吳國大權,可是手上可用的人實在太少,南埠和山谷抽調來的一部分識字奴隸和平民,因為地位關係,只能充當小吏。如今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的還是識字的貴族階層。
鄭鈺銘為了防止發放糧食環節出現貪污現象,就用糧券來預防這一現象,因為指定兌換糧券的糧店由鄭鈺銘完全掌控,只要拿著糧券去兌換的人有不妥,糧店的人會記下報告給黃鐘,黃鐘馬上會讓情報處進行調查。這樣一來,想鑽以工代賑空子的官吏馬上就會顯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絕貪污。
鄭鈺銘使用以工代賑糧方式進行建設,既可以解決百姓的飢餓問題,又可以集中到大批的勞力進行基礎建設,而且參加勞動的勞力勞作時,主觀積極性很強,即使工地上監工不多,也很少有怠工現象。
鄭鈺銘粗粗計算過,一家五口人,只要有一人能出工以工代酬,其餘四口人靠著每天的五斤粟米,加點野菜蔬菜和雜糧,還是能填寶飽肚子。到了明年五月份大小麥收割後,農民家中就能接上青黃。而那時,土豆和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會在全國全面推廣,興修了水利後的農田,只要不是遇上百年一見的大旱和大澇,吳國農夫們精耕細作下,將在秋季迎來大豐收,可以預見,吳國的農民將有一個富裕的豐收年。
這時候的百姓,上繳賦稅的同時,還得承擔統治者指派的勞役,勞役是義務的,是無償沒有任何報酬。鄭鈺銘的以工代賑方案一出,王庭的許多大臣覺得鄭鈺銘為人太過仁義,對百姓應該承擔的義務還付給報酬,真正是一位仁善的公子。鄭鈺銘動用付報酬的糧食除了漪姬收刮的,就是抄家抄來的,這種方案不觸及貴族們的利益。王庭庭議討論時,反對聲音微弱也不堅決。
在太子府邸幹著活的毛老大,心裡就在感激著仁厚的公子明,他根本就不會意識到,鄭鈺銘拿著本來屬於他們自己的糧食,在驅使他們出力去換回。
太子府中的人被漪姬滅了滿門,人死光了,府邸卻沒有受到損壞,房屋建築還保持著王國繼承人應該有的富麗堂皇。太子府除了有三百多間房子,還有兩個花園,一塊面積很大的練武場。
鄭鈺銘已經決定明年開春,在王都和達城各設一所大學院,王都的學院在吳國北部,就稱之為北學院,在達城的學院地處吳國南部,就取名南學院。
北部學院院長由太傅擔任,太傅自西侯繼位後,就多次表示要遠離王庭,鄭鈺銘心中樂見這頑固老頭不在王庭指手指腳,不過太傅名士的名頭很響,去做學院院長可以增加學院名氣。
讓太傅做北學院院長,並不是將學院完全交託,北學院的行政總務是范津,范津負責行政管理的同時,兼任導師之職。
至於達城的南學院,鄭鈺銘聘請了許國名士王頡為院長,王頡本來就對推廣自己理念樂此不疲,聘請他擔任南學院院長的文書一到,馬上欣然接受。
太子府邸既然要改成學院,府中就得重新佈局一下,為了讓學院的學生能有活動場所,除了練武場保留,一所小花園花木被移植,觀賞的荷塘用土填平,這裡以後就是一個學生運動的操場。
毛老大和幾百個預備兵在太子府邸就是在幹著移植花木的活。小花園的花木挖出後,毛老大將花木裝到小車上,推著小車運到王都一條開寬的大街兩旁重新種植。
為了每天的五斤粟米,毛老大幹活幹得非常起勁,一邊干,還一邊吆喝毛柱子,不准毛柱子偷懶休息,惹得毛柱子牙齒非常癢癢,不過看著遠處的監督官,毛柱子只得將到嘴的難聽話吞進肚子。
和毛老大不同,毛柱子在知道自己只是一名預備兵,不是正式兵後,心裡很失望,不過半年後可以陸續轉成正式兵的補充規定,又讓毛柱子充滿希望。毛柱子原來在村子裡幹農活就沒有毛老大勤快,現在衝著先進分子可以首先轉正的條列,毛柱子幹活比平時賣力,只是當監督官走開,毛柱子會設法偷下懶,可是有自己這個死腦筋的同鄉在,毛柱子連背著監督官偷懶的機會都無。
「毛老大,你有一身蠻力,你吃得消,我這細胳膊細腿的,比不上你啊!」毛柱子壓低聲音訴苦。
「細胳膊細腿?」毛老大抹了下頭上的汗珠,掃了下毛柱子全身,他可沒看出毛柱子有多瘦弱,要真瘦弱了,招兵處也不會將毛柱子招收進軍隊。「你報名時可沒這麼說。」
「那不是比你不足,比其他人有餘嘛!」毛柱子磨牙,他不勇敢向招募官自我推薦,不就要跟村中其他年輕人一樣被篩掉,那樣只能回村子興修水利了。
「等等我來拉車,你在後面推吧。」毛老大看毛柱子神色可憐,便想照顧他一把。裝載花木的小車是兩個木輪子,裝滿東西很沉重,需要一個人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後面推,拉的人吃力,推的人比較省力。
「哦,這個好!」毛柱子高興,送花木的路途有一半不需要推車的人用力,比在太子府邸挖泥土省力許多,而且運送花木的過程中,還能一路看看熱鬧。
吳國跟趙國達成和平協議後,王都康城緊張氣氛為之一鬆。街上聚在一起的百姓議論話題不再是打不打仗,而是王都宮牆貼出的幾張王榜,自打王榜貼出後,王榜下總是圍繞著大群的百姓。
「好像又貼出新的王榜了。」毛柱子王榜最感興趣,原來招收新兵的消息就是用王榜告知百姓,毛柱子聽到看過王榜的百姓議論才知道徵兵消息。
「王榜貼出的都是好事。」躬著背拉車的毛老大憨憨一笑。
當村子裡的其他年輕人在徵兵處落選後,毛老大還非常可憐同情老鄉,因為他知道一個村子的人家中情況都差不多,即使是最富裕的族長家中,糧食也不夠維持到明年夏收,不能當兵,就意味著沒有獲取糧食的渠道。
毛老大當兵三天之後,王宮宮牆就貼出以工代賑的王榜,王榜除了解釋什麼叫以工代賑,還貼出了王都準備動工的地方,王都城外準備興修水利的地址,想以工代賑的百姓,可以選擇到離家最近的工程去報名。
毛家村附近的一條河流就是一個水利工程修建處,按照那座水利工程的規模,毛家村附近的幾個村子勞動力都可以去出賣勞力換取糧食,毛老大可以想像,自己村子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會多麼高興,冬季正是農閒,誰家都可以出動所有勞動力,連強壯的婦女都可以報名參加。
「這次不知道是什麼,毛大,我去看看。」毛柱子眼睛四處一掃,發現沒有其他預備兵在四周。
監督官並不在路上監督,一般運送一趟花木會有大概時間,只要運送的預備兵差不多時間來回,監督官並不會對預備兵盤問。
「好的,不過你速度要快點,打探清楚快點追上來。」接下去的一段路比較平整,毛老大一個人拖車還行。
毛老大話音剛落,毛柱子就撒腿跑向王榜處,跑到人堆聚集處,鑽進人堆不見了蹤影。
毛老大一個人拉著車,一路都有點擔心,怕毛柱子半途開小差被抓住,這樣提心吊膽快走到目地的毛柱子的人還沒有追上,拉車沒沒拉出汗來,卻因擔心被監督官看到,愁出了滿頭的大汗。
「呼呼!毛大你一個人拉車跑這麼快幹什麼?」毛柱子終於追上來,喘著氣埋怨同鄉。
「王榜說了什麼?」見毛柱子趕了回來,毛大鬆了口氣。
「這次發佈了兩件事。」
「哪兩件?」
「一件是咱們大王明年正月初八大婚,另一件是明年二月二將舉行一次全國考試。」毛柱子不識字,這是他鑽到人堆前聽唱榜者解釋才弄明白的。因為識字的人實在少,往往出現官府一張榜告出來了,圍觀的百姓沒有一個能看懂內容。為了讓信息準確發佈出去,鄭鈺銘每次發佈王榜,都會專門在王榜前配備一位解釋人,專為百姓講解,解釋人解讀王榜內容時,聲音拖長,好似唱腔,百姓就稱呼解釋人為唱榜者。
「大王是要在百日裡大婚了。」
「是啊,王榜說先王臨終最希望看到大王完婚。」西侯幫兒子定下的田氏之女,本來準備今年豐收節後完婚,不想漪姬作亂打亂了婚期。王都平定後,田氏一家跟著西侯北上進了王都,因為吳國跟唐軍交戰,西侯身體又不好,婚期日子一直無法定下。
等到西侯去世,楚朝輝虛張聲勢唬住趙軒,換來兩國和平協定後,楚朝輝在庭議上提議為吳王笙早日舉辦婚禮,也就是在西侯去世百日之內完婚。
古人在百日期內,孝子是把死者當生時看待。 由百日期所供奉的祭品來看,就明白的告知死者百日期之後家人不再每天送孝飯,而由死者自已去做「伙食」了。這是因為他們相信人死雖然離開人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陰間),可是在陰間仍然要吃飯,就如同在人間一般,而百日期之後,死者應該能夠在陰間適應而無需再由家人送飯了。因此在百日期之內稱為,吉,可嫁娶。百日期之外就是孝尾,不吉,不可嫁娶了。
吳王笙今年已經二十二歲,如果不在百日之內完婚,就得等到三年之後再成家。大秦男性基本在十八歲左右議親,二十歲左右成家,吳王笙如果再等三年,到二十五歲再大婚的話,那就顯得太晚了。因此楚朝輝的提議一出,王庭大臣全部附議,自漪姬作亂後,吳國王庭第一次全票無反對意見通過一項提議。而王都百姓也很高興自己的君王完婚,因為君王結婚,意味著王室會有繼承人降生,王室傳承有序,國家才能安定。
「什麼是考試?」毛老大拉著車子到了目的地,一邊將花木卸載下來,一邊朝毛柱子詢問另一張王榜內容。
毛柱子抓抓頭,他也不是太明白考試這個新鮮詞的含義。「唱榜者說就是總理事和王庭百官出題,識字的人去答題。」
「考試有什麼好處?」毛老大一聽識字的人才能參加,頓時沒了興趣。
「考試的好處大著呢,考得好的會被任命為地方官。」毛柱子打聽得很仔細。
「地方官?」又一個毛老大不懂的詞彙。
「就是跟封主一樣,嗯,應該差不多吧。」毛柱子聽不懂,但不妨礙他想像。
「只要識字的都可以參加?」毛老大驚訝的張了嘴,他沒想到考試的獎勵有這麼重。
「當然,王榜還特別指出了,哪怕你是賤民,只要能在考試中考得好,一樣會被任命。」毛柱子一臉羨慕,他真希望自己能認點字,可以在二月二那天碰碰運氣。
「哎,我們還是別想了。」毛老大搖了搖頭,毛家村只有族長認識幾百個字,勉強能往族譜上添加名字,其他村人全部是文盲,二月二的考試跟他們無關,那只是貴族們才能參與的事情。
毛老大和毛柱子都覺得王榜上兩則公告,只有吳王大婚跟他們有點關係,另一張通過考試選拔地方官,和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一點關聯都無。
多少年後,人們霍然回首,吳國全國人民的命運,恰恰是從那一張王榜開始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