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九月初,趙國的西北邊郡一片狼藉,邊郡除了有高牆保護的城邑,沒有被戎人攻破得以倖免,那些防護薄弱的村寨中一片殘破,到處是戎人搶劫撤退放火殘留下殘垣斷壁,殘垣斷壁之下是燒焦的慘不忍睹的屍身,村寨中來不及逃脫的婦女和壯丁被戎人擄走,其他人等都被砍殺。等到戎人退去,倖免遇難的人們從野外或者山溝返回,在廢墟中尋找親人遺體,四野悲泣聲綿綿不斷。
趙軒帶著從趙唐邊境撤回的三萬兵馬,一路急行,在八月底包圍了正在村寨搶劫的兩千餘人的大股戎人。三萬對兩千,趙軍沒有懸念地將戎人全部殲滅。趙軒看到村寨被戎人掃蕩後的慘狀,怒火中燒,將俘獲的戎人一個不留,下令全部處死。
趙軍追趕到邊境時,戎人南下搶劫已接近尾聲。被趙軍全部殲滅的這股戎人是負責斷後的一個部落。趙軍就地稍事休息就北上追趕,想把被戎人擄走的百姓追回。追了兩天,一直追到趙國境外的附庸國,才追趕上零星押著戰利品慢騰騰回返的戎人。
趙軒一邊分兵解救被戎人俘虜的百姓,一邊令主力急追滿載財物和女人行走緩慢的戎人大部隊。戎人得到後面有幾萬趙軍追趕的消息,匆忙將影響行走速度的載物丟棄,減輕馬匹負荷快速向草原撤退。戎人撤離路上到處散落的是物品和尚有餘溫的屍體,有些沒有當場斷氣,還在血泊蠕動。這些野蠻的搶劫者將影響他們逃跑的婦女和壯丁都殺死了才丟棄。
一路的慘狀,讓追趕的士兵紅了眼,趙軍雖然使了全力追趕,還是止步於附庸國邊境,附庸國再往北就是大秦宗親的封邑,趙軒沒興趣也沒能力幫天子貴胄驅趕戎人。
戎人南下搶劫的人數只有萬餘,數量雖只有的趙軍的三分之一,但是遊牧民族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對他們來說,騎馬飛奔如吃飯睡覺一樣平常。趙軍騎兵即使有馬鐙幫助穩固身體,雙方交起手來,趙軍騎兵一對一不是遊牧民族的對手。
趙軒下令停止追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糧草問題。
戎人一路燒殺搶留下的都是廢墟,趙軍的糧草沿途無法得到補充,全軍攜帶物資不能持久,即使遠遠可以看到戎人馬匹奔跑揚起的塵灰,趙軒還是不得不下令全軍止步回返。一支沒有糧草的軍隊如果被物資豐富的戎人包圍,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躲在高牆內倖免遇難的附庸國國君和貴族,見到趙軒嚎啕大哭,他們的命是保住了,財產損失很大,防禦不堅固的農莊都被戎人搶劫一空,眼看寒冬就要來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沒有外界救濟的話,附庸國國內平民百姓無法安然過冬。
趙國境內西北邊郡同樣遭受戎災,趙國的財政都不能救濟全境內的百姓,既然都自顧不暇,趙軒除了好言安慰附庸國君臣,沒有許下幫助的承諾。
附庸國君主和貴族失望地目送趙軒率領的大軍離去,沒有外援,依靠自力更生,這個小國人口能有一半熬到明年春天就不錯了。
趙軒返回境內的郡城,一邊分出軍糧救濟難民,一邊派人回王都籌集物資。這幾年冬季總是提前,如果不盡快調集物資來西北救災,等到十月份冷空氣南下,百姓飢寒交迫中更加生存不下去。
「殿下,吳國報紙送來了。」伯耀手上捧著一疊報紙來見趙軒。
趙軒正在紙上統計地方官吏送來的受災情況,見到伯耀手中報紙,人有點恍惚。
從趙唐邊境被迫返回援救王都,到後來追趕公子適,北上抗擊戎人,趙軒忙得馬不停蹄。每期必看的吳報因為他行蹤不定無法及時送至,趙軒已經有一個月沒有閱讀吳報。
「唐國國內百姓竟然如此淒慘,唐王的暴虐可比戎人!」趙軒按照日期一一翻看,越看到後面越唏噓。
「吳國這樣厚待唐地百姓,兼併唐地可說得不償失,這公子明太過揮霍。」伯耀跟在趙軒後面快速掃視報紙內容。
八月初的報紙大都是讚揚吳兵的神勇,以閃電速度拿下了唐王都,然後是大批學子在報上撰文痛斥唐王的罪有應得。到了八月中後期,隨著鄭鈺銘和吳王笙夫妻親臨唐地犒軍,跟著一起前往的兩位報紙記者發回的消息全部是唐地百姓窮困潦倒,頻臨飢餓病痛死亡,吳王笙夫妻親臨難民賑災點發糧的報道。
吳國王庭救濟唐地的物資一筆筆在報紙上公開,伯耀粗粗統計了一下,支援唐地花費的錢幣要比趙國三年的財政收入總數都多。伯耀暗自琢磨,如果趙國拿下唐地,不可能有如此數額的錢財投放到這樣的窮窟窿中去。
趙軒淡淡看了伯耀一眼,搖頭反駁:「目前看起來吳國倒貼唐地是得不償失,可等唐地舒緩過來,可以徵收到的錢財何止這個數目。」
說到這裡,趙軒又重重歎了口氣:「公子明如此作法,唐地民心向吳毋庸置疑。」
趙國四年前兼併衛國,剛兼併下來時,衛人心存復國念頭的大有人存在,趙軒為了掐滅衛人復國的念頭,以瘟疫氾濫為名,秘密處置了衛氏王族,使衛國復國者失去擁戴人選。處置掉衛國王族,趙軒對衛國百姓實行減賦安撫政策,三年才將衛人融入趙國。這次公子適起兵襲擊趙王都,衛地無人響應。
「吳國太過陰險,說是聯盟一起伐唐,行動卻先堵截吾軍,吳國擺明就是不想吾軍去唐分羹!殿下,吾國不能就此罷休。」伯耀想起衛青神氣活現的樣子,就覺得滿心的憋屈。
趙軒臉色陰沉,即使對鄭鈺銘很有好感,吳國做出的獨吞唐地的舉動,讓趙軒對吳國很有意見。
「報!王都來人!」就在趙軒陰沉著臉琢磨要怎麼對付吳國時,親衛進來通報。
這幾月只要有急報送給趙軒,都是非常不好的消息。趙軒現在一聽是王都來人,『唬』地一下站起,怕王都又出什麼不好的大事。
走進來的是王宮的一位侍者,侍者風塵僕僕,臉上卻帶著喜氣:「小人參見殿下!」
「起來說話。」趙軒見侍者臉上表情不錯,提著的心稍稍落下。
「稟殿下!吳國總理事派了使團到王都,帶來了農具圖紙和糧種。」
「哦,原來明公子還記得。」趙軒點點頭,吳國使團送來的東西都是他在達城跟鄭鈺銘討要的。
鄭鈺銘守信將東西派人送來,趙軒對吳國的埋怨稍微減輕。
「吳國使團除了送交這些東西,還遞交了他們總理事的一封親筆書信。」侍者將鄭鈺銘的親筆信遞給趙軒。
趙軒接過信封打開,一股清香撲面而來,霎那間,趙軒彷彿看到身穿淡青色太極功夫衫,慵懶地半靠在躺椅上的鄭鈺銘。
「殿下,公子明寫了什麼?」伯耀見趙軒凝視著信紙久久不言,不由開口詢問。
趙軒醒過神,臉上神色有點尷尬,他一邊快速掃視信紙內容,一邊含糊其辭的回答伯耀:「也沒寫什麼,只是些問候」趙軒說了半句突然停頓。
「怎麼了,殿下?」伯耀驚奇,他發現趙軒臉上有了笑容,而且笑容越來越大。
「明公子到底仁慈,這次雪中送炭來了!」趙軒笑著將信紙遞給伯耀閱覽。
伯耀捧著鄭鈺銘的信細看,看到一大半也忍不住驚喜:「明公子要贈送大量物資給吾國救濟西北邊郡!」
「不錯,吳國使團出使時,物資已經由商人北運來趙。」
鄭鈺銘在信上對戎人南下搶劫表示憤慨,對趙國遭受的災禍表示感同身受。鄭鈺銘表示,即使吳國為了救助唐地百姓要勒緊褲腰帶,但為了幫助盟友受難的百姓平安度過寒冬,吳國會想盡辦法籌集物資,將物資運送到咽喉口城池交由趙國邊防軍。
鄭鈺銘的信末兩句話尤其讓趙軒感動。
兄之難,弟當竭誠分憂,可恨庸王臨死焚燬了珍寶閣,唐地財寶付之一炬,鈺銘囊中羞澀,竭盡所能只籌集到如許粟糧和衣物,望兄笑納!
伯耀對吳國的怨氣被附在信件一起送來的長長物資清單驅散一大半。「吳國商人運送貨物迅速,想來那些物資快到咽喉口邊境了。」
鄭鈺銘的信由趙王都轉到趙軒手上花費了七八天時間,加上吳國使團行走到趙王都用了四天,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以吳國國內道路情況,跟吳國使團一起出發的商隊,應該可以趕到咽喉口邊境了。
「汝不必回王都,帶孤的手令速度去咽喉口邊境,命令邊境守軍護送吳國商人直接來西北邊郡!」趙軒寫了手令遞給侍者,讓侍者直接去咽喉口邊境傳令。
趙軒粗粗估算了一下,有了吳國的幫助,除了能幫助西北郡百姓度過寒冬,還能分出一些物資救濟趙屬附庸國。
趙軒將救濟物資做了劃分,留下一部分趙軍在西北郡鎮守,防止戎人回襲,自己率領餘部班師回都。
大軍回到王都,趙軒先進王宮面見趙王。
趙王是躺在床上接見趙軒的。五十幾歲的趙王,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出頭的年代,已是高壽。趙王本來就是因為年老精力不濟才讓兒子執政,這次被公子適偷襲嚇了一下,又因戎人南下搶劫趙國西北焦急,趙王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衰弱,只為了讓領兵在邊境抗擊戎人的兒子安心,趙王才硬撐著在王都坐鎮。等聽到趙軒領軍返回的消息,趙王整個人鬆懈下來,躺倒在床上不能爬起。
趙王跟看望他的趙軒說了幾句話,便陷入昏迷。趙軒召來王宮醫者詢問,幾位醫者小心委婉表示,趙王已到油枯燈滅之時,言下之意要趙軒做好準備。
「大王大限還有多久?」趙軒忍著傷心問醫者。
趙軒直截了當的問話,讓幾位醫者面面相覷,到最後,還是一位最年輕的醫者上前答話:「如果時令不太寒冷,還有兩到三月。」
趙軒閉目長歎,醫者這麼一說,是確診趙王無法活到明年新春。
悶悶不樂的趙軒回到太子府,剛清洗好換了便服,太子妃便端了藥膳前來問候。
「殿下一路辛苦了!」太子妃將藥膳端放到案几上,對趙軒行禮。
「愛妻於府中主持中饋,也是辛勞!」趙軒微微皺眉,自己的父親病倒在床,作為兒媳卻打扮華麗,這讓趙軒心底有些微不滿。
其實太子妃最近兩天去跟趙王問安,都沒能親眼見到趙王,太子妃並不知道自己公公已經病倒在床。聽到趙軒回府,太子妃精心打扮一番才來面見丈夫。
「殿下,妾的王兄前些日子來了書信。」太子妃沒有注意到丈夫臉部細微變化,她笑吟吟地坐在趙軒對面。
「哦,王兄信上說了什麼?」燕國國君是太子妃的親哥哥,趙燕聯姻,燕國王姬女的陪嫁裡最貴重的是六匹燕地種馬。有了這六匹上等種馬,趙國的馬匹質量有了一個飛躍。燕國駿馬強健善跑在大秦首屈一指,是最好的戰馬。
「王兄想跟齊魯兩國結盟共同抵抗吳國。」
「共同抵抗吳國?吳國難道想侵佔他們了?」趙軒驚訝,他領兵在外,音訊不通,僅知道齊魯自危想抱團抗拒吳國。
「殿下說過,吳國是強敵,現在沒有侵佔想法,不代表以後沒有,前些日子,吳國不是想滅唐就滅了嗎?」
趙軒對吳國一直以來的表現都是忌憚,太子妃認為趙軒巴不得吳國被群起攻伐。
趙軒沉默,唐國被滅是唐王自己作死,吳國伐唐是為鄭鈺銘討回公道,同時要跟唐國討公道的還有他趙軒,趙軒除被魁吉刺傷手腳,還差點成了行刺主謀。太子妃為唐國抱不平的語氣讓趙軒不悅。
「聯盟了是要共同出兵吳國嗎?」趙軒語氣淡淡。
「王兄在信上沒說。既然大家都一起聯盟抗吳,殿下,吾國也可以加入,這正是削弱吳國的大好時機。」太子妃進言。
趙軒心動,不錯,吳國閃電滅唐給周圍諸侯國帶來了威脅,趁此機會,也許可以聯合起來孤立吳國,削弱或消滅強鄰。
趙軒這邊聽了太子妃的話心動,可是想到吳國無私的援助、因吳國商貿受益的邊境關卡,再想到以後跟吳國合作的造紙廠,鄭鈺銘親手繪製的農具改良圖紙,無償贈送的優良稻種,會持續供應的殺蟲醋液,趙軒猶豫了,趙國從吳國獲益太多。
太子妃見趙軒認真思考,以為趙軒同意了她的建議,心底有點自得,夫國和母國站在一個戰壕是她最樂見的事情。
「殿下,王兄這次來信,還有一個請求。」
「王兄有何請求?」趙軒正拿不定主意,聽到大舅子有請求,便暫時放下權衡。
「燕國今年災荒,王兄請殿下援助燕國糧食五千石,趙燕往來,都是趙國受惠,王兄輕易不會開口,此次殿下定要相幫。」太子妃托出燕王打算。
「匡當!」趙軒忽然起身,揮手打翻案几上的藥膳,藥膳湯汁濺到了太子妃左手手背上。
「殿下為何發怒?」太子妃驚得倒在地上。
趙軒冷笑:「王兄一開口就是五千石糧食,難道燕國不知趙受戎人南下侵擾,西北邊郡損失巨大嗎?王兄即使路遠不知,汝在王都也不知?」
趙軒不相信自己的大舅子不知道戎人南侵的消息,知道了卻依然開口索要物資,這種毫不體諒的要求讓趙軒氣憤。為了得到燕國的種馬,趙國付出的聘禮相當的豐厚,跟燕國聯姻後,燕王總時不時暗示趙國每年要多送財物給他,趙軒自認為,為了燕國的六匹種馬,趙國付出的代價已經足夠,燕國不能再貪得無厭。
趙國國內今年也有乾旱,只因為趙軒平時注重民生,鼓勵各地修建水利,才讓趙國百姓能收穫到填飽肚子的糧食。這次西北郡受戎災,如果不是吳國鼎力相助,趙軒無法讓西北郡百姓都安然過冬。而燕國明知趙國自己糧食緊張,西北郡遭受重災,還獅子大開口索要大量糧食,實在是自私自利到極點。
「不是吳國有援助大量糧食嗎?從中可分些與王兄」太子妃委屈,她聽說吳國援助的糧食就有萬石。
趙軒氣急而笑:「愛妻好算計,原來是看中吳國的援助,可笑孤剛才還意動要聯盟諸侯削弱吳國。趙國遭遇艱難,僅吳國體貼無私相幫,燕國是孤姻親國,卻只顧自身,不相幫就算了,竟然算計起吳國的無償援助。」
為了從燕國得到良種馬匹,趙軒用婚姻和大量財物去交換。不提任何要求就慷慨相幫的,僅有吳國公子明。
「殿下,妾不知西北郡受害如此嚴重」太子妃見趙軒發怒,連忙申辯。
趙軒冷冷盯著太子妃:「汝如今是趙婦,出嫁從夫,如果心底只有汝母國,休怪趙軒休婦!」
趙軒丟下重話,甩袖離去,到嬡姬處休憩。
太子妃萎頓在地,撫著燙傷的左手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