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第99章
第三卷國難第三章中國海(一)上

 第三章中國海太陽緩緩從海平面上升起,將萬道彩霞揚撒在乘風破浪的艦隊

上。五艘運輸船,四艘護衛艦排成一列縱隊,切開碧波,向北方急馳。

 桅幹上,邵雲飛懶懶地打個哈欠,伸伸腰,從晨夢中醒來。他喜歡把在清晨

把自己掛在桅杆上等待日出,殘了一隻手臂,並不妨礙他在蜘蛛網一樣的纜繩間

縱來跳去。海上風平浪靜的時候,用身體貼住橫桅,他就能在上邊休息。一邊享

受海風,一邊等待第一縷陽光照在臉上那份輕柔。

 “邵兄,你醒來了,下去吃早飯,我讓人在廚房給你留著呢,上好的南洋燕

窩”,船首的馮子銘聽到了頭頂上的動靜,抬頭看了看,熱情地招呼。

 二人結伴航行海上多年,彼此間的配合十分默契。馮子銘在海上最希望見到

的就是邵雲飛擺出這副慵懶模樣。一旦邵雲飛躺在桅杆上睡覺去了,就說明幾個

時辰之內海上都不會有危險發生,大家可以跟著享受危機四伏的航海生涯裡難得

的悠閒。

 “好勒”邵雲飛答應一聲,用斷臂上的鐵鉤掛住纜繩,哧溜一下從半空中滑

落,騰雲駕霧般落到馮子銘面前,豪爽地笑著說道“你幫我在這看著,讓瞭望塔

上的兄弟注意觀察。一個時辰後航向轉往十點鐘方向,今晚咱們在去年夏天幫助

土人們建設的那個港口落錨,讓大夥休息三日,和土人交換些糧食。大後天掛滿

帆,如果老天做美,咱們向東直插南巫裡,兩個月後就能到金州港”。

 “放心吃飯,別燙著”,馮子銘笑著在邵雲飛被太陽曬成古銅色的光膀子上

捶了一拳,“吃完了飯順手幫我檢查一下這次的地圖,畫錯的地方悄悄地改了,

別告訴我知道”。

 邵雲飛笑著回了馮子銘一拳,嘻嘻哈哈地回艙去了。兩個老搭檔這次南下收

獲頗豐,特別是馮子銘,經過反復堪察,他船隊應該已經到達了非洲的最南端,

繞過這個飛滿懶鴨子的海角(賴昂氏企鵝),應該就可以向北駛往令一片未知海

域了。參照武安國提供的如畫江山圖,那邊將通往歐洲,一個幾乎與中華隔絕的

文明。

 由於不知道向北多遠才能找到可以補給之地,馮邵二人決定返航。在莫桑比

給港將積存在那裡的黃金象牙裝船,星夜返回大明。按計劃,這次返航,賣掉所

有貨物後,艦隊將淘汰幾艘船隻,在天津港定做兩艘代表最新技術的混帆快船,

再次南下。估計大明的秋天,也就是赤道南邊的春天時節可再度到達雲飛角(非

洲南端,馮子銘執意以邵雲飛的名字命名),再那裡草建補給港,積存糧食。在

當地夏天的時候繞過非州北上,尋找連接東西方的海上通道。

 “通知各船艦長,保持距離和隊形,讓一半水手下去休息,下午三點開始准

備登陸物品”。馮子銘用望遠鏡看看周圍,又觀察了一下海水的顏色,大聲吩咐。

塔臺上的傳令兵吹響銅號,滴滴答答的嗩?{聲響徹雲霄。傳令助手將不同顏色的

信號旗來回晃動,跟在後邊的各船用旗語回應,甲板上不時傳出水手們陣陣歡呼。

 “這幫小子,想陸地都想瘋了吧”,馮子銘微笑著想,心頭慢慢回味起自己

剛到海上的光景。那時候,自己也是天天盼著艦船靠岸,可是,當真正上了岸,

又特別懷念海上那天似穹隆,水無邊際的雄壯。

 也許有些人天生是海的兒子吧,就像船艙裡的老夥計邵雲飛,都到了回家抱

孫子的年齡了依然賴在海上。別人渴望回到陸地,他卻是不到船上就睡不著,近

二十年來,無欲無求。風靡天下的《馮氏海圖》和《馮氏博物志》有一半功勞應

該分給他,可此人卻不願意署名。

 “老夥計,發什麼呆呢,想老婆了吧”,一隻冷冷的鐵鉤子搭在了馮子銘的

肩膀上,將他從遐思中拉回。

 是邵雲飛吃過早飯出來了,唯一的手拍著滾圓的肚子,志得意滿。

 “我在想這片海,站在這裡才知道人的視野有多狹小”,馮子銘笑著應了一

句,將目光投向海天相接處。天盡頭,幾片白雲悠閒地浮著,縷縷雲絲宛如西子

湖畔浣紗少女手中的白紗。

 “登東山而小魯,等泰山而小天下,上千年了,就沒人想過到比泰山更高的

地方看看,劃個圈子將自己關起來”,邵雲飛淡淡地應了一句,將雙臂支到了船

檣上。信風已經開始吹了,嘩嘩的海浪拍打的船舷,將船推得愈發輕盈迅捷。

 “是啊,等我們真連通了東西方,兩種皆然不同的文明就要彼此面對。那時

候必定有更多的金髮碧眼的人來到我大明,卻不知除了商人,我大明有多少人願

意放棄‘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馮子銘感慨地說了一句,亦將身體支撐在

船弦上。他的海圖、他的書給馮氏家族帶來的無比榮耀,但家族的長輩卻一直將

他視為叛逆。不在父母身邊盡孝,亦不走仕途為國盡忠,甚至連親生兒子都沒認

認真真抱過幾回,儒門所非議的不孝之舉動他幾乎占全了。

 “沒關係,等將來咱們都老了,就將這些退役的船收集起來,辦一個船員學

院,就像北平書院般,培養出一堆水手來。遠洋沒了危險,並且能賺到錢,出洋

的人就多了”。邵雲飛有一搭沒一搭地回了一句。胳膊底下的船檣傳來陣陣清涼,

他喜歡這種感覺,這艘日級艦改裝的民船跟了他十幾年了,對這船的性能邵雲飛

如朋友般瞭若指掌。此次返航,為了安全起見,這幾艘船就得退休。邵雲飛不願

意看著自己心愛的坐騎在海邊一天天變成朽木,也不願意看著它被推進船塢分解

成木材。心裡一直想給船找個安身處,哪怕像皇家動物園那樣辦個船隻博物館,

也能給這些老朋友安排個滿意歸宿。

 “希望我們到時候能招得到人,不像西洋廟那樣靠發麵包和銅錢來招募信徒”。

馮子銘自我解嘲地笑了一下。他對航海事業的前景看得不像邵雲飛般樂觀。自從

安泰皇帝登基以來,海關只起到了收錢的功能,朝廷對私人船隊的支持還沒有洪

武皇帝時力度大。朝廷高層一度有海外貿易導致大量貨物外流,影響抬高了大明

物價的抱怨。照目前這種情形發展,真得很難預測將來會怎樣。這也是他不顧沿

途阿拉伯海盜多如牛毛的危險執意西下的原因。他希望在朝廷對艦隊有不利舉動

前,完成自己少年時的宏願,找到連接東西方的航路,甚至找機會證明大地是圓

的。

 “要是有錢,學學洋和尚的辦法也不錯,就當是投了資。至少他們現在的信

徒越來越多”。邵雲飛想到稀稀落落分佈在大明各地的那幾個洋廟就覺得有趣。

這些洋和尚就像奸商一般,先花錢傳教,等信徒入了教以後再讓他們捐錢捐力。

真有信徒捐大半個家業的,也有信徒不要錢幹活的,洋和尚們就用不斷籌來的錢

繼續辦廟招更多的信徒。“夥計,你不覺得這些西夷和我們有很大不同麼。我不

知你們這些讀書人怎麼想,反正就我這個粗人的觀點,咱們中原和西夷本是完全

不同的兩類人,用你們讀書人的話說就是兩類文化。被大海和沙漠隔開,一直沒

交往,也分不出優劣。咱們有咱們好的東西,他們也有他們的優點。倒不是完全

的蠻夷之地”。

 馮子銘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邵雲飛的話非常有道理。這才是他最擔心的事。

如果船隊真能溝通了東西方,兩種文明互相接觸的勢頭必將無法阻擋。到那時誰

從對方那裡學的優點多些,誰就會領先些,發展快些。中華百姓雄據東方,四夷

來朝的日子過慣了。幾千年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大夥會抱著一顆平常心去向蠻

夷低頭求教嗎?這麼多年,武安國引進的那些希臘神話還不一直在民間當作臥室

讀物看。伯文淵推崇的那些希臘學說,周無憂提倡的三段論推理,不都曾遭到舉

國學者的反對。特別是伯文淵那些著作,在江南,無論明白不明白其中意義的,

只要是自覺識過字的人,誰不上來踏一腳,吐幾口吐沫以示見識高明。

 “歎什麼氣啊,至少我們這輩子已經努力做過了吧,至少你兒子,我兒子,

老郭的兒子不會窩在家裡吧?至少這船上的夥計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不會窩在家裡

吧。我就不喜歡你們讀書人想那麼多,這天下許多事,盡力而無悔,足矣”。邵

雲飛用油光光的肩膀撞了老夥計一下,豪氣萬丈地說“也倒是,盡力而無悔”。

馮子銘聳聳肩膀,輕鬆地笑了笑,自己這輩子努力了,無愧於心。管他下一代人

如何呢,他們會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選擇。無論他們做了什麼選擇,至少他們

比自己這代人年青時眼睛睜得大,可選擇的路更多,更廣。

 第三卷國難中國海(一)下中國海(一)下熱帶正午的陽光幾乎垂直地射在

海面上,絲絲熏風從水上升起,吹得人睜不開眼睛。獨臂將軍邵雲飛在橫桅上伸

伸懶腰,晃了晃手裡的酒罈,將最後幾滴女兒紅倒進口中,深吸一口氣,非常享

受地品味酒和生命的味道。

 他喜歡大海,只有在風尖浪頂他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存在,感覺到自己那無拘

無束的靈魂圍繞在白帆間歡歌。相比而言,陸地上只能令他鬱悶。特別是遠在萬

裡之外的故鄉,每次回想起來都不開心,朦朧的記憶中總有些傷痛的感覺,偏偏

對那裡又不能釋懷。

 “那裡規矩太多了”,邵雲飛用一根纜繩拴住酒罈口,輕輕地將?子順向甲

板。“偏偏有些規矩的作用就是讓人難受的。除了令人難受外沒有別的目的。不

像在船上,雖然我也規定的大家的職責,至少,大夥兒都知道制訂這個規矩的目

的是為了生存”!

 他還清晰的記得家族中從早上起床到吃飯座次,再到晚上熄燈順序那些繁瑣

沉悶的規則,都過去幾十年了,這些東西依然每每闖入他的夢中,驚得他從吊床

上翻身坐起,冷汗直流。記憶裡,兒提時代這些東西全部是灰色的,壓抑的令人

窒息。後來雖然隨著他投軍抗元,隨著他在積功封侯,能限制在他身上東西越來

越少,但邵雲飛還是不願意面對這些散發著稻田用肥料味道的陳腐東西。

 每個人都有他不願意面對的,每個人心中都需要一個隱藏的角落來休養傷口,

包括那個讓大夥兒驚為天人的武安國也如此。邵雲飛翻個身,將被陽光烤熱的一

半身體貼到桅杆上,將原來貼在桅杆上的皮膚沖向太陽。桅杆上傳來的涼意和徘

徊于帆間的清風讓他的頭腦更清醒。他自己不願意面對那些無所不在的等級秩序,

武安國不願意面對血淋淋的政治。郭楓呢,六省布政大員的兒子,他怕看到什麼

才一直混在自己的艦隊中,唯恐別人知道誰是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郭璞?應該

是新政執行不當地區那些衣不蔽體的百姓,那些一天要打十四個小時工,吃了上

頓沒下頓的工人吧。雖然他是布政使的兒子,沒有經歷過那些苦,但不表示他沒

看到。有時候,閉上眼睛,你卻無法拒絕現實的存在,走得離故鄉再遠,心中依

舊會還傳來她的哭聲。

 艦船下傳來一直嘈雜,來自各地水手們的方言和當地土人的話交織在一起,

鬧得不可開交。又到每天下午交換貨物時間了,水手們又可以大賺一筆。睡不著,

邵雲飛索性用鐵鉤圓端支住腦袋,興致勃勃地在桅杆上看手下那些夥計和土人們

做生意。還是他們的生活簡單,邵雲飛羡慕地看著一個土著人天真無邪的笑臉。

這個黑大個子剛拿了兩隻七彩珊瑚從水手手中換了一個玻璃瓶子,將瓶子口倒扣

在眼睛上,興奮地觀看被玻璃扭曲後的世界,嘴裡發出興奮的叫喊。

 也許這才是生命的本意,簡單而快樂。不去想自己手中東西的價值,也不去

計較未知東西的底價,只是拿我所擁有的,換回我渴望的。眼前這個土著部落倒

是了卻心中事後隱居的好地方。可心中事那麼容易了卻嗎,看看人群中忙忙碌碌

指揮當值水手籌備後勤物資的郭楓,再看看操著生疏土語向土著人詢問一頭動物

特性的馮子銘,邵雲飛決定還是結束自己隱居的美夢。這些人他都放不下,和這

些人在一起,日子同樣是簡單而快樂,他可以盡力不去想陸地上發生了什麼,和

即將發生什麼。就像這黑皮膚的土著人,他們可以不知道絲綢是可以用來做衣服

的,也不知道絲綢的紡織方法,但這並不仿礙他們用身體來感受絲綢的涼滑。

 聽到身後傳來的纜繩摩擦聲,馮子銘就知道老夥計又在桅杆上呆不住了,頭

也不回地問道,“邵兄,你過來看看,這兩頭小長頸鹿咱們能將他們活著帶回中

原麼,當年這東西可是被稱作祥瑞呢,動物園的那兩頭去年剛剛死掉,咱們帶這

兩頭回去,估計能賣個好價錢”。

 “我來看看,應該成吧”,邵雲飛落到甲板,大踏步走到船舷邊。來做生意

的黑人們看到這個皮膚顏色和肌肉都和自己類似的光膀子水手,以為見到了老鄉,

親熱地在各自的小舟上揮手致意,憨厚的笑容下,雪白的牙齒和漆黑的臉膛相映

成趣。

 邵雲飛將手指貼在長頸鹿的唇上摸了摸,感覺一下溫度,又在土人的配合下

翻開小鹿的耳朵看了看裡邊的血管的顏色,點點頭,示意馮子銘這兩頭小麒麟健

康情況尚可。中國古代傳說中世間有麒麟出,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除

了傳說中的蓋世雄主和孔老聖人,誰也沒見過這種古籍中形容為鹿身、牛尾、獨

角神獸的模樣。直到馮、邵二人第一次到達麻林國(馬林迪,在我們這個時空,

此地為鄭和的船隊第四次下西洋時到達),從當地酋長手中用一套玻璃杯買回了

兩頭小長頸鹿,才知道原來麒麟在某些地方是可以隨便捉到的。當年馮、二人邵

憑藉此神獸從朱元璋手中賺回了大把銀子,也給大明朝帶來的興奮與刺激。動物

園開始展出的第一天,整個京師都為之萬人空巷。這次南下,二人並沒在麻林國

逗留,所以忘記了給朱標也捎帶兩頭長頸鹿回去。二人本來對這位安泰皇帝就沒

甚好感,對皇帝龍體是否健康不太關心,此刻與中原相隔萬里,還不知道大明江

山又換了新的主人。

 “西南之諏,大海之滸,實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馬蹄,肉角黦黦,文采

焜耀,紅雲紫霧,趾不踐物,遊必擇土,舒舒徐徐,動循矩度,聆其和嗚,音協

鐘呂,仁哉茲獸,曠古一遇,照其神靈,登於天府。”

 負責艦隊物資補給的四號護衛艦艦長郭楓也湊了過來,用手摸一摸小鹿頭,

低聲吟了幾句當年長頸鹿第一次入朝時萬人傳誦的一首短詩。當年舉國上下俱是

豪情萬丈,仿佛聖人之世轉眼間就將來臨。非洲大象、獅子、斑馬、豹和麒麟

(長頸鹿),每當馮、邵二人將稀罕的動物帶回國一次,京城就為之歡騰一次。

可惜,突如其來的寒夜與槍聲過後,一切全變了。

 激情退卻,一切露出了它的本來面目。當朝廷已經無法適應那些變革時,不

是朝廷跟著百姓的需求而改變自身,而是用火銃來規範變革的方向。

 “你們這裡也有麒麟麼”,郭楓好奇地問?據他讀過的《馮氏博物志》記載,

麻林國在此地向南甚遠。

 馮子銘也有些奇怪,掏出鉛筆和紙,一邊記錄下當地位置,一邊嘰裡咕嚕地

將郭楓的問話翻譯給土著人。

 “嘟嘟,嗚嗚,嗚嗚”,土人搖搖手,憨厚地解釋。在邵雲飛和郭楓眼中,

這些音階都是嗚嗚嚕嚕,根本沒有區別,馮子銘的臉色卻突然凝重,盯著土著人

的眼睛,連珠炮般問個不停。

 土著人以為馮子銘要反悔,指著蒼天大海起勁地叫喊,引來的一堆旁觀者。

雙方溝通不太通暢,由二人之間的交流逐漸變成七八人的會談。急得郭楓和邵雲

飛在一邊抓耳朵撓腮,欲上前幫助分說,卻找不出半個當地詞彙。

 足足過了將近一壺茶時分,馮子銘才將土著人需要的東西交付。吩咐水手將

小長頸鹿關進貨艙,然後沖邵雲飛、郭楓點點頭,示意二人進船長室說話。

 “怎麼了,難道附近有危險嗎”?一進船長室,郭楓迫不急待地發問。

 “眼下沒有,但前路上有些麻煩,阿拉伯人的船隊五天前從這裡經過,他們

和我們走的是同一條航線。這兩頭小長頸鹿是他們和當地人交換糧食時留下的。

我和幾個當地人溝通了一下,他們說包著頭巾的阿拉伯人最近經常出現在這片水

域,船隻很多,並且向當地人打聽過大明船隊的消息”,馮子銘憂心忡忡地說。

 駕著三角帆船的阿拉伯人一直是大明船隊的死敵,洪武年間,西洋航線初通,

商船蜂擁而至,大明商船因載重大,返航時多帶黃金,成為是阿拉伯海盜光顧的

重點。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小規模海盜打劫,商人們還有僥倖躲過的希望,畢竟

大海茫茫,不是每次出航都會遇見海盜。後來因為商路的重合,競爭激烈,一些

阿拉伯商人開始暗中與海盜勾結,將大明商船漸漸擠出忽魯謨斯(霍爾木茲海峽

以北)、木骨都束(摩加迪休)、麻林迪一帶。大明商船的活動範圍逐步向麻六

甲以東收縮,只有一些勢力大的商團,自己組織武裝商船護航,方敢在中國和非

洲之間往來。可巨額的打劫收益遠遠高出了商船上火炮反擊的風險,到最後,整

個沿海地區的阿拉伯人開始參與對過往商船的搶劫,非但將東方各國的商船驅逐

出大洋,就連馮、邵二人的探險也不得不暫時中斷。

 安泰二年,靖海公曹振率領大明艦隊及方家船隊挨個訪問了這些城市,沐英

家族的勢力也擴展到了麻六甲,懸殊的實力對比讓阿拉伯人不得不屈服,停止了

對大明商船的公然搶劫,但受貴族們支持的海盜行為卻一直沒停止過。近幾年大

明南北形勢危急,水師無暇西顧,阿拉伯正規艦隊在海上的劫掠行為死灰復燃。

 聽到附近出現阿拉伯人的消息,邵雲飛亦大吃了一驚。如果海上發生戰鬥,

馮、邵二人的探險船隊火力太弱,絕對不是正規艦隊得對手。探險船沒有足夠的

資金和時間花在補給上,為了保證艦船的續航能力,每艘船上只保留了幾個炮位,

即使是充做護衛艦的日級船,左右船舷也只裝備了十門艦炮。作為運輸艦的混帆

大貨船武備更差,每艘船隻有六門火炮。若是放在十年前,在火炮射程上,邵馮

二人的艦隊還佔據優勢,邵雲飛曾憑藉火炮射程比別人遠而堵住阿拉伯人的港口

索要賠償。可十多年來他們的老對手一直在進步,採用各種手段提高的造炮技術,

目前艦炮射程已經和大明商船上這些二十年前的古董相差無幾。

 “看來我們只有躲了,原以為這裡距離祖法兒尚遠,阿拉伯人不會來。”邵

雲飛沉思了一會,決定先走為上。

 “好在邵大哥英明,將護衛艦的船尾也裝上了與船頭一樣的旋轉炮塔,如果

他們追過來,我們可以出其不意給這幫海盜一個驚喜”。郭楓沒經歷過大型海戰,

盲目樂觀地為自己這方鼓勁兒。

 邵雲飛搖搖頭,苦笑不止。護衛艦船頭和船尾的炮塔上各有一門主炮,可以

隨意旋轉,從各個角度進攻敵人,這是邵雲飛的保命絕技。但戰場上的情況瞬息

萬變,兩門主炮的旋轉速度肯定跟不上艦船位置變化。雖然這兩門炮是代表了北

平最新軍械製造技術的後裝炮,炮彈裝填速度和射程都比原來提高很多,但以十

二門炮的探險船和阿拉伯人裝備了四五十門炮的戰艦交手,顯然占不了什麼便宜。

 最讓邵雲飛擔心的是,目前戰船上這種後裝炮的後座力奇大,連續射擊的情

況下,二十發炮彈之內,肯定會將炮塔震毀。對方一支艦隊的戰船不會少於五十

艘,二十炮內結束不了戰鬥,大夥就只有挨打的份。

 “我們的補給購買充足了嗎”?馮子銘低聲向郭楓詢問,他已經不隸屬於大

明軍隊,逃不逃沒有面子問題。

 郭楓從懷中掏出帳目仔細核對了一下,點點頭,用同樣小的聲音彙報:“淡

水已經足夠支持一個半月,水果也差不多了。就是糧食還欠一些,我們在這裡才

停了兩天,稍微遠一些的部族還沒來得及趕到港口和我們交易。如果我們路上下

網打些魚,伙食裡配點兒黃豆麵,支撐到南巫裡不成問題。”

 “一屁掉糟”,馮子銘氣憤地罵了句‘京罵’,吃黃豆粉是老祖宗流傳下來

的節約海上糧食消耗的辦法。豆粉膨脹力大,一點點豆粉配碗冷水,絕對可讓壯

漢一天不覺得饑餓。問題是吃完了豆粉之後,肚子膨脹不止,這麼多水手在一起,

船員艙中的味道可想而知。並且長期食用豆粉對人的健康也是一種摧殘,這些水

手都是跟了船隊多年的老傢伙,幾乎彙集全大明的遠航菁英,寧可舍了船,他也

不願意舍了這些老夥計。

 “今天下午做最後補給,讓瞭望塔上加強警戒,別讓人堵在港裡。今夜起錨,

不向北,咱們一直向東,奔錫蘭山。我駕旗艦打頭陣,子銘駕二號船協調。小郭

駕四號戰艦殿后,將貨船編在艦隊中間。我估計那些阿拉伯人應該在比剌附近

(紅海與印度洋介面處一島嶼)停靠,假設他們在昨天早上得到我們的消息,最

快也得明天上午才能趕過來。”邵雲飛提筆在海圖上重重地畫了一道。

 馮子銘停止和郭楓的商議,一起走到海圖前。邵雲飛選擇的不是一條靠近陸

地的安全航線,比他大前天早上說的航線跨越距離更遠,也更危險。以目前的航

海技術,最佳選擇是沿著非洲海岸向北經祖法兒,忽魯謨斯,然後轉向甘巴里,

經古裡到錫蘭山(注,本時空鄭和航線之一)。即使托大,也應該原計劃,走比

剌,奔古裡,經錫蘭山,然後到南巫裡、麻六甲(鄭和航線之二,本章提及航線

皆為我們這個時空的鄭和航線,接下來不再注明)。邵雲飛剛才提及的這條,從

目前方位直接轉東,奔南巫裡的走法,馮、邵二人只是在多年前嘗試過一次,驚

險萬分,差點葬身於突然而至的風暴中。並且一下子跨越兩個不同水域,船隊非

常容易在大海中迷失方向,一旦走入錯誤方位,天知道還能不能回到陸地上。

 邵雲飛從二人的臉上看到了猶豫,用手上的鐵鉤子敲敲桌案,低聲安慰:

“和咱們上次走的時間不同,我們這次是三月,水面上風暴沒那麼多。況且這裡

………”,他用筆在大洋中輕輕一劃,勾出一個小小的島嶼形狀,“這裡還有一

個島,古裡人的海圖上標著,叫做溜山,只要我們找到它,就能在那裡暫時停留,

並且為我們下次再下西洋找到一個中途停靠地,如果我們下次直接走這條新航線,

可節省近一個月時間。”(請關注酒徒新書《家園》)

 “老夥計,我聽你的”馮子銘想了想,痛快地答應。

 邵雲飛接過郭楓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繼續說道:“郭小子,等

會兒去把各位船長和副手都招集到旗艦上來,按北平規矩,咱們開個圓桌會,把

情況和大夥說明白了。落到阿拉伯人手裡,他們搶了我們,又怕大明艦隊知道誰

是罪魁禍首,肯定要將大家殺光了滅口,反正都是冒險,咱們不如和大海博一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