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小皇叔》第8章
第八章 世事難料

 一旁的長孫無忌頓時恍然,怪不得今天早朝後陛下一直把他留到了現在,原來是要結親家啊。不過長孫無忌的心中卻有些不願,雖然李元嬰以孝悌聞名天下,但是卻有著敏感的皇族身份。只是看到他妹妹、妹夫興致正高,素來小心謹慎的長孫麵團自然不敢反對,滕王就滕王吧,總比江王李元祥好。

 李世民欣慰地點了點頭,他和長孫無忌是發小,知道長孫無忌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清楚他心裡不大願意把自家女郎嫁給皇族,不過見他沒有立即表示異議,李世民知道他不會反對了。

 在唐朝,輩分這個東西並不是很重要,父子娶姐妹,兄弟娶兩代公主的事例不勝枚舉。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分別娶徐賢妃姐妹。

 看到天可汗哥哥的目光在自己和長孫胖子身上來回巡視,李元嬰心裡一突,瞬間也想明白了天可汗哥哥的打算,敢情他想要親上加親啊!雖說如果娶了長孫無忌的女兒,那他就不用再擔心以後李治繼位長孫無忌會拿自己開刀,不過看著「面團團」長孫胖子,李元嬰心裡就沒底,如果他女兒長得像長孫皇后還好,但要是繼承了長孫胖子的基因,那還是敬謝不敏的好。有個能讓歐陽詢作詩嘲諷的老爹,能美到哪裡去,唐朝只是以豐滿為美,可沒說以肥豬為美。

 而且更重要的是,李元嬰畢竟有著後世的記憶,雖然他和長孫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真論起來長孫無忌的女兒應該算是他的外甥女。想到這裡李元嬰就不禁頭皮發麻,打死也不願意。

 還是長孫皇后觀察細微,見她哥哥和二十二郎的臉色都是陰晴不定的,知道這樁婚事怕是成不了了,暗暗自責考慮不周。她對她哥哥的心思還算瞭解,除非是把女郎嫁到東宮,否則身為百官之首的長孫無忌和一個藩王結親,哪個儲君能放得下心,這種情況絕非韜光養晦多年的長孫無忌願意看到的。而李元嬰這邊,昨天她就聽楊保媼提起過,二十二郎好像對應國公武家比較上心,只是當時陛下正在興頭上,所以她並沒有把話說出來。

 李元嬰越想越覺得瘆得慌,若是被天可汗哥哥給搶先乾坤獨斷了,那要再想更改就不大容易了,於是小心翼翼地回道:「皇兄說笑了,臣弟年齡尚小,現在就討論婚事是不是早了些!」

 李世民大袖一揮,笑道:「那就先定下名分好了,至於何時迎進滕王府,就由二十二郎做主了!」

 李元嬰暗自著急,他之所以買通李世民身邊的張阿難,其目的就是為了能事事都順著他二哥的意。如果在這件事上觸怒了天可汗哥哥,那原來的努力不都就付諸東流了嗎?心裡直罵楊保媼多嘴。

 要不就順從好了,反正自己不管怎麼說都是個親王,除了滕王妃外,還能有兩個正五品的孺人和十個正六品的媵,至於長孫家那位,就把她當空氣算了。種馬啊種馬,怪不得《漢書》記載,中山靖王劉勝光兒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女兒的數量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劉備之所以逢人便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也許就是因為他老人家的子孫太多,比較好濫竽充數。

 就在李元嬰思量著該如何應對的時候,長孫皇后搶先說道:「二十二郎,嫂嫂可是聽楊保媼說,你看上應國公家的小娘子了!」

 說完之後長孫皇后鬆了一口氣,幸虧陛下還沒有把賜婚的對象說出口,否則為了陛下的臉面她也無力回天了。

 「英國公?」李世民顯然感到很意外,詫異地問道:「李世績?他不是在并州嗎?怎麼,二十二郎見過茂公(李世績表字)家的女郎?」也許是埋怨長孫皇后沒有事先和他說清楚,害得他白高興了一場,還差點失了面子,語氣頗有不快。

 長孫皇后展顏笑道:「陛下聽錯了,臣妾說的是前荊州都督武士彠,武家。」

 李元嬰頓時臉色大變,他不惜得罪孫思邈,將他綁到京師為長孫皇后治病,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阿武入宮,沒想到最後還是讓李世民和武家產生了交集,難道是天意不可違嗎?李元嬰現在心裡快要把楊保媼給恨死了,一臉緊張地看著李世民,只好暗暗祈禱天可汗哥哥別心血來潮,生出召見武媚娘的念頭。

 要是讓李世民見到了武媚娘,那剛剛拐了個彎的歷史恐怕就又要回到原點了。李元嬰對李世民並沒有多少信心,要知道,李世民的後宮裡有個陰德妃,其父陰世師本為隋朝大將,李淵攻長安時,他作為隋朝長安守將,不僅殺了李淵第五子李智雲,而且還挖了李家的祖墳。就這樣一個大仇家的女兒,最後竟然還能被李世民冊封為僅在皇后之下的四夫人之一德妃,縱使最後陰德妃之子齊王李祐謀反,她也只是被降為九嬪而已。所以李世民比起他那位搶了兒媳的重孫子唐明皇也好不到哪裡去。

 長孫無忌的臉色就更加得難看了,從滕王的表情變化上看,就知道他妹妹所言非虛。雖說他是不大願意把女兒嫁進滕王府,捲進皇族裡的爭鬥,但是這麼明擺著的被人拒婚,就是普通的農夫臉上都掛不住,更何況是貴為三公的長孫無忌。他可不信,憑滕王的聰慧,還會看不出陛下的意思。「武士彠!哼,雖說也是高祖的從龍之臣,但都已經死兩年了,俗話說人走茶涼,武家豈能和孤的長孫家相提並論!」長孫無忌在心裡暗罵,原本對李元嬰的好感隨之消失殆盡,這也算是陰差陽錯了,不可不謂世事難料啊!

 聽到長孫皇后提起武士彠,李世民也不禁傷感起來。武士彠乃是參加過太原首義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物之一,武德末年,有人誣告經略江南的趙郡王李孝恭有異,武士彠遂為揚州都督府長史,監視李孝恭;貞觀初,利州都督李孝常謀反,武士彠臨危接任利州都督,可以說武士彠深受兩代皇帝的信任。兩年前李淵病逝,武士彠悲痛成疾,隨之病卒於荊州都督任上,所以李世民對武士彠還是很有感情的,低喃道:「記得當年武卿家的婚事就是由皇考親自做媒,桂陽長公主主婚,物是人非啦!」

 感覺到天可汗哥哥沒了亂點鴛鴦譜的興致後,李元嬰立即謹慎地說道:「皇兄、皇嫂!現在就開始籌劃臣弟的婚事實在是早了點吧,再說皇考孝期剛過,這麼著急就定下婚事,難堵悠悠之口啊!」雖說若是能把阿武給領進滕王府,那就一勞永逸了,這也是兩年來李元嬰定下的既定目標之一,但是他剛剛才在李世民面前提出推遲討論婚事,如今要再改口,不僅是扇自己的耳光,也是在扇天可汗哥哥的耳光。向來想天可汗哥哥之所想的新時期好弟弟的楷模李元嬰當然不可能這麼做,只好違心地否決了這個誘人的提案。

 ****

 註:李世績避諱改名為李績是在唐太宗去世後的事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