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侯門嫡女》第198章
198大結局四

  因關府幾個放了外任的庶子在當年老太爺病故時,便分了家業,並各自帶走了自己的生母,只每年年下送京城遞來節禮,令回京述職時回到府中暫住,平日只書信交往。故而如今關府分家實也只是現在住左相府的三房分家而已,定國夫人只讓周管家將府中的變故書信令人送往江陽老宅及幾個庶子之處,又請了京城中的親眷,和兩位朝中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幾位諾命夫人前來主持分家。

  而定國夫人自宣布關府分家開始便雷厲風行地將這些事都吩咐了周管家去辦理,並將分家的日子就定在了三日之後,日子一晃而過。到了分家這日,供著先皇所賜禦寶的祠堂被打開,在受邀的賓客的觀禮下,定國夫人先帶著關府的子嗣們對著祖宗牌位跪拜行禮,衆人這才移步明輝堂一一落座。

  慧安低眉順目地在下頭坐下,眼見連臥病在床的關白澤都被扶著在上頭坐下,有些癡傻發呆的關元卓也在丫鬟的照料下坐在一旁,望著一屋子神態各異,雖血脈相連卻各懷心思的人們,慧安不覺生出幾分悲涼之感來。她本能地去瞧上位坐著的定國夫人,卻見定國夫人只面色無常的坐在那裏,神情瞧不出半分的不妥,只是面色卻帶著病態的滄灰之色。

  關白澤神情悲傷地坐著,蒼老之態顯而易見,眼中甚至還蓄著淚光,而崔氏也拿著帕子瞧著一旁癡傻的兒子垂淚,關禮潔被接了回來,一趟別院不過數日,她卻清瘦了一大圈,如今坐在那裏低著頭瞧著卻是異常安生。

  二老爺和二夫人神情謙恭,唯三夫人面上帶著些不能壓抑的興奮和愉悅,被三老爺狠狠瞪了一眼這才有所收斂。衆賓客瞧著這一幕,又見向來養氣功夫不逞多讓的相爺關白澤如今竟是如此模樣,不覺皆面露唏噓。

  待到了時辰,定國夫人起身沖賓客颔首示意,說了兩句客套話,這才道: “老太爺病故時也算分過一次家了,今兒三房再分家,主要家産就是如今公中的財産,還有祖上幾輩在京城和江陽等數處置辦的三十來間鋪子,田莊,這世都三房均分,這世府上賬房處事來是有賬的,一會子叫周總管給大家讀讀,也算心中有個底。至于那些老太爺時禦賜的田莊祭田,本該歸大房所有,只老大說了,也三房平分。此外,老二和老二媳婦商量了,分了家也不出府另置府邸,只在桐花院外加固高牆,在西牆另多開上一個府門,我已同意了。至于府上賬面上如今剩下的現銀萬余兩,既是三房要出府另置府邸,這萬余兩現銀便支八千出來給三房置産,一會子周管家便將兌好的銀票給三夫人。另我的那些陪嫁,這些年所剩也已不多,那些歸誰,也都是我自己個兒的事。就是如此,誰可有什麽意見的,便現在提出來,若是無意議,周管家便念清單吧。”

  衆人聽聞定國夫人的話皆是一驚,若是按著這般分,大房這虧可就吃大了,許多本就該嫡子長房掌管的産業都被這般平分了,二老爺也便算了,那也是定國夫人的親骨肉,可三老爺卻是庶出啊,分得了這麽多的家産不說,還另得了八幹兩現銀。這偏袒之意,卻是極爲明顯的。

  連三夫人聞言都詫異地瞪大了眼睛,接著心中升起一陣喜來,複又去仔細瞧了瞧定國夫人的面色見她不似玩笑,這才禁不住揚起了唇角。

  三老爺面露動容,接著便忙跪下,哽咽著道: “母親尚在,卻要分家,已是大不孝,如今母親還這般疼愛憐惜三房,叫兒子怎麽生受得了。”

  三夫人跟著跪下,卻是沒有說話。另慧安奇怪的是崔氏聽到定國夫人的話竟是一點爭議都沒有,也默默接受了這個結果,慧安瞧去,卻見她依舊目露沈痛地瞧著關元卓。這些天來關白澤都是由著崔氏在照顧,想來這般分家既是關白澤同意的,怕早先也和崔氏商量過了。

  崔氏處心積慮這些年爲的不過是自己的兒子關元卓,可如今……怕她也已是冷了心,看的透了。

  慧安歎息一聲,那邊衆賓客們自也知道定國夫人和關白澤這般做是爲了彌補對三房的虧欠,可這富貴人家的內宅哪個能真正太平了,你三夫人被害說到底還是三房自己個兒的姨娘動了手,也怨不到人家大房頭上,故而不管怎樣,在人看來定國夫人對三房如此也已是仁至義盡了。

  又見三夫人那般模樣,宴客們對關白澤的同情不覺又升了幾分,對定國夫人自也多了幾分敬佩。

  定國夫人見三老爺哭著跪倒,令姜嬷嬷將他和三夫人扶起來,道: “無須再言了,既是都無異議便這樣吧,周管家。”

  周管家聞言上前,開始讀起那厚厚的清單冊子。因這分家時二房和三房極厚,崔氏又一直坐著未曾多言,故而極爲順利,便是好些個鋪子盈利不等,分的難免有些厚此薄彼,因大頭上各房都未有異議,這些小處便也無人吭聲。

  待一切落定,定國夫人起身,衆人也忙跟著起身送客,今日請的兩位朝中大臣,一個是禮部尚書楊大人,另一個是劉右相,那日賢康帝親往關府探病,之後皇上已允關白澤辭官的消息已經傳開,兩人免不了要和關白澤客套兩句,而幾個诰命夫人也陪著定國夫人多言寬慰,那邊永甯伯夫人卻是瞧著三夫人笑著道: “到底是三夫人有福氣,攤上個仁厚通情的好嫡母。”

  三夫人忙笑著應了兩句,那邊三老爺聞言面上卻露出了羞愧之色。客人們魚貫而出,慧安坐了一上午早便累了,關元鶴令方嬷嬷扶她回去體息,自己卻留了下來,只因關白澤一會兒還要說下大房諸事。

  客人們出了關府,府門處幾個小厮已是踩著梯子在取那朱紅大門上挂著的金字門匾,厚重的門匾被扔下來, “關府”兩個燙金大字在陽光下尤其熠熠發光,卻是墜入塵埃,無人再多瞧一眼,新的門匾同樣是鎏金大字,上書“東亭候府”,小厮們小心翼冀地將那門匾挂上。

  那邊劉右相正欲上豐,瞧見這一幕,目光不覺落到了地上被摘下的關府門匾上,一旁跟隨而來的小厮見自家老爺突然停住了動作,半響不見他上車,便喚了聲, “老爺?”

  劉右相回過神來,卻是搖頭一笑,道: “關白澤也算是功成身退了,老夫深陷朝堂,將來卻不知會落得個什麽結局……”

  小厮聽他話氣怅然,不覺一呆,複又笑著道: “老爺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太子殿下都對老爺恭敬有加,如今又和威遠候府結了親,奴才們出門都威風凜凜,皇上更是對老爺您恩寵信任,將來自是要福澤後代,留名青史的。”

  劉右相聞言瞧了那小厮一眼,似從鼻翼間輕譏了一聲,接著便登上了馬車。

  而客人相繼走後,二房三房的人便也散了,關白澤卻將大房各人都聚在了一起,道: “如今皇上已允我辭官歸鄉,江陽四季如春,又有祖葫庇佑,我和母親已經商量過,決定擇日便回江陽老宅養病。這次回去便不准備再回京了,卓哥兒身子不好,南方名醫卻也不少,想來換個環境對他也是好的。潔丫頭的婚事,這兩****便會到淮陰侯府,能提前便提前嫁過去吧。如今府上出了這麽些事,老太君病重,夫人身子也不好,蘭姨娘便不必跟著回老宅去了,就到廣寒寺代夫人給老太君祈福吧,我已和靜和師太打過招呼,明兒便啓程吧。皇上體恤,恩賞了晨之一個從六品的安州州同,既是放了外任,便沒滯留在京城的道理。來日去吏部入了簿,領了官印,便趕往安州去吧。小陳姨娘如今還有身子,四少奶奶又還在養病,便先留在京城,等來日小陳姨娘分娩再一同前往安州。”

  當年肖姨娘小産之事雖是事隔多年,早尋不到什麽證據,但衆人卻也都信蓉姨娘當時的話不會是栽贓,故而當日聽聞蓉姨娘的話,關晨之便替蘭姨娘捏了一把汗,如今聽聞關白澤如此發落蘭姨娘他一愣之下忙跪下求情,而蘭姨娘已是受不住地面色慘白了起來。那日審訓蓉姨娘時因她身上還帶著重傷躺在床上,故而便沒有到場,後來便聽蓉姨娘將當年她殘害肖姨娘母子的事才揭了開來,之後她一方面因蓉姨娘被拽出來而慶幸,以爲自己無礙了,一方面又怕關白澤相信了蓉姨娘的話,因此責怪于她。這幾日來她一直惶惶不可終日,無奈自那日被杖刑後她便被禁足在了院中,所以便是著急也什麽都做不了。

  好不容易昨夜關白澤突然去了她那裏,卻神情極冷,竟果真只爲了追問當年之事,她雖哭的喉嚨都啞了,最後他卻還是未置一詞,她昨夜便有不好的預感,沒承想他竟是心冷至此,竟不再顧念這些年的舊情,不顧她給他生養了兩個孩子,竟要送她到尼姑庵去。

  這一去青燈古佛,可叫她如何生話,蘭姨娘只覺腦子一空,見關白澤已是起身,對關晨之的跪求竟也不做理會,扶著崔氏的手甩袖便出了屋,她當即眼前一黑一頭栽倒了下去。

  而關元鶴一直坐在一旁冷眼瞧著,待關晨之扶了蘭姨娘離去,他才目光清冷地掃了眼空落落的廳堂唇角浮起一絲譏诮的笑意來。

  關元鶴回到棋風院時,尚未進院便見關榮匆匆而來。

  “爺,先前爺交代的事都查清楚了。”

  關元鶴聞言便向外書房走,關榮跟隨在後,待進了書房他在書案後坐下,關榮才回道: “暗衛們守了那姜海小半個月果真便查到了端倪。”

  關元鶴挑眉,關榮才接著道: “這姜海在城西的馬尿胡同中置辦了一處三進的宅子,那宅子雖是在姜海的名下,但卻是太子妃授意他置備的。而這宅子隔院卻是太子妃身邊原貼身大丫鬟秋紋買下的院子,宅子後隔著不遠便是清源街,和淳王別院的後門正對著。暗衛們盯了數個日夜,這才查清,那宅子中別有洞天,竟是有暗道連著淳王別院和隔院,每個月太子妃便會和淳王在那宅子中幽會。”

  姜海正是當日慧安指給關元鶴看的那個前世曾驽馬撞飛她的男人,自那日慧安說過要他的命,關元鶴便令關榮派人盯著他,卻是查到這姜海是姜紅玉的奶兄,一直極得姜紅玉信任,常年來也都將一些不爲人知的秘事交給姜海去做。只關元鶴沒想到的是,這一查,竟是發現姜海和淳王長隨馬周之間有些不尋常,故而他便又今關榮細查此人,弄清姜海是否和淳王府有貓膩。

  他本以爲姜海可能已被淳王收買,倒不想最後得到的消息竟是這般,只是這樣的事太子竟是毫無所覺似是瞧出了關元鶴的意外,關榮便又細細地解釋道: “秋紋在一年前嫁給了東宮的一個管事,便在馬尿胡同中置了那一處小院,將老母養在那院子裏,平日只有三個婆子照顧著,故而院子本就極爲清淨,秋紋嫁人後仍舊在太子妃身邊當差,每月卻都會到那小院幾次去看望老母。而姜紅玉便是扮成秋紋的模樣掩人耳目去那小院的,到了那院中再經由暗道到隔院和淳王幽會。姜海置辦那宅子,雖說後牆和淳王別院的後牆之隔著數丈,但因中間是地溝陰渠,加之馬尿胡同和清源街住著的又不是一個等級的人,兩處宅子主門也隔的極遠,感覺上便似不在一個街區一般,很難發現竟是離的那般近,故而那密道便從未被人留意過。太子又對太子妃向來不上心,太子妃每次假扮秋紋出府都經過精心部署,皆是太子不在東宮時,又有親信代爲掩飾,這便一直未被人發現端倪。”

  關元鶴聽罷便只勾起唇角揚了一抹極冷的笑來,雙唇微啓,卻道: “自尋死路……”

  言罷,這才擡眸瞧向關榮,吩咐道: “去查查太子妃幾個貼身丫鬟,不管用什麽法子,我要她們其一爲我辦事。”

  關榮聞言躬身應下,見關元鶴擺手,便退了下去。關元鶴輕敲了兩下椅背,這才起身向棋風院而去。他回到屋中,慧安卻還在歇響,輕步進了屋在床邊坐下,他見慧安的兩條雙臂都放在被外,正欲將被子向上拉下,不想慧安卻是睫羽輕顫睜開了眼睛。

  “吵醒你了?”

  見她醒來,關元鶴不覺微微擰了下眉,最近慧安極爲淺眠,有他在身邊倒還好些,若自己一人,總是一點輕微的動靜便被驚醒,關元鶴心知最近她心思沈,卻也無奈。

  慧安聞聲目光尚且有些迷茫,眨巴了兩下眼睛這才笑著挪了挪身子,將頭放在了關元鶴的腿上閉著眼睛撒嬌般哼哼了兩聲。關元鶴見她如同貪戀主人溫暖的小貓般,不覺就揚起了笑容,本是想著出府一趟的,這會子倒生了怠意,只將靴子蹬掉幹脆上了床,往床頭一靠,將慧安連人帶被地攬在了懷中。

  他將方才在明輝堂中關白澤的決定告之慧安,見她只是笑笑未發一言便又說起方才關榮告知的事。慧安聞言直愣地結舌半響,接著才恍然搖頭。只覺姜紅玉真真是膽大無腦,竟做出這樣不要命的事情來。

  只她細細一想倒真發現些以前遺漏的事來,那年她在皇宮落水,孫心慈分明是被人利用了,她先將自己推下水,那宋光亭便接著出現。當時她便細細想過,怎麽都弄不明白孫心慈是如何和淳王的人勾搭在一起的,後來打聽過,當日孫心慈在宮宴後只和姜紅玉的貼身丫鬟彩絹單獨說過話,而再後來到威欽侯府拜壽,得知姜紅玉的大丫鬟彩絹因摔壞了皇後娘娘賞賜姜紅玉的琉璃七彩珠串,被威欽侯夫人生生打死,姜紅玉也被杜美晴看管了起來。

  姜紅玉是杜美晴的命根子,曆來寵愛無邊,能令杜美晴如此看管于她定然是姜紅玉闖了什麽禍事,而當日陪著姜紅玉進宮的丫鬟正是這彩絹。故而慧安當時就曾懷疑過,彩絹之死會不會和自己在宮中落水一事有關。

  可後來她想來想去,姜紅玉作爲內定的平王妃,怎麽看都沒有幫勳淳王的道理。又想起當日文景心的話,她說是九公主提議大家去悅心島遊玩的,九公主的生母劉婕妤的父親太常寺少卿劉大人卻是淳王一黨的,而當日九公主卻也和孫心慈說過話,故而慧安一度便又以爲是九公主才撺掇的孔心慈,加之後來又生出關元鶴求親一事,她便也分了心,便將此事丟在了腦後。

  如今想來,那九公主和孫心慈從未有過交往,怎會冒然撺掇孔心慈推她下水,想來必是親昵之人才能做到。

  這麽看來當年必定是杜美晴察覺了姜紅玉的異常,這才將彩絹生生打死,又嚴管姜紅玉的,只不想姜紅玉是執迷不悟。

  再想起當年在馬場上淳王英勇救美,以及後來在國子監兩院比試時姜紅玉當衆和淳王說話的情景,慧安不覺揚眉,想來便是那時候姜紅玉就動了心吧。女人在感情上確實容易犯糊塗,慧安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淳王對姜紅玉是真心的,說不准當年馬場相救便是他刻意所爲,這些年更是利用姜紅玉,或是出于對太子的抱複,只無奈姜紅玉竟是陷的如此之深,居然敢背著太子和淳王私通這也怪不得在雲怡之事上姜紅玉能那麽淡然處之,雲怡那麽個美人,而太子分明已是動了真情,姜紅玉卻還巴巴地進宮爲雲怡請了太子例妃之位,慧安本還以爲姜紅玉是漢把雲怡看在眼中,只想討好太子,如今瞧著她分明是意在淳王,是怕淳王妃將雲怡擡進府中做了淳王側妃,將來面對雲怡這般的美人,淳王再移情別戀愛上雲怡這麽荒唐的事,也只一心陷入癡戀的女人才做的出,姜紅玉想來對淳王是用情至深的吧。

  慧安想著倒真不知該如何反應了,半響她才歎了一聲瞧向關元鶴.道:“這事你想怎樣?”

  關元鶴卻未答,只道: “那姜海本答應你讓你親自處理的,如今怕是不行了。”

  慧安聞言點頭,心知這等秘事既是被關元鶴知道了,必定是要籌謀一番的,那姜海又是涉事之人,想來他必定是另有安排,那人既落在了關元鶴手中,便只會落得更慘的結局。加之姜紅玉本就和她不對付,如今她自作孽,慧安對她也沒什麽同情之心,故而便只道: “我知道了……”

  言罷卻又想起一事來,當年在宮中參與害她的那宋光亭,前年因和太常寺卿陳府的二公子爭搶一個ji女竟是在暗夜的巷子裏被陳府的小厮生生打死了,後來陳家二公子因此事被判了流刑,陳大人也被皇上降了職。而據說那陳二公子在公堂上一直聲稱只是叫小厮教訓一下宋光亭,那裏想到他那般的不經打,還道當時他們離開時宋光亭分明還氣兒在。

  而太常寺卿陳大人又是東宮的人,當時因這場官司,東宮和淳王也叫著勁。彼時慧安正在南方馬場,待回京聽聞此事時還著實感歎了下那宋光亭倒黴,因個ji女送了命,如今想到當年自己的落水一事,不知怎地便心思一動有些狐疑地瞧向關元鶴,問道: “那宋光亭出事時,我記得你似剛好回京述職,這事不會和你有關聯吧?”

  關元鶴聞言竟是揚眉,冷哼了一聲,目光微沈地只道: “他該死!”

  慧安不想竟真是他幹的,倒有些結舌,半響才甩了甩頭,蹭了蹭關元鶴胸膛,道: “睚眦必報,你這般會帶壞孩子的……”

  關元鶴聞言倒是笑了,大掌下滑撫著慧安的小腹,卻道: “嗯,可怎麽辦,這父母卻是沒得選的。便是他想選如今卻是來不及了……”

  定國夫人要回江陰老宅養病一事關元鶴本是不同意的,只當年定國夫人嫁入關府時關老太爺便是在江陰做官,住的也是江陰老宅,關白澤和關白瑾兩人也是在那裏長大的。老太爺病故亦是在江陰老宅之中,加之關家祖墳也在江陰,如今定國夫人只道念著鄉情,又說懷念當年初嫁關老太爺時的日子,堅持要回江陰去。

  關白澤辭官,關府又發生了這麽些事,留在京城必然和淳王黨爭不能全然脫開關系,離京也是勢在必行,隔著關白澤便也輪不到關元鶴照顧定國夫人,定國夫人堅持回去,關元鶴勸不住便也同意了。

  既是擇日便要南下,定國夫人便令姜嬷嬷一心操辦起巧萍的親事來。之前慧安便和冬兒說過,想趁著老太君身邊巧萍姑娘的親事,將冬兒和關榮的事也一道辦了。

  故而這兩日她也忙起冬兒的親事來,和姜嬷嬷商量後便將兩人的婚事定在了同一日,這日慧安躺在美人榻上,秋兒卻是坐在一旁繡著荷包,笑著和慧安說著關榮置辦宅子的事。

  “就買在了蓮容胡同,原是一個什麽知府在京城置辦的宅子,那知府因犯了事這宅子便被刑部收沒了,曆來刑部收沒的犯官宅邸,奴才等都是公開拍賣的,進項再入國庫。這宅子位置不錯,又是三進三出,聽說當年修建還請人專門畫的圖,花了不少銀子,也沒住上兩年,極是體面,不少人都盯上了這宅子。如今冬兒這親事辦的急,關榮本就愁著宅子之事,聽聞這事便去瞧了那宅子,一眼便看上了,還托了爺,爺和刑部打了招呼,這才讓關榮拾了這便宜,價錢倒也不貴。昨兒奴婢和春兒一道去瞧了,房子修的極清雅,花園景致也不錯,關榮這兩日正托牙婆買仆婦呢。”

  慧安聞言便做一笑,道: “買的人總歸還要好好調教兩日才能得用,一會子乳娘親自回侯府挑上兩個機靈點的丫鬟,並兩個廚娘送去給關榮。”

  方嬷嬷聞言笑著點頭,道: “少奶奶便使勁寵著她們幾個吧。”

  秋兒卻是嘟嘴,道: “少奶奶就是偏心,對冬兒可好著呢。”

  前世時只有這四個丫頭從始至終地守著她,對她忠心耿耿,今世亦多虧她們陪伴在身邊,雖是身份有別,可慧安何曾將她們四個當成奴婢來使喚,感情本就深厚,如今瞧著夏兒過的幸福,而冬兒也有了著落,慧安心中也是高興。

  聽聞秋兒的話不覺笑著道: “誰說我便只疼冬兒,來日你和春兒出嫁,我也比著冬兒的例,絕不偏待了半分。”

  秋兒卻是瞪了慧安一眼,擡著小下巴道: “奴婢早便說了,不嫁人,就賴著少奶奶了。”

  三人正說笑,關元鶴卻是進了屋,方嬷嬷和秋兒忙停下了手中話計,福了福身便退了下去,關元鶴脫鞋上了床,慧安便依進了他的懷裏,興致勃勃地和他說著冬兒的婚事,前兩日慧安總是悶悶的,這兩天爲這冬兒的親事許多事都要親自過問上兩句,關元鶴怕她累著,又見她興致極高,心情似也因之好了極多,便也不攔著,現下他有些漫不經心地聽著慧安的話,瞧著她面上容光煥發的笑容,心情便也歡快了起來。

  兩人說了會話,關元鶴才道: “昨日淮國公的屍身已運進了京城,明兒我得到淮國公府去吊唁,中午許是回不來,便不陪著你用膳了。”

  慧安聞言點頭,心裏卻是一歎。聽聞最近朝堂上太子一黨都在質疑淮國公的暴斃,令皇上對此事讓刑部立案查查,爲此鬧得沸沸揚揚,如今淮國公的屍身運到京城,想來這場風波必將鬧得更凶。崔皇後爲了平王的太子之位,不惜將唯一的女兒端甯公主嫁給鄧玉那麽個混蛋,可如今淮國公竟就這麽沒了,東宮也算受了重擊。

  當年淮國公因故本就娶了兩位平妻,一白氏,一韋氏,鄧梁是白氏所出,那白氏乃朝雲侯家的嫡女,朝雲候府也是大輝勳貴之家,雖是如今勢不如前,但在軍中也還有些威望,崔氏欲將端甯公主下嫁白氏之子鄧梁本是一石二鳥,打的好算盤,哪裏知道關元鶴橫插了一杠子設計端甯公主嫁給了鄧玉。

  因著鄧玉之故,淮國公世子之位便落到了鄧玉頭上。那鄧梁本是嫡長子,白氏出身也比韋氏要高貴些,鄧梁的世子之位本是十拿九穩,這下子崔皇後卻也將朝雲侯府給得罪了。那鄧玉是個渾人,即便是繼承了爵位也是半點作用也沒的,如今淮國公這一去,崔皇後可真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還平白得罪個朝雲侯。

  而朝雲侯的孫女女白徽容前些日被賢康帝指給李雲昶做了側妃,這不得不令慧安懷疑早先關元鶴設計端甯公主嫁給鄧玉時候料定了會有今日之局。

  慧安正想著,關元鶴卻是將頭埋在了她的頸間,深吸了一口氣,輕聲道: “明兒淮國公府會有一場大戲,你且聽我好消息吧。“慧安聞言一愣,正欲再問,關元鶴卻是將頭一擡俯下身子堵住了她的嘴,大掌也沿著衣襟口滑了進去。這些天來關府發生了太多的事,又因胎氣和定國夫人的病情,兩人已許久不曾親熱,雖是每日都摟在一起才能安睡,可關元鶴一直極爲老實,他現下驟然如此,慧安當即便是一顫,頭腦有些暈乎起來。

  待她察覺到不妙時,關元鶴已是扯開了她的衣裙,休說如今大白天的,只她的身子便不允兩人胡來,慧安眼見關元鶴有些失控,忙去推他,關元鶴卻是伏在她的胸口不願起來,待慧安怒地揪起他腰間一塊皮肉狠狠一擰,關元鶴吃疼之下才不情願地擡起頭來。

  入目慧安身上的衣裳已被扯地散開露出一大片冰肌玉砌的胸前美景來,那溝壑起伏,直瞧的他血脈贲張。慧安卻是趁著關元鶴愣神,一把推開他,便去拉散落的衣衫,有些氣息不穩地绯紅著臉瞪著關元鶴。

  她這般模樣卻是瞧的關元鶴心頭一蕩,伸手便抓住了她拉扯衣衫的手,接著便果斷地再次俯下身來,慧安被他撫弄的渾身發軟,只心裏卻清楚這會子絕對不能亂來,只無奈手掙了掙,卻是渾身無力,根本就甩脫不了他的鉗制,只能顫著聲音哀聲道: “文軒……不能,你快停停,快停停……”

  關元鶴自然也知道不能隨心所欲,可被唇下細膩如疑脂的溫潤誘惑著,他實有些停不下來,身體中的欲望被喚起,想著那醉生欲死的感覺,只覺整個身子都著火了,又聽著慧安甜糯如蜜的聲音,似撒嬌般的語調,更是心癢難耐,卻是愈發囂張起來。

  慧安見他非但沒有停下來,反而更加失控,這才一下子清醒起來,忙掙紮著便欲起身,好不容易掙脫他的鉗制,向床裏滾了兩下,關元鶴卻是又壓了上來一串細碎的吻又落在了她的後背上,慧安身子一顫,忙是翻身當即便沈喝一聲, “關錦奴!”

  乍然聽聞慧安這稱呼,關元鶴愣了片刻,接著才有些哭笑不得地盯著慧安,見她瞪大了眼,滿臉控訴,白皙如玉的臉卻早已暈染成了绯色,他的目光不覺幽深著閃動了半響,接著才埋下頭在慧安圓潤小巧的肩頭用力咬了一口,迅速地坐起身來,瞪著慧安有些惡狠狠地道: “這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

  言罷他卻猛然站起來,大步便向外頭走去,似是片刻也不敢在此滯留一般,慧安見他行色匆匆,又聽他聲音中帶著壓抑的暗啞,接著又聽見他令丫鬟准備涼水,不覺紅著臉埋在被子間蹭了蹭面孔吃吃地笑了起來。

  翌日,淮國公府中,一早府上車馬便堵了半條街,前住拜祭之人絡繹不絕,偌大的府邸挂滿了白绫,哭聲不斷,靈堂設在前院的大廳,淮國公的屍首靜靜躺在棺椁之中,受著來往吊唁賓客的祭拜。

  因淮國公之死被太子黨所質疑,故而朝中太子一派爲了將挑事,諸大臣們自是免不了早早地便隆重地到府上來吊唁,對著淮國公的屍首痛哭失聲,只差沒有大喊冤枉了。而淳王一黨爲了表明清白,自也相邀前來探望祭拜,這倒使得淮國公的葬禮愈發熱鬧。

  而淳王一早便到了,如今正一臉沈痛的和一身缟素的鄧玉說著話,見過場走的差不多了,他正欲打道回府,卻聞外頭唱名的清喝一聲, “太子殿下,太子妃到。”

  靈堂中衆人聞言忙前往接駕,鄧玉也忙沖淳王施了一禮快步向外走,而淳王卻挑了挑眉,冷哼一聲,接著才跟著向外去。

  他剛到門口,便見太子一身素服,和同樣身著月白素衣的姜紅玉偕同而來,見鄧玉等人欲跪下接駕,太子忙大步向前扶住鄧玉,寒暄兩句,鄧玉忙錯身迎太子進了靈堂,太子躬身拜祭,起身時眼淚已是落了下來,痛聲道:“淮國公乃我大輝功臣,爲我大輝建下了不世之功,如今他老人家溘然長逝,又是如此的突然,狐心甚痛啊……”

  他這一哭,靈堂中衆人也跟著落淚,鄧玉等親眷更是失聲痛哭起來,淳王見太子意有所指地說什麽突然過世,不由面色漸冷,聽聞那邊關元鶴說想代定國夫人去探視淮國公府的老太君芳國夫人,他因不樂在此瞧太子演戲又想和關元鶴單獨說上兩句話,便也走了過去,道: “芳國夫人白發人送黑發人,如今又病體纏綿,本王也甚爲擔憂,便和東亭侯一道前往探視吧。”

  芳國夫人是淮國公的生母,如今已是八十高齡,本來身子還算硬朗,可突然噩耗,老人承受不住打擊便一下子病倒了。芳國夫人需要靜養,一般來祭拜的客人自是不好前往打攪,一般也都是問候兩聲便被管家擋了,可定國夫人和芳國夫人本在閨閣中時便認得,加之她們那一輩的老人如今也著實沒剩幾個了,定國夫人如今也已病重,又是馬上要回江陰,既關元鶴是代定國夫人前來探病,說什麽也沒有擋著的道理。淳王又是身份貴重,既開了口,自也是要放行的。

  故而管家忙躬身應了,親自帶著二人往後宅而去,淮國公府辦喪事,前院雖是喧鬧,後宅卻甯靜的很,因下人們都在前頭忙碌,後宅倒顯得死寂一片。管家將兩人帶到便又忙回前院才招呼,而關元鶴和淳王只在芳國夫人處問候了幾句便也不再打攪老人休養,告辭出來。

  出了芳國夫人的院子,淳王便瞧向那領路的小丫鬟道: “本王和東亭侯在園中隨意瞧瞧,一會自回前院便是,你回去伺候老太君吧。”

  那小丫鬟聞言自不敢多語忙應了一聲退去,關元鶴也不意外淳王會有此舉,見他大步往一邊的亭子中去,便也尾隨而去。

  而靈堂中太子一番哭靈後,本也是要前往後頭看望芳國夫人的,奈何他州開口便有東宮詹士匆匆而來,沖他耳邊低語了兩句,太子面色微變,鄧玉見此便忙是道: “太子殿下國事繁忙,能撥冗前來祭奠父親已是對我淮國公府的恩重,太子如若有事,還萬望以國事爲重。”

  太子聞言面露動容,卻是瞧向一旁的姜紅玉,道: “如此便由太子妃代孤前往探望芳國夫人吧。”

  姜紅玉忙福了福身應下,太子又安撫了端甯公主兩句便匆匆而去。而鄧玉欲令管家帶著姜紅玉前往後頭,姜紅玉卻是笑著道: “如今這裏也是忙碌,本宮也不是第一回來了,便不必再勞煩管家了,自往後頭便是。”

  言罷又瞧向欲跟隨的丫鬟婆子們,道: “老太君需要靜養,你們都莫跟著本宮了,只研兒伺候著便可。”

  進了內宅,姜紅玉才面色緊張地瞧向研兒,問道: “你確定方才王爺是說要本宮想法子到花園和他一敘?”

  研兒聞言忙是點頭,道: “王爺聲音雖是極輕,自奴婢身邊過時就動了動嘴皮子,只奴婢卻聽的真真的。”

  姜紅玉不覺心頭詫異,喃喃道: “這處人來人往的,又是他人府邸,王爺會……”

  研兒便桉口道: “想來王爺定然是有什麽緊要事,急著見主子一面,方才太子爺突然被喚走,奴婢想著八成也是王爺安排的,今兒國公府辦喪事,親眷賓客都在前院,丫鬟奴仆們在前頭忙個不停,這內宅倒是清靜,王爺既讓主子想法子到園子裏去尋他,又將太子爺調開,那便必定是做了安排的,萬不會出岔子。”

  姜紅玉聞言便覺著研兒說的果真有幾分道理,心中的疑慮便也去了,四下一望卻是帶著研兒就匆匆住花園的方向而去,並未往意到身後跟隨的研兒悄悄自懷中摸出一個瓷瓶來,將其中的粉末倒在了手心,又顫抖著將那瓶子扔到了路旁的灌木叢中,接著便上前兩步扶住了她的手臂,不著痕迹地將那藥粉盡數沾在了她的袖子上。

  “主予您慢點。”

  姜紅玉聞言卻腳步更急,道: “是說的望秋亭嗎?那便是前頭了,你在此仔細盯著。”

  研兒忙點頭應了,姜紅玉便匆匆向花道那邊去了。

  而望秋亭中淳王剛好和關元鶴說了兩句話,便有一丫鬟跑了過來,卻是直進了小亭沖關元鶴福了福身,道: “我們老太君有物件想托侯爺帶給定國夫人,方才一時情急倒是忘記了,令奴婢特來請侯爺回去一趟。”

  關元鶴聞言便沖淳王施禮道: “王爺自便。”

  他言罷卻是二話不說跟著那小丫鬟便又向芳國夫人的院子而去。如今關白澤猛然甩手而去,淳王地位便有些岌岌可危,這些天他本就極爲煩躁,方才也是想再拉攏下關元鶴,誰知話還沒說兩句便被這小丫鬟打斷,他見關元鶴匆匆而去,不覺冷哼一聲。他是半點不信那小丫鬟是芳國夫人的人,什麽有東西要帶給定國夫人,若真如此讓小丫鬟帶過來便是,哪裏需要關元鶴再過去一趟,只怕多半是端甯那不知廉恥的托詞尋情郎去幽會呢。

  淳王想著正欲轉身,不想身後卻傳來一聲輕喚, “雲毅……”

  他轉身正見姜紅玉提裙上了台階,淳王不覺一愣,忙四下一望,見園中靜寂一片,他剛想斥責姜紅玉兩句,姜紅玉卻已到了近前,一股甜香撲鼻而來,不知怎的他便只覺心口一蕩,本欲出口斥責姜紅玉怎生行事如此魯莽,可張口卻是道: “好香……”

  姜紅玉見淳王目光幽深盯著自己,又聽他那話,登時面上便一紅,又嬌滴滴地喚了一聲,接著她便被淳王摟入了懷中,尚未反應過來淳王便低頭吻住了她,姜紅玉只覺周身發軟,不想淳王竟是如此熱情,她本以爲淳王尋她定是有要事,哪裏想到他竟是想和她親近了這才……姜紅玉心中又羞又甜,只也還知道這地方不對,推了兩下無奈淳王竟是吻的癡迷,姜紅玉便有些貪戀淳王的激動和愛憐,又想著有研兒在望風,當是無礙,便也勾住了淳王的脖頸。

  卻不想兩人正吻的忘情,自不遠處卻傳來腳步聲,姜紅玉一驚,忙去推淳王,淳王也似猛然意識到了不對,忙一把推開姜紅玉接著只狐疑地盯了她一眼,便也不敢再留,甚至話也未敢再多說便轉身匆匆而去。

  而姜紅玉也忙下了亭子,正慌不擇路地欲離開這裏,卻突然瞧見一人站在不遠處的花道邊正直勾勾地盯著她,面上寫著的盡是震驚姜紅玉只覺腦子轟地一下炸開,登時便僵在了那裏,與此同時,她的身後卻響起了研兒驚恐的聲音, “公主!”研兒瞧著的卻也是站在花道邊向此處瞧的端甯公主。

  端甯公主瞧著這一對驚慌失措的主仆,不覺譏諷地勾了勾唇,接著便轉身向前走,姜紅玉只覺雙腿發軟,愣在那裏不能動彈,面色已是慘白,而研兒卻是驚呼一聲, “主子,公主都看到了,不能讓公主去告訴太子啊,太子若然知道,主子便沒命了!”

  研兒說罷,姜紅玉才似反應過來一般,忙奔向端甯公主,研兒也急忙追上。姜紅玉攔住端甯公主,卻是哭求著道: “端甯妹妹,求求你,你莫告訴太子殿下,只要你幫我這次,我什麽事都能答應你,你幫幫我吧,若殿下知道我會沒命的……”

  端甯聞言卻面露冷意,譏諷地盯著姜紅玉,道: “你可真不知廉恥,怨不得這兩年淳王總能抓到太子哥哥的小辮子,卻原來都是你這女人在作怪!你做下這等龌龊事,竟是還有臉求我替你隱瞞!你松開我!再如此糾纏,我現在便當衆揭穿你的面目!”

  姜紅玉聞言豈能就此放手,兩人頓時便拉扯了起來,姜紅玉哭著求著,端甯公主卻一經地不理,研兒卻在一旁不停地念著, “公主可憐可憐我們太子妃吧,太子妃她是真心喜歡淳王殿下的,公主您不也癡戀著東亭侯,女人的心您應該是最了解的啊,您放過我們太子妃吧,您告訴太子的話,太子妃她會沒命的!”

  姜紅玉如今已是慌了,哪裏能察覺研兒這話不對,她若還有一分理智,方才就該一口咬定是淳王非禮她,可她一來心虛,二來又不願往心愛的男人身上潑髒水,弄成如此局面,卻是更加慌亂不堪,而端甯公主聽聞研兒的話簡直是怒火中燒,當即便受了刺激,和姜紅玉的糾纏更是激烈了起來。

  眼見端甯公主便要甩脫而去,研兒卻突然往姜紅玉手中塞了一支尖銳的發簪,糾纏間姜紅玉一心便是不能讓端甯公主離開,滿腦都是研兒那句太子知道她會沒命的話,也不知怎的見端甯公主轉身,她頭腦一個狂熱,兩眼一紅,手中那發簪便直直沖著端甯公主的背捅了進去!

  發簪一頭極是尖銳,一下予捅進端甯公主的體內,令她慘叫一聲,姜紅玉卻是拔出了簪子,眼見著鮮血染紅了手指,姜紅玉卻是愣在了那裏,只能木愣愣地盯著那滴血的發簪,而端甯公主也驚懼地回身瞪著姜紅玉,她尚未來不及發出一聲,研兒卻猛然在背後沖著她的後頸便是一個狠劈,接著端甯公主身子便向前倒去,研兒就勢在背後一推,端甯公主那身體便直直朝著呆愣著舉著發簪的姜紅玉而去,心窩竟是直對那尖銳的發簪尖頭身上蓦然一沈,姜紅玉才猛然醒過神來,入目端甯公主靠在她的肩頭,而她一手正握著發簪,發簪的另一端卻是直直沒入了端甯公主的心窩,姜紅玉嚇得雙手一抖,猛然松開那發簪,直退後兩步跌倒在了地上,驚恐地盯著失去依靠而同樣摔在地上的端甯公主。

  研兒顫抖著上前探了探端甯公主的鼻息,接著便瞪大了眼瞧向姜紅玉,道: “主……主子,怎麽辦,公主她……她沒氣兒了……”

  姜紅玉聞言渾身一僵,還未等她有所反應,身後卻響起一聲沈喝, “這是怎麽了!”

  姜紅玉木愣愣地擡頭,正見淮國公府的管家陪同著秦王等人站在不遠處,皆一臉震驚地盯著這邊,而姜紅玉的目光卻轉了一圈落在李雲昶身旁的身影上,面無人色,那人正是賢康帝的親信,內廷總管全公公棋風院中,慧安在劉靈兒的看顧下自園子中散步回來,剛在美人榻上依下,秋兒便匆匆奔了進來,卻是也顧不上行禮,便急慌慌地道: “少奶奶,今兒淮國公府出事了,太子妃不知怎的竟是當衆殺了端甯公主,如今已被下了天牢了!”

  慧安聞言眨巴了兩下眼睛,半響才反應過來秋兒的話,張了張嘴,道:“你從哪裏聽來的胡話,這怎麽……”

  她話尚未說完便響起昨兒關元鶴說今日淮國公府會有場大戲的話來,頓時聲音一頓,蹙眉問道: “怎麽回事?”

  秋兒便道: “奴婢是從關榮處聽來的,具體的關榮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太子妃本是欲到後宅探望芳國夫人的,可不知怎的卻在園子中和端甯公主生了口角,全公公奉皇命和秦王殿下一道去慰問芳國夫人,便在後院中瞧了個真真,當時端甯公主心窩被一根長簪刺透,巳經沒氣兒了,那太子妃卻是跌坐在一旁,渾身上下都是血。如今端甯公主的屍身已被運進了宮裏,太子妃確實已入天牢。”

  慧安聽聞秋兒的話心知這事必是關元鶴一手設計的,想必也是跟姜紅玉私通淳王脫不開關系,心中唏噓著。她素知關元鶴心冷,也狠,只不想那端甯公主賴好癡戀著他,他竟也是如此的不留情面。想到那天端甯公主詛咒她被關元鶴聽到後他當時眼中的殺機,慧安不覺抿唇,一時間倒不知是該感動呢,還是該感歎。

  半響她才沖秋兒道: “爺可說了何時回來?”

  秋兒不想慧安竟是這種反應,不覺有些失望,只道: “關榮說爺不回來用午膳了,叫少奶奶莫要等他。”

  待秋兒退下,慧安靠著大引枕歎了一聲。姜紅玉和端甯公主素來和她不睦,兩人多次欲致她于死地,無奈二人身份壓在她之上,她只能忍氣吞聲,如今端甯公主竟是就這麽死了,而姜紅玉已注定活不長久,慧安心中卻沒有多少高興勁,只覺著有些恹恹的。

  姜紅紡和端甯公主說白了都不過是爲情所迷的女子,出身不凡,受盡寵愛,都是在無憂中長大的嬌嬌女,可她們的姻緣卻也由不得自己做主,只能被家族犧牲,嫁給不愛之人,如今更是葬身在朝廷爭鬥的漩渦中,何其可悲。

  如此想來,慧安倒覺自己要幸運的多,雖是母親早逝,但起碼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她的姻緣都是掌控在自己個兒的手中的。這更加叫慧安質疑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天理來,也更加堅定了要幫文景心達成心願,讓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決心。

  關元鶴回府已是晚膳時分,他陪同慧安用過膳回到內室,慧安才問起淮國公府的事,關元鶴細細和她說了。

  今日之爭自是早就設計好的,那托詞芳國夫人請他回去的小丫鬟本便是他自行安排的,他一早便算准了淳王會尋機再次拉攏他,他隨著那小丫鬟離開,淳王便和姜紅玉就有了單獨相見的機會,而姜紅玉袖子上的藥粉有催囘情作用,後來也是他的人刻意驚動了兩人,令淳王逃走的。

  只因若淳王在場,他不似姜紅玉那般的不經嚇,定然不會驚慌失措地殺死端甯公主,而淳王逃走,才能使姜紅玉在驚懼慌亂之下和端甯公主發生爭執,研兒也才能有機會促使姜紅玉在混亂中殺死端甯公主。

  太子妃殺了皇後唯一的血脈,皇後又豈能不記恨于他,而威欽侯府亦然,只待姜紅玉一死,太子的堡壘便再也受不住了。如今皇上已令三司會審此案,接下來該如何運行便是秦王的事了。

  慧安聽了關元鶴的解釋也未多言,又和他提了提文景心和汪楊松的事便迷迷糊糊睡著了,待她沈睡,關元鶴卻下了床給她掩好被子,悄步出了屋。他到了書房,關榮已等候在那裏了,禀道: “姜海聽聞太子妃在淮國公府出了事,又被刻意告之是因其和淳王偷情一事被查,果真便欲逃走,剛出城便被暗衛拿下,如今人已被妥善看管了起來,如何處置還請爺示下。”

  關元鶴點頭,卻道: “等太子妃賜死,便將他扒了皮做成人偶用東宮的名譽送到威欽侯府去。”

  關榮聞言目光一閃,太子妃和淳王私通一事定然是瞞不住了,這樣的醜聞到最後必定是封的死死的,太子妃只會被皇帝秘密賜死。而那姜海今兒一聽太子妃事發,當然也知查到他幫著太子妃私通,不管是太子還是威欽侯姜家都不會放過他,當日他在太子妃的恩威之下才戰戰兢兢地幫著遮掩謀劃,如今出了事,他卻是不想給太子妃陪葬的,當即便欲拐家産逃跑,卻是被關府暗衛控制了起來。

  他這一失蹤,到時候再用太子的名義將皮人偶送到威欽侯府,威欽侯便只會以爲太子被帶了綠帽子,震怒之下已是恨透了威欽侯府。將來太子若然登基,他定然恐太子報複于他,如此一來威欽侯便是不因姜紅玉之死見怪太子,依舊坐在太子的船上,經此一嚇將來怕不得不生出二心來了。而其他大臣聽聞此事,只怕對太子平素寬仁的印象也會有所質疑。

  關景暗自道妙,忙躬身應是退了出去。

  自那日分家,三房沒幾日便在東城買下了一個四進四出的大宅,簡單返修了一下便搬出了關府,而謝姨娘卻是被留在了府中,只因謝姨娘雖死不承認三夫人的不育是她造成的,可據懷恩大師說三夫人確實是因藥物所致導致不孕的,這樣其中三老爺心中也是對此了然的,三夫人的娘家又來關府鬧了一場,三老爺顧念著所出的一兒一女皆是謝姨娘所生,到底不忍對其太過殘忍,便將謝姨娘留在了關府托付給了關白澤,令其南下江陰時把謝姨娘也帶回老宅去。

  三老爺不出意外,是會一直任著京宮的,謝姨娘被送回去等于說已被打入了冷宮,到底這些年三夫人和三老爺感情不睦,三夫人也沒指望三老爺能把謝姨娘如何,如此結局已是消了些氣,哭了一場後便也默默接受了。

  而二房另開了府門,和東亭侯府也不再用一個府門,崔氏和清姨娘等人忙著收拾家當,連日來府中便格外的忙碌。慧安因念著定國夫人馬上要走,每日定國夫人醒著時便呆在福德院中陪伴在側。

  而崔氏已和淮陰侯夫人商定過,將關禮潔的親事提前到了下月,淮陰侯夫人對關府情況也是了解,自也怕定國夫人或關白澤再有個三長兩短,關禮潔便要守孝,故而應了崔氏後便加緊了親事。關白澤和定國夫人商量過後,便決定將離京之期定在了關禮潔三朝回門後的第四天。

  許是崔氏和關禮潔談過話,也可能是關禮潔經了事到底懂事了,也有可子,依舊坐在太子的船上,經此一嚇將來怕不得不生出二心來了。而其他大臣聽聞此事,只怕對太子平素寬仁的印象也會有所質疑。

  關景暗自道妙,忙躬身應是退了出去。

  自那日分家,三房沒幾日便在東城買下了一個四進四出的大宅,簡單返修了一下便搬出了關府,而謝姨娘卻是被留在了府中,只因謝姨娘雖死不承認三夫人的不育是她造成的,可據懷恩大師說三夫人確實是因藥物所致導致不孕的,這樣其中三老爺心中也是對此了然的,三夫人的娘家又來關府鬧了一場,三老爺顧念著所出的一兒一女皆是謝姨娘所生,到底不忍對其太過殘忍,便將謝姨娘留在了關府托付給了關白澤,令其南下江陰時把謝姨娘也帶回老宅去。

  三老爺不出意外,是會一直任著京宮的,謝姨娘被送回去等于說已被打入了冷宮,到底這些年三夫人和三老爺感情不睦,三夫人也沒指望三老爺能把謝姨娘如何,如此結局已是消了些氣,哭了一場後便也默默接受了。

  而二房另開了府門,和東亭侯府也不再用一個府門,崔氏和清姨娘等人忙著收拾家當,連日來府中便格外的忙碌。慧安因念著定國夫人馬上要走,每日定國夫人醒著時便呆在福德院中陪伴在側。

  而崔氏已和淮陰侯夫人商定過,將關禮潔的親事提前到了下月,淮陰侯夫人對關府情況也是了解,自也怕定國夫人或關白澤再有個三長兩短,關禮潔便要守孝,故而應了崔氏後便加緊了親事。關白澤和定國夫人商量過後,便決定將離京之期定在了關禮潔三朝回門後的第四天。

  許是崔氏和關禮潔談過話,也可能是關禮潔經了事到底懂事了,也有可子,依舊坐在太子的船上,經此一嚇將來怕不得不生出二心來了。而其他大臣聽聞此事,只怕對太子平素寬仁的印象也會有所質疑。

  關景暗自道妙,忙躬身應是退了出去。

  自那日分家,三房沒幾日便在東城買下了一個四進四出的大宅,簡單返修了一下便搬出了關府,而謝姨娘卻是被留在了府中,只因謝姨娘雖死不承認三夫人的不育是她造成的,可據懷恩大師說三夫人確實是因藥物所致導致不孕的,這樣其中三老爺心中也是對此了然的,三夫人的娘家又來關府鬧了一場,三老爺顧念著所出的一兒一女皆是謝姨娘所生,到底不忍對其太過殘忍,便將謝姨娘留在了關府托付給了關白澤,令其南下江陰時把謝姨娘也帶回老宅去。

  三老爺不出意外,是會一直任著京宮的,謝姨娘被送回去等于說已被打入了冷宮,到底這些年三夫人和三老爺感情不睦,三夫人也沒指望三老爺能把謝姨娘如何,如此結局已是消了些氣,哭了一場後便也默默接受了。

  而二房另開了府門,和東亭侯府也不再用一個府門,崔氏和清姨娘等人忙著收拾家當,連日來府中便格外的忙碌。慧安因念著定國夫人馬上要走,每日定國夫人醒著時便呆在福德院中陪伴在側。

  而崔氏已和淮陰侯夫人商定過,將關禮潔的親事提前到了下月,淮陰侯夫人對關府情況也是了解,自也怕定國夫人或關白澤再有個三長兩短,關禮潔便要守孝,故而應了崔氏後便加緊了親事。關白澤和定國夫人商量過後,便決定將離京之期定在了關禮潔三朝回門後的第四天。

  許是崔氏和關禮潔談過話,也可能是關禮潔經了事到底懂事了,也有可能是她感覺崔氏等人回去江陰,她卻要獨自留在京城,以後少不得要靠著關元鶴和慧安,故而這次被接回來後她竟是變了極多,人也沈靜了,在定國夫人處遇上慧安,對慧安也恭敬有加。慧安本也一直當她是孩子,之前對她雖是不喜歡,但也說不上怨恨,如今瞧她如此,自也彳=會刻意難爲她,兩人相處的倒也融洽。

  尚不待關禮潔出嫁,便先到了冬兒和巧萍出閣的日子,冬兒早先便被慧安趕回了家,大輝習俗孕婦不能參加別人的婚禮,只說新娘見到雙身人,便會沖喜,雖是冬兒不計較這些個,哭著喊著要慧安當日定要去給她做喜夫人,奈何一來關元鶴怕人多擠到慧安,怎麽也不同意她去,二來慧安也怕去了反倒添亂就推了,只兩人婚前頭兩天,關榮帶著冬兒一道進福德院給慧安磕了頭,婚前一夜慧安又令方嬷嬷親自給冬兒添了一套頭面。

  巧萍生母是定國夫人的陪嫁,巧萍年幼時其父親便病故了,她母親過世時又將她托付給了定國夫人,如今巧萍在外頭也已沒了家人,故而便是從關府直接出嫁的,定國夫人看重巧萍,各府的夫人小姐們有過眼緣的自也免不了令下人送來添妝禮,慧安送了一套和冬兒一模一樣的鑲紅寶金頭面,並一尊成色極好的白玉送子觀音。

  當日關府上下一片喜慶,挂滿了紅綢,吹吹打打,喧鬧著將巧萍風風光光地嫁了出去,一場喜事倒也吹散了些連日來府中的陰霾,連臥床多日的定國夫人當日也換了件喜慶的暗紅褙子,坐在廊下受了新人禮。慧安雖是沒有到福德院去觀禮,但聽著遠處傳來的歡笑聲,也心中喜悅。

  因是冬兒出嫁,秋兒幾個早已跑去湊熱鬧了,只方嬷嬷陪在慧安身邊,本以爲這日會耳根清淨,卻不曾想新雅竟是風風火火地來了府上,說是要見識下大輝的姑娘出嫁,卻是窩在棋風院中未到前頭去,陪著慧安東拉西扯,間或又瞧著她發呆,倒也弄不明白她是在想些什麽。

  當夜春兒和秋兒回來,興致勃勃地和慧安說起冬兒嫁人的場景,什麽嫁妝多少擡,多少人添了妝,散了多少喜錢……之類的,慧安聽的也高興的半響合不攏嘴。

  秋兒卻道今兒關府中出去兩位丫鬟,那嫁妝什麽金玉寶翠樹,什麽羊脂玉璧磬,什麽青玉瓶,什麽赤金嵌寶玉村花開……一個頂一個的令街人稱奇,都道關府主子待下人恩厚,直說進了關府做奴婢比生在那七品官家當個小姐都體面,慧安聞言搖頭失笑。

  忙過這一場,府中氣氛倒升了幾分,已沒了先前那股死氣沈沈的樣兒,因關禮潔出嫁在望,府上奴仆們也忙碌的很。慧安眼瞧著崔氏一面照顧關白澤和關元卓,一面忙著關禮潔的婚嫁已是消瘦不堪,便接了寫宴請貼的差事。

  這日她和雲怡剛將當日要請了賓客列出個清單,雲怡正欲送去給崔氏過日,出門卻正好撞上了關元鶴自外頭回來,雲怡忙福了福身,見關元鶴點頭欲進院,猶豫了下卻是喚住了他,俯身道: “再過不到十日小女便該入東宮了,卻一直還不知此番前往要具體做些什麽,能否請將軍明示……”

  關元鶴聞言一愣,見雲怡面色忐忑,不覺抿唇,接著才道: “如今太子遭受打擊,失意之下必定心灰意冷,是最需要人安慰關懷的,你只需毫無保留地對他好便可。”

  雲怡聽罷心中一澀,接著才福了福身,道: “小女明白了。‘關元鶴見她如此倒是難得的蹙了下眉,接著才道: “守好你的心……來日我會保全你的性命。”

  若雲怡來日將心也給了太子,太子事敗,只怕便是他設法保住雲怡的命,也是個行屍走肉了。關元鶴言罷抿唇,不再瞧雲怡邁過她已是進了棋風院。

  而雲怡聞言身子一震,不由擡頭去瞧關元鶴,他卻已大步而去。

  朝堂上東宮一黨質疑淮國公暴斃一事,賢康帝終是派三司在審太子妃殺害端甯公主一案的同時受理了淮國公暴斃案,這兩個大案子一經湧出,倒是瞬間便將前一陣鬧得沸沸騰騰的關府子嗣被害案壓了下去,關府如今塵埃落地,已成了黃花菜,如今百姓們口中皆是議論著猜測著端甯公主被太子妃當衆殺害的緣由,各種推測五花八門。

  而這兩個案子,最後卻是皆雷聲大雨點小未翻起什麽風浪來便被賢康帝壓下,淮國公屍首因運送途中已有腐化現象,到最後仵作也未查到什麽謀害的端倪來,故而便被判爲病故,由淮國公府接回入土爲安。

  而太子妃殺害端甯公主一案,三司審理的結果是,太子妃和端甯公主因一言不合發生爭執,太子妃的婢女研兒在勸解時誤殺了端甯公主。

  這結果一聽便有假,只賢康帝卻“信”了三司的判定,釋放了壓在天牢的太子妃,衆大臣心中知其中有貓膩,卻也因皇帝嚴禁再非議此事而禁口。太子妃被接回東宮,卻因受了驚嚇,當日便高燒不退,昏迷不醒,太醫用盡了針藥,卻仍不見效,一時束手無策,東宮便請民間名醫,無奈太子妃紅顔薄命,還是拖了大半個月便病故了。

  雲怡作爲太子側妃,進府時雖是不能太子親自迎親,但也是要太子府詹士代爲迎接的,可趕巧她進府時正是太子妃病重之際,故而便一切從筒,雖也是十裏紅妝,可卻顯得有些清冷,氣氛尚不及巧萍出嫁時熱鬧。

  慧安在雲怡嫁前一夜去過梅園,只告訴雲怡,她那侄子極好,如今已拜在大學士宋堅的門下讀書,雲怡便含淚而笑了,慧安心情抑郁地回到棋風院,翌日卻也未曾去送雲怡,只在聽到迎親的樂聲時對著梅園的方向暗自祈禱,只願雲怡此去能不悔,來日能實現她重振家業的願望。

  于此同時,邊關卻又起風波。北胡皇帝厄爾論趁著大輝大軍無帥之際領兵奇襲了雁關,韋方做爲守關之將,卻是在此節骨眼上吃了敗仗,消息傳入京城,賢康帝震怒,多日來朝廷就新任征北軍統帥一位已是爭執不下,韋方呼聲本也不低,如此一來算是徹底于主帥一職擦肩而過了,而關元鶴的呼聲隨之卻又高上了幾分。

  對此慧安豈能毫無耳聞?見關元鶴連日來都未曾和自己提及此事,反倒知曉他必是動了心思,一時間她卻是陷入了兩難之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