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財傾天下》第126章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風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外公要升官

 劉洵沒有在德順做太多的耽擱,花了兩天時間和單秀玲以及她手下的行銷策劃團隊討論出來一個大致的框架之後,第三天劉洵便準備啟程回昌平市了。

 他這從家一走便是十天半個月的,從十一月二十多號離開之後到現在都沒回去過,周慧雯和劉曉軍都好幾個電話催他回去了,要不是知道自家兒子在外邊也是做正事,劉曉軍只怕能親自跑到東海來把他給揪回去。當然,就是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家兒子已經變成了億萬富翁了。

 在劉洵離開的時候,碧桂苑這邊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比起之前的碧桂苑來,感覺從層次上高了不少。

 連浩天和周培東都是雷厲風行的人,劉洵給規劃了藍圖定下了方向,他們兩個人便不打折扣的執行下來。

 事實上從接盤到現在,滿打滿算,只花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們兩個便請了幾個施工隊,分段把路面承包出去,到了這會兒,原定八米寬的路面已經鋪好了單行道四米寬,單側也全部裝上了路燈,整條筆直寬敝的大路,從德順一直延伸到碧桂苑內部,單單這條路,看著就讓人覺得碧桂苑的層次不簡單,這便是優越的周邊環境的塑造了,必要的投入,總是不能省下來的。

 而且,他們也聽了劉洵的建議,花了大價錢買回來好幾輛豪華的大巴作為免費的看樓車方便顧客選房,等到別墅全部出售出去之後這些豪華大巴還會作為高檔的公車往返於德順和碧桂苑之間,以方便業主。

 這都是劉洵提出來的提高碧桂苑層次的東西,還有些更細節的就不一一表述,來自於美國的知名物業管理公司也開始進駐碧桂苑,他們的一些建議也會選取合適的對碧桂苑稍加改變。

 劉洵離開碧桂苑的時候高黛兒、江雪嫵和成渝跟著一起回昌平市,高齊這小子卻要留在這邊長見識這小子和劉洵差不多大的年齡,對經商也是興趣十足的模樣,家裏邊似乎也不大管,就留在這邊跟著高衛長見識了。

 高衛雖然在部委裏掛著正處的實職,這小子足足請了兩三個月的假準備過年之前就耗在碧桂苑上邊了,年後才回部委裏邊工作。

 不過這也不奇怪,南巡以來,改革春風遍地吹,掛著下海和辭職下海的官員無數,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按照國家人事部事後的估計鄧公南巡之後的一年,辭官下海者有十二萬人不辭官卻又投身商業的人超過了一千萬,另外還有大約數以百萬計的教師、學生和科技人員在經商,像高衛這樣的其實大有人在。

 單秀玲和她手底下的那班子行銷策劃的高手對劉洵的離開倒是一臉的幽怨,劉洵走了,可就沒有這麼個大師級的人物來指點他們了,這麼好的老師,那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事實上,劉洵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徹底的讓這班人心服口服,從劉洵口中說出來的種種策劃手段,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精妙絕倫,而他們以往引以為豪的創意,和劉洵比起來簡直連乞丐都不如,他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有時候,只聽劉洵幾句話便有讓他們茅塞頓開的感覺,兩天時間便感覺,自己的整個思想都有煥然一新的想法,他們自然不知道,劉洵在給他們講述的過程中,時不時的就會把另外一個時空的很多經典案例和理論結合自己的理解穿插進去,所謂的生而知之者顯然是不存在的。

 好在這些人現在還不知道劉洵的年齡,如果知道劉洵現在僅僅是一個高一學生的話,不知道這些自詡行銷策劃的高手們會不會羞憤而亡。

 不過單秀玲和連浩天都打定了主意,隔一段時間一定要讓劉洵給這幫驕傲的小子培訓一次,折折他們的傲氣也長長他們的水準。而且,單秀玲已經讓人著手把劉洵說過的理論知識都整理起來,然後製成小冊子排版印刷,以方便招聘新人之後繼續教導。

 劉洵現在可還不知曉,日後被國內外大學灌注以劉氏理論的諸多著名商界理論,原來便是從單秀玲突發奇想的這個小冊子開始流傳出去的,不過現在的單秀玲可不知道這些理論日後的影響力。

 東海到錦江的飛機上,劉洵饒有興致的看著一份前幾天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邊寫著一篇《要發財,忙起來》的文章,話說,這個文章的作者在前幾天還受到了官方的批評,認為他發表了不當的言論,可是現在,才事隔幾天便風向大變,已經有人把這六個字當成中國人的新口號喊出來了。

 劉洵暗暗在心中感慨了一聲,鄧公的南巡風潮,果真刮的不輕啊,而且比另外一個時空的,似乎還要熱烈上三分來。

 想著想著,又想到報紙上邊說的腦體倒掛的事情來,劉洵暗想,80年代後幾年世人爭說的“腦體倒掛”、“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這種腦力勞動者收入低於體力勞動者的腦體倒掛的情況,後世一直說是在90年代末期才能徹底扭轉的。

 但其實仔細想想,真正的轉捩點,其實便應該是在從鄧公南巡開始吧……

 高黛兒這小妞,現在是纏上劉洵了,劉洵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飛機上和劉洵坐的互是鄰座,幾分鐘就要小小的騷擾他一下,這個小魔女騷擾人的手段,那簡直是層出不窮,搞的劉洵一個頭兩個大,差點便要賣身求榮答應讓高黛兒做女朋友了。當然,他沒有注意到的是,當他專注起來的時候,高黛兒看著他,卻也是妙目連連的花癡模樣。

 幾個人到了錦江市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多鐘,劉洵照例到濱河小區過夜,成渝則拉著高黛兒和江雪嫵到她在錦江市的房子,不過見到周瑞青的時候,劉洵卻是眼睛一亮,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劉洵見到周瑞青便覺得有喜事發生了。

 “外公,是不是中央對你的下一步要落在哪兒,已經有了定論了?”

 周瑞青笑著放下手中的報紙“大體算是定下來了,如果沒有什麼重大事件的話,應該不會變了,昨天的時候中組部已經通過氣,八九不離十了。”

 劉洵臉上一喜,折騰了這麼久,終於還是有了結果,也不枉自己花了那麼大的心思幫外公寫好那篇文章。

 “外公,是進入中央還是到安南?”劉洵試探著問了一句。

 “是到安南,中央與你外公我,無緣呢。”周瑞青還故意歎息了一聲。

 劉洵呵呵一笑“外公之前又不是沒有在部委裏邊待過,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封疆大吏,手握一方大權施展胸中溝壑大概才是外公真正想要的。對了,外公過去安南,是當省委副書記還是常務副省長?”

 周瑞青對劉洵豎起兩根手指頭“你外公我呀,這次也算難得一身多職啊,中央這次的決心,很大呢。”

 劉洵愣了一下,過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

 感情外公到安南,是既當省委副書記又當常務副省長啊,這接班的意圖也太明顯了點。

 人人都知道安南的省長明年肯定會退下來的,副書記兼常務副省長,其實意思便很明顯了,那就是讓周瑞青到時候接任省長的班,只不過這麼安排,也做的太明顯了,這兩個職位,其實上一個就行了,兩個都上,有些人難免在心中嘀咕,這吃相,也顯得太急切了點。當然,說吃相自然說的是中央裏邊的改革派的大佬,而不是說周瑞青。

 “外公,看來中央對你的期望可是很大啊。”

 劉洵說著感慨了一聲,之前還以為外公進不了中央是有人在後邊動手腳,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啊,感情是這麼著來著,這麼一來,起碼省長的位置便算是撈入手中了,等於是內定了那個位置。改革派這次,出的力肯定不小。

 劉洵內心隱隱為周瑞青有些高興,他知道,外公一輩子最想做的,大概就是主政一方施展自己的執政想法了,之前多有肘制,這次也算是功德圓滿。

 周瑞青卻是收起面上的笑容“中央給的擔子也不輕,安南省因為今年的大洪水受損嚴重,那邊的經濟想要恢復了,沒有個三年五載,見不到效果啊。上邊這次都直接說了,幹得好就幹,幹不好擼了換人幹。我在錦江大概還能待一個月,春節過後才會有正式的任命下來,也是上邊多給些時間做前期的工作。”

 “看來上邊也急了眼了,連這種話都明著說出來,而且這麼早便把消息給放出來,不過中央現在對下邊的控制力越發的不如了,中央財政也空虛的可憐,對外公來說倒是好機會,安南現在經濟敗落,外公也能放開手腳大展拳腳啊,安南情況特殊,有些東西,步伐邁的稍微快一點我看也是無妨,這大概也是上邊讓外公到安南的意思。鄧公南巡的風潮過後倒是改革春風遍地吹,外公到了安南,若是想要恢復經濟,倒不妨從這上邊著手。”

 “你是說吸引外資?”

 “倒不一定是外資,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可內資便未必不成,昨天和大舅打電話說起了這件事,大舅說,根據他們社科院統計的內部資料,從鄧公十一二月份開始南巡到現在,總共才一個月出頭的時間,可就這短短的不到四十天時間,全國的房地產公司的總數增加了十倍,貿易公司的總數增加了一百倍。僅僅滬市這座一千三百萬人的城市中,每天便誕生六十六家新的企業,北京現在,每個月有兩千家新企業申請註冊,全都不是國有的。大舅昨天給我講了個笑話,說是北京那邊申請註冊的企業太多,北京庫存的營業執照一下子就發完了。北京工商局有些措手不及,跑到天津要來一萬個。天津那一邊更忙了,因為那邊有一千五百個教授和高級工程師同時申辦幾百個公司,哪來的營業執照借給北京。”

 周瑞青也是一笑“民營經濟要蓬勃發展嘛,培民和你說的這個倒不是笑話,而是確有其事的,我也是知道的,而且我在錦江,感受也是很深的,工商局都反應了好幾次問題了,天天都是人手不夠,營業執照不夠,申請民營企業的太多。”

 周瑞青說著感慨了一聲“以前國家打擊投機倒把,還以為都把這些人給嚇怕了,沒想到鄧公一個南巡幾篇講話,便能夠火爆到這種程度,事先是想像不到的。”

 劉洵也笑了笑“就像人們誰也想像不到,滬市一放開估計,一天之內滬指便飆升到一千四百點,也想像不到國內這麼快就能出現萬元股。”

 “所以你小子現在就叫做劉一億了?”周瑞青似笑非笑怕看著劉洵說了一句“你呀,倒是看的清楚。”

 周瑞青雖然嘴上邊說的看似不是很在意,其實內心深外也是波瀾起伏的,一億啊,這便是億萬富翁了,自家這個外孫,說起來不過是16歲的年紀,便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億萬富翁了。一億的身價,不說在昌平市,便是遼北省都能排的上號的。在自己這個外孫面前,省內所有自詡為青年才俊的人,只怕都只能捂著臉不敢見人。

 劉洵腆著臉笑了笑,沒有接話,自己仗著另外一個時空的那段記憶才積攢了這樣的身價,實在沒什麼靠誇耀和自得的。

 “鄧公此次南巡之後,算是徹底的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所以,在對待民營企業、個體戶這些上邊,原本的很多思想就要變動了。

 其實在過去的十幾年裏,我們國人的經商熱不是沒有過,84年有過一次,87年是第二次,但是都被隨之而來的政治運動和經濟整頓打斷了。

 不過現在的情況和之前的兩次可大不相同,從報紙上邊我們可以看到,國務院把那些年頒發出來約束人們經商行為的檔都找了出來,不是廢止就是修改,足足有四百多份。現在中南海風氣即開各地群起響應,幾乎所有的禁令都被取消了。政府可以辦公司,學校可以去贏利,教師可以兼職,官員可以做買賣,倒賣緊俏物資的人可以合法地從中牟利,投機倒把再也不是看你被槍斃的行為。”

 劉洵再一次旗幟鮮明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對民營資本的看法。

 “你是說,到了安南之後,恢復經濟的工作重點,不要著眼於招商引資?而是放在引導這些非公有制的發展上邊?”

 周瑞青似乎把握住了劉洵話裏邊的意思,劉洵這話裏話外的,就是要讓他重視民營企業,重視非公有制經濟。

 “國內整體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的地位是不夠突出的,不僅是不夠突出,在此之前,一直是被歧視的,但是我們又不能忽略了民營企業的自主性和活躍性,安南省今年受災嚴重,中央讓外公這個打著改革旗號刻著改革印章的人去當省長,要的肯定不是和稀泥的效果,中央需要的,大概便是辣手恢復經濟的大力改革行為了,外公倒不妨把經驗中心的人集中起來好好研究研究這個,從這個上邊下手,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當然,引進外資內資,這些也是要做的,具體怎麼搞,就要靠外公自己掌握火候了,總歸不能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周瑞青看了劉洵一眼“你呀,小鬼頭。”

 劉洵嘿嘿笑了笑“外公到了安南省之後雖然暫時還不是政府的一把手,行事的卻是政府一把手的權力,有些工作倒不妨做起來。現在連皮包公司、投機倒把都合法起來,皮包公司在88年還是過街老鼠,政府嚴令除惡務盡,後來的戰果是把至少一千個皮包公司給查封了,現在,報紙上公開為它們喊冤說“皮包公司是商業領域的潤滑劑”這便是南巡以來思想觀念的轉變了。”

 “既然中央讓外公到安南去搞改革,那就把聲勢做大點。完全可以讓省內的檢察機關公開聲明對回扣、提成和兼職收入不追究法律責任,讓工商部門宣佈,想辦公司可以不必申請營業執照,也不必繳納管理費。稅務官也不必那麼錙銖必較,國家不是有三免兩減半嗎,雖然是用於外資和合資的,民營企業不可能有這麼優厚的政策,但是稅收上邊也可以有優惠政策嘛……”。

 劉洵這一說便收不住口,滔滔不絕的往下說下去,周瑞青也越聽越有興致,有些想法,當即便記錄下來,或許只聽劉洵一句兩句還看不出多少東西來,但是這些都結合起來,那就大了去了,周瑞青已經決定,明天就讓經驗中心的人好好給研究研究,拿出點真材實料來,這兩人,卻是越談越有勁兒了,一直到淩晨的時候,周瑞青有些疲勞,這才睡下。

 躺下的時候劉洵還在想著,南巡以來,放眼望去滿眼兼春,自己若不趁此機會做些什麼,那可著實對不起這重走一次的人生。而且,他的目標,不是做個紅頂商人,不是做個投機商人,而是想要,切實的改變國內的一些東西,例如某些落後的行業。

 想到十多年後,國內風靡的手機是愛瘋、三星,MP3是Ipod,筆記本是蘋果、IBM,數碼相機是索尼、松下,國產的電視機倒是暢銷貨,可惜佔據絕大部分成本的液晶螢幕和等離子螢幕卻被三星等主要電子廠商壟斷,每年從國內攫取不菲的利潤,那圈錢的速度,比直接搶錢還快,看著讓人眼紅,讓人心酸,讓人無奈。

 近代以來唯一一種由中國人發明的家電產品,即VCD還因為沒有申請專利而悲劇,想想都讓人心痛,消費類電子產品,每年不知道被海外廠商攫取了多大的利潤,想著都讓人心痛、心酸、心疼。

 既然國人之前沒有在這條道路上走出一條坦途來,那就讓我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