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無論在什麼地方,當一把手都是個累人的活,內閣的一把手,就更不是人當的。
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的掌舵人,都不是平白無故冒出來的。就拿皇帝來說,他的統治基礎,就是底層人民和地主階級,他需要照顧大部分百姓的利益,不能太過苛刻,否則就會有人揭竿起義,他也要照顧地主階級的利益集團,否則地主階級中的利益集團,就會成天給皇帝找點麻煩,這皇位坐得也不安生,所以皇帝就需要在兩者之間取一個平衡點,幹的好了,就是明君。
首輔也一樣,首輔是被文官集團推舉起來的,他的所作所為,要符合絕大多數官員的利益,但是底下的人,肯定又不止一派,這就是需要不斷地去協調各個團體之間的平衡。說白了,就是你讓你的手下有肉吃,也不能讓別人光喝湯。
當然,假如一個一把手只顧著自己安逸享樂,撈錢勞權,像嘉靖帝和嚴嵩那樣,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圖自己生前的樂子,哪管死後洪水滔天,那就另當別論,否則但凡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的人,既要處理人際關係,又要忙於正是,久而久之,難免心力交瘁。
然而這就是中國的政治藝術,你想做事,難免就要得罪人,你想兩面都討好,最總就做不了事,在這個難題上,張居正選擇了前者。
他是典型的科舉進階,再正統不過的文官,他所代表的,自然也是中國傳統士大夫。在這個時代,許多官員都出身於地主階級,再怎麼說,家裡也有幾畝薄田,真正赤貧一無所有的人很少,就拿趙肅來說,如果不是當年被趕出家門,他雖然是庶子,也同樣擁有趙家的土地繼承權。所以張居正的種種措施,如一條鞭法,得罪了許多人,也與跟他所在的團體利益相悖,讓原本很多投在他麾下的人,又轉身與他分道揚鑣,就像張四維一樣。
如此一來,他既要處理堆積如山的政務,又要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縱然是鐵打的人也經受不住,更何況張居正從來不注重養生,房事上經常縱慾過度,一日三餐越發不定時,要麼突然暴飲暴食,性情也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喜怒不定。日積月累,早年不錯的身體底子漸漸消磨殆盡,所有惡因積攢起來,繃成一根弦,只等著爆發出來。
所以當這些反對的聲浪鋪天蓋地漫湧過來的時候,他終於撐不住,倒了。
突然得很,仔細想想,卻有在意料之中。
張居正這一病來勢洶洶,以至於沒有幾天,連朝議也上不了了,就連朱翊鈞親自去他府上探望,他勉強下榻接駕,那臉色也像金紙似的蠟黃蠟黃,讓人看了就心生不詳。
「先生有病在身,何必多禮,快回床上躺著罷!」朱翊鈞屏退左右,親自扶起他。
「如今面見陛下,能行一次禮便算一次,往後也不知還有多少機會了。」張居正扯了扯嘴角,慢慢起身,卻也依他所言,又躺了回去。
他的病情,兩人也心知肚明,張家自己請來的大夫看過,朱翊鈞叫了御醫也過來幫他看過,得出的結論都是一樣的,張居正精氣耗損過度,不好治。
中醫總習慣將病情大事化小,不好治三個字已經算是十分嚴重的告誡,換而言之,也就是命不久矣,眼下在拖時間罷了。
擔朱翊鈞自然還要安慰他,「先生是國之柱石,往後朕還要倚重你的。」
張居正笑了一下,「陛下無須安慰老臣了,在陛下心裡,臣的份量,怎麼都是比不過趙少雍的。」
這話乍聽有點爭鋒吃醋的味道,但是張居正表情平和,確確實實只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朱翊鈞沒有接話,就著床邊的椅子坐了下來,他知道張居正有話要說。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就聽見他緩緩道:「一條鞭法,考成法,乃臣歷年心血所集,請陛下為江山百年計,若臣有個萬一,還請陛下莫要廢除新政。」
這話說得有點好笑,江山是朱家的江山,皇位也是朱翊鈞的皇位,結果張居正反過來交代皇帝,鄭重其事的模樣,簡直反客為主了,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所以朱翊鈞不僅沒有不以為然,反而也點點頭,「是非曲直,朕心裡有數,些許小人蹦躂,無非是利益受阻,張先生不必憂慮。」
是了,這皇帝早就不是小孩兒了,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是雷厲風行的,就算皇帝有心推翻新政,他說得再多也沒用。
於是他笑了笑:「陛下的行事,臣是信服的,有了這幾年的鋪墊,往後諸般事宜要再推進下去,阻力就沒那麼大了。」
朱翊鈞座位皇帝,自然要從帝王的角度上來考慮事情,而且他確實是抱著這麼個心思,被張居正說破,也不見窘迫,只道:「這個國家病入膏肓,總要有人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就算不是你,也可能是朕,可能是別人。」
「是啊,生不逢時,又是生逢其時……」張居正嘆息一聲,自嘲道,「臣知道這朝堂之上,有數不清的人恨我,朝堂之下,也有無數雙在暗中窺視的眼睛,等著揪我的錯處,這一會臣的病,算是合了他們的意了!但是,」
他頓了頓,直視皇帝,目光如炬,坦坦蕩蕩:「陛下,臣從來沒有後悔過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就算是臣下了黃泉,見到太祖皇帝,臣也問心無愧!」
朱翊鈞微微一笑,「卿之過,瑕不掩瑜,卿之功,功在千秋。」
張居正長長地鬆了口氣,他當然知道他不是完全問心無愧的,起碼他這些年來揮霍無毒,奢侈享受,在個人生活上絕對說不上一身清白,而且官場傾軋,也不住有多少人冤死在他的手下,這其中就不乏許多因為政見不同而被他打壓的清官能臣,所以他也害怕自己死後被清算,就算皇帝不推波助瀾,光是他那些仇人們一人一下,都足以讓他的家族子孫們遭受滅頂之災。皇帝的話,無疑使向他作了隱晦的保證,也給他吃一顆定心丸。
「臣代張家上下幾百口,多謝陛下洪恩!」他掙紮著又起身下榻,向皇帝拜了三拜,朱翊鈞也受了他的禮。
「陛下,臣還有一事。」
「張先生請講。」
張居正也不廢話,單刀直入:「臣這一病,只怕一時半會是好不了了,陛下讓臣靜養,老臣也無話可說,只不知陛下心中時候已經定下了主持內閣的人選?」
朱翊鈞笑了笑,不答反問:「先生是否有人選推薦?」
張居正看了看他,皇帝烏沉沉的眸色瞧不出心思,只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臣以為,首輔之位,斷不可交給張鳳馨。」
「先生何出此言?」
張居正嘆了口氣:「若他執掌內閣,大好局面勢必戛然而止,放眼朝野,能將新政繼續進行下午的,寥寥不過數人,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趙肅。」
朱翊鈞道:「朕記得,先前趙先生在時,你與他並不投契。」
張居正道:「臣與他之爭,乃因政見不同而起,而非私人恩怨,張鳳鑫與臣相交多年,可他為人過於圓融,未免失卻原則,不能執善固執,新政得罪的人太多,若是張鳳馨,十有八九指定是要被他廢除,藉以收買人心,屆時陛下這數十年的苦心,隆慶、萬曆兩代新政積累,就要盡數付諸東流了。」
以張居正的才智,不可能猜不出這次在背後暗算他的人,只因那句授人把柄的話「我非相,乃攝也」,他清清楚楚地記得,當時在場的人裡,就有張四維。而且這兩年,因為種種緣故,張四維越來越不讚同他的政見,又或者故意要與他拉開距離,兩人早已不復當年那麼親密。
所以張居正推薦趙肅,未必是對他多麼懧同,只是他不會讓張四維一家獨大,順利遞補上首輔的位置,有了趙肅這個勁敵,張四維在內閣也不會安生,——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你既然敢在落井下石,也就不要怪別人不客氣。
朱翊鈞聽完他的話,沉默了一會兒,並沒有答應,也沒有不答應,只是說道:「先生身體不好,就不要為這些瑣事勞神的,朕自有分寸,首輔之位虛懸,待你痊癒歸來,自然還是由你來主持內閣。」
那個時候了
也不知是不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剛才他推薦趙肅,純粹是為了噁心張四維,給給他樹一個大敵,但現在既然開了頭,卻忍不住多說了兩句:「陛下,趙少雍此人,為人肖我師徐階,行事卻肖其師高拱,有他在,可保大明二十年太平。「
皇帝又與他說了幾句閒話,見他掩不住滿面病容,這才起身離開。
張居正聽著皇帝在門外囑咐家人好好照顧自己,視線落在窗外的海棠畫上,似乎又透過這些花,看向更遙遠的某處,腦海裡走馬觀花似的浮現起一幕幕往事:少年中舉,春風得意,當年的湖廣巡撫顧璘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
也就是從這句話開始,他的一生跌宕傳奇,輝煌到了極致,也耀眼到了極致。
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那是他十三歲時寫下的詩句,一眨眼,數十載過去........
假如能再給我十年,我定能掃清大明的弊病,只要十年......
張居正慢慢闔眼,似有若無地嘆息一聲。
幾天之後,朱翊鈞收到張家的奏報,說張居正半夜裡去了。
中國有種說法,叫死者為大,一般說來,生前的恩怨是非,死後也都煙消雲散,不予計較,但又有另外一種說法,叫趁你病,要你命,沒了張居正的張家,就是一塊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肉,很多奈何不了張居正的人,都把矛盾轉移到張家身上,一時之間,上奏要求抄家的有之,要求流放張居正親屬的有之,更有甚者,要求將張家滿門抄斬的。
這些都被皇帝壓了下來,他以太師,上柱國的尊容為張居正準備喪禮,並親往祭奠。沒有人知道皇帝與張家長子談了什麼,但就在次日,張家長子張敬修上表請求歸鄉葬父,並統計張家家財,共計黃金萬兩,白銀十餘萬兩,悉數上交國庫,皇帝接納並應允其所求,於是張家一門近百口人,包括張居正的弟弟張居易及其三個兒子,皆辭官返鄉。
雖然皇帝沒有想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哪樣讓四品京官、司禮太監親自護送張居正的靈柩回去,可也沒了後來的抄家滅族,毀官鞭屍,總算一代名臣,善始善終。
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在內閣上。
張居正一死,首輔之位就空了出來,照常理來說,作為次輔的張四維是可以遞補上去的,但是皇帝遲遲沒有發話,閣臣內部對繼任人選也幾度爭執不下,原先追隨張居正的王國光等人,在張居正死後,並沒有投向張四維,反而左右搖擺,舉棋不定的模樣。
最先站出來舉薦張四維的是殷正茂,有了帶頭大哥,其餘張黨人士紛紛跟上,元?眼看時機成熟,不慌不忙地拋出一份奏摺,內容卻是當年吳維良受趙肅之名到山西查張家田地逃稅的種種證據,趙肅隱而不發,臨走前交給元?,而元?終於等到這個時刻的到來。
張居正在的時候,這種證據拿出來,不但沒什麼用,反而還會引來兩張聯手對付趙肅,現在則不一樣了,張四維既無張居正的強勢,也無張居正的威望,此事一出,他必然要上摺自辯,變主動為被動,原來的優勢蕩然無存,輕則被皇帝申飭,重則要掛冠離去。
一池原來就不怎麼清澈的水,被元?這麼一攪和,又渾濁了三分,沒等其他人作出反應,又一件大事從天而降,砸了下來。
豐臣秀吉舉兵進犯朝鮮,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攻下漢城,到了六月,平壤也陷落了,朝鮮國王李*倉皇出逃,並連番遣使臣進京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