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皇子不務正業[穿越]》第38章
  第38章

  八月過了,九月也已經過去一半,秋日的天氣越來越涼爽,裴澤這心裡卻越來越煩躁。

  之前開玩笑似的與蕭言之說要對他的人生負責,當時蕭言之嬉皮笑臉地應了,還興致勃勃地跟他講了許多條件,他以為那只是個玩笑,可事實證明,他太天真了!蕭言之這臉皮還真不是一般的厚,使喚起他來竟是一點兒都手軟,他最忙那會兒可沒這麼折騰過蕭言之!

  他是一個武官!一個跟在武官身邊長大的純武官!

  冷著臉坐在大吉殿的堂廳裡,裴澤一想到鴻臚寺的摺子就很不開心。

  但是再不開心裴澤也還是會去的,因為蕭言之在鴻臚寺裡已經待了三天三夜了,除了早起上朝,連回一趟萬春殿的時間都沒有,偏偏鴻臚寺裡的事情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半數官吏都宿在鴻臚寺,大半夜的還有人在蕭言之辦公的房間裡進進出出,即使裴澤陪在蕭言之的身邊,也總找不到好好睡一覺的時機。

  裴澤從來都沒覺得文官的工作忙起來竟也是沒有白天黑夜的。一想到蕭言之滿是疲倦的暗黃臉色,裴澤就更不開心了。

  裴澤的身邊,大吉殿的大太監東貴和胥仁並肩站著,一會兒你踢我一腳,一會兒我掐你一下,擠眉弄眼地就非要對方先開口去跟裴澤說句話,但又誰都不肯先開這個口,於是又繼續你踢我一腳,我掐你一下。

  裴澤看得煩了,冷聲開口道:「你們兩個是皮癢嗎?」

  「奴婢/屬下沒有!」一聽到裴澤的聲音,東貴和胥仁嚇得齊齊一哆嗦,趕忙筆直地站好。

  胥仁與東貴對視一眼,諂笑著問裴澤道:「王爺,屬下看您心情不太好,要不咱們去禁苑跑跑馬?還是屬下……找人陪您練會兒?」

  裴澤斜了胥仁一眼,一個字都沒說。

  「王爺怎麼了?」東貴擺口型問胥仁。

  胥仁攤攤手,也是一臉茫然。

  這兩個月來,他們家王爺的心情起伏很大啊,前段時間還挺高興的樣子,這幾天怎麼就又不開心了?看王爺最近總是在深夜溜出大吉殿去與人私會,一準是第二天早上回,這是不是真的在後宮裡找了個姘頭啊?

  胥仁又仔細想了想,越想越覺得裴澤這樣子像是找了個意中人。

  前些日子,他們家王爺幾乎每天夜裡都要溜出大吉殿,大清早才回,那會兒每天都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再看這幾天,他們家王爺的心情越來越不好,整日來去匆匆,留宿大吉殿的日子也越來越多了……他們家王爺這是跟意中人吵架了?意中人不讓他去過夜了?

  哎呦!這可是大事兒誒!

  胥仁轉了轉眼珠子,便賊兮兮地湊到了裴澤身邊,貓著腰低聲問道:「王爺,您要是心裡有事兒,就給屬下說說唄?您憋在心裡多難受啊?您跟屬下說,屬下還能給您出出主意。」

  聽了這話,裴澤轉頭看著胥仁,見胥仁一臉真誠,裴澤便張開了嘴,然而就在胥仁以為裴澤會說出什麼有趣的事情時,裴澤卻又閉上了嘴。

  「與你說也沒用。」白了胥仁一眼,裴澤起身,抖了抖衣擺,便大步離開。

  「誒?」胥仁一愣,趕忙一個箭步追上去,「王爺您去哪兒啊?屬下陪您一起去!」

  「你留在大吉殿。」裴澤連頭都沒回就堅定地拒絕了胥仁的跟隨。

  「又留在大吉殿?」胥仁不滿道,「屬下都快在大吉殿裡生根了,王爺您倒是帶屬下出去遛遛啊!」

  踏出大吉殿的殿門前,裴澤扭頭看了胥仁一眼,道:「仲秋節時不是遛過你了?」

  話說完,裴澤一閃身就沒了蹤影。

  而一聽裴澤提起仲秋節,胥仁就再不敢多說一句話了。

  王爺竟然還提仲秋節,他都對仲秋節產生心裡陰影了!好容易出去一趟,結果他是笑著出去哭著回來的,被打的屁股到現在還疼呢!

  一個人離開大吉殿,裴澤腳下生風似的去了鴻臚寺。

  隨鴻臚寺的小吏尋到了蕭言之的所在,當小吏得到蕭言之的允許打開房門時,裴澤就見蕭言之側身坐在正對著房門的羅漢床上,身上披著一塊灰撲撲的破布,面前一張矮桌,矮桌上下亂七八糟地放著許多竹簡和摺子。

  門打開時,蕭言之剛好轉頭正對著門外,見來人是裴澤,便展顏燦爛一笑。

  「義兄怎麼來了?有事?」

  接連使喚了裴澤小半個月,看到裴澤每次看摺子都一副想死的樣子,蕭言之雖然覺得有趣,但也覺得愧疚,尤其這幾日十六衛又要向裴澤請示壽宴前後的警備安排,蕭言之終於良心發現地放過了裴澤。

  要裴澤安排城中守備他可以做到沒有絲毫紕漏,可一讓他安排使團的衣食住行他就傻了,還是別難為他了。

  「沒事,」裴澤揮退了小吏和原本守在房間裡的連勝,抬腳進門,還順手關上了房門,「就是沒事才來看看。你不是說今日沒什麼事要處理?」

  「恩,」蕭言之打了個哈欠,道,「與前幾日相比是少多了。」

  「都是些什麼事?」裴澤坐在蕭言之身後,探頭往蕭言之身前的矮桌上看。

  蕭言之卻將手上的摺子一丟,身子後傾靠在了裴澤的身上,道:「大食國隨使團一起來的公主丟了,壽宴時用來招待外使的費用還沒跟戶部談妥,父皇壽宴當日的宴席上,給外使的菜品都需要調整,這事兒也沒弄好。」

  裴澤一怔,隨即大驚失色道:「大食國的公主怎麼丟了?」

  看蕭言之說得雲淡風輕,裴澤都差點兒以為當真沒出什麼大事兒,可仔細一琢磨又覺得不對勁兒。

  大食國的公主都丟了,這事兒還不夠大嗎?!

  蕭言之搔搔嘴角,頗為無奈地道:「大食的使團是走水路來的,原本似乎是打算在廣州停靠休整一番,再由水軍護送到蘇州,從蘇州上岸,再走陸路來長安,但算了算時間說是走水路怕趕不及,要臨時改走陸路,結果從廣州下了船,第二天一早大食的公主就不見了,那邊的譯官也沒太聽懂前因後果,但大食的王子一直在道歉,似乎是那公主自己跑了。」

  裴澤將蕭言之壓在身上的破布扯了出來,展開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個不知多久沒洗過的斗篷,裴澤蹙眉:「沒派人去找?」

  蕭言之抬腳將那矮桌和亂七八糟的竹簡和摺子踢開,而後才說道:「從長安派人過去哪兒來得及啊,廣州那邊找著呢。」

  裴澤狐疑地看著蕭言之,問道:「你好像並不著急?」

  蕭言之笑道:「我急有什麼用?那公主出不了廣州城。」

  話音落,蕭言之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糟了,睡眠不足的時候一靠近裴澤就想睡覺,這都養成習慣了。

  「這麼確定?」裴澤到底還是將那件髒兮兮的斗篷蓋在了蕭言之身上。

  「她就算已經離開了廣州城,我也沒辦法啊……讓我睡會兒……」咂咂嘴,蕭言之的腦袋在裴澤的腿上蹭了蹭,尋了個舒服的位置就安心睡了。

  裴澤搖頭失笑。

  目前為止,他對蕭言之最大的用處似乎就是暖床,這也是有生以來他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價值。

  抻長手臂撈過一本散落在蕭言之身側的摺子,裴澤原本是想趁著蕭言之睡著的時候幫他解決點兒什麼問題,可打開摺子看了兩行字,裴澤就鬱悶地將摺子丟了出去。

  他還是專心暖床吧。

  半個時辰之後,突然有人敲響房門,這房門一響,蕭言之刷地就張開了雙眼。

  愣愣地看了看鴻臚寺的屋頂,蕭言之抬手扶額。

  不管睡得多香,只要聽見敲門聲就一定能醒,這也成習慣了。入宮以後他都養成了些什麼習慣啊……

  從裴澤懷裡坐起來,蕭言之一轉頭就看見靠在羅漢床邊的裴澤也已經睜開了眼睛。

  「進來吧。」將矮桌拉回羅漢床中間重新坐好,蕭言之才准人進來。

  鴻臚寺卿鄭朗一得到允許就急哄哄地推門而入。

  「見過王爺,下官……」話說一半,鄭朗才發現那羅漢床上還多了一個人,目瞪口呆地盯著裴澤看了半晌,鄭朗才正經行了個禮,道,「見過武成王。」

  裴澤擺擺手,人卻還是懶洋洋地靠在羅漢床邊兒,動都沒動。

  「怎麼了?又出什麼事了?」見鄭朗只顧著觀察裴澤,蕭言之便開口問道。

  鄭朗這才回神,向蕭言之稟報道:「啟稟王爺,大食國的公主找到了。」

  「恩,」蕭言之不以為意地點頭,「找到就好。還有其他事嗎?」

  找到了就把人帶到長安來,跟他說有什麼用?

  沒想到蕭言之對這位丟失的公主一點兒都不在意,鄭朗也趕忙跟著說到下一話題:「王爺,咱們申請費用的摺子……又被戶部打回來了,說是咱們根本就用不上那麼些錢,要咱們重新擬定預算。」

  聞言,蕭言之總算是轉頭看向鄭朗了:「那摺子,我是要你將去年的摺子謄抄一份送過去的吧?」

  鄭朗咽一口口水,點頭道:「是,王爺是這麼吩咐的,下官也是這麼做的,但是……」

  「也就是說,去年他們准了,今天卻怎麼都不准,是嗎?」蕭言之挑眉。

  「是……」鄭朗的頭垂得更低了。

  蕭言之揉了揉額角,道:「是誰拿回的摺子?」

  知道崔承就在戶部,秦風明又曾在鴻臚寺裡握緊了接待外使的大權,因此再一聽說接待外使還可以向國庫申請費用時,蕭言之就覺得這其中一定會有點兒什麼事兒。

  根據他兩世為人的經驗來看,凡是要向國家申請經費的事兒,不從中抽取一點兒揣進自己兜裡,那怎麼能甘心?若原本在這位置上的是別人,他也不會想到這事兒,可巧就巧在他來頂替的是秦風明的位置。

  鄭朗答道:「正是度支員外郎。」

  「他人還在?」

  「在呢,」鄭朗立刻答道,「下官就怕王爺有話要他給帶回戶部,因此就叫人把他給留住了。下官這就去領人進來。」

  「去吧。」

  鄭朗走後,裴澤也坐正了,問蕭言之道:「你有辦法?」

  蕭言之輕笑一聲,道:「還需要什麼辦法?就怕有人要給我使絆子,我可都是按規矩辦事兒,這要都能讓他給絆住了,我日後還怎麼在宮裡混?」

  這幾天蕭言之非常認真仔細地研究了一下秦家,發現秦家比他想像中的還要複雜,雖然都說秦家是中原一帶的官宦世家,但四代為官之後,秦家人就因各種調動而散佈各地,現在本家以秦泰祖母為首,定居長安城,但這位太夫人如今正在洛州頤養天年。

  秦泰的父親原本是在國子監任職,如今朝堂上有三分之一的文官都是秦泰父親的門生,致事之後,秦泰的父親就搬離長安城,居於山南道梁州,但仍有不少勵志科考青年慕名而去,拜其門下,學成後便直入長安,考取功名。

  秦泰有兩個哥哥,大哥秦福原本也是在京中任職,是秦家的核心人物,但前朝覆滅,秦泰隨皇帝入關之後,秦福就被調去了河南道,秦家在京中的核心人物就換成了曾經最不成器的秦泰,而秦泰的二哥秦有也去了嶺南道,任節度使。

  這才只是說完秦家的幾個人,其餘還有什麼兒子、義子、表兄弟姐妹、妻家親戚,蕭言之粗略地數了一下,單是皇城裡面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監裡面,就有四五十人與秦家有或近或遠的關係,更不用十六衛裡還收納了一些沒有治國才能只能從軍的次子、庶子一類的。

  而秦家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在皇帝入關的最關鍵時刻幫了一把,雖然說那對秦家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雖然說即便沒有秦家的援手皇帝也能成功,但秦家偏偏就在那個當口出手了,於是唐國的開國功臣就不只是有秦泰,還有整個秦家。

  之後那一年,秦家更是以無限的熱忱和忠誠協助皇帝迅速穩定朝堂、穩定全國局勢,只是從第二年開始,秦泰就有了不臣之心,大概是覺得自己武能領兵,文能治國,皇帝的天下都是靠他秦家才打下來的,他如何不能取而代之?

  只是秦泰到底是晚了一步,於是他只能傍著秦家的勢力重新謀劃,積聚財力、掌握兵權,而皇帝也失去了除掉秦家的先機,又沒有可用之人幫襯,只能死咬住兵權跟秦泰僵持著。

  但值得慶倖的是,親戚越多,越要分出個親疏遠近,家族越大,越是容易產生嫌隙,人都說富不過三代,那秦家這輝煌已經延續了四代,也差不多該到頭了,這會兒秦家除了一個心比天大的秦泰,應該還養出了些別的什麼東西,只是秦家的太夫人還活著,這些個東西就不敢輕易跑出來作亂。

  皇帝在等一個秦家自曝其短的時機,或者說是在等太夫人辭世,可那老太婆都活到四世同堂了,誰知道她還能繼續活多久?皇帝等得了,他可等不了,倒不如讓他就再攪和攪和,看能不能將這時機提前。

  這場仗早晚都是要打的,那趕早不趕晚,早點兒完事了,他說不定還能回到江南去養老,不然這一生都要耗在皇宮裡,實在是太不划算了。

  正琢磨著,鄭朗就將崔承帶了進來,蕭言之一瞧見崔承就笑了,笑得要多燦爛有多燦爛。

  一見著蕭言之的笑容,崔承的心裡一突,立刻就防備了起來。

  「下官戶部度支員外郎崔承,拜見蜀王、武成王。」

  裴澤靠在羅漢床邊兒垂著頭,不說話,也不去看崔承,只豎起耳朵等著聽蕭言之會說什麼。

  蕭言之笑眯眯地看著崔承,親切道:「員外郎快快請起,有段時日沒見,員外郎近來可好?」

  崔承拱手一拜,垂著頭道:「多謝王爺記掛,下官一切安好。」

  「安好便好,」蕭言之笑道,「我還擔心秦風明的事情會牽連到員外郎,既然員外郎一切安好,我就放心了。」

  崔承不說話了,因為實在是不知道這話該如何接下去。

  蕭言之笑笑,又道:「請員外郎來,是我有一件事情不太明白,想向員外郎問個清楚。」

  說著,蕭言之就向鄭朗伸出了手,鄭朗會意,便將他們之前寫的那本摺子交給了蕭言之,一併遞到蕭言之手上的還有另外兩本摺子。

  蕭言之只把摺子拿在手裡,笑容滿面地問崔承道:「員外郎,不知鴻臚寺的這一份預算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都已經打回來三次了,各方使團都在來的路上,鴻臚寺要是再拿不到錢,那就連驛館都沒辦法佈置,難不成要使團都住進驛館現在那寒酸的房間裡嗎?」

  崔承一拱手,道:「下官惶恐,但戶部掌管國庫收支,向來按規矩辦事,陛下壽宴,所有典禮、宴席都是禮部在張羅,鴻臚寺只管外使接待,王爺是商賈出身,單單是接待能用上多少錢,想必王爺心中有數。若鴻臚寺索要的數目超出不多,戶部也會賣王爺這個面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留心,但那摺子上寫著的數目實在是……連禮部都用不上那麼多,鴻臚寺也還真敢要啊。」

  蕭言之笑道:「我就是要這麼多,戶部當真不給?」

  崔承搖了搖頭,道:「王爺恕罪,若王爺執意,那咱們就只能去陛下面前去算一筆賬了。」

  「呵!」蕭言之輕笑一聲,「看樣子員外郎對這筆賬是相當有自信啊。」

  「下官在戶部做了三年,這些賬目早就爛熟於心,就算去到陛下面前,下官也是心中無懼。」

  蕭言之點頭道:「瞧員外郎這胸有成竹的模樣,就知道員外郎有多自信了。縱然如此,我還是心有疑慮,不如這樣吧,咱們也不用非得去父皇面前,只要戶部在我面前算一筆賬能叫我心服口服,這摺子我就改了,員外郎以為如何?」

  聞言,崔承狐疑地看著蕭言之。

  見崔承面露疑惑,蕭言之哂笑道:「怎麼?員外郎方才不還說得胸有成竹嗎?這會兒又不成了?若員外郎怕了,就將這摺子帶回去蓋個戶部大印如何?」

  「算就算!」崔承咬咬牙,便應了下來。

  其實蕭言之要的這筆錢,戶部早就請下來了,因為有去年的用度作為依據,今年上報尚書省之後很輕易就拿到了錢,但鴻臚寺要的這筆錢去年是交到秦風明手上的,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用來招待外使,其餘三分之二都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只要把最後的帳本做好,就算是皇帝也只能指責他們鋪張浪費。因此這一次他們先拿到了錢,就直接將那三分之二先給轉走了,熟料秦風明竟突然被革職,如今蕭言之還要這個數目,他們上哪兒弄去?

  想到這兒,崔承恨恨地瞪了鄭朗一眼。

  若不是鄭朗提點,蕭言之怎麼會一張口就要這麼多?

  蕭言之眼神一閃,道:「那好,公平起見,鄭朗,去請六部尚書到戶部走一趟,咱們就好好算一筆賬。員外郎,請吧。」

  「王爺先請。」崔承躬身避讓。

  今日是實打實地算真賬,他怕什麼?

  蕭言之聳聳肩,轉頭看向裴澤,問道:「武成王不去看個熱鬧?」

  「去。」裴澤優哉遊哉地從羅漢床上下來,「今日無事,就看你這個熱鬧。」

  蕭言之的手上可拿了三本摺子,若其中有一本是鴻臚寺三度被退回的摺子,那另外兩本是什麼?

  蕭言之粲然一笑,捏著三本摺子,背著手大搖大擺地離開鴻臚寺,往戶部走去。

  等蕭言之跟崔承到了戶部,就發現戶部官署的前院裡竟站著不少人,向裴澤一問才知道這些人中除了六部尚書還有皇城裡其他閑的沒事兒幹的官吏,讓蕭言之由衷地感歎一句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戶部的院子裡也早有五個人擺好了案幾各自坐好,看他們人手一個算盤的模樣,似乎就是戶部準備好要算賬的人。

  滿院子的人行了禮之後,戶部尚書張合就親自將蕭言之和裴澤引到特地準備好的太師椅前。

  「王爺,此時後悔,還來得及。」張合似是在提醒蕭言之,可眼中卻不乏得意。

  蕭言之看了看張合,突然問道:「你就是秦風明的舅舅?」

  沒想到蕭言之會突然提起這茬,張合一怔,而後立刻撇清關係道:「正是,但臣與那外甥也並不親厚。」

  聽到這話,蕭言之笑了,道:「不親厚?你們二人一個在戶部,一個在鴻臚寺,年年都要打交道,卻不親厚?這也真是怪事兒了。」

  張合的笑容一僵,連忙道:「臣因看不慣外甥囂張跋扈的性子,所以公事以外甚少來往。」

  「原來如此,」蕭言之轉手將一本摺子遞到了張合手上,而後高聲道,「這本是鴻臚寺為在陛下壽宴期間接待外使而擬定的預算,讓張大人給各位讀讀。」

  不知道蕭言之到底想要幹什麼,張合與崔承對視一眼,還是接過那本摺子,展開來高聲朗讀一遍,讀完後才將摺子交還給蕭言之。

  蕭言之笑呵呵地接下摺子,又道:「勞煩張大人讀了那麼多,但是請諸位只記住最後那個數目即可,那是本王給出的預算。但戶部的員外郎說本王這預算高得離譜,本王不服,於是員外郎就說要給本王算一筆賬。可本王實在不太精通數目,於是便請諸位來替本王算一算。那麼,員外郎想怎麼算?請吧。」

  「下官領命。」

  崔承應一聲,便開始報賬,從宴席上的茶水蔬果山珍海味,到使節住宿遊玩,甚至連優伶舞伎都算上了,崔承這邊報著,那邊坐著的五個人就劈裡啪啦地打著算盤,等崔承都報完,那算盤上也得出了最後的結果,崔承給出的預算是兩千多兩。

  而蕭言之摺子上寫著的是近七千兩。

  崔承得意道:「王爺,下官可已經給您往高了算了。」

  蕭言之眉心一蹙,狐疑道:「這就奇怪了,怎麼會花這麼少呢?員外郎方才在鴻臚寺說,就是禮部也花不了這些錢?」

  崔承笑道:「王爺若不信下官,可以問一問禮部尚書。」

  聞言,蕭言之就看向那一群看熱鬧的人,高聲道:「禮部尚書何在?」

  被點到的禮部尚書只能慢騰騰地出列,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道:「啟稟王爺,陛下壽宴,我禮部只管宴請群臣的那一場大宴,大概也就……就……三千多兩吧。」

  說完,禮部尚書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他沒辦法再往高了說了,他們辦一場宴可還有好多東西都是現成的,根本不用花錢,就連宴席上的山珍海味也只有一部分是需要從產地特別運來的,其餘的司農寺裡都養著呢,優伶都在梨園,也不出錢,頂多就是要給優伶們制一身衣裳,用的料子還是府庫裡宮妃們挑剩下的那些庫存,蔣貴妃說陛下壽宴,在人前露臉的人都不能損了陛下顏面,那些後宮用不上的東西,八成都拿了出來……現成的東西占了大半,所以是真花不了多少錢啊。

  「禮部才只需要三千多兩?」蕭言之瞪大了眼睛,一臉愕然地亮出了手上的另一本摺子,「這可就奇怪了呢,禮部既然只需要三千多兩,那這摺子上的八千兩是怎麼來的?禮部尚書您需不需要好好算一算?」

  禮部尚書一聽這話可懵了:「八、八千兩?王爺您、您說笑的吧?」

  蜀王手上拿的是禮部的摺子?禮部的摺子怎麼在蜀王手上?

  蕭言之瞪著眼睛道:「本王像是與你在說笑?這是禮部才遞上去的摺子,大人您自己瞧。」

  鄭朗立刻接過蕭言之手上的摺子,遞到了禮部尚書眼前,還給了禮部尚書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

  那禮部尚書顫巍巍地一打開摺子,才剛看清摺子裡寫著的數字,登時兩眼一翻就昏倒過去。

  立刻有人上前將禮部尚書給扶起來,刑部尚書好奇,撿起掉落地上的摺子打開一看,那上面可不就白紙黑字寫著八千兩嘛!再細細一看,就瞧見了摺子落款處戶部簽下的時間和戶部大印,正是這一個月內才寫好上呈並且獲准的摺子沒錯。

  「還沒完呢,」蕭言之又晃了晃手上的最後一本摺子,「這是鴻臚寺去年在陛下壽宴前遞上去的預算摺子,你們猜這上面寫的是多少?」

  不用說,眾人心裡有數。

  蕭言之冷笑一聲便將那本摺子遞到了張合眼前,還戳了戳張合的下巴:「你與秦風明不熟?不熟到你連他寫的摺子都不想看?不熟到你連摺子都不看就蓋了印還從國庫裡提了錢出來?!身為戶部尚書卻如此怠忽職守,你該當何罪!」

  話音未落,蕭言之就把摺子砸在了張合的臉上。

  張合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辯駁的話都想不出來了。

  崔承臉色一白,也緩緩跪了下去。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暗想蜀王要算的原來不是那算盤上的賬。

  這鄉下來的蜀王還真是有點兒能耐,不管這事兒是他自己辦成的,還是有皇帝或者武成王幫忙,他此時的這番氣度是做不了假,而且皇帝怕是鐵了心要辦了秦家,至少也是要辦了秦泰。

  蕭言之是不知道眾人把他順手辦了的這件事情誤會成什麼樣了,他只是不急不緩地從太師椅上站起來,抬腳向前兩步,沉聲問道:「禮部尚書醒了沒有?」

  一聽這話,立刻有人在禮部尚書的人中狠掐一下,年近半百的禮部尚書一個鯉魚打挺就坐了起來。

  揮開了身邊圍著的人,頭髮花白的老頭端端正正地跪在了蕭言之面前,響亮地叩了個頭:「老臣有罪,請王爺降罪。」

  蕭言之本想叫禮部尚書先起來,可想了想,這話到底是沒說。

  「父皇壽宴在即,你們這是變相地與父皇討賞?要不要本王替你們與父皇說一聲?」

  話音未落,一院子的人就跪了下去,喊什麼的都有。

  蕭言之的視線從人群頭頂掃過,沉聲道:「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呢?」

  「臣在。」被點到名字的立刻出列上前。

  「距離父皇的壽宴也只剩下半個月了,本王耽擱不起,給你們一宿的時間,前年的事兒本王就不與你們計較,去年和今年是誰把這錢吞下去了,就叫他們給本王把錢吐出來!你們若是要不到,就自掏腰包填上吧!該看住的人也給本王看住了,若跑了誰,本王就拿你們頂罪!」

  「臣……領命。」兩位尚書簡直是欲哭無淚。

  這錢是誰吞下去的,他們是再清楚不過了,這錢八成要不回來,他們也是心知肚明,可要他們自掏腰包……他們更是拿不出啊!而且為什麼要拿他們頂罪?蜀王不講理啊!可這個時候,他們卻誰都沒那個膽子與蜀王說理。

  他們就不該來看這個熱鬧……

  裝作沒注意到兩位尚書豐富的內心活動,蕭言之又道:「常聽說書先生講一朝天子一朝臣,父皇仁義,登基後不忍殃及無辜,也念在諸位大人有治國之才的份兒上,才留諸位大人繼續為國效命,但若有人不想幹了,可趁早辭官養老去,把地方騰出來,諸位大人的後頭,可有數不清的人排著隊呢!」

  說完,蕭言之就瀟灑地大步離開。

  裴澤的視線從一群戰戰兢兢的人身上掃過,而後若有所思地跟上蕭言之。

  鄭朗左右看看,也趕忙追上蕭言之。

  離開戶部之後,裴澤和蕭言之就與鄭朗分開,往兩儀殿走去。

  兩人並肩走出一段路後,裴澤才低聲問道:「戶部和禮部的空缺怎麼辦?你可沒有精力再管了。」

  蕭言之笑道:「我當然沒有精力再管了,可不是還有二皇弟嗎?」

  「他?」裴澤蹙眉,「他不行,他可沒你精明。」

  裴澤還真沒想到蕭言之一進鴻臚寺就能幹出這麼大的事兒來,真是嚇著他了。

  不過細細一想,裴澤就覺得好奇:「那禮部的摺子,你是從哪兒弄到的?」

  「額……」蕭言之搔了搔嘴角,道,「鄭朗突然讓我寫一個預算的摺子,可我不會寫啊,想著禮部剛好也要在這個時期寫一個這樣的摺子,我就去禮部那邊……額……借了一下。」

  一聽這話裴澤就氣得在蕭言之的頭頂敲了一下:「朝廷文書你也敢偷!」

  蕭言之瞪裴澤一眼,道:「都說了是借!我今天不是還給他們了嘛!」

  裴澤搖頭失笑。

  他是還了,可還不如不還呢!瞧把禮部尚書給氣得,恨不能再暈過去一次。

  禮部尚書為人正直,但如今年近半百,禮部的事情他基本都交給禮部侍郎去做了,而禮部的侍郎不巧正是秦風明的舅舅。

  笑過之後,裴澤又一臉擔憂道:「你當心些,你可已經斷了秦家的兩條財路了。」

  蕭言之嘿嘿一笑,道:「那就有勞義兄保護我了,義兄可說過要負責我的人生啊。」

  蕭言之這麼厚臉皮,讓裴澤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對了,明日下午的時間空出來,你的弟妹明日就能到了。」

  「真的?!」蕭言之的兩眼一亮,欣喜地看著裴澤。

  盼了許久,終於是要到了啊。

  「假的。」裴澤白了蕭言之一眼。

  他還能拿這事兒騙蕭言之嗎?

  蕭言之卻嘿嘿一笑,而後一個熊抱將裴澤緊緊抱住:「義兄英明神武!」

  被這麼一抱,裴澤有點兒懵,回過神後尷尬得臉色微紅。

  「別鬧,叫人瞧見像什麼樣子!」

  裴澤說完,蕭言之鬆開了手,這叫裴澤心裡暗鬆了一口氣,可緊接著就被蕭言之吧唧親了一口,裴澤整個傻住了。

  「多謝義兄!」沖裴澤粲然一笑,蕭言之轉身就往兩儀殿裡跑。

  然而裴澤還傻站在原地,茫然地望著蕭言之的背影。

  一路狂奔到了兩儀殿,蕭言之腳下一個急轉就沖進了殿門,卻在下臺階時腳下打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愣愣地坐了一會兒,蕭言之突然臉色漲紅。

  他都趁亂做了什麼啊!抱就抱了,他怎麼就親了上去呢?怎麼一激動就忘了分寸了呢?他真沒那個打算的……又沒喝酒,他要怎麼跟裴澤解釋啊?

  兩儀殿裡的人就只見蕭言之一陣風似的沖了進來,結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什麼,而後突然就面色潮紅。這可把兩儀殿裡的人都給嚇壞了。

  「殿下?殿下您沒事兒吧?趙大人!快去找趙大人來!」

  「來了來了!怎麼了怎麼了?」趙康一聽見有人喊殿下就從屋裡沖了出來,一見蕭言之坐在地上登時也是給嚇了個六神無主,「哎呦我的殿下誒!您這是怎麼了?怎麼坐地上了?扶起來!快給扶起來啊!」

  眾人立刻七手八腳地將蕭言之扶起來。

  趙康這才看清蕭言之通紅的臉色:「殿下,您說句話啊?這臉怎麼這麼紅啊?該不會是發熱了吧?老奴冒犯了。」

  說著,趙康就伸手去摸蕭言之的額頭。

  「怎麼回事?」

  皇帝原本是在書房裡等著趙康將蕭言之帶進去,結果沒等到蕭言之進門,卻聽見外面越來越吵。皇帝聽著這聲音不妙,就趕忙出來看看。

  「父皇……」蕭言之已經冷靜了一些,聽見皇帝的聲音便轉頭望著皇帝,眨巴眨巴眼,頗為委屈地說道,「父皇,他們給兒臣使絆子!」

  皇帝一琢磨,就瞪著眼睛問道:「你又做了什麼?!」

  言之去了鴻臚寺,那必然會有人使絆子,若只是這樣,言之不會特地來與他說,他若來了,就指定是做了什麼,還一定是件大事兒。

  蕭言之嘿嘿一笑,道:「父皇,兒臣又替您除了兩個邪佞……興許是三個。」

  皇帝一聽這話是氣也不是笑也不是:「給朕滾進來!」

  「哦。」蕭言之搔搔嘴角,乖乖地跟著皇帝進了書房。

  「說吧,怎麼回事兒?」等趙康將書房的門關好並且守在了書房門外,皇帝才開口問道。

  蕭言之立刻就把之前在戶部發生的事情給皇帝講了一遍,皇帝聽後是真的很想揍蕭言之一頓。

  「朕送你去鴻臚寺不是讓你去查案的。」

  蕭言之無辜道:「兒臣沒有查案啊,是他們想找兒臣的麻煩啊,兒臣只不過是小小地回擊一下。」

  皇帝的嘴角狠狠一抽,又道:「朕記得,朕與你說過,朕在等一個時機。」

  蕭言之點頭,道:「恩,兒臣也記得,但父皇又沒告訴兒臣那時機什麼時候來,兒臣就……先下手為強了?」

  「先下手為強?」皇帝給氣笑了,「朕看你是欠揍!禮部沒了個侍郎倒還好,戶部的尚書你上哪兒給朕弄去!」

  說著,皇帝就抄起手邊兒的靠枕砸向蕭言之。

  這臭小子的膽子怎麼就這麼大呢?三省六部的活兒要是誰都能做,他早就把朝堂上那些人給換掉了,還等著他來嗎?!

  「哎呦!」蕭言之接住抱枕就塞進懷裡抱住,道,「戶部尚書不就是算個賬嘛,您讓二皇弟去唄。」

  「算賬的?」皇帝咬牙切齒道,「那你去給朕算啊!這天下的賬,朕看你能不能算明白!而且你二皇弟的背後是誰你不知道啊?!」

  蕭言之撇撇嘴道:「父皇您幹嗎這麼想不開呢?您養哪一家不都是養?但好歹蔣家是為了二皇弟,可秦家是為了誰?」

  「老二若是壓得住蔣家朕還用等到現在嗎?!」皇帝氣呼呼地又砸一個抱枕。

  「誒!」蕭言之趕忙接住這第二個塞進懷裡,「父皇您都不給他機會,怎麼知道他壓不住?就算他壓不住,不是還有裴澤嘛!」

  皇帝道:「知子莫若父,他們三個都是在朕身邊兒長大的,朕瞭解他們。」

  蕭言之嗤笑一聲,道:「瞭解什麼啊?父皇您就說您誰都不信就得了,您但凡是有那麼一丁點兒覺得他們三個的心是向著您的,您都不會把他們三個架到如今這樣的地位上去,他們每一個都是只有地位,沒有權利,在朝堂上根本就幫不上您什麼忙,您這三年全靠自己,還沒吃夠苦頭嗎?」

  「……朕怎麼敢啊。」

  朝堂上的血腥可不比戰場上少,稍有不慎,死的可就是他們徐離氏了,老二和老三都與他們母妃的娘家親近,他怎麼敢用?

  看了看皇帝落寞的側臉,蕭言之調笑道:「兒臣這不是來了嗎?父皇您可再也不是一個人了,皇弟他們要是敢不聽話,兒臣替您揍他們!」

  怎麼能只有他一個皇子在皇城裡蹦躂?怎麼也要再拖一個下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