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原配嬌妻》第125章
  ☆、第125章 125 事情真相

 一排紫檀木書架後,太子低著頭,骨節分明的手指緩緩摸索著茶杯的花紋,語氣凝重道,「不用忙活了,本宮來不是為喝茶的。」他速度快,到的時候消息還沒有泡好茶,如若不不是在皇后宮殿聽了關於文家的事情,太子差點將皖南的事情忘記了,他派去的人都是信得過的人,不可能到皖南後就沒了音信,察覺到事情不對勁,讓人一打聽,確信皖南沒有消息來,太子越想越覺得事情不對,不得不來一趟文家。

 文博武中的毒來自皖南,迫不及待想要奪文家父子兩命的人,背後的目的一定不簡單,抬起頭,丫鬟已經端著茶壺走了進來,文戰嵩比了個請的手勢,開口道,「這是莊子上剛送來的茶葉,太子殿下嘗嘗。」文家莊子多,每年產的茶葉卻很少,不拿到外邊賣,親戚來往地時候送上一些,只有和文家親近的人家才嘗過這種茶葉,就是太子平時來,也是沒有的。

 太子擱下杯子,待丫鬟斟滿茶後,端起杯子,手提著茶蓋,習慣性的扶上邊的茶泡,卻發現茶水清澈見底,並無茶泡,太子一怔,來了興致,「什麼茶?本宮還是第一次見……」

 「莊子上送來的尋常茶葉罷了。」文戰嵩也叫不出茶葉名字,莊子上有管事認識茶,上山打獵的時候發現的,現在莊子上自己喝,後來覺得不錯就送了過來,之後每年都會送這種茶葉過來了,文戰嵩滿足的抿了一小口,問道,「不知太子來所謂何事?」

 「大將軍在江南中了埋伏,可還記得追殺你的人是誰?」皇上對人家器重,太子查過文家上上下下,不得不說,文家確實是乾淨的,水至清則無魚,文家沒有任何把柄留下,和之前的齊氏不同,文家內部存著問題,文戰昭文戰責以權謀私,陽奉陰違,甚至在外邊做了些齷蹉事,和文家大房卻是沒有關係的。

 故而,太子開門見山道,「本宮也不繞彎子了,之前懷疑暗殺大將軍的人和皖南有關係,本宮派人前去調查,不想遲遲沒有消息回來,其中意味著什麼,大將軍府只怕就明白的,對方是些什麼人,大將軍可是看清楚了?」

 文戰嵩搖頭,當時事情緊急,他自保都困難,哪會注意到對方出自哪兒,即便知道些什麼也是猜測,擱下茶杯,文戰嵩垂眸道,「微臣並不知曉對方是何人,不過,一看就不是江湖中人,反而像軍營中的。」

 皖南戍守陣營的將軍在朝堂中名聲還算好,太子擰眉,望向門口,「博武將軍人不在府裡?」文博武心思細密,文戰嵩發現不了的說不定他知道些什麼,文博武要為沈懷淵翻案,是他將皖南的事情攬在了身上,想了想,朝剛踏進門口的文博武道,「津蘇來了,本宮正有話要和你商量呢。」指了指旁邊凳子,將皖南的情況說了。

 「本宮查過淮安將軍府,沒有任何問題,淮安將軍戍守皖南多年甚少回京,本宮記得不錯的話還是博文成親那一年,淮安將軍回來參加小兒子的親事,之後就沒回來過了。」淮安將軍府在京城不顯貴,一是和淮安將軍的性子有關,火爆脾氣,兩句話不對盤就動手,誰的面子也不給,當年淮安將軍夫人帶著兒子本是要跟著去的,淮安將軍以皖南條件惡劣,求皇上將人留在了京裡,眾人都清楚,淮安將軍去了皖南,將軍夫人能跟去,老將軍卻是不能的,朝廷用人,總會有幾分防範,一家老小去了任上,造反的人話,朝廷得不償失,故而,皇上應允了這件事,淮安將軍只在每年回京述職的時候在京中住上些時日,甚少留在京中。

 太子視線落到從容落座的文博武身上,「津蘇怎麼看?」叫他津蘇而非博武將軍,可見有私底下詢問的意思,文博武不疾不徐的喝了一杯茶,道,「淮安將軍為人正直,對朝廷忠心耿耿,他是沒有問題的,只怕是有人從中作梗,太子可是查到什麼了?」

 太子搖頭,手晃了晃為剩不多的茶水,如實道,「本宮派去的人進入皖南沒了蹤跡,不滿津蘇說,他們雖然沒有在我身邊伺候,本事如何我是知道的,一般人,奈何不了他們。」

 文博武當然信,上輩子太子鏟平異己,穩穩的坐上那個位子,據沈月淺說,她死的時候朝廷沒有發生動亂,杜家蟄伏多年不可能什麼都不做,要麼就是太子發覺了杜家,先一步下手,要麼就是杜家發生了什麼事,該是後者了,畢竟,杜老太將軍年事已高,親眼看江山易主的心思再顯然不過,不過那都是幾年後的事情了,這輩子,杜家早早的暴露出來,說不定是想要動手了,看朝堂就能感覺到一些事,文博武知道是一回事,告訴太子就是另一回事了,「微臣記得淮安將軍的四少爺前不久又得了一個兒子……」

 太子若有所思,隨即臉上舒緩不少,「還是津蘇想的周到,淮安將軍在皖南多年,京中妻兒從未前去探望過,如今太平盛世,倒是一個好機會。」淮安將軍府的人前往皖南,途中安全得有所保障,如果,淮安將軍不知情,對方借此機會正好抓了妻兒孫子威脅他,淮安將軍只怕會乖乖就範,可聲勢浩大,難免會引起懷疑。

 文博武笑而不語,之後的事情就是看太子怎麼安排了,杜家浮出水面,一切的事情就好辦了。

 「皖南的事情就這麼辦,對了,津蘇可知道廖家和謝家出事的事情?」沈懷淵的事情結束,五皇子貶為庶民,廖家和謝家跟著遭了秧,可查封兩府的時候才發現少了人,兩家少爺都有一位不見了,太子敏銳,可不會認為是巧合,何況,二皇子身邊的宮人遲遲不見蹤影,「本宮已經派人全京城上上下下搜查了,包庇罪犯也是不小的罪名,津蘇覺得誰敢?」

 聽說這件事,太子首先懷疑的就是文博武,身邊的人查到一些事情,文博武為沈月淺做了不少的事,雖然看上去是巧合,太子隱隱覺得不對勁,「兩家人已經遭了報應,也算是因果迴圈,犯不著做些出格的事。」

 兩家人對沈月淺來說畢竟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文博武不敢拿被貶為庶民的五皇子如何,隨意拿捏廖家和謝家還是綽綽有餘的,故而,太子才會懷疑到文博武頭上。

 「還有這事?」文博武眉頭緊鎖,眼神難掩詫異,太子狐疑道,「不是津蘇為了博美人一笑,將人救出來好生折磨一番?」

 「我哪有那些心思,對方救了人,更多的原因只怕是想給兩府留個香火,微臣大門不出,哪有心思弄那些。」文博武沉著臉,眼神晦暗如深,太子松了口氣道,「本宮還以為是你呢。」細細一想,對方還真是為了給兩府留個香火,可惜,廖凡夫和謝長安死了,想問什麼也問出來了。

 屋子裡一陣沉默,這時候,門口的小廝叫了聲太子,聲音急切,進屋後,湊到太子身邊低聲說了什麼,太子臉色大變,「什麼時候的事?」轉向文戰嵩,「本宮還有事,先行一步了。」倉促的擱下茶盞,裡邊的水溢了出來,一兩滴濺到了太子手背上,太子渾然不覺,闊步往外走,邊走,邊和小廝道,「速速查明真相,本宮還不知道,京中存著這樣的勢力。」

 文戰嵩和文博武將人送到門口,對著太子的背影道,「是不是你做了什麼?」從太子的神色看,事關重大,文戰嵩蹙眉道,「想要杜家獻身簡單,別將火引到自己身上。」

 文戰嵩差小廝出去打聽,很快,小廝就打聽了消息回來,事情果然不簡單,城西街道上發生了大規模的爭鬥,人數不下百人,中間誰放了一把火,燒了十幾間鋪子,還涉及到幾十條人命,京裡邊太平,縱然兩府不合,也不敢糾結侍衛在街上動武,文戰嵩懷疑是文博武搞的鬼,文博武不以為然,「爹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吧。」

 城西出了事,只能是杜家有了動靜,他巋然不動,總會有人按耐不住。

 太子到城西的時候,大火已經被撲滅了,空中還冒著濃濃黑煙,兵部尚書也來了,其中一方是兵部的人,兵部尚書收到消息近日京中有不少商人來歷不明,縱觀整個兵部,兵部尚書雖是最大的官,手中卻是沒有多少實權,被下邊兩位侍郎壓得死死的,收到消息,兵部尚書想趁機立功,將兵部實權握在自己手裡,連著好幾天在城中轉悠,總算今日有所收穫,「殿下,對方人手眾多,行蹤可疑,微臣本是想嚴格盤查一番,沒想著真的發生了問題。」

 那些進城的馬車,上邊是糧食,下邊全是兵器,害怕太子不相信似的,兵部尚書讓人掀開馬車上的草垛,神情難掩激動,兵部向來是六部最亂的地方,和其他五部都有勾結,經過這件事情,他可是立大功了,「城中的兵器自來有兵部掌管,竟不知何時,有人背著兵部,自己運營兵器了,還請太子殿下徹查。」

 太子目光幽深,良久,才從鋥亮的兵器上移開視線,上下打量著兵部尚書,兵部自來沒有巡邏的權力,聚集了這麼多人,明顯就是有備而來,耳邊是驚天動地的哭喊聲,十多間鋪子沒了,傷亡慘重,太子招來身側的宮人,「你去一趟戶部,讓戶部尚書來一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眼下,安撫百姓才是正經,看著一臉期待的兵部尚書,「說吧,事情起因經過,可抓到活人了?」

 語聲一落,走到跪倒在鋪子邊的百姓身旁,朗聲道,「朝廷會賠一切損失。」瞥了眼兵部尚書,「事情是你挑起來的,重建鋪子的費用就從尚書府出了。」

 比戶部先來的是京兆尹,戶部尚書領著人隨後就來了,動靜大,來的路上他已經知道了,給太子行禮後,就派人將清點屍體人數,又問周邊的人統計,一番下來,地上躺著的幾十條人命,都是兵部和對方的人手,戶部尚書松了口氣,回稟太子道,「調查結果出來了,死的七十六人中,六十四人是兵部的,其餘就是對方的人手了。」

 街上舞刀弄槍,百姓們惶恐不安,都躲進了鋪子裡,之後鋪子著火,大家反應快,冒著生命危險跑了出來,幸好,兵部的人多,壓制住對方一些,且對方明顯沒有殺百姓的意思,如此,他們才得以保住了姓名。

 兵部尚書額頭上開始冒冷汗,悻悻然笑道,「微臣只顧著抓逆賊了,也沒留意到身邊人少了,殿下,這件事關係重大,您可要好好查查背後之人的目的。」說完,見太子望了過來,兵部尚書乖乖閉了嘴,又擔心戶部尚書多說什麼,片刻後,畏畏縮縮道,「人手損失慘重也是因為對方人數多,訓練有素,要抓住他們,除非讓博武將軍領著人出來還差不多。」

 看太子面色不善,兵部尚書是真的閉嘴了,追根究底,他算是立功了吧,回到太子府,兵部尚書說起如何察覺對方有問題神乎其乎,「微臣收到消息就一直注意京中大量的馬車了,今日微臣在城東轉了一圈沒有收穫,轉到城西地時候,正好遇著一批馬車京城,微臣在兵部多年,雖然沒有上過戰場,可也能看面相,對方牛高馬大,說話行事俐落,走路都跟我們不同,當即其中有問題,讓他們停下要搜查。」說到這,兵部尚書知道犯了忌諱,忙改口道,「微臣不過嚇唬他們一番,不料對方驅趕著馬車就想從微臣跟前過去,微臣惱怒……震驚之下,忙讓身後的人上前攔住他們,之後就打了起來,誰知,為了分散注意力,他們竟然放火……」

 兵部尚書話裡的漏洞多,太子不想追究,「可調查對方是去哪兒的了?」這時候,守城的侍衛將一行人的通行文書逞了上來,一起來的還有刑部的張兆志,張兆志上前說了目前查出來的情況,「通行文書上的鋪子在城南,是開了多年的糧食鋪,微臣帶著人去的時候已經空無一人了,什麼都沒有留下,據周圍的容忍你說,生意不太好,掌櫃的幹了幾十年了也沒有離開,沒有見過背後的老闆,其他就是關於六十多人的性命了。」

 說完這些,張兆志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以往只以為太子溫和,最近朝堂上的事情才看出來,往日,太子都端著,不顯山露水罷了,「至於和兵部打鬥得那些人,好似都憑空消失似的,沒了蹤跡。」

 太子眉頭緊蹙,斜了眼惴惴不安的兵部尚書,「六十多人是怎麼死的?」太子去文家前前後後不過兩盞茶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不可能鋪子就著火燒了起來,六十人就死了,皇上讓文博武特意訓練過兵部的人,對方人厲害,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殺了這麼多人,尤其兵部人手明顯多的情況下。

 「是攔著馬車,被馬踢死的,還有一部分是唄燒死的。」對方明顯做了萬全的準備,馬車上不僅僅有兵器,還裝了油,可能是為了事發逃離做準備的吧,張兆志戰戰兢兢的站在一側,等著迎接太子的烏雲密佈。

 兵部尚書手指著張兆志,臉色發青,顫抖道,「你胡說八道,那些人明明是被人砍死的,怎麼會是燒死的,張大人,你到底是何居心?韓家,二皇子,五皇子遭殃還不夠,如今把矛頭對準我,是不是誰允諾了你什麼好處?」他口中的誰明顯指文博武,文博武在兵部是個閒職,他出了事,文博武正好可以坐上這個位子。

 「殿下,微臣也是問的街頭的老百姓,至於具體死因,還要仵作查過屍體後再說。」不過,仵作的用處已經不大了,一個人可能胡說,一群人不可能都是一種聲音,那些人,都是因為兵部尚書沒了命的。

 太子目光森然的瞪著兵部尚書,看得它張了張嘴,無言以對,對方想要強行逃走,好不容易等到時機,他怎麼可能讓地方逃走了,才會命令人做人肉牆攔住對方去路。

 太子想起的是另一件事,「你說收到消息,誰給你的消息?」兵部尚書什麼性子太子如何會不清楚,想要步步高升沒錯,可腦子不是個轉得快的,在兵部還能安然無恙的活著,就是因著腦子不好使罷了,腦子要是好使,早就沒命了。

 兵部尚書支支吾吾道,「是微臣身邊的小廝,前些日子微臣心情不好,每晚都喝得酩酊大醉,一次回來地晚了,路上遇著馬車經過,身邊的小廝說看到一幫人進了一條巷子,微臣沒放在心上,誰知,過了兩日後,小廝又提起這件事,還說看到了兵器,微臣覺得他腦子有問題,傍晚回家竟聽說他死了。」

 如果不是這樣,兵部尚書也不會懷疑城中有異動,他腦子一轉,想到二皇子雖然落了難,可身邊的宮人沒了去向,朝廷到處追查他的下落,遲遲沒有找到人,前前後後一聯繫,他才有了懷疑。

 「殿下,微臣之前沒放在心上,是微臣反應慢……」

 「住嘴。」小廝人死了,就是想問什麼也沒有問的了,兵部尚書站在旁邊不敢說話了,照現在的樣子,他算是過大於功了,誰知,接下來,張兆志的話讓他如墜入萬丈深淵,「殿下,據百姓口中所說,對方人數不超過二十人,除了死了的十多人,剩下的幾人找起來難度大。」京城大,要藏幾個人輕而易舉,就是挨家挨戶的搜查要很難找得到。

 太子冷哼一聲,兵部尚書雙腿一軟,跪了下去,「微臣,微臣不是有意欺瞞殿下的,當時大火彌漫,微臣也沒看真切……」

 太子不欲和他多說,吩咐張兆志道,「找人的事情先停下,查查那間糧食鋪子,鋪子開了多年,總會有蛛絲馬跡留下來……」太子心中有種感覺,京城真的要出事了,說不定和皖南有關。

 城西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大將軍府,書房中的三人坐在椅子上,手裡的茶換了一杯又一杯,文戰嵩看了眼神色如常的文博武,「事情是不是和你有關?」

 文博武挑了挑眉,朝外叫文貴,「換平時我喜歡喝的茶來。」私自運營販賣兵器可是大罪,他如今有妻兒養活,惜命得很,沉聲對文博文道,「明後兩日估計太子會再來,到時,你跟著太子的人走一趟。」

 文博武的話說得不清不楚,文戰嵩以為是叫文博文去問話,蹭的聲起身就欲和文博武動手,「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還還分不清楚?府裡上上下下跟著你提心吊膽就樂意了?」文戰嵩眼裡,文博武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武定將軍府沒有動靜,文博武引蛇出洞做些事不是不可能。

 文博文起身拉著他,「爹,您誤會大哥的意思了,大哥指的是皖南。」朝堂上幾位兩朝元老明顯想要壓制太子,太子不會察覺不到有異動,淮安將軍府前往皖南探親,只能是太子信得過的人跟著,太子才會放心,放眼整個朝堂,持觀望態度的人多,太子哪會信任他們?

 文博文私心裡不想去,「我沒什麼經驗……」

 文博武嗤了聲,慢悠悠道,「又不是要你上戰場,你保住自己的命就是了。」太子要文家出頭,京城他是走不開的,不說杜家在京城周圍的人手,光是為著沈月淺,他也不會走了。

 文博文滿臉不情願,他也有自己的媳婦好嗎?文博武像是看穿他想法似的,慢悠悠道,「你還沒有孩子,等你有孩子的話再說吧。」

 文博文抽了抽嘴角,文戰嵩在江南出了事,他想讓文博武留在京裡,藉口就是,「你有孩子,需要你照顧,我去吧。」當時文博武毫不留情地反詰道,「正是因為我有孩子了,更不能讓你去,你要是去了,救不出人還不是要我出馬?折騰來折騰去,還不如我直截了當去算了。」江南事情嚴重,又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文博文明白文博武擔心他去了跟著沒命,歎了口氣,「我去吧。」

 文博武讓他去,就是做了完全的準備,一定不會讓自己出事了,文博文還是瞭解文博武的,平時橫眉冷對,實際心裡記掛著所有人,不過排名有先後罷了。

 文戰嵩不明白兩人打什麼啞語,看文博武胸有成竹的模樣,他心裡十分不舒服,又拉不下臉問文博武,一手掌拍向文博文肩膀,拍得他身子一顫,才訓斥道,「什麼事情不能明擺著說?還當老子是你爹不?」

 文博文齜牙咧嘴,表情扭曲的拿掉肩膀的一隻手,那一處,骨節像斷掉似的疼,「爹,您坐下喝茶,我們慢慢說。」

 聽完文博文的話,文戰嵩一臉欣慰,不過仍然擔心文博文在中途出什麼事,「要不要我派些人在後邊跟著?」

 文博文翻了擱白眼,文戰嵩手底下的人五大三粗,走幾步就暴露目標了,文博文不想在刀口上過日子,拒絕道,「大哥只怕都計畫好了,不會出問題的,爹爹安生給祖母守孝就行了。」

 語聲一落,肩膀上又被人用力一拍,這次,疼得文博文叫了出來,「敢打趣你爹了,不要命了是不是。」文太夫人走了,文戰嵩心裡不難受是假的,可能府裡事情多,他哪有時間悲春傷秋,問文博武,「你有什麼打算?」

 媳婦孩子熱炕頭,文博武突然想起了民間一句俗語,嘴角微微一揚,一字一字道,「好好給祖母守孝。」

 文戰嵩抬起手,在文博文以為文戰嵩要對文博武動手的時候又收了回來,文博文面露遺憾,心中不滿更甚,同樣是兒子,文戰嵩對他可就差遠了。

 文博武回去的時候,文貴忍不住說起城西的事情,「主子,您看要不要讓廖府,謝府外邊的人手進一步查探?」

 文博武抬起眼簾,深邃的眸子嗜血陰冷,「不用,再看一趟庫房。」

 文貴頷首,因著文太夫人死了,屋子裡豔麗色的傢俱都換了下來,其中不乏貴重的傢俱,平時守著庫房的兩位媽媽身側多了幾名不起眼的丫鬟,小道上灑掃的丫鬟也多了起來,走近了,文貴上前從媽媽手裡接過鑰匙,開鎖後,側身道,「主子……」

 如果細心的人會發現,明明是庫房,為何裡邊沒有堆放傢俱物件。

 文博武抬腳,一步一步走了進去,有小廝迎了上來,「大爺可是要見二人?廖大人得知兒子被救出來了,又說了一件事……」

 文博武細細聽著,到後邊,嘴角蔓延出了笑,是人都會有弱點,謝長安和廖凡夫名義上是五皇子的人,不過是被人指使故意這麼說罷了,走到一處房間,推開門,裡邊人聽到動靜,抬起頭來,視線在看清是文博武后,有一瞬的欣喜,隨即被無邊蔓延的恐懼代替,「博武將軍,你說過,說過放過我家小兒子的。」

 文博武在不遠處的椅子上坐下,看了眼栓著手鏈腳鏈的人,眼神盡是譏諷,「還要看廖大人怎麼配合了,我的人順著廖府地道進去,可是什麼都沒發現。」

 「不可能。」鏈子晃動,廖凡夫激動起來,「杜仲雖然表面上信任我們,實際上還是防著我們的,當時府裡修地道的時候沒有打通就是因著這個原因,地道是我派人偷偷打通連接上去的,不可能通不到杜家。」

 廖凡夫不知道平時和他來往的竟然是當年戰場上赫赫有名的將軍,難怪杜仲對那個人言聽計從,要不是杜家出了事,他有所懷疑,打通了地道,不敢相信本該過世多年的老太將軍竟然活著,杜仲挑中他和謝長安,無非是看中兩府地勢好,想要在下邊建造地下人間罷了,經過廖府和謝府,杜家運營的進城後順著兩府正好可以通到杜家,杜仲防著他們,通道的那間屋子,派專門的人看著,要不是後來他起了疑心,在自己房間也開了個通道,竟然不知道,就算是地下,也可以照樣吃喝拉撒,杜家有野心他知道,可這樣大的陣勢,廖凡夫想,很早以前杜仲和他這樣說,他寧願一輩子在小地方安安靜靜過日子,也不敢參合進來的,為避免被杜家發現,他將通道連在了杜家地下的一間空房間。

 他細細回想著房間的位子,目光直直的瞪著文博武,「不可能的,一定是你故意騙我對不對?我已經將杜家在皖南的事情說了,你還要我怎樣?」

 「沒說完,你好好想想是不是漏掉什麼了?」如果不是城西的事情落腳到一間鋪子上,文博武也不會懷疑皖南那邊還有動靜,多年來的鋪子哪怕就是個幌子,開門做生意,糧食總歸有來源才是。

 廖凡夫張牙舞爪的伸手要抓文博武,聲音帶著恐懼,「我不知道了,真的不知道。」就是皖南的事情還是廖凡夫從平日和杜仲打交道中自己推算出來的,不僅僅他,就是謝長安估計也是不知情的。

 文博武在屋子裡坐了會兒,起身離開時,撣了撣肩頭並不存在的灰塵,「你再好好想想,我不是言而無信的人。」救了兩名罪犯,就算朝廷懷疑起來,之後也和他沒關係,誰知道,廖凡夫和謝長安不僅沒死還在他的手上?

 謝長安那邊和廖凡夫一樣,知道的也不多,不過倒是問出一個人來,郭柯,淮安將軍身邊最得力的副將,「我是從杜家小廝嘴裡聽來的,能不能幫助到你我也不清楚。」

 從庫房出去時,外邊竟又開始下起雨來,文貴注意著文博武神色,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奴才才回去拿傘?」謝長安和廖凡夫剛開始一個字不肯說,硬氣得很,之後三日事無巨細交代清楚了,到了這邊,沒有撬不開的嘴,文貴從未懷疑過這一點。

 「不用了,待會大少夫人問起的時候,你回話乾脆些。」沈月淺這兩日睡不安生,他離開半個時辰,沈月淺就怕他出門不回來了,文博武明白沈月淺怕什麼,上輩子他就是死在杜家人手裡的,沈月淺害怕事情又發生了。

 文貴身子僵了一瞬,挺直脊背道,「奴才明白了。」果不奇然,回到雅築院,沈月淺拿著巾子,邊給文博武擦拭髮髻上的水滴,邊問文貴他們去哪兒了,文貴聲音四平八穩道,「春雨多,庫房漏水了,大爺擔心毀了您喜歡的那一套桌椅,親自去檢查了一番。」

 沈月淺嗔怪地瞥了眼文博武,「今早就提醒過您有雨,怎麼不記得帶傘?」擦得差不多了,拉著文博武回屋給他換衣衫,眼裡已經沒了開始的擔憂,文博武歎了口氣,「我答應過你不會一聲不吭離開的,你不要害怕,你一擔心,三個孩子都跟著害怕起來。」

 文博武說的實話,沈月淺也來翻來覆去睡不著,三個孩子也是,夜裡來來回回醒了好多次,奶娘進屋鬧得他也不耐煩,抬手,搭在她肩頭,傾身低頭,在她唇上啄了口,「我不會走的。」最近的事情他吩咐了不准透給玲瓏,玲瓏打聽來的都是些表面上的,沈月淺該是擔憂這個了,文博武猶豫著要不要和沈月淺實話說,猛地,目光一暗。

 沈月淺聽著頭頂沒聲了,好奇地抬頭,順著他視線低頭,腦子轟的聲炸開,捂著胸口往偏房跑,她最怕的事情發生了,果真流出來浸濕了衣衫,若不是文博武突然回來,她準備回屋奶孩子來著,不想給忘記了。

 走到門口了,被文博武拉住,後者聲音明顯帶著笑,「不想我回來得這麼及時……」

 之後,屋子裡傳出稀碎的嗚咽聲,估摸著時辰,奶娘準備進屋喂孩子,到門口了被玲瓏攔下,「大爺和大少夫人在屋子裡,小主子需要的話會讓你們進去的。」從之前那件事,玲瓏清楚文博武到了沈月淺跟前就是個把持不住的,只要兩人在屋子裡,玲瓏的耳朵就一直豎著,剛才屋子裡的聲音小,玲瓏耳朵尖,還是察覺到聲音的與眾不同來。

 奶娘看文貴在旁邊,全身濕著,只當文博武在裡邊換衣衫,「我知道了。」奶娘住在離主屋不遠的屋子裡,和主屋隔著兩間屋子,轉身走了回去,不想,等到中午了,都沒有人叫她們抱孩子,三位奶娘面面相覷,壓低了聲音道,「孩子小,吃不得其他的,大少夫人沒有經驗會不會忘記了?」

 「應該不會吧。」

 一等就等到了下午,進屋抱孩子的時候,感覺屋子裡香味重了,之前玲瓏找了盆鮮花放著,屋子裡都是淡淡的花香,而此時,花香中明顯多了份熏香的味道。

 「你們抱著孩子下去,我和大少夫人有話要說,天黑了再抱回來吧。」文博武坐在書桌前,慣有的冷漠的神情,而旁邊翻著書的沈月淺卻做不到文博武的雲淡風輕,微微紅了臉頰。

 人走了,沈月淺扔了手裡的書,屋子裡味道明顯,奶娘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以後再胡來,你就收拾被子去書房睡。」

 文博武好笑,「那是誰嫌棄我快了?不然早就結束了,奶娘……」話還沒說完,就見沈月淺抓起桌上的書扔了過來,文博武一把手接住,眼睛裡盡是笑。

 兩日後,果然不出所料,翌日就傳出淮安將軍府要去皖南探親的事情,除了年邁的兩位老人,幾乎所有人都出動了,第三天,太子又來了將軍府,要文博武隨淮安將軍府的人一起去一趟皖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