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原配嬌妻》第126章
  ☆、第126章 126 如意算盤

 沈月淺著急,文博武答應過他不會離開京城,太子指名道姓點了文博武,文博武怎麼好拒絕,聽玲瓏說完前邊的事情後,沈月淺臉色一白,皖南情況她不瞭解,聯想到江南困難重重,沈月淺不想文博武再離京了,一次沒要了他的命,難保第二次不會,擔憂的看了眼玲瓏,「太子讓大爺去一趟皖南,大爺如何說的?」

 當時,文貴讓玲瓏去書房給太子殿下奉茶,玲瓏也聽到皮毛,具體細節她不甚清楚,搖了搖頭,扶著沈月淺站在走廊邊,這幾日,時不時會有小雨,天邊一直積著烏雲,往日清明透亮的天此時都不太真切了,從丫鬟手裡接過傘,玲瓏不安道,「大少夫人,去書房會不會打擾了大老爺和太子他們?」

 沈月淺去書房無非是想阻止文博武,玲瓏在屋子裡服侍這麼久了,文博武什麼性子,玲瓏多少心裡有數,念慈,後悔不該和沈月淺說了書房的事,大爺最不喜大少夫人擔驚受怕,她此舉,犯了大爺忌諱,撐起水墨畫的油紙傘,玲瓏提醒沈月淺小心地滑,斟酌道,寬慰沈月淺道,「大爺還在孝期,太子該不會強人所難。」

 沈月淺臉上的神色並沒有因為玲瓏這句話有所好轉,「你也說太子不會強人所難,可如果是大爺也同意了呢?」皖南的事情定然和杜家有關,文博武為了將杜家連根拔起,一定不會假手於人,何況,比起文博武,文戰嵩和文博文不知曉上輩子情形,雨勢漸漸密集,一滴一滴啪在傘上,玲瓏張了張嘴,剛想說話就被沈月淺搶了先,「我們去大夫人院子。」

 二房三房擔心寧氏轉移了財產,寧氏拉著裴氏核對將軍府多年的帳冊,以往齊氏在的時候,裴氏不顯山露水,齊氏不在了,裴氏不站出來說話,一切任由寧氏的意思行事的話,裴氏擔心二房三房討不了好處。

 聞言,玲瓏松了口氣,寧氏院子佈置的雅致,小雨朦朧中更有份獨特的別致,青石磚的地板上,沈月淺漢玉白的鞋面被順著傘流下的雨打濕了,沈月淺提著裙擺,驚覺雨不小了,春日雨纏綿,今日卻有所不同,劈裡啪啦,像極了夏日暴雨後收尾的雨滴,沈月淺騰出一隻手握著傘柄,「我自己來吧,撐另一隻傘去。」

 玲瓏肩頭濕了一小片,沈月淺自己撐傘,玲瓏也可以獨自撐一把傘,話畢,身後的丫鬟遞了傘過來,玲瓏大步躲了進去,到寧氏院子裡,見裴氏的丫鬟守在門口,明白裴氏正在核帳冊,走上臺階,鞋子裡面也濕了,寧氏身邊的丫鬟上前行禮,給旁邊的丫鬟使眼色,後者倉促行禮後進屋了。

 很快,寧氏走了出來,看到沈月淺裙擺淌著水珠,急忙吩咐丫鬟取一身合適的衣衫來。

 「不用了娘,我過來是問問你些事,不礙事的。」芍藥花的長裙擋住了淋濕的鞋面,沈月淺不想寧氏操心,她來是問件事,杜家和皖南有何關係,上輩子,她沒有和杜家人打過交道,這輩子知道的也不多,寧氏不同,甯國侯府老侯爺還在,當年武定將軍府的事情該有所耳聞才是。

 進屋,甯氏吩咐丫鬟去廚房端碗姜湯,擰著眉道,「什麼事差丫鬟來一趟就是了。」寧氏是過來人,這兩日天氣反常,生病的忍多,沈月淺不以為意是不知曉其中利害,屋子裡燃著香,裴氏坐在椅子上,面前堆積著厚厚的一疊帳冊,沈月淺進屋了,也不見她抬起頭來,寧氏眼裡閃過譏諷,二房三房這些年開銷用度全是公中出的,齊氏手裡管理的田產鋪子比將軍府的家底還多,說起將軍府的財產,斤斤計較得看不下去,齊氏走了,裴氏明面上不在意,心裡還是擔憂的吧。

 沈月淺上前,盈盈施禮道,「三嬸也在啊?」

 裴氏抬起頭,臉上盡是疲憊和倦怠,勉強扯出一個笑,順勢妄向屋外,茫然道,「又下雨了?」裴氏手裡有陪嫁的田產鋪子,雖然不少,可比起將軍府還是差多了,太夫人沒死,她還有說服自己不在意的理由,不分家,二房三房的孩子也能跟著大房沾光不是?可太夫人死了,依著寧氏的性子以及上一輩的恩怨,大房一定不會幫襯三房的,至少,在幾個孩子的前程上,裴氏一直存著想要幾個兒子跟著大房去軍營幫忙,她向寧氏開過口,被寧氏拒絕了。

 寧氏拒絕她的理由無非是幾個孩子沒有吃過苦,去了軍營身子熬不住,幾個孩子還是和文博文一樣,從文比較好,寧氏說得漫不經心,裴氏卻從中看出了大房的態度來,軍營的事情是大房的,二房三房沒有插手的餘地,裴氏還得重新謀劃打點,見沈月淺嘴角噙著若有似無的笑,裴氏松了松眉頭,問沈月淺道,「你幾位堂弟年紀也不小了,我問過他們的意思,說很是羡慕博武,想跟著去軍營幫忙,你有時間幫我問問博武的意思,都是一家人,不過一句話的事情,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裴氏和沈月淺打過幾次交道,知道沈月淺是好說話的,推開面前的帳冊,讓帳房先生退下去休息會,吃了午飯再過來,將軍府幾年的帳冊,只憑她不知道要核對到猴年馬月呢,帳房先生是她從裴家找過來的,核對帳冊是一方面,如果帳冊有問題,逃不過他的眼睛,奈何,核對兩日了,也沒發現帳冊有什麼問題,而且,核對出來的數目也是正確的。

 寧氏神色如常,多年妯娌,她會看不出裴氏心裡什麼主意,想了想,道,「三弟妹說的事不是難事,可是也要幾個哥兒願意,身為母親,隨著孩子心意來也很重要。」裴氏總想著三房靠著大房,從沒有問過下邊幾個孩子的意思,軍營的苦非一般人能承受,文博武在外邊吃了多少苦,寧氏看在眼裡,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情形不明,捆在一條船上對他們沒有好處。

 不管裴氏如何理解,寧氏是不同意的,尤其,三房的幾個孩子和文博文性子差不多不喜歡舞刀弄槍,逼他們也不是法子,可能太夫人走了,甯氏清楚就算和裴氏住,也沒多少日子了,緩緩解釋道,「往回博武回來的時候,娘哭得多傷心你也是見著的了,說出去,人人羡慕文家出了兩名將軍,可博武在外邊過得什麼日子我們都不知道,你要是想要幾個哥兒為你掙誥命,你能狠心將他們送到那樣的地方?」軍營的功勳不比別處,都是實打實拿命換回來的。

 裴氏若有所思,想著文博武從外邊第一次回來,文太夫人拉著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進府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太夫人哭得聲嘶力竭,老將軍去世,太夫人不過是渾渾噩噩沒了主心骨,文博武受傷,無異於在剜她心口的肉似的,裴氏欲言又止,歎了口氣。

 甯氏清楚裴氏是將她的話聽進去了,多年妯娌情分,裴氏是個聰明人,往回遇著事一直站在齊氏身後,挑唆齊氏,再者,齊氏和裴氏才是真的妯娌,比起和她,關係自然要好些,裴氏也願意聽齊氏的。

 沈月淺坐下,丫鬟端著姜湯進屋,沈月淺雙手接過,待涼些了,才一口喝下,視線從高高的帳冊上,轉到窗臺的花上邊,「娘,今日我來是想問問杜家小姐的事,之前去將軍府,偶然和她說了兩句話,不料她後來竟出了這種事,懷著身孕,坐月子,很多事都有心無力,今早聽玲瓏提及,不做點什麼,總覺得心有愧疚。」

 裴氏在旁邊心不在焉,兒子的前程沒有著落,厚厚的帳冊看來多半是沒有問題了,寧氏又不是傻子,真有問題,哪會光明正大拿出來讓她核算,聽著沈月淺的話才回過了神,不贊同道,「武定將軍府和我們素來不對盤,晨曦提他們幹什麼?」說完又覺得話不妥當,畢竟,不對盤是她自己結合兩府之間的恩怨推測的,具體恩怨,她也不好說,強顏歡笑道,「你如今要照顧三個孩子就夠累了,其他事情能不管就不管吧。」

 語氣多少有點循循善誘的成分,裴氏擔心寧氏埋怨她越俎代庖,畢竟,甯氏才是沈月淺正經的婆婆,裴氏低著頭看茶杯裡扶著的茶葉,不說話了,進門後,齊氏就和她說了大房二房三房的恩怨,那時候,老將軍已經沒有多少時日了,隨後姨娘跟著去世,齊氏就懷疑是寧氏做的手腳,平時多防著寧氏,她也願意親近齊氏,如今齊氏不在了,猛地沒了說話商量的人,裴氏多少不習慣,尤其,多年來,寧氏與她們雖然算不上親近,可對她們也不壞。

 「杜家的事情在京城傳的有模有樣,你三嬸說的對,最好別插手。」寧氏慢慢將兩府間的恩怨說了,「外邊人揣測我們兩府之間的恩怨,不全對,也不算有錯,杜家的人沉寂多年,你最好離著遠些,杜小姐又是杜家的家事,你更是別過問。」想當年,杜家在京城和文家齊平,也不知何時就沒落下去了。

 沈月淺若有所思,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道,「我明白了,要不是先問過娘,真怕自己腦子糊塗做出什麼事情來。」

 甯氏看了沈月淺兩眼,沈月淺進門後,大事小事規規矩矩,從沒做過出格的事情來,如此說,完全不像她了,裴氏在旁邊插話道,「你能做些什麼?杜家好像閉門不見客了,前兩天回裴家,聽我娘說,杜家人想要回老家。」說起來,裴家和杜家有些淵源,都是皖南那邊發家的,不過,裴家一直不顯赫,又是祖上三代的事情,親近杜家的話指不定要被冠上巴結的名聲,所以,京裡邊的人知道兩府出自皖南,卻是從來沒有將裴家和杜家牽扯到過一起,本就挨不著邊的人和事,不過是追蹤溯源有的關係罷了。

 沈月淺側著耳朵,明顯一臉好奇,裴氏失笑,「想不著你喜歡聽故事,杜家和裴家祖上都是皖南的人,我祖父從小都生活在京城了,杜家比裴家還要早,杜家要回皖南,皖南估計都沒人了。」

 杜家在京中發達後,也有上門投靠的同族人,杜家能幫襯的就幫襯,故而,皖南那邊的人越來越少,裴氏回家讓裴太夫人給她挑兩個厲害點的帳房先生,才聽說了這件事,當時裴太夫人還說,「杜家在京城雖然沒落了,總是比回皖南要好的,聽你你爹誰小時候和你祖父回鄉祭祖,那邊荒無人煙,條件哪比得上京城,否則,也不會想著法子將祖墳遷到京城來了。」

 裴氏才覺得一件事奇怪,「裴家的祖墳遷到京城來已經幾十年了,依著杜家當年的顯赫,沒理由每年還回鄉祭祖才是。」在世人眼中,祭祖可是大事,每年清明節,朝廷休沐,就是騰出日子祭祖的,杜家在京中這麼多年,沒有聽說來來回回跑皖南的事情,裴氏只以為杜家沒有回鄉祭祖,不免歎息道,「難怪杜家漸漸沒落了,忘祖棄宗,這樣的人家怎麼會受到祖宗庇佑?」

 沈月淺卻覺得不同尋常,聯想到杜仲每年多次離開京城的情形,就是他回了皖南也沒人知道,她以為寧氏會知道杜家的事情,沒想到裴家和杜家還有這樣的淵源,就是文博武估計也是不知道的,沈月淺又問了幾個問題,裴氏不緊不慢回答著,這兩日核對帳冊累得不輕,和寧氏雖然有話聊,因著核對帳冊一事,心中總存了膈應,沈月淺在,氣氛好了不少,中午的時候,沈月淺和裴氏在這邊用的飯,帳房先生來了,沈月淺才提出離開。

 裴氏重新開始核對帳冊,寧氏招來身側的董家媳婦,小聲道,「你去打聽打聽外邊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周淳玉的性子來她院子聊這些還說得通,沈月淺可不是對誰都感興趣的人,沈月淺心思全部在文博武身上,既然問起杜家,必然是文博武和杜家的人發生了什麼事。

 董家媳婦到走出院子在走廊上遇著文戰嵩身邊的小廝,見著她,小廝十分恭敬的叫了聲董媽媽,董家媳婦頷首,太子來董家媳婦是知道的,不由得皺眉道,「你不去書房,在院子裡晃什麼,太子殿下可走了?」

 小廝點了點頭,「大爺和二爺送太子出門了,奴才來是大老爺有話和大夫人說,請大夫人去一趟書房。」

 董家媳婦看了眼還下著的雨,有什麼話不能回屋裡說要去書房,小廝看她遲疑,上前說了,「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也通知了。」來的路上遇著沈月淺,順便說了這件事,沈月淺估計已經過去了。

 董家媳婦不敢耽擱,轉身走了回去。

 熏香縈繞的書房,丫鬟剛收拾了碗筷,得知文戰嵩在裡邊,沈月淺站在門口沒進去,公公和兒媳,說出去不太好聽,不一會兒周淳玉來了,沈月淺留意到她臉色不太好,上前拉著她得手,果然,一片冰涼,「是不是著涼了?」話還沒說完,自己先打了一個噴嚏,不好意思的看著周淳玉,「約莫是來的路上吹了風的緣故。」

 周淳玉打起精神,笑得卻十分勉強,「沒事,你小心著自己的身體,屋子裡有三個孩子,你更要注意才是。」說著,周淳玉眼中一片暗色,想起兩日前,文博文說他要去皖南一事,周淳玉擔心不已,雖然文博文再三保證不會出事,她如何放心得下。

 沈月淺剛張嘴說話,不料又是一個噴嚏,身側的玲瓏擔心,「大少夫人,奴婢去書房再給您端一碗姜湯來。」沈月淺著涼的話,文博武那兒誰都沒好日子過,玲瓏心裡明白的事情,她身後的小丫鬟更是明白,玲瓏語聲剛落,她們已經朝著書房的方向走了,玲瓏側目見丫鬟走遠了,又回過頭盯著沈月淺的裙擺,裙擺已經幹了,皺巴巴的,明顯看得出是淋雨的緣故。

 沈月淺裙子長,出門時沒想到雨會越來越大,而且,玲瓏要找鞋子給沈月淺換也被拒絕了,剛才覺著沒什麼,如今才開始後悔起來,沈月淺惦記著文博武,哪會理會自己的身子,身為貼身丫鬟,玲瓏竟然忘記最重要的事情了,心中忐忑不安。

 周淳玉拉回心思,上上下下瞥了眼玲瓏,抬手探了探她額頭的溫度,「你小心些,最近著涼的人多,你倒下了,三個孩子怎麼辦?」周淳玉拉著沈月淺進屋,外邊冷風吹,別沈月淺沒事吹出事情來了。

 屋子裡的文戰嵩也聽到兩人動靜了,從內屋走了出來,神色嚴肅道,「先進屋吧,松如,給大少夫人端杯姜湯來。」松如是寧氏身邊的丫鬟,今日太子來,文戰嵩讓松如過來幫忙,沈月淺也識得松如,心裡奇怪,松如在,文博武怎麼讓玲瓏過來奉茶,不過很快就被身後的聲音打斷了,「你們來了?」

 文博武大步走上臺階,和沈月淺齊肩,「三個孩子鬧不?」天氣回冷的緣故,孩子瞌睡明顯多了,早晨文博武醒的時候,三個孩子已經被奶娘抱下去吃奶抱回來了,等他出門的時候,孩子又睡著了。依著他的意思,孩子直接讓奶娘抱著下去睡覺就行了,一間屋子,各有各的床,孩子睡裡邊會吵著他們,晚上的時候奶娘進進出出就算了,有時候早上他想拉著沈月淺做點什麼,總擔心奶娘突然闖了進來,偏生,孩子離他們的床近,哪怕換了不透明的屏風,也能窺探到床上的情景,而且,屋子裡有人,文博武就沒有那個興致了。

 心裡有打算,文博武不敢提出來,沈月淺恨不得親自照顧三個孩子,要將孩子抱下去,她是一定不會答應的,文博武想著,要打破現在的局面,也只有等搬新家後再說了,那邊為孩子修建了屋子,沈月淺也放心。

 沈月淺早上出門後現在還沒回去,孩子怎樣了她也不知,緩緩解釋道,「早上去娘院子裡,吃了午飯就來這邊了,奶娘照顧著,該不會哭鬧。」一個多月的孩子,不會哭起來沒休止,真哄不好孩子,奶娘會來的,這一點,是沈月淺覺得麻煩地地方,三個孩子,出門全帶著不方便,留在屋子裡她又擔心,只有一個的話,走哪兒都可以抱著了。

 文博武揚了揚嘴角,「去娘院子做什麼?」心中卻是明白沈月淺為那般,必然是玲瓏將太子的一番話說給沈月淺聽了,實際上去的人是文博文,這是前兩日就商量好的事情,故意讓玲瓏過來,也是想試探沈月淺的心思,文博文心中猶豫,說周淳玉整夜整夜睡不著,問他有沒有迴旋的餘地,文博武按理說,文博文不去也沒有關係,不過是因為想借著這件事讓文博文歷練一番,光有他去江南的那段時間還不夠,文博文只有經歷多了,哪怕他們真的分家,文博文也能立起來,文博武故作聽不懂文博文話裡的意思,「我讓玲瓏將我要去皖南的事情告訴你大嫂,看看你大嫂是不是也擔心,她生孩子的時候牽掛我,生完孩子還要為我操心,你過意得去?」

 沈月淺拽了拽文博武的手,神色滿是不舍,文博武目光在沈月淺肩頭,輕飄飄落到耷拉著耳朵的文博文身上,文博文捨不得溫柔鄉,他又如何捨得,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前程無憂了,文博文總要試著權衡些東西,明白文博文是想通透了,文博武才收回目光,回握著沈月淺的手,「進屋吧,待會爹有事情說。」

 文博文去皖南地事情是瞞著京城上下人的,好在孝期,不會有人上門打探虛實,文戰嵩要說的就是讓沈月淺他們在院子裡別露出馬腳來了,二房三房的人也要瞞著,聽說去皖南得是文博文,沈月淺一怔,不解地望向文博武,太子指名道姓的要他去,怎麼是文博文了?再看周淳玉神色多少就知道些了,估計是知道文博文離京,心裡擔憂的,沈月淺心裡過意不去,猜到是文博武拒絕了太子,事情才落到文博文身上的。

 文戰嵩和寧氏坐在上首,寧氏神色面露古怪,看了沈月淺好幾眼,餘光注意她的文戰嵩也察覺到了,看著沈月淺道,「博文走了,你多和你二弟妹說說話,院子裡的事情有你娘,你好生照顧孩子就是了。」文博文走了,他和文博武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要想將杜家連根拔起,首先要將杜家地下的人找出來,否則,那些人始終是隱患,文戰嵩他們將事情想複雜了,「回去多敲打院子裡的下人,熬過這段事情,事情塵埃落定就好了。」

 太子已經察覺到幕後之人要造反了,城西的事情後,太子對京城幾位大戶人家有所懷疑,不過今日回去,看到張兆志呈上去的東西,就會對杜家的事情瞭解一二了,想著文博武說的,文戰嵩不得不佩服自己,幸好生了文博武這樣的兒子,如果文博武是杜家的孩子,他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想到這個,文戰嵩又暗暗罵了句,文博武是他和寧氏生的,怎麼會喝杜家有關,欣慰地看著沈月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荔枝和蘋果將來只怕會比文博武更厲害。

 文戰嵩將府裡的事情交代清楚了,門口傳來玲瓏的聲音,「大少夫人,姜湯來了。」

 文博武蹙了蹙眉,臉色瞬間沉了下去,文戰嵩最不喜文博武的就是這點,但凡遇著沈月淺的事,就跟全家欠他銀子似的,不給人好臉色,咳嗽兩聲,緩了緩屋子裡氣氛,「說清楚了,你們心中有個數就好,沒事的話先回了吧,我再交代博文兩句。」

 沈月淺也留意到文博武臉色不太好,接過玲瓏遞來的碗,吹了兩口就快速喝完了,順手將碗遞給玲瓏,看了眼視線落在她裙擺上的文博武,「我們也回吧,一上午沒看到三個孩子了。」

 文博武和沈月淺走在前邊,甯氏和周淳玉走在後邊,聽甯氏問周淳玉為何臉色難堪,前邊的沈月淺也掙扎,太子有意讓文博武去,換成文博文,周淳玉若是知曉其中內情,會不會埋怨他們,待和周淳玉寧氏分開後,見不著人影了,沈月淺才糾結道,「我看二弟妹甚是擔心二弟,太子怎麼突然又讓二弟去了?」

 文博武看她裙擺就知曉定是早上去寧氏院子的時候淋雨弄濕了,半拖著沈月淺,步伐極快,「事情早就和二弟說過的,江南情況不明,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冒險,皖南的事情我安排妥當了,他也就是去漲漲見識……」還有些話文博武沒有說,文博文從小生活的環境好,雖然遇到過一兩次危險,終究沒有要他的命,這次去,面對的可能不是幾十人,而是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他想讓文博文看看,哪怕是血流成河,能安之若素指揮將士勝利的人才是最終的贏家。

 「你想讓二弟回軍營?」沈月淺一下就想到了,文博文在翰林院,整天跟一群文人打交道,就是漲見識,也不該讓自己身陷險境,按著文博文的出路,在翰林院熬個幾年有了資歷,放去六部,再入內閣不是沒有可能的,去了軍營,想要入內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沒等到文博武回答,沈月淺又問道,「二弟不喜歡舞刀弄槍,你和爹之前沒有反對,怎麼突然又想讓他回軍營了?」

 文博武瞥她一眼,「第一個問題我要是回答不是,你第二個問題不是沒有意義了?」文博文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到沈月淺這邊一下就明白了,不得不說,沈月淺腦子又回來了。

 「二弟不喜歡去軍營,之前若不是你和爹不在,他也不會兩邊跑,你問過他的意思沒?」最後一個字還沒落下就被文博武捂住了嘴,「我去江南的時候也沒見你話這麼多,二弟去個皖南,怎麼嘮叨個沒完沒了了?」尤其,語氣裡全是對文博文的關心,哪怕是自己二弟,文博武心裡也不舒坦,沈月淺擔心他和孩子就夠了,文博文不是還有周淳玉嗎?

 後邊的玲瓏捂著嘴偷笑,大爺這樣明顯是吃醋了,大少夫人再怎麼掙扎,哪贏得了大爺?

 回到屋子裡,荔枝已經醒了,沈月淺先去看葡萄,見她睜著大眼睛,沈月淺叫她也沒有反應,伸手抱起她,剛到她懷裡,沈月淺就一直朝她胸口磨蹭,對外宣稱「斷奶」後,她也就只奶過葡萄了,一早上,早就脹得不行了,沈月淺看文博武一手抱著一個孩子,背朝著裡邊,解開了衣衫,果然,胸口上棉布已經濕了一大半了,幸好她準備得厚,當著外人的面丟了臉就慘了,床上的葡萄好似知道沈月淺在做什麼似的,雙手張開又握住,張開又握住,按耐不住的樣子,讓沈月淺哭笑不得,抱起她,剛將東西塞進葡萄嘴裡,旁邊就傳來文博武不滿的聲音,「你今天喂了她!下次抱著她她就到處找吃的,以後我怎麼辦?」

 沈月淺臉色通紅,不理會文博武,手搭上葡萄額頭,溫柔道,「葡萄慢點吃,不理會不要臉的爹爹。」文博武又不是時時刻刻跟著她,不給孩子,全部擠來扔了也是浪費,尤其,擠的時候,她總沒膽子看。

 喂了一邊,葡萄差不多飽了,沈月淺只得去抱荔枝,文博武側身躲過去,沈月淺要奶孩子,衣衫繩子沒有系,露出大片白皙的肌膚,看得文博武口乾舌燥,「他們不餓,我中午倒是沒有吃飽。」

 將兩個孩子擱在床上,不顧沈月淺意願拉著她去了偏房,當然,又做了點其他的,還是三個孩子的哭聲讓沈月淺回過神,文博武不情不願的草草了事,出來,沈月淺抱起孩子,輕柔的說著話,荔枝還是哭,沈月淺如今衣衫髮髻淩亂,招奶娘進屋的話,奶娘一下子就看出她和文博武做過什麼,只得解開衣衫,讓荔枝含著被文博武吃得差不多的食物,飲鴆止渴,好在荔枝不哭了,沈月淺將荔枝遞給文博武,又抱過蘋果,喂另一邊。

 門口的奶娘不疑有他,和玲瓏說的時候,一臉滿足,「三位小主子真是個心思通透的,往回哭鬧起來,我抱著,必須要餵奶才安靜得下來,哪像大少夫人和大爺,父母就是不一樣,總有法子讓小主子安靜下來。」

 玲瓏卻奇怪,三個小主子哭了一會兒了,才聽到屋子裡沈月淺和文博武的說話聲,剛哭的時候他們在幹嘛?想著文博武得性子,玲瓏微微紅了臉,回道,「小主子畢竟是大少夫人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自然和我們是不同的,小主子不哭了,你也先回屋休息吧。」奶娘的事情不多,除了估摸著時間喂孩子,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搭把手,其他什麼都不用做,見奶娘走了,玲瓏將房門微微掩上了些,一邊和身側的丫鬟道,「風大,別讓屋子裡灌了冷風。」

 丫鬟順勢電了點頭,並沒有多想。

 沈月淺想起裴氏說的話,「你可知道,杜家祖上是皖南的?」

 孩子睡了,文博武將孩子放在床上,「你從哪兒打聽到的?」從搖床上拿來三人的小棉被,一一給孩子蓋上,抬眸道,「你聽三嬸說的吧。」裴氏娘家祖上也是皖南的,知道杜家的事不足為奇。

 聽他的口氣早就知道了,沈月淺暗暗松了口氣,這樣表明他早就查清楚了,心裡多少有些失落,她以為,文博武不會瞞著他外邊的事情,「是三嬸說的,杜家在皖南是不是存著勢力?」

 文博武歎了口氣,伸手扶了扶她髮髻上的簪子,「你要真是傻三年多好?」沈月淺總想幫著他,文博武不想她操勞,娶她的目的不是看她像軍師一樣出謀劃策,只想讓她過得安寧,「杜家主要人手都在皖南,那邊的情況可想而知,不過,二弟去了皖南,又是另一番境地了,杜家再厲害,所謀劃的事情也不會成功的。」

 上輩子的事情他不想再去想的,皇上是明君,太子心中有溝壑,杜家想要早飯,天下百姓就不會同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杜家謀劃的事情註定不會成功,他大概明白杜家之前的算盤,挑撥幾位皇子和太子為敵,兩軍交戰,禍及無辜,百姓的日子最好不過,最終不管誰贏了,剛坐上那個位子,許多事情要做,開始幾年百姓的日子不好過,這時候,杜家揭竿起義,打的可是為百姓著想,準備充分,杜家贏的把握也大,可惜了,他重生後,所有的事情都變了。

 沈月淺點頭,心中不安,「二弟去,會不會遇著危險?」她心裡總覺得文博文是為了文博武才去的,不害怕是假的,尤其,文博武從一開始就是想讓文博文回軍營,必然是皖南一行,會改變文博文對武將的看法。

 「不會有危險的,你放心就是了,他是我二弟,我還能將他往火坑裡推?」可能剛吃飽喝足,再說起文博文,文博武臉色好了很多,「二弟走後,你就讓二弟妹每日來院子幫你看孩子,一來有人說說話,二來能分散她的注意力。」

 沈月淺點了點頭,文戰嵩已經說過了,沈月淺又說起城西的事情來,「那些人可都抓到了?」運營兵器,目的昭然若揭,沈月淺沉思道,「我懷疑是杜家在背後搞鬼,要不要趁機將杜家暴露出來?」只要京中人有了防範,之後的事情就好做了。

 文博武歎了口氣,「外邊的事情有我呢,你操什麼心,刑部的人已經在查了,查到什麼東西會和太子說的。」

 「杜家的事情不結束,我的心落不到實處。」杜家的水有多深,沈月淺自己都說不出來,杜家在一日,她就一日不安生,「杜家人光天化日就敢運送兵器進京,是不是狗急跳牆了?」有的事情,不是文博武不讓她關心,沈月淺就能挺直不想的,「你和爹不上早朝,有沒有聽說朝堂上有什麼動靜?」

 文博武看了沈月淺一眼,猛地回過神來,經沈月淺提醒,他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來,杜家往回是通過廖家謝家運營兵器的,走的都是通道,這次,堂而皇之的從城西進京,說不通,杜家明知道有人守著廖府和謝府,按兵不動才是正經,怎麼還願意冒著暴露的風險進京,除非,京中有什麼事,他們必須要用著兵器。

 沈月淺也知道自己說到點子上了,再抬頭,文博武已經叫來了文貴,「風聲放出去了?」

 文貴神色凝重,「放出去了,大爺,二爺如果知道……」話說一半,被文博武眼中泛起的冷光嚇得身子一顫,乖乖住了最。

 「你讓文全再去辦一件事。」言簡意賅交代了清楚,文貴神色愈發肅穆了,沈月淺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你放什麼風聲出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