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妝容聖手》第76章
第76章 高太后其人

  「既然玉芍已經被召進了宮裡,想必皇上想拿到手的東西一定能拿到,又何必把人留在內宮,還因此而了驚動太后?」徐曼青對此十分不能理解。

  尉遲恭道:「你也知道目前邊疆戰事正酣,雖然這次領兵出征的驃騎大將軍秦遠征是皇上的心腹,但馮嗣侗貴為太師,之前又出身武將,軍隊裡定然少不了還有他陣營的人。估計是馮嗣侗那條瘋狗已經嗅到不同尋常的氣息了,這次竟然想趁外亂奪權。」

  尉遲恭遲疑了一下,問道:「不知你近日是否聽說過坊間流傳的大齊兵敗的傳言?」

  徐曼青想起病倒在床上的項寡婦,繼而大驚道:「難道這事也和馮嗣侗有關?」

  尉遲恭點頭道:「那是自然。雖然現在皇上手中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就是馮嗣侗命人假傳軍令,引秦遠征帶兵誤入敵軍包圍,大齊因此傷亡慘重的事,但這事十有八九跟他脫不了干係。」

  「只要秦遠征一死,其下的副手就有機會接任主帥的職位。到時候能不能打退外敵倒是另說,一旦馮嗣侗的走狗重掌兵權,皇上就算要動他也得先掂量掂量後果了。」

  徐曼青一聽頓時只覺得脊背生涼,將士征戰沙場,死於外敵之手堪稱壯烈,但若是死於這種齷齪的內鬥,便只能說是悲哀。

  徐曼青只覺得那馮嗣侗簡直禽獸不如,竟為了一己私利將國家興亡至於不顧,又想到這大齊還有無數像項寡婦那樣苦等兒子歸來的母親、期盼著丈夫平安的妻子、等待著父親回家的兒女,當下就恨不得將那個只顧弄權的馮嗣侗給生吞活剝了。

  「如今秦遠征生死未明,軍中馮嗣侗的勢力趁亂抬頭,皇上縱使有雷霆之怒,此時也不能立刻拿馮嗣侗開刀。」

  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拔了馮嗣侗一個蘿蔔,後邊還得帶起一堆泥。目前兵將在外變數頗多,皇帝也只能暫時隱忍不發,故而也先給玉芍找了個名頭安頓下來,以圖後事。

  尉遲恭見徐曼青臉色青白,猜想她應該是想到了自己的家事,便出言安慰道:「你莫過分憂心,我已經托人幫你打聽你夫君項望山的事情,若是有音訊,定會通知於你。」

  徐曼青這才回過神來,「那便有勞姐夫了。」

  尉遲恭不著痕跡地打量了徐曼青一番,他倒是不大相信這小女人會對從未謀面的掛名夫君有多少好感,私心裡他倒是希望項望山能死在這場惡戰中,這樣一來他這邊能夠出手的機會也更大些。

  不過現在因為徐曼青的事牽扯到了高太后,如今太后的意旨不明,他也只覺得焦頭爛額,除了趕緊商量對策擺平此事之外,哪裡還有心思想其他有的沒的。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請姐夫多跟我說些高太后的事兒才是。」

  光是聽說書人講的那些野史終究是不靠譜的,若真想摸清這高太后的心思,還得跟尉遲恭這種在體制內摸爬打滾的人打聽才行。

  尉遲恭此次叫徐曼青過來也正是此意,便將高太后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道開來。

  高太后這個女人的一生,完全可以稱之為傳奇。

  高太后出身卑微,原是從四品少府作監梁世峰府上的家生子。

  其間更有傳聞說高太后其實是梁世峰與婢女私通後生下的庶女,但由於梁世峰的嫡妻乃姑蘇縣主,這也算是個壓了丈夫一頭的強勢女子,眼裡哪裡能容下這種沙子?對於私通而出敗壞名聲的私生女,這姑蘇縣主直接找了個名頭隨便將她安在了某個家奴身上,連個庶女的名分都沒有給。

  待高太后以家生子的身份在梁府逐漸長大,姿容愈發俏麗,身段婀娜多姿,登時吸引了府中不知內情的嫡子的目光。

  為了防止近親淫亂的醜事發生,姑蘇縣主遂將高太后送給了嵩陽公主。

  恰巧當時的嵩陽公主有心插手朝堂之事,正想找各種由頭往中宮塞人,於是一眼便相上了容貌傲人的高太后,將其送去教坊練歌習舞。

  高太后自小寄人籬下,又因為身份敏感被當家主母排斥,這日子過得可不是一般的苦。

  待到了嵩陽公主手下,她便刻苦習舞,終不負眾望練得絕妙的歌喉舞技,並在嵩陽公主的府宴上以一曲豔驚四座的輕靈掌中舞奪去了太子趙成敖的視線,被趙成敖納為姬妾接入中宮。

  可那時,高太后雖得入宮,但日子過得也並不舒心。

  且不說當時趙成敖已經有了一位身出名門的太子妃,且其他的姬妾亦是容貌俏麗,在討好男人的本事上可說是各有千秋。

  高太后入府之後雖得了一段時間的寵幸,但也奈何不了男人的喜新厭舊,再加上她出身低微沒有母族可靠,很快便被冷落一旁。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原本穩坐中宮的太子趙成敖因與當時在位的明宗政見相左,又被有心之人誣陷意圖謀反,明宗大怒之下將其貶成庶民移至廢宮,並揚言此生不再啟用。

  於是那趙成敖便一日之間從天堂掉進了地獄,不僅門可羅雀不說,在搬至廢宮之後險些連口餿掉的飯食都吃不上,甚至還要看一些品級高的宮女太監的臉色過活。

  受了連累的趙成敖的妻妾們一個個哭天搶地的,那太子妃更是求著母族以病重,要回娘家休養為由自請下堂,在幽禁三年之後終於離開了趙成敖。

  那時的趙成敖是眾叛親離,落魄挫敗到幾欲輕生的地步。

  但就在這種最危難的時候,只有高太后堅定不移地留在了趙成敖身邊。

  趙成敖在廢宮中熬了整整十三年,在這十三年裡,趙成敖其他的妾室死的死、瘋的瘋,別說是伺候趙成敖了,還反過來各種添亂,成天在他面前不是冷言諷刺就是發瘋哭號,弄得原本就難過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也只有高太后一如既往地溫言細語,不斷地安慰和鼓勵著這個落魄的男人。

  她甚至將自己被趕來廢宮之時僅有的一枚玉簪送給領班太監,苦求了多時,才求來了幾包菜籽。

  於是這堂堂的皇帝之子便與身份低微的舞姬一起在廢宮中開墾種地,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

  在趙成敖被幽禁廢宮之時,朝堂的局勢也變幻萬千。

  明宗因太子被廢一事頗為鬱憤,此後一直心有疑慮遲遲不肯新立東宮,以至於燕王和寧王日漸坐大,爭奪儲位的勢頭也越發激烈。

  最後,明宗在下江南遊玩時意外駕崩,而燕王在出事前被任命為監國留守咸安。當時陪同明宗下江南的寧王害怕燕王得知明宗駕崩一事會順勢登基為王,便故意將喪事壓下不發,反而糾結兵馬一路北上,欲圖圍堵咸安。

  誰知此事在寧王趕回咸安的前一天被燕王得知,燕王大怒之下當即發了國喪,並宣稱明宗是被寧王所害,繼而起兵要將寧王一脈剿滅。

  這事出突然,燕王畢竟準備倉促,在京郊長阪坡的惡戰中,燕王被流箭所傷,重傷不治,一命嗚呼。

  燕王一脈見燕王已去,又不甘心將皇位讓與死敵寧王,便想到了被幽禁在廢宮中的前太子趙成敖。

  於是以馮嗣侗為首的燕王一脈轉而向趙成敖投誠,調轉馬頭攻入廢宮將趙成敖救了出來。

  被救出的趙成敖則繼續以寧王弒君為由率眾反撲,幾經惡戰之後終於控制住了局勢,最後將寧王斬於馬下,結束了大齊歷史上這場有名的雙王之亂。

  趙成敖平亂之後便登基為帝,即先帝雍宗。

  雍宗繼位後力排眾議,將那整整十三年伴他左右不離不棄的舞姬高氏立為皇后,並且自此之後獨寵中宮。

  高太后的肚子也算爭氣,在被幽禁廢宮的時候就已經為雍宗誕下了二子一女,在被立為皇后之後,她的長子也同時被冊立為太子,成為了鹹魚翻身的典範。

  雍宗繼位之後大齊局勢逐漸穩定,趙成敖也算是個有政績的皇帝,在位時給黎民百姓謀利頗多。

  可惜在廢宮幽禁的十三年對他的身心磨損實在太大,雍宗在位僅僅七年便因病撒手人寰。

  於是雍宗之子,也就是現在的德宗繼位為帝。

  但由於德宗繼位之時只得十四歲尚未及冠,高太后便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輔佐幼帝,直至德宗年方二十五才將朝權全數歸還,回到她的安華宮頤養天年。

  但就是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歌姬,有傲人的容貌、有驚人的智慧、有堅毅的性格、有識人的眼力,更有圓滑的手段。

  她完成了其他女人都無法做到的奇蹟,站到了她這一生所能奮鬥到的巔峰。

  聽聞在她垂簾聽政的十一年間,大齊風調雨順國富民強,雖偶有天災戰禍但也不損主流,加之在廢宮中出生的德宗對自己這位母后十分崇敬,使得高太后在朝堂之上的地位無人能撼。

  徐曼青聽完高太后的故事之後不禁在心裡歎了口氣——被這樣的女人惦記上,真要祈求神明保佑這必須是福而不能是禍,否則在這樣的老薑面前,她這個穿越女就算再能開作弊器,估計也不會落得什麼好下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