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庶女悠然》第58章
58、匪兕匪虎

十月初,皇帝詔令皇后遷出鳳儀殿,入住秀玉宮;

 舉朝譁然,本朝歷任皇后皆居鳳儀殿,秀玉宮只不過是宮中普通嬪妃住所。皇帝此舉,難道是要廢後?

 皇后是原配嫡妻,出自名門,賢良淑德,素無過失,又育有太子和福甯公主,如何能夠無故被廢?

 言官文臣,一道道“恭請皇后遷回鳳儀殿”的奏摺雪片似的飛進宮中,全部留中不發;

 十月十五,祭祀太廟,皇帝體弱,命吳王代祭;

 一時間,群情激憤,請皇帝遵循祖制,令吳王就藩的奏摺,再次雪片一般飛進宮中,依舊是留中不發。

 接著,支持太子的大臣們被一一清洗:葛首輔被斥;武英殿大學士季學士被貶;杜閣老告老還鄉;禮部尚書董志被下詔獄;

 情形很詭異,要知道本朝是內閣的天下,內閣有票擬權,所有的國家大事,都由其擬定處理意見,然後交由皇帝審閱批准。現在皇帝把內閣幾乎全都拿下了,難道所有的活兒他都打算自己幹?敢拿內閣一幫大佬開刀的皇帝很少,更何況皇帝一向是個心軟的。

 再加上皇帝已多日不上朝,這就更令人無限遐想了。大家心裡都只能說,秦貴妃母子,當真有膽氣。

 本該就藩蘇州的吳王,這些年在京中過得太滋潤了,自由自在的實在不像個藩王。要知道,自從先帝造反上位成功,藩王就成了朝廷重點防備對象,不但收回了所有兵權,連藩王的日常生活都有知府知州嚴密監視,藩王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本州本府,如果未經朝廷允許擅自外出,掉腦袋都是可能的。

 而吳王,自由出入禁中,交往大臣,培植私人勢力,現在更要覬覦大位。

 是可忍孰不可忍。祖宗家法,嫡長子繼位,太子寬厚仁和,又占著名份,要動搖太子的地位,恐怕只有先廢後,再立秦貴妃為繼後,吳王成了正宮嫡出,也就名正言順的有了爭奪儲位的資格。

 文官們如何能接受這種亂國亂家的做法。十一月初一,悲憤的文官們聯合起來,集中在正德門前聚會,聲討秦貴妃母子的行徑,要求探望久未出現的皇帝陛下。聚會正到群情激昂時,為數眾多的錦衣衛無聲無息的從四周圍將過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束手就擒,所有在場人等,全部被捕,下了詔獄。

 一時間,詔獄人滿為患。

 一時間,京城人心惶惶。

 悠然這幾日根本不出含芳軒的門,“若有人問起,就說我病了”,府裡現在亂成一團,估計也沒人顧得上自己;孟賚跟著一幫文官一起入了詔獄,鐘氏只會哭,只會上娘家求助,可這次吉安侯府也沒辦法;孟老太太直接撅了過去,醒來後每天大哭,一幫女眷陪著哭,悠然自命為是個有涵養的人,可是這哭聲讓她發瘋,必須要逃離。

 孫先生見慣大世面,淡定的宣佈暫且停課;悠然私下裡跟他討論過如今時局,一致認為文官無事:不管太子上位還是吳王上位,都是要拉攏文官的。早早入了獄的,反倒最安全。

 本朝向來重文輕武,若是太子上位,這幫忠心耿耿的文官自然是升官加爵受重用;就算最後吳王得手了,也不會對文官大開殺戒,肯定是先勸降,而且會勸不只一次,到時候順勢降了他便無事。

 莫利莫懷奉命悄悄出去打探了一番消息,用上魏國公府和張並的人脈,聯絡上幾個獄官,成功給孟賚送過幾次飯食,還帶回一封孟賚的親筆信,悠然看過後長長出了一口氣,拉過躲在被窩裡偷偷哭腫眼睛的黃馨,一起看過信,黃馨才慢慢好了。

 要不要拿給鐘氏看呢?悠然想了又想,決定還是算了,鐘氏不是壞人,但是她的智商,跟她解釋清楚這件事情,實在是費勁。

 孟老太太就更別提了,只要孟賚不出現在她眼前,她是不會停止哭泣的。

 可是,怎麼把消息傳給嫣然、安然、欣然呢,她們一樣擔心孟賚啊,還有孟正宣和孟正憲,白天在外面奔走,遍尋門路想要救人,晚上還要回家安慰女眷,這些天實在是累壞了,既累身,更累心。

 “莫利最有主意了,你想個辦法。”悠然只覺這幾日自己腦子不夠用,只好寄希望於他人。

 莫利抿嘴笑道“這容易。”當晚莫利換上夜行衣,拿上孟賚親筆信,輕輕巧巧將信投到門房,門房老李是個識字的,聽外面有聲響出門察看,回來已看到桌上放著老爺的親筆信,當即興奮得抓起信往內院跑去,央人通傳了,把信傳到鐘氏手中。

 孟正宣、孟正憲正陪著鐘氏開解,拿到信仔細看了,確是孟賚親筆信,二人很是興奮“世上果真有俠客義士之流,肯悄悄帶這封信給咱們,連姓名都不留,真真令人感佩”,高興之餘拿起信詳細講給鐘氏“父親在獄中和張大人、武大人關在一處,目前尚好,不必過於擔心”,於是,府中眾人,雖不至於完全放心,到底沒那麼慌了。

 第二日孟正宣、孟正憲還要出門尋人營救,剛走出大門卻被人攔了下來:門前一隊黑衣黑甲兵士,守在門前,客氣而堅決的不許他們出門。“兩位公子請回吧,這幾日切勿外出。”

 孟正憲欲動手,卻被為首黑衣人三兩招制服,扔了回去,“得罪了。請兩位約束家人,萬勿出門。”

 孟正宣趕忙上前扶起弟弟,二人又氣又急的關了大門,回到內宅,鐘氏聽說後倒合掌幸慶“幸虧家裡存糧不少。”二人相視無語。這當兒還惦記吃?

 接下來的幾天真是慘澹無光。內城外城都有廝殺聲,傳聞太子殿下帶兵圍了皇宮,吳王當然不肯束手待斃,兄弟二人自相殘殺。

 五日後,皇宮敲起雲板,皇帝駕崩了。遺詔命太子殿下即位,葛首輔和季學士輔政。

 秦貴妃對皇帝癡心一片,自願殉葬;吳王就藩山東泰安。

 百官到皇宮哭臨,市肆重新熱鬧起來,平民百姓可不管誰做了皇帝,只要太平過日子就好。

 孟家,圍在門前的兵士退去;次日,憔悴瘦削的孟賚被宮中侍衛恭敬親熱的送了回來,“孟大人持身周正,國之棟樑,皇上很是器重呢。”

 孟家眾人已是望眼欲穿,忙接著孟賚,先打量著沒有缺胳膊少腿兒的,也沒有受傷的痕跡,先放了一半心,卻是是瘦的厲害,臉色又灰暗,心中各各酸楚,面上卻要先熱情招待宮中來人,那侍衛頭領甚是豪爽,“孟大人和家人團聚,下官就不打擾了。若孟大人不嫌棄,改日再來領杯水酒。”

 送走宮中侍衛,孟家人方抱頭痛哭,孟老太太尤其哭得厲害。她這個唯一有出息的兒子,差一點就回不來了!若沒這個會做官的兒子,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呢?

 亂了一番,孟賚方梳洗了,用了飯食,跟孟老太太告了乏,沉沉睡去。

 孟家又恢復了正常。只是過幾日悅然紅著眼圈來訪,見過孟老太太、孟賚、鐘氏,只剩下眾姐妹時,便被嫣然譏諷了幾句,意思不過是家裡有事時不出現,沒事了才回來獻殷勤之類的。

 欣然先不依了,“大姐姐難道不孝順父親?她是出嫁女,上有公婆,能不能出門她自己說了又不算!三姐姐請你慎言。”

 安然也柔聲道“大姐姐必是身不由己。”

 悠然歎道“大姐姐,這些日侯夫人沒少為難你吧。”長興侯自己根本沒有出仕,沒領過實差,侯夫人官場經驗不會充足,她見這政治情勢,會對悅然有好臉色?這些天也不知悅然過得什麼日子。

 悅然眼淚掉了下來。

 嫣然也後悔自己孟浪了,卻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說錯話,只嘟囔道“夫家怎麼了,若夫家親長不合理,也要反駁啊,總不能坐視娘家有難都不理。”嘴裡雖嘟囔著,臉上有不由自主有了歉意,看著悅然的神情軟了下來。

 這話真是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出嫁女,被婆婆管得死死的,哪容得你說回娘家便回娘家?難不成不想過日子了?

 悅然忍住眼淚,強笑道“婆家有事不得回來罷了,並不是婆婆不許我回。”

 幾個妹妹聽著這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法,都不說破,姐妹幾個閒話幾句也就散了,悅然回一次家不容易,還要跟鐘氏長談呢。

 關起門來,只有母女二人的時候,悅然忍不住伏在鐘氏腿上大哭起來。

 侯夫人塞進房裡兩個絕色丫頭,都鵬正是新婚情濃,對這兩個丫頭不怎麼理睬,侯夫人便訓斥悅然“醋汁子擰出來的老婆!房裡現放著丫頭,不許爺們親近,偏你一個人能霸著男人不成!”

 悅然哪裡聽過這樣的話,忍氣回到房裡,已是哭成了淚人。

 雖然夫妻恩愛,卻又不敢什麼都告訴都鵬,侯夫人到底是她親娘。男人心裡誰不向著親娘。

 “如今越發變本加厲了,竟要給世子聘個良妾回來!是她娘家旁支庶女,聽說長的清秀絕倫,又通文墨,娘,我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呀。”悅然哀哀哭泣道。

 鐘氏大怒,“她敢!她若一意孤行,娘少了跟她撕破臉皮鬧一場,實在不行,和離了事!寧可離了他們家,也不能由著他們搓圓揉扁!”

 結婚離婚這件事情,端的是看你條件如何。英國國王獅心理查的母親艾莉諾,先是法國皇后,和法王離婚後剛剛回到自己的公國,英國國王求婚的使者就到了,她又成為英國王后,先後母儀英法兩國。當然了,艾莉諾的嫁妝,是一個公國。

 底氣足的話,離婚有何不可。

 “娘,不行啊,傳出去孟家女兒名聲不好,還有幾個妹妹呢。”悅然其實還不想離婚。都鵬待她還是不錯的。

 “怕什麼?欣兒可以嫁到你舅舅家!其餘的幾個,我管她呢。”鐘氏發狠道。

 悅然素知鐘氏愛衝動,也沒把她的話當真,又坐了會兒也就回長興侯府了。都鵬來接妻子,陪她上了馬車,見她顯是哭過了,心疼的把她攬在懷裡安慰。悅然想想侯夫人說要納良妾時他只是軟軟的說了句“不妥”,侯夫人一發火他就再沒話了,心裡對丈夫很失望,只沉默著不說話。

 鐘氏這次卻不止是衝動,她把孟賚扯過來細細說了一遍,“依我的意思,這樣人家,我悅兒不能傻呆著受氣!不如咱們接悅兒回家罷。”

 孟賚沉吟半晌,溫和說道“不能由著咱們閨女受氣。卻也不急在一時。你讓我好好想想。”

 鐘氏信服的點頭。“老爺這些天忙壞了吧。”說完女兒的事,鐘氏才想起孟賚這陣子公務實在繁忙,忙的腳不沾地兒。

 “新皇即位,事情自然多。更何況韃靼求開市不成,在邊境又燃戰火,正是焦頭爛額。”有了新老闆,正是表現的好時候,當然要賣命辦差。

 羅湖山莊。董嬤嬤一邊給收拾行裝,一邊不停的嘮叨著“又要打仗?啊?就沒個消停時候!這可憐孩子,自打九歲上了戰場,這些年沒過上幾天好日子,淨打仗了。”

 張並安慰董嬤嬤道“嬤嬤就放心吧。韃靼人是我手下敗將,這次我定能打勝仗。”

 最兇險的一戰已是打完了,韃靼人,不足為懼。

 最兇險的這一戰,不只扶持太子殿下順利登基,且傷亡不大,該保全的人都保全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真好。

 新皇是個大度公道的人,只勒令吳王就藩泰安,並沒有波及青川公主,張銘當然也沒事。

 泰安?張並咪起眼睛,泰安離京城這麼近,快馬朝發夕至,就藩泰安,那是把吳王看在眼皮子底下了。既得了友愛兄弟的好名聲,又不會有實際損失,新皇果然有城府。

 這些年來打來打去,有時真感覺自己像野獸一般,不停的在曠野奔跑。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呢?

 想起新皇鄭重託付“邊境綏清,靠卿了。卿本是季野公子孫,當效仿季野公,驅除胡虜,造福百姓。”張並打起精神,準備奔向戰場。

 先把韃靼人打服氣了再說。

 作者有話要說:“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出自《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兕(sì):野牛,“既非野牛又非老虎,卻穿行曠野不停息。”

 莫名的想起一句流行語“一個女人頂三個男人,一個男人頂三頭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