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庶女悠然》第112章
112好言自口

“平北侯夫人真是這麼說的?”兩儀殿中,一大早便埋首成堆成堆的奏摺中,跟全國各地的災荒、匪患、邊患等煩心事奮鬥了大半天的皇帝,剛閑下來喘口氣兒,喝杯茶,便聽到親近內侍傳來的宴會趣聞,倒也來了興致。

 內侍高大全是從小服侍皇帝的人,極受皇帝信任,他中等身材,面白無須,一雙眼睛甚是清澈,聽到皇帝詢問,恭謹的回道“是!”看到皇帝愜意的在榻上歪下,一副等著聽故事的模樣,便繪聲繪色的細細講了起來。

 原來今日昭陽殿中太后召了十數位內命婦、外命婦陪著說話、宴飲。皇后自然是在場的,寧妃也在場,自從眾多文官彈劾甯家不成,寧妃便以為皇帝心中始終還是向著她,向著五皇子和英敏公主的,便又有些得意忘形起來,宴飲上對著平北侯夫人發難,不懷好意的提及“左右夫人”,含笑問“平北侯夫人出自書香門弟,定知道這典故吧?”

 皇后面色不變;太后略略皺眉。她今日算是閑來無事召人來陪著聊天解悶的,圖的是個樂,可不是尋事的。

 “左右夫人麼?”悠然神情自若,“聽說過。”

 寧妃笑道“你還真是家學淵源,見識不凡。想必也是個賢慧大度的,若皇上特許平北侯設左右夫人,你定是不會嫉妒,是也不是?”你乾脆再賢慧點,把正室的位子讓出來吧。

 悠然本是閑閑的喝著茶水,聞言放下手中的杯子,端正身姿,正色道“甯妃娘娘請慎言!敢問,您是將聖上比做晉武帝麼?”

 晉武帝?甯妃傻了眼,晉武帝是誰呀。她正楞神間,悠然已是一派正氣、滿腔熱血的開了口,“聖上是千古罕見的明君!愛惜民力,與民休養生息,哪是奢侈靡費、荒淫無道的晉武帝能比的?”

 這馬屁拍的!皇帝聽到此處,嘴角微微上翹,顯見得心情極好。高大全慣會察言觀色,見此情形,更賣力的講下去。

 平北侯夫人把甯妃說傻了還不算,又輕飄飄扔下一句“便是晉武帝下詔特許,賈充卻答詔,謙讓不敢當盛禮。這左右夫人之事,並未施行。”你丫好不容易看回書,還不看全了。只看一半你就跑過來叫囂!

 太后、皇后只微笑著閑閑喝茶說話,並不往甯妃和悠然這邊看。在場的內命婦、外命婦哪個是傻的,眼見得這兩人不干涉,便全不開口,或笑吟吟,或面無表情,冷眼旁觀。更有些有眼色有經驗的,自顧自跟身邊的命婦低低說話,或上太后、皇后身邊獻個小殷勤,竟似什麼也沒看到沒聽到一般。

 寧妃楞了半晌,四處望望,平素指導自己讀了幾行書的嬤嬤,早不知哪裡去了。她惱羞成怒,大聲道“女人不該嫉妒!你若賢慧,便該給平北侯多置側室,開枝散葉!”她本不是個有學問的人,也不是個心計深沉的人,皇帝原是喜歡她性子單純直率,卻不料她有兒有女有寵之後,不復乖巧可愛,卻越來越囂張起來。

 有不少人雖裝著做其他的事,閒話呀,喝茶呀,逗鳥呀,看花呀,卻支著耳朵聽悠然怎麼回答。這問題很直白,卻難答。女人誰想自家夫君左擁右抱了,無奈誰也不敢說,怕會被冠上“嫉妒”的名頭,那可是名聲的污點,更屬七出之條。

 悠然意態閒適,“您可知道,我天朝如今,共有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各多少名?”不待寧妃出口回答,便如數家珍的一一說出“我天朝如今共有成年男子一千六百萬人,而成年女子,只有不到一千萬三百萬人。”

 “你胡扯這些做什麼?”寧妃怒道。

 悠然不理不睬,繼續言之有理的演講,“聖上是明君,一再下詔,要各級各地官員愛惜民力,愛惜百姓。怎樣算是愛惜百姓?總要讓成年男丁、讓壯勞力們,能娶上媳婦吧。”本來就是成年男子人數遠遠多於成年女子人數,三妻四妾的男子再多了,那娶不上媳婦的平民百姓,豈不是更多?豈不是違背了皇帝的“愛惜百姓”?

 諸命婦中,有些老成持重的,還能面上一切如常;有些年紀小的、性情外露的,此刻是真忍不住了,眼中都有了笑意。誰願意給自家男人納妾收通房呀,閑的。

 皇帝正饒有興致的喝著茶水,聽著故事;聽到這兒,“噗”的一聲,把口中的茶噴了出來,險些嗆著了。愛惜百姓還有這種愛惜法,他是第一回聽說。

 皇帝樂了半天,然後下了道旨意:命甯妃的族妹入宮為才人。沒法子了,小老婆沒腦子,再這麼由著她鬧下去,笑話一籮筐不說,朝中大臣要被她得罪了。如今她得罪的人多,將來,自己心愛的五皇子,英敏公主,暗中的敵人便多。

 甯妃的族妹名甯翠,身著淺碧色衫裙,嫋嫋婷婷走過金水橋,走進皇宮。乍見她的那一瞬,皇帝呼吸停止。

 本來為少個麻煩而己,並不是真想再納個美人。沒料到,寧翠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她往梅花樹下隨意一站,素手拈起一枝梅花,人比花嬌。

 初入宮寧翠是才人,越宿進為美人,次月進為嬪,待她很快有了身孕,皇帝大喜,封為“靜妃”。

 “這也升得太快了些吧。”鳳儀殿中,皇后身邊站著位心腹嬤嬤郭嬤嬤,嘀咕道。

 皇后淡淡一笑,再怎麼受寵,也只是懷了身孕而已,還不知生下來是男是女;即使生下皇子,還不知長不長得大;唯有到了年紀卻不就藩的五皇子,才是心腹大患。

 本想借著寧家的貪心無知和寧妃的自私愚蠢,令甯家和平北侯結怨,迫使平北侯出手對待寧家,對付五皇子,卻不料皇帝突然下旨,宮中多了位麗色奪人的妃子,甯家依然穩如泰山,五皇子依然不就藩。

 不只不就藩,皇帝還滿朝中為五皇子選妃,務心要選位家世顯赫、人才出眾的五皇子妃。依祖制,皇子十五歲就藩;依舊例,皇子就藩後若藩地富庶,還能擇位良配,若藩地偏僻,並沒有朝中重臣之女願意俯就。

 皇帝這樣大張旗鼓為五皇子選妃,意欲何為?皇后咬緊了嘴唇。太子,是皇后親生,是嫡,也是長,卻不如五皇子俊秀,不如五皇子聰明,更不如五皇子得寵。難不成,任由事態發展下去,任由五皇子留在京中,勢力一日大似一日?

 就算五皇子又是一個吳王,恐怕寧妃也不是原先的秦貴妃!秦貴妃驚才絕豔,多少年來把太后踩在腳下,可不是寧妃這種蠢貨能比的。皇后前思後想,冷笑連連。

 驀地,皇后腦海中突然有了念頭,吳王!吳王!吳王囚在京城,這個人,可以用!便讓吳王這個血淋淋的舊例,來警醒皇上,警醒太后!

 “吳王囚在西安門,可有人去看過他?”皇后緩緩問道。皇帝做足面子工程,吳王雖被囚禁,但至親是可以探視的。

 “青川公主病著,聽說快不行了,自然是沒去過,她是想去也去不了;張意張念十分刁鑽,竟是從來不去,也絕口不提這舅舅。”郭嬤嬤回道。她也覺得遺憾,張意張念姐弟二人,自入了宮,只守著生病的青川公主,再不出門半步。即使是宮人怠慢,偶爾衣食不周,這嬌生慣養的姐弟二人,也從不出聲。倒讓人拿不住把抦。

 “倒是駙馬張銘,去看過吳王幾回。”郭嬤嬤是皇后耳目,消息自是靈通。只是張銘此舉,是皇帝親自應過的。皇帝還稱讚過張銘有情有義,不是個見風使舵的。

 “張銘?”皇后沉吟道,“是個有擔當的,青川公主落到這步田地,也不離不棄,每每遞牌子求晉見。”若是忘恩負義的男子,見青川公主落難,便會躲得遠遠的;張銘此時單獨住在駙馬府,要見妻兒,必須遞牌子至宮中。他是常常遞牌子,能見則見,一點不避嫌。“說來,他是平北侯的親生父親,倒從不見他尋平北侯辦什麼事。”張銘是張並的親爹,他真有什麼差遣,張並還真不好置之不理。

 “怎麼沒有?”郭嬤嬤是從小跟著皇后的,私下裡並不如何拘謹,這時便笑道“前陣子唐三夫人被告官,魏國公親自出面,順天府尹也不肯通融,只推說苦主眾多,實難設法。晉國公府已把白綾和毒酒拿到唐三夫人面前了!還是駙馬心腸軟,堵到五軍都督府去,逼著平北侯出手救‘親姑母’!”

 皇后依稀聽說過唐三夫人的事,記得是娘家出手,還是救下來了,具體的卻不知道,這會兒倒來了精神,“那平北侯救了沒有?”

 “親爹開了口,如何能不救?”郭嬤嬤笑道,“要說還是平北侯面子大,順天府尹當即撫慰了苦主,由著晉國公府、魏國公府重重的賠了苦主金銀了事。之前無論這兩府給多少銀錢,苦主都一口咬定要血債血償。”

 “這唐三夫人,也太狠虐了些,手中有這許多條人命。”見皇后似乎對這結局不甚滿意,郭嬤嬤忙說道“不過死罪雖免,活罪難逃,唐三夫人被關在晉國公府自己的院子中,再不許出院門一步的。”

 “這處罰輕麼?”郭嬤嬤自問自答,“一點也不輕。”常年在一個院子裡,哪兒也不許去,人會發瘋的。

 張鏡後來確實是瘋了。她被關在國公府一個偏僻的小院中,沒多久就瘋了。後來在瘋瘋顛顛的狀態中糊裡糊塗死了,也算罪有應得吧。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這張銘,倒是個心腸軟的。”皇后微微一笑。既然只有張銘去看吳王,說不得,只好從張銘身上做些文章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話也是說,歹話也是說。好話歹話,都出自人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