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十樣錦》第3章
第3章 好強

  從丈夫遇到禍事,家裡丟了上千匹綢時起,雲娘便減了自己的吃穿用度,過年時的新衣省了,先前每天一隻的雞蛋去了,不是她日子太過仔細,而是當時果真沒法子。

  那時節鄭源來了家也只是叫惱,又將家裡所餘的現銀錦緞都拿了去府城,說要打點官府找回匪人。而家裡這邊織錦也是要付工錢、買絲買線的,最初的日子果真是一個錢都沒有了,所以便省到了極處。

  後來織了綢便緩了過來,公婆粗心想不到,雲娘也沒有再提,便一直與荼蘼一樣隨意吃飯菜就罷了。今天的事說起來荼蘼就是好心,且她又一向想不到太多,便做主加了蛋,婆婆又不是不知道荼蘼的性子,何苦與她爭?

  雲娘從不會因為一隻燕窩頂得上幾百隻雞蛋而不平,老人家都是從年輕時候苦過來的,現在享福是應該的;她更不會因為婆婆的小氣不滿,婆婆就和自己的父母一樣,都是經歷過精窮的時候,當年自己年幼時,娘也捨不得把雞蛋給自己吃,只有最受寵的弟弟偶爾能吃上一個,其餘的都攢起來換錢,她們那一輩人的想法就是,能吃飽飯了,就應該知足了。

  但是雲娘卻在意一點,那就是她不願意在外人面前失了顏面,被人說嘴。

  雲娘最是好強,也正因了這股子好強勁兒,她比旁人都能幹,任什麼事也都比旁人出色,所以也自已在鄭家吃個雞蛋都要被婆婆挑剔,還要荼蘼賠了,讓人家傳出去成了什麼樣子?自己再沒臉見人了!

  難道自己每日從早到晚地織錦,竟連個雞蛋也掙不來嗎?這個家裡二層的青磚樓房不是靠自己一匹匹綢地織,一兩兩銀子地攢才蓋起來的嗎?除了自己用的這台專織妝花紗的織機外還有五台普通的織機不也是自己一台台地掙回來的嗎?去年丟了一千多匹綢,弄得家底全空了,秋天時家裡不是又攢起好一千匹綢讓鄭源運到府城裡賣了嗎?這幾個月,又積下一百多匹,而且還有自己這十匹妝花紗呢!

  杜雲娘平日性子還算溫和,可是卻不是個軟麵團,別人不惹她還罷了,若是讓她起了性子,一向無人能爭過她的。

  她嫁到鄭家後遇到第一個新年,要走娘家時,公婆只拿了幾十個錢打了二斤最便宜的酒,買了兩匣子最便宜的點心讓鄭源帶她回去。擺明了看低自己和娘家。當時鄭源也覺得太差了,卻也不敢說,只暗地裡勸她,說他還有幾百錢私房,等出了門在外面再買些東西添上。

  雲娘才不肯,鄭家求娶時可是請了三五遭媒婆上門,杜家又看鄭源生得好,嘴又甜,家裡又住在盛澤鎮上,做著絲綢生意,才點頭同意家裡與鄭家接了話。至於最能看出女兒家身價的聘禮,杜家又要了足十六兩銀子,八樣首飾、八匹綢緞的聘禮,當時在杜家村裡是最高的,自己見鄭家不還口地答應,才覺滿意。

  才嫁過來一個月,竟然只拿幾十錢的東西打發她初二回娘家,雲娘可丟不起那樣臉。當時便說不回了,托人捎信只說婆家有事晚去些,然後便也不管什麼過年不做活計的老規矩,從鄭源手裡拿了那幾百錢,買了好蠶繭,白天依舊與人說笑玩鬧,夜裡卻關上門繅絲,十幾天就繅出好多斤,拿去織錦的人家,人家見那絲光亮整齊,立即給了一兩銀子,雲娘拿那一兩銀子買了兩壇惠泉酒、兩匣子百香齋上好的點心、又給父母、侄子侄女都買了衣料玩意兒,才與鄭源在正月十五風風光光地回了娘家。

  自那以後,雲娘再回娘家,公婆再不敢像打發花子一般地了,都要備上等酒禮。雲娘拿著東西也理直氣壯,她娘家雖然不過普通耕讀人家,但在村裡極有名聲,哪一家辦紅白喜事都必要請爹過去主事,且家裡嫁自己出門時,不但將鄭家的聘禮全數帶了回來,又給自己添了四樣首飾、四套衣服,一架值五兩銀子的繅車做嫁妝,也是杜家村女孩中數第一的。

  自己嫁到鄭家也從沒閒過,繅絲、並絲、織錦、織紗,幫著丈夫掙下家業,還不值得鄭家四節八時拿像樣的禮去娘家,給娘家足夠的面子?

  雲娘不只會一聲不響地與人爭勝,若是到了必要說話的時候,她的嘴也不是讓人的。小時候雲娘與鄰村的小孩子吵架就沒有輸的時候,雖然大了再不與人口舌之爭,但是一年前她與豆腐西施那一場仗,她一個人對著豆腐西施並好幾個食客,一句髒話也沒有,卻穩穩地站著上風,沒有別的,靠的就是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又站住理。

  現在雲娘雖然是在說荼蘼,但卻將眼角掃了一眼公公婆婆,其實從她將雞蛋端過來說時,意思就很明白了,不管是誰的主意,杜雲娘想吃雞蛋就有資格吃,先前她不吃是為了家裡省,現在誰若說不讓她吃,還是先掂量掂量再說,她自忖每日吃個雞蛋算不得什麼,就是要吃燕窩,又有誰敢不讓她吃?

  果然公公先看出了眉眼高低,便咳嗽了一聲道:「荼蘼,老婆子嘴碎慣了,讓她自說去,你不要理她,早上給雲娘加個蛋不算錯。」

  婆婆聽了,也不響了,雲娘眼尖,早發現公公的袖子動了動,便知道他在桌子下面拉了婆婆一把。既然如此,雲娘也不會再說什麼了,其實她覺得自己正年青,身子好,多吃些苦倒不要緊,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掙下家業。

  一早有這麼個小風波,大家便各自專心吃飯,一時悄無聲息。只有荼蘼用大海碗盛了滿滿一碗紅豆棗粥,會在門檻上吃得呼呼響。平時若是她吃飯時發出這樣大的聲音,婆婆總會說些她吃得多,家裡雇她做事虧了的話,讓她將聲音降了下去,今天因為受了憋,又恐雲娘生氣,便也不管她了。

  早飯剛吃罷,就聽院門又響了起來,該是家裡僱用的織工們到了。荼蘼打開大門又去開織房的門,雲娘這時亦站了起來,將剛剛的不快都收了,畢竟是一家人,事情說通了便就過去好了,誰還能記在心頭過年不成?只向大家笑道:「今天再織上一天,將手頭的活都做完了,從明天起大家便歇著吧,過了十五再回來,晚上走時都來結工錢,我家還有過年的賞錢,給家裡老小買些年貨罷。」

  大家聽了都笑了,紛紛道謝。之所以長年在鄭家織錦,也是因為鄭家的雲娘自己織得一手好錦,且又待人和氣公正,就比如現在,趕在年前,大都主家會一直讓織工上工到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時候才放假,但雲娘卻總要提前了兩三日,為的是大家歇上兩天為家裡置辦些年貨,特別暖人之心。

  這幾年得了養蠶織錦的益,盛澤鎮上多是溫飽之家,就是最普通的織工只要晨時到平安渡邊找到僱用的主家,織上一天的錦,總能得二百錢的工錢,度日是儘夠的,至於到鄭家做的織工,都是手藝極好,不僅織得快,且織出的綢又勻淨,最少要每日三百的工錢。

  雲娘自己織錦織得好,更會看哪一個手藝出色,慢慢便物色下這麼幾個人,日日來家裡織錦,按月一躉會了帳,從不少了誰一文半文的,反逢到節日時候還都要加些賞錢,這幾個織工也就心甘情願在鄭家長年織錦,就是偶有哪一家臨時給了高價請去也不願意了,畢竟鄭家這裡是最長久省心的。

  其實雲娘這邊也是省了事,若是每日裡去平安渡邊尋人就要白費了些時候,若雇了新手來也不知能織出什麼樣的綢,若是不夠平整光潤,將來賣脫時也難,且賣不上高價。如今雇了這些成手來家,每人一台織機,各自用各自的,既能精心一些,也省了今天這個梭子斷了那個腳踏不好用,又要延了匠人來修,又要誤了織錦的時間。且各自每日織多少綢,織得什麼樣的綢,她都是有數的,哪一個做得多了,她都不會虧待,日子久了,人心換人心,大家便如一家人似的了。

  要知道主家雇織工,好織工也是選主家的,現在家一團和氣,就比如每到節日裡自己總要讓大家多歇上一天兩天的,工錢卻照付,誰心裡又沒個數呢?自然在平日裡多趕些活兒,不讓自家虧著。

  先前為著這多歇幾天,多發幾個賞錢,婆婆氣了好久,可是雲娘卻硬是堅持,雖然家裡的大份銀錢都放在公婆處收著,但是織錦的事雲娘一定要自己管。

  這倒不是她不敬公婆,而是她知道這二老若是能管好織錦的事,當年鄭家在盛澤做了那麼多年,也不至於家裡一直沒發達起來!還不是她嫁了過來,才將日子真正過起來!

  雲娘又與幾位織工說了幾句閒話,看著他們進了織房,回頭就見婆婆站在院子中間向她道:「你去織錦罷,賣錦的事我自去與孫老闆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