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之福臨門》第20章
第20章

 二三月裡,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田地裡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見趙大郎在自家後院裡埋下了南瓜種子,祁明誠都要驚呆了!不是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嗎?就算他在這方面缺乏常識,但這句諺語總不會出錯吧?清明是四月初的事兒,這還差著一個月呢,怎麼趙大哥現在就開始種南瓜了?難道說,這裡存著南北差異?南方平均氣溫高一點,所以才會提前種瓜?

 等等!

 祁明誠的腦海中忽然劃過了一道閃電。他默認了清明節在四月,清明節也確實是在四月,然而這裡的「四月」指的是陽曆啊,可現在大家用的都是陰曆。如果以陰曆來說,清明節其實是在三月份。

 為了方便幹活,趙大郎把袖子挽到了小臂之上,等他忙了一陣,袖子就掉下來了些。趙大郎瞧著手上的泥,想讓祁明誠幫他挽一下,就見祁明誠頂著一副不好形容的表情站在菜地旁邊,雙眼放空。

 「阿弟,你咋了?」趙大郎問。

 祁明誠搖了搖頭,自我嫌棄地說:「沒事……只是剛剛有個瞬間,忽然覺得自己好蠢。」

 趙大郎搖了搖頭。若阿弟是個蠢的,這個世上還有沒有聰明人了?只不過術業有專攻,若說到田地裡的事情,只怕阿弟還真的比不上他。但其實,趙大郎也不是什麼種田的好把式,只能算作一般。真正會種地的老漢,他們會看天,能夠估摸全年的溫度,知道什麼莊稼要提早種,什麼又該晚幾天。

 比如說,今年村裡就有幾個老漢說了,今年是暖年,所以南瓜要早些種到地裡去。

 趙大郎不會看天,但他會看人,見大家都開始種南瓜了,於是他也跟著種了。

 祁明誠就這樣正式開始和這些南瓜對上了。

 春天剛剛來臨時,在春寒料峭中,趙家小妹出嫁了。紀家的聘禮和趙家的嫁妝都盡顯誠意。

 祁明誠送了嫁,回來繼續對著南瓜。

 春天過半時,趙家三郎、四郎以及趙家新鮮出爐的姑爺紀良要去各自縣裡趕考了,三郎、四郎在梨東鎮所屬的陽泉縣參試,而紀良則去了惠常縣的縣衙,因此並不同路。他們這次要參加的是童試。

 祁明誠則在家裡對著南瓜。

 童試是一年一回的,若考上了,他們就是秀才,就有資格參加三年一回的鄉試。鄉試考上了就成了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了。會試考上了就能參加殿試,殿試過後就是國家幹部後備役等著授官了。

 其實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了,只不過舉人和進士比起來少了「出身」,多少有些氣短。

 與前朝相比,景朝讀書人的待遇還算不錯。但這個不錯是從考生中了秀才開始的,中了秀才就能給家裡免掉一部分田稅;舉人的待遇更好,可免徭役。如果一直沒有通過童試,那就永遠沒有優待。

 因此,即使這個時候的人們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大家把秀才公的地位抬得很高,但與此同時他們心裡又隱隱有些看不起大多數讀書人,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比如說,趙家有兩位讀書人,按說是要讓人尊敬的吧?但因為他們身上一直未有功名,村裡人其實從未高看過他們一眼。

 說白了,村裡這些人都不覺得自己身邊真能出一個秀才公,因此在他們看來,給孩子唸書的錢,就只是丟進水裡聽了個響而已。像趙家這樣一直供著讀書人的,在他們看來,不就是在痴心妄想嗎?

 這種矛盾中其實也透露出了一種悲哀。

 教育的成本太高,捨不得在教育上投入,「愚民」就永遠都是愚民。

 童試算是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難度不低。一場完整的童試由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組成。縣試在縣裡考,由知縣主持;府試在府裡考,由知府主持;院試在省裡考,由提督學政主持。

 趙家三郎去年曾去考了童試,過了縣試、府試,結果在院試階段被刷了下來。

 這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梨東鎮所處的陽泉縣是教育弱縣,這些年考中的秀才一隻手數得過來。

 至於趙家四郎和紀良,這一次是他們第一次參加考試。

 童試如此重要,趙家人卻顯得非常淡定。三位考生要出一次遠門,家裡竟然也沒有人陪著他們一起去。這其中,趙老太太和祁明誠是真的淡定。老太太經歷過的事情多了,還真沒把一個小小的縣試看在眼裡。其他人則是因為被祁明誠囑咐過了,為了減輕考生們的壓力,大家努力在保持平常心啊!

 景朝的縣試設在三月底,府試設在六月底,院試設在九月底。也就是說,如果三郎、四郎考試不順,那他們在四月或者七月就該歸家了,而如果他們能一直往上考,那麼在十月份左右也該歸家了。

 祁明誠一心一意地伺弄著那幾個南瓜。為了讓南瓜長得更好一點,他還舍了幾滴靈水。

 用陽曆算,南瓜的成熟期應該是在七月到九月之間,換算成陰曆,那要提早一兩個月。六月份還不見三郎、四郎歸家,趙家人知道他們定是取得參加府試的資格了,祁明誠便打算去府裡看看他們。

 祁明誠此去的主要目的不是看望趙家的兩位考生,而是要去京城。他特意在地裡挑了一個品相最好的南瓜。這南瓜是差不多要成熟時才摘的,沒有被蟲蛀,也沒有破損,應該可以保存三個月以上。

 趙大郎看著南瓜上的「壽」字紋路,忍不住嘖嘖了兩聲。

 其實弄出這個紋路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想出了點子,操作上根本沒有什麼難度,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祁明誠穿越前很少看什麼穿越小說,他不知道,這個方法在各種小說中都已經被用爛啦!

 原來,在南瓜成熟前,祁明誠用不透光的紙剪出了他想要的「壽」字,貼在了南瓜的向陽面。這樣一來,等到南瓜成熟時,由於貼了字的地方陽光採集量少一些,顏色就會比較淡。其他地方的顏色是深的,只有這個地方的顏色不一樣,就顯示出字來,看上去就像是南瓜自己長出來的「壽」一樣!

 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注意用紙剪的字不要被雨水沖走就好了。祁明誠每天都會去看個兩三回。

 不過,祁明誠挑的這個南瓜上長出來的圖案,與其說它是一個字,不如說它是一個紋路。只是這個紋路吧,大家如果仔細去看它,就會覺得有那麼一點像「壽」這個字。祁明誠是故意弄成這樣的。

 「如果南瓜上長出了一個端端正正的『壽』字,你們會怎麼想?」祁明誠對著趙家人解釋時,如此說,「一開始肯定會覺得很神奇吧?但等這股神奇的勁兒過了,你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普普通通的南瓜怎麼就長出了字呢?會不會開始琢磨這件事情?一旦你們開始思考了,說不定就想明白了。」

 其實,這時的人們都稱呼南瓜為金瓜,不過趙家人聽祁明誠說南瓜聽多了,慢慢也覺得習慣了。

 在穿越之前,當祁明誠第一次見到方形的西瓜時,他一開始覺得有點逗,然後就想到,這西瓜絕對是人造出來的,比如說在西瓜的生長期給它套上一個方形的模子,絕對不可能是自然長成這樣的。

 同理,「南瓜上有字」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有字的原因或許比西瓜是方形的原因更難讓人想明白,但一些人猜不到,並不意味著所有人猜不到。阿基米德洗個澡都能發現浮力,某些人靈機一動,想到皮膚白皙的人曬個太陽後,額頭上能留下個抹額的白印子,他們會不會洞悉了有字南瓜的做法?

 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小看了古人!古人的創造力是驚人的!

 就拿南北朝的祖沖之來舉例,他創造過一部名為「大明歷」的新曆法,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而且曆法中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由此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祖沖之還計算出了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大家摸著良心說,這樣的成就能有幾個現代人可以做到呢?

 古代有科學家、數學家,自然也有在人情往來上極其富有天賦的人精!

 如果一位穿越者盲目自信並且一直瞧不起古人的話,他一定會死得非常難看。

 祁明誠指著南瓜上的紋路,繼續說:「但我弄出這樣的紋路就不一樣了。在小南瓜剛剛長出來的時候,我觀察了它原本的紋路,讓它們和我後來弄的紋路統一起來了。雖然,最終的效果看上去不如直接寫『壽』這個字明顯,但你們看到它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不是覺得這就是它天生的紋路?」

 趙大郎圍著大南瓜轉了一圈,說:「要不是我天天看著阿弟往菜地裡跑,八成會以為這個金瓜原本就長這樣,只不過它天生紋路奇特,細細看去,竟然有點像壽這個字。這就是阿弟要的效果吧?」

 「就是這樣!」祁明誠笑著說,「大哥說得對,我就是要這種效果。哪怕貴人看出了這個壽字,他們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一種巧合,絕對不會想到這個是我弄出來的。」

 一旦默認了南瓜是自然長成這樣的,哪怕這同樣很神奇,但大家就不會去尋根究底了。

 祁二娘覺得祁明誠簡直就是……神了,忍不住問:「明誠啊,你這個腦袋到底是咋長出來的?」

 也許是因為生意人都比較會忽悠人?祁明誠在心裡自我調侃了一句。

 祁明誠馬上就要帶著千年難得一見的「純天然」南瓜去京城見貴人了,但是家裡人都不放心讓他獨自出門。此時祁二娘產期將近,趙大郎肯定是要留在家裡陪著她的。於是,他們再次麻煩了吳順。

 去年燒炭賺得錢抵得上吳順幾年的收入,他此時出趟遠門,雖說耽誤了打獵,但也沒什麼關係。

 「雖說南瓜放得住,輕易壞不了,但這個南瓜是要拿去討好貴人的,倒不如我們先去了京城,待事情了了,等我們回來時再去府裡或省裡看望你夫家的兩位兄弟以及妹婿。」吳順重新安排了行程。

 祁明誠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他其實也覺得盡快把南瓜脫手比較好。從梨東鎮出發到京城,走水路的話,若是一路順利不生波折,應該是一個月左右的路程。在這個時代,這點距離其實是不算遠的。

 到達京城後,祁明誠當然不可能貿然找上週府去。他甚至不能直接給三妮送信,因為內院的丫鬟是不能和府外的人私相授受的。祁明誠就按照三妮年初時和他說的那樣,先搭上了周府的一個外院管事。如此,他在客棧中等了四天以後,三妮才終於能藉著給主子辦事的機會,出來和他們見了一面。

 三妮是識字的,周府的大丫鬟都是識字的。當她看到祁明誠的南瓜時,她都要驚呆了。這南瓜上的紋路,竟然恰到好處地構成了「壽」這個字!怎麼會有長得這麼好的南瓜呢?這莫非是天降吉兆?

 三妮還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她忽然想起一件事,自家的弟弟在去年就曾對她說過心裡有了個什麼主意,年初時也說會在夏天進京……總不會祁明誠在那時就知道自家地裡能長出這樣的南瓜了吧?

 面對三妮的驚疑,祁明誠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造假」能力。他和吳順對視一眼,忍不住笑了。不過,祁明誠覺得沒必要故弄玄虛,因此笑過了之後,他就告訴三妮這個南瓜是怎麼種出來的了。

 能第一個想出這個點子來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三妮不知道祁明誠身後有一整個現代文明作為依託,因此覺得祁明誠太厲害了。

 南瓜有些重,好在三妮出門時坐了府裡的馬車,車伕可以幫忙把這個南瓜抱回去。祁明誠又從懷中拿出了一封信,說:「把南瓜交給貴人時,你附上這封信,他們看過以後,自然就會明白了。」

 南瓜被運到周府時,按說這樣的南瓜肯定是要被當成吉兆供起來的,不過,當週老夫人看過由三妮轉交的信後,她吩咐下去,把大南瓜切成了小塊,做成了南瓜粥,很快就由閤府的人分著吃掉了。

 那封信最後又藉著周老夫人的手被轉交到了鎮國公府的大小姐沈靈的手上。

 沈靈的男兒身份在這個世間只有幾人知道,因此他自然是鎮國公府的「大小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