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極權皇后》第138章
  求死

  清瑜看著何氏,示意宮女上前攙扶她起來,但何氏依舊不起,只是跪在那裡,重複方才的話:「妾已老邁,嫡親孫兒只有這個,還求娘娘留我孫兒一命。」清瑜看著何氏,輕聲道:「順安皇后怎麼忘了?安樂侯久無子嗣,這些日子來,已上奏陛下,請在遠支中擇一品行端良為嗣。」

  何氏閉眼,清瑜話外的意思何氏怎麼聽不出來,只是那畢竟是自己嫡親孫子,清瑜示意宮女把何氏扶下去,何氏本已懵懂站起,突然又跪下道:「妾已風燭殘年,只求留孫兒一命,並不……」

  清瑜已經打斷她的話:「不能,順安皇后你也曾掌權柄,難道不知這種事該怎麼處置嗎?」何氏眼中一片茫然,聲音有些哽咽:「可他,他只有不到十四歲……」清瑜的聲音十分清晰:「當日王周諸家,年過十歲的男丁,全都被斬殺。順安皇后,你曾掌皇朝權柄,難道不知道願賭服輸這話?當日若……」

  說著清瑜停下口,看著面前的何氏,何氏已經有些頹然,低下頭久久不語,過了許久宮女想上前扶她下去,何氏已經揮退宮女站直身子對清瑜道:「好一個願賭服輸,當日我既輸了就該認輸,今日之事,娘娘就當我並沒來過。至於什麼擇子承嗣,就讓這支絕了罷。前朝廢帝,本該殉社稷的,苟延殘喘又有什麼面目去見地下先祖?更別提什麼宗嗣延續。就此告辭。」

  說著何氏也不行禮大踏步就走出去,脊背挺的很直,如同當日還是這昭陽殿主人時一樣。清瑜看著何氏的背影,心裡有不好的預感,何氏這話,更像是訣別。清瑜的手抖了下,喚過身邊的宮女:「你去叮囑順安皇后身邊的人,讓她們日夜都不要離開。」

  宮女在這宮裡的日子久,自然知道清瑜這話背後是什麼意思,應是後就趕緊去尋人。清瑜緩緩坐下,如果當日陳枚失利,自己只怕也會帶著孩子們從容自盡而不是留在這世間。但何氏如果此時赴死,那對自家是不利的,清瑜突然笑了笑,自己是真的不一樣了。

  宮女已經走回來:「娘娘,奴婢已經和順安皇后的身邊人說過,並讓她們小心服侍著順安皇后,若有差錯,」宮女頓了頓,聲音變的有些低:「娘娘,若有差錯,要不要?」

  這停下來的意思清瑜很明白,清瑜的眼垂下:「不必了,有些事是防止不了的。」還有種自盡方法是怎麼都防不住的,絕食而死。

  宮女了然退下,清瑜坐在大殿上方,整個大殿都很安靜,連吹風的聲音都聽不到。久宮廷,這種無邊無際的寂寞才會讓人的心變得越來越硬吧?清瑜歎了一聲,命宮女去把陳煊請來。

  陳煊到的很快,看見清瑜面上就綻開笑容,但還是按照禮儀行禮下去,清瑜挽起兒子,問了幾句兒子的起,朝堂上的事情後才對陳煊道:「方才順安皇后來尋我,我看出她有死志,你要怎麼辦?」

  陳煊的眼頓時瞪大:「母親,順安皇后她在宮中不是過的很好嗎?」清瑜搖頭:「對有些人來說,失去江山怎能過的好?」陳煊的小眉頭又皺緊:「可是,她並不是剛剛才失去江山的。」

  清瑜看著兒子不說話,陳煊的眉終於放開:「因為劍南那邊的失利嗎?所以失去了希望,才要在這時候赴死?」身為帝王,遲早都要面對這些死亡,而有時候死亡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

  清瑜摸著兒子的頭:「順安皇后在此時想赴死,只怕是為了安樂侯。」人都有惻隱之心,用自己的死換取兒子得到善待,這也是何氏在賭,陳煊的眉再次皺緊:「可是我們對安樂侯,並沒有侮辱。」

  越是禮遇,只怕看在安樂侯的眼裡卻越是侮辱,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劉阿斗,可以樂不思蜀。清瑜沒有說話,只是垂下眼簾,過了很久清瑜才對陳煊道:「下詔招安樂侯回京吧。」陳煊又是一臉糊塗,清瑜拍拍兒子的臉,聲音有些冰冷:「何氏若真要赴死,也該讓他們母子見見面,但安樂侯現在還不能死。」

  現在朝中尚有安樂侯舊臣,這些人的心裡有幾分是真的對新朝忠心?留著安樂侯,也可以讓他們安心。清瑜覺得身上有一些發冷,此時多麼希望丈夫能夠趕緊回來,但涼州那邊戰事還沒平定,只有用盡全部氣力維護住朝中安穩。

  陳煊也沒說話,伸手握住清瑜的手,稍微帶點變聲的孩童聲音此時卻透著一股堅韌:「母親,我知道,我一定會把父親的江山守好的。」清瑜輕輕拍一下兒子的腦袋,自己要和兒子一起等著丈夫回來。

  第二日早早的就有何氏身邊宮女前來報信,說何氏從昨日離開昭陽殿后就不吃不喝,換了禮服坐在殿內中央,任人怎麼勸說都拒不開口。服侍她的人已經跪滿整個院子懇求她張口吃喝但何氏依舊坐在那不動。

  這並沒出清瑜的意料,清瑜只是長歎一聲,並沒起身去看何氏,吩咐讓宮人八個一輪班每過三個時辰換一次跪在何氏面前,別的就什麼都沒說。

  這竟是要看著何氏去死了,宮女心裡一緊,但知道規矩的她曉得自己和同伴們的性命無憂,只有遵命退下。

  清瑜等人都退下後走到殿門口,不知不覺已到了深秋,昭陽殿外種植的高大樹木被風一吹,落的滿地黃葉。這些樹木已在此數百年,如同這所昭陽殿一樣,看著它的主人來來去去,而它們依舊這樣沉默站立,隨四時不斷變換。

  不知曾有多少人站在這個地方看著這些樹木,或者有一日這些樹木這些宮殿也會被砍伐被燒毀,那時又有誰記得曾站立在這裡的人?清瑜收回思緒,唇微微一抿:「去把襄王妃請進宮吧,畢竟順安皇后是她嫡母。」

  那封陳楓的信已送到襄王妃的案頭,襄王妃看過那封信後依舊什麼都沒說,一切似乎照舊,等待著陳楓的回來。

  襄王妃來到昭陽殿的時候看見清瑜坐在上方,一切似乎都沒發生,後宮之中似乎也沒有個一心求死的順安皇后。襄王妃這一路而來,心中的煩悶也漸漸消失,上前行禮後就坐到一邊,清瑜抬頭看一眼她:「何氏畢竟是你嫡母,你去瞧瞧她,安樂侯將在兩日後到京,到時你們兄妹也能團聚幾日。」

  襄王妃應是,接著抬頭看向清瑜:「若我執意去死,那又為何?」清瑜側頭看著她,接著輕聲道:「你不會的,你已是陳氏兒婦,為李家江山去死,名不正言不順。況且公主你並沒想過去死。至於你們夫妻之間,」

  清瑜停下說話,接著才緩緩道:「當日結親時候,不管怎麼說,當時的陛下是為轄制陳家才下的詔令,公主認為自己是被犧牲,他又何嘗不是?再到今日,公主又何必把那些恩怨全都算到他頭上。」

  襄王妃的眼垂下,起身道:「妾先去探望順安皇后。」看著襄王妃一步步走出去,夫妻之間牽扯了這麼多的國仇家恨,怎一個亂字了得。清瑜輕輕抽出一張戰報,這是昨日那張戰報的後續,今日早晨才送到。最後的那座城已經被攻破,何昭儀已攜皇子自盡。

  這意識著劍南戰爭已經結束,陳楓將在數月後回來,可是這樣一個王妃,他又該如何面對?而襄王妃,又怎麼面對掐掉李氏王朝最後一點希望的丈夫?

  宮人來報過數次,何氏看見襄王妃前來依舊不開口,襄王妃進殿后行禮後默默對坐一會兒,就逕自出宮。

  劍南戰爭結束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京城,沒有了這最後一支忠於李氏的軍隊,順安皇后此時的求死之志,在眾人看來就顯得十分正常。安樂侯的車駕在三日後到達京城,並沒停歇就進宮參見清瑜和陳煊。

  安樂侯是個三十出頭的男子,這一年多的幽禁生涯,倒讓他發胖一些,陪在他身邊的是昔日的貴妃王氏,兩夫妻行禮後清瑜照樣問了幾句起,陳煊也訓示幾句,就讓安樂侯夫婦前去見何氏。

  他們夫妻走後,陳煊歎了口氣:「母親,為何要這樣做?」清瑜這次回答的很快:「要讓後世的史上,都記下我們的寬厚仁德。」

  看見安樂侯到來,已經數日沒食的何氏眼裡終於有了淚,但依舊沒說話,只是坐在那裡等待死亡前來。安樂侯在旁苦苦勸說,但何氏依舊不開口。

  第五日時,太醫說何氏也就在這一兩日內。陳煊在這時候下了詔令,命昔日舊朝的舊臣,如石熙等人前去何氏面前叩別。

  何氏在絕食第六日後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當時她的眼裡有亮光閃過,看著面前跪著的兒子和舊臣們,說了一句:「我去見先帝了,諸位好自為之。」

  然後那眼就閉上,再沒有一句話說,宮人們放聲大哭,這哭聲都能傳到昭陽殿中。清瑜聽到消息後提筆寫了個思字,把這張紙遞給宮人:「傳諭禮部,舊朝皇后何氏諡為思,一切儀注照皇后之禮辦……」追悔前過曰思,這個諡號比起別的,更適合何氏。

  陳煊下詔罷朝三日,禮部奉詔辦理何氏喪事,一切都依照皇后的禮儀,除了沒有以國喪待之,停靈日滿後何氏葬入舊朝安陵。這是舊朝皇后最後的榮耀,也是舊朝最後的一點光亮,劍南被滅,何氏為舊朝江山殉,從此之後這萬里江山才真正真正盡由陳家掌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