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游戲大宋》第33章
第九章 悠長假期(下完)

 趙佶進到後間一看,周濟民和趙一貼正吵的面紅耳赤,周濟民道︰“幾十年前的仇就不是仇了,遼人佔我土地,殺我同袍,你給遼人治病,就是我大宋的罪人!”

  趙一貼哭喪著臉道︰“師兄,就算你說的對,可這天道醫館的規矩是趙公子定的,定的時候又沒說契丹人就不給治,人家按規矩拿了那麼多銀子,我們不是也得按規矩來嗎?再說了,我也不過是用公子傳的方法暫時保住了他的命,能不能活命還不知道呢。”

  周濟民道︰“公子定的時候是沒想到,他要是想到了能讓我們給遼狗治病?不信等公子回來,你自去問他。”

  趙一貼道︰“師兄,你這麼說卻沒有道理,我大宋是禮儀之邦,難道看著遼人死了也不救嗎,傳出去豈不難听,我看公子若是在也一定會救那契丹人的。”

  趙佶輕咳一聲,道︰“兩位到底為何事爭吵?”

  兩人見趙佶回來的,大喜過望,講了事情的經過,原來當夜蕭無敵雖然挨了一刀,不過並沒刺到心髒和大血管,而是傷了肺部,後來失血休克昏迷。汪先生和耶律大石將他送到天道醫館,又連夜花重金請了趙一帖前來,經過輸液治療,總算吊住了性命,今日周濟民知道了卻大發雷霆,和趙一帖吵了起來,認為他給遼人治病實在是不忠不義,趙一帖不服,說那都是以前的恩怨了,所以才有了以上的對話。

  兩人說完,都盯著趙佶問道︰“公子,那遼人還在館內,危在旦夕,到底救他不救?”

  趙佶問道︰“方才趙兄說那遼人拿了許多銀錢來,想來也不是普通人吧,再說他被砍了難道官府也不管嗎?”

  趙一貼道︰“據說此人是遼國南院大王蕭路長的佷兒,這幾天已經送來白銀千兩。當時有呼將軍在場,官府那邊也沒敢胡亂抓人。”

  遼國北部屬于塞外,多是契丹人,南部卻是長城以南,漢人更多,所以分成北院和南院,各行其是,也算是一國兩制了,南院大王就是南部的頭頭,官很大了。

  趙佶一听,此人居然這麼有來頭,點頭道︰“救,怎麼能不救呢?趙兄先去看病,我和周兄隨後就到。”拉著周濟民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周濟民進去坐下,一言不發,顯是對趙佶治療遼人很是不滿。趙佶道︰“周兄為何這麼痛恨遼人。”周濟民道︰“我家本在宋遼邊境居住,我祖父和我爹爹都是被遼人殺死的,若不是師傅收留,我早就死了。那些遼人連孕婦都殺,真是一幫畜生,公子你卻要救他們,我”有心要離開天道醫館,卻說不出口。

  趙佶道︰“想不到周兄還有如此身世,眼前卻有個報仇的大好機會,只是不知周兄是否舍得眼前的一切?”

  周濟民呆呆的望著趙佶不知他何意。趙佶繼續道︰“實不相瞞,這次趙某出門其實是受了官家的召見,命我秘密選人潛入遼國,為我大軍將來收復燕雲收集情報。那傷者既然是遼國的南院大王的佷子,救了他正好趁機潛入遼國,只是難免遭到百姓一時的唾罵,不知周兄是否舍得?”

  周濟民道︰“若是給遼人治病,固然能搜集情報,不免也讓他們一時活命,豈不是助紂為虐?”

  趙佶道︰“那也未必。”一番耳語。

  第二日,周濟民經過一夜深思,下定決心,為蕭無畏手術救了他的性命(當然是在趙佶的幫助下),蕭無畏卻因腦缺血時間過長成了傻子(其實是用藥搞得),之後坊間傳聞因趙公子不喜周濟民救助遼人之舉,兩人不合。再後來耶律大石收到遼王病危的消息,重金聘了周濟民返回遼國,忙于內斗和照顧痴呆的蕭無畏,再無力理會大宋的局勢。

  再說趙佶回宮後連夜召見了北軍大將呼延贊,先問了北部邊防等等,最後問道︰“听說有個遼人被人暗算了,當時愛卿也在場?”

  呼延贊道︰“那遼狗活該被砍,當晚在豐樂樓臣正和師師姑娘吃酒,他們三人進來就口出狂言,當時十多個人都出手了,到底是誰砍的那遼狗臣也沒看清。”

  趙佶听他居然能跟李師師喝酒,很是奇怪,問道︰“不知愛卿和師師姑娘談了什麼?”

  呼延贊道︰“臣一直在喝酒,師師姑娘倒是說她最恨遼人,盼著臣多殺了遼狗。”

  趙佶讓呼延贊退下,想到李師師更是疑惑,她跟遼人還有仇嗎?真是摸不著頭腦,又傳了劉公公問道︰“朕讓你查的柳氏查得怎樣了?”

  劉公公道︰“師師姑娘確實是柳氏在陳州撫養長大的,柳氏早年本是汴梁名妓,後來做了狄將軍的小妾,當年狄將軍被貶陳州,據說只帶了她去。柳氏晚年在李大人府上教授琴藝,兩年前病死在陳州。官家所說的那座碑倒是李師師到了汴梁之後立的。”

  趙佶心想︰這李師師不會是狄青的後人吧,算算年份又覺得不對,不過總算弄清楚了李師師怎麼會和李清照在一起,又為什麼對狄青這麼在意,這時候人人看不起士兵,連歌姬也看不起這些臉上刺字的,呼延贊能見到李師師恐怕也是粘了狄青的光吧,看來要求得師師的原諒,還要在這上面下點功夫。又想到呼延贊既然回來了,西北的事情也該著手辦了吧,還有張三,林沖,沈浪,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啊。

  第二日,久已經不上早朝的趙佶難得的出現在龍椅上,底下大臣個個興奮的不得了,曾布第一個蹦了出來,道︰“臣听聞昨日有宋興國獻良種于官家,此真天佑我大宋。”

  韓忠彥顫顫巍巍出列道︰“此乃陛下虛心納諫,勤修德政的功勞,還望陛下仍能不言兵事,則我大宋萬年無憂矣。”趙佶整頓軍隊雖然對外打的是剿匪,對內打的是裁軍的旗號,可韓忠彥總覺得皇上年輕氣盛,只怕還是要動刀兵的,到時陷萬民于水火,弄得生靈涂炭豈不是臣子的罪過,所以有了機會就要說這不言兵事。

  趙佶當然不屑于與他爭論,緩緩道︰“那糧食耐旱耐澇,真是好東西,朕已命宋興國大力推廣,相信明年百姓的日子應該能好過不少。”

  趙挺之對韓忠彥老的行動都不利索,還要站在前面早有不滿,跳出說道︰“這糧食既然能在荒地上耕種,臣請再議將荒地收歸國家的括田之法。”

  趙佶道︰“若是真能在荒地種植當然不錯,朕只怕底下官員胡亂行事,將百姓的良田收了進來,反倒不美。”

  趙挺之道︰“臣願請命先在汴梁附近進行,保證不饒百姓,若有差錯,甘願受罰。”他和張商英都是支持變法的,如今張商英將郵局搞得紅紅火火,他卻每天在朝廷上站樁,如何甘心,自然要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

  趙佶心想這眼看就要到四月了,若是不快點,今年就種不上了,讓他在小範圍先試試也好,言明了絕不許借機搶佔百姓的田地,交給他去辦了。

  不過這括田並不是今天的主題,他看著底下的群臣,緩緩道︰“上次談到我朝弊政,那冗兵之事朕已深知,不如今日各位愛卿就談談對于困擾我朝的另一難題,錢荒,都有什麼應對的良策啊?”

  (行了,下章開始辦正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