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游戲大宋》第35章
第十章 大展宏圖(二)

上次說道趙佶要給張三五千士兵,張三傻了眼,硬著頭皮說道︰“屬下從來沒帶過兵,只怕有負官家所托。

  趙佶轉移話題道︰“你自小在汴梁長大,可有志向到各處去看看啊?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

  張三道︰“屬下幾年前也曾想游歷一番,只是當時老母尚在,不敢遠游。不知官家因何有此一問?”

  趙佶道︰“你可听過鏢局?”

  張三道︰“屬下听說過,乃是幫人保護貨物的,听說多是武林人士所開。”

  “你也開一家吧。”

  “什麼?”張三以為自己听錯了。

  趙佶正式的說道︰“朕說給你撥五千士兵,你去開一家鏢局。”

  張三道︰“屬下武功平平,在江湖上無名無號,誰會來投鏢?听說那鏢局還要在黑白兩道都吃得開,屬下實在害怕有負官家的重托啊。”

  趙佶道︰“你只要保護朕的貨物就行了,其他的鏢就算一個沒有也餓不死的。沿途若有官吏差役盤剝,他要多少你就給他多少,回來自有朕給你作主。若是遇到匪徒,靠朕給你裝配的武器自然可以將他們屠的干干淨淨。關鍵是小心不要遭了暗算。”見張三還有面有難色,繼續說道︰“放心,朕給你挑些家眷在京城,老實本分的人,管起來不會太難。不過過幾天朕交給你的武器一定要保管好,流傳出去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些匪徒連朕的鏡子都敢搶,我要不讓你們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皇帝不是白當了。

  兩人又反復挑選,直忙道半夜,才把這五千人敲定。

  第二日,趙佶早早叫來了沈浪,還讓她帶來了遍布全國的三百多家店面的資料。

  沈浪見了趙佶,不免又問道可有什麼不好的消息傳來,趙佶只好安慰道︰“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說不定運貨的人吉人天相,現在已經脫險了。”

  沈浪悲痛的說道︰“希望如此吧。”

  趙佶借機道︰“那些匪徒只怕還會出手,若是還由三姑娘選人護送,難免危險,不如這護送的任務以後就由朕來吧?”

  沈浪最近正在為這事發愁,听到趙佶所言,奇道︰“官家是要用軍隊運送嗎,安全是安全了,到時不免有些風言風語,數落官家與民爭利。”

  趙佶一听,心想︰你考慮的倒也周到,可惜俺早已想到了,笑笑道︰“三姑娘所慮也有道理,不如朕另外成立一家鏢局,按規矩給咱們運鏢,費用還是由朕出,如何啊。”

  沈浪道︰“如此倒是好計。”

  趙佶想到她經商多年,想必對經濟問題有獨到的見解,禁不住問道︰“朕最近听聞百姓苦于錢慌,不知三姑娘可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沈浪道︰“此事我當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有一次听到水家談到在海外買番貨,才想出了一二。”

  趙佶道︰“水家?可是杭州四大商家中的水家嗎?”

  沈浪想不到趙佶連這都知道,很是驚訝︰“不錯,水家專做海上的生意,平時又非常低調,所以在京城名聲不顯。有一次我听說他們在海外買東西,使用的均是我朝的銅錢,動輒千萬,我看這銅錢其實倒有不少是流到了海外,國內的銅錢自然不夠用。”

  原來當時宋朝經濟發達,鑄造的銅錢又精美耐用,所以成了當時世界經濟的硬通貨,比後世的美元都堅挺的多,如扶桑,高麗等小國,自己沒有能力制造貨幣,都需要大宋的銅錢,所以銅錢大量流出,進一步加重了大宋的錢慌。

  趙佶順便問道︰“那不知三姑娘覺得此事應該如何解決?”

  沈浪道︰“我朝辛辛苦苦鑄造的銅錢,反倒給了外人用,總是不妥,自然應該嚴禁銅錢外流,著領市舶司(類似後世的海關)緝拿。”

  趙佶有心考考沈浪,道︰“其實這銅錢外流,倒也有不少的好處,三姑娘有時間還是再好好想想吧。”

  貨幣外流,相當于外債,外債多了,固然有弊,好處其實更多,關鍵是看你怎麼操作了,想到後世那著名的無恥國家,自己過度消費搞出了經濟危機,卻讓全世界買單,靠的是什麼,不就是他的貨幣是硬通貨嗎,咱雖然不屑于向他那麼無恥,可你們用了咱的錢,怎麼也得交點利息吧。

  趙佶看沈浪正在思考,拿起桌上各家店鋪的資料,看了起來。沈家經營的範圍很廣,從柴米油鹽到綾羅綢緞幾乎無所不包,這三百多家店面當然不是分布在三百多個城市,而是集中在比較繁華的二十多個州內,尤其以汴梁和杭州最多,在汴梁就有絲綢店,茶店,米鋪,雜貨店,珠寶店,藥材店,番貨店,酒樓等等。

  雖然兩人先前約定,沈家的店鋪和資產一半歸趙佶,可他以前對沈家的生意從來不上心,此時忽然如此熱心,一個店一個店看的仔仔細細,沈浪不免會錯了意,大方的說道︰“官家不必挑了,生意最好的店鋪都排在前面,就選這些店鋪吧。”心里其實很是失落。

  趙佶一听,心道你怎麼不早說,直接開始從後往前看,見到在汴梁和杭州居然也有幾個店鋪基本不盈利,有的居然還在虧,很是意外,圈圈點點,敲定了三十多家,問道︰“這幾個店位置不錯,怎麼還虧了?”

  沈浪心說你不做買賣,哪知道這行的心酸,道︰“這些地方雖然生意多,可同行也多,有時貨到了,還得賠錢賣,官家是要把這些店鋪賣了嗎?”

  趙佶搖頭道︰“我就要這些店鋪了,剩下的全歸你。”沈浪一听,立刻道︰“這如何使得?”

  趙佶推托再三,見沈浪還是不答應,只好說以後再選。沈浪方才被趙佶難住了,有些不服,獻計道︰“官家若是想賣了這些店鋪,我倒有個主意,這些店鋪門庭冷清賣不上好價錢,不如派些伙計自去將東西買了,這樣看起來店鋪生意不錯,也好出手。”

  趙佶一听,難怪說無商不奸呢,想來沈家這萬貫家財也不會是老老實實一分一分賺的,搖頭道︰“三姑娘,我知道你精于商道,不過可曾想過這經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嗎?”

  沈浪對經商頗為自負。心道︰你若說別的我自然信服,談到經商,我可不怕,搖頭等著反駁趙佶的高論。

  趙佶道︰“小商圖利,中商求名,大商謀國,若是單從結果來看,經商的最高境界當然是掌管國家。若要論真正的經商境界,最低等的商人損人利己,雖然發家最快,可也是最不能長久的;中等的單是利己,既不利人,卻也不害人,雖能長久,卻也永遠只能是小打小鬧;最高等的商人即可利己,又可利民,如此才能真正的長盛不衰。”又正容對沈浪說道︰“三姑娘,商人自古以來受人鄙視,我朝雖不抑商,可商人的惡名仍是難消,說到底還是商人只認利益,不擇手段的關系,朕是真心希望你能成為我大宋商家的表率的,以後損人利己的事情還是少干的好。”

  沈浪本打算好好反駁一番,哪想到趙佶忽然說出這麼多,低頭沉思,一時無言。

  趙佶知道這企業家的責任不是一時半會能建立起來的,也不勉強,又問道︰“不知那杭州四大商家另外幾家都是做什麼的。”

  沈浪道︰“我沈家做的是販賣的生意,那劉高兩家的家主,官家也見過,就是買鏡子時出價最高的兩人,他們干的都是放貸和買地的買賣。”又不屑的說道︰“若不是青苗法反復被廢,哪有他們發家的份,青苗法如此良法卻不能行,可惜了。”

  趙佶一听,難怪這麼有錢,原來是放高利貸再加上地主啊。這時候的貸款利率其高,年利率最少也要百分百,干這行的,想不發家都難,知道沈浪話中只怕有讓自己重啟青苗法的意思,故意裝傻,毫不理會,將沈浪送走了。

  趙佶看時辰還早,索性又傳來的一團和氣的大將種師中,道︰“愛卿這些日子為朕練兵,辛苦了。”

  種師中道︰“此臣份內之事。”

  趙佶笑笑道︰“朕要派將軍去做一件份外的事,不知將軍可願意?”

  種師中一臉平靜道︰“只要官家吩咐,臣自當盡力而為。”

  趙佶盯著種師中道︰“你那西軍的走私貿易,听說進行的很是紅火?”

  種師中大驚失色,跪下道︰“官家勿要听信小人的讒言,絕無此事。”

  趙佶冷笑道︰“那橫山一代的士兵是你管的吧?”

  種師中硬著頭皮道︰“是,是臣所轄。”

  “那你手下的士兵販運私鹽,你就不知道嗎!”

  種師中兩眼發黑,癱倒在地,道︰“臣死罪,請官家開恩。”

  原來中原自漢代實行食鹽專賣,對鹽課重稅,由于鹽乃人體必需,販賣私鹽獲利甚高,所以鋌而走險者絡繹不絕。鹽在自然界中,多在大海湖泊和地下。西夏物產不豐,偏偏出產池(湖)鹽,粒大色白,較大宋的官鹽好上太多,邊境的士兵多有販賣獲利者。

  趙佶看將他嚇的也差不多了,大笑幾聲扶起種師中道︰“愛卿不必害怕,朕恕你無罪,不過那份外的事若是不干好,朕卻饒不了你。”

  種師中不敢站起,半蜷著道︰“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趙佶道︰“朕要你做的正是這走私貿易。”

  種師中一驚,又趴到了地下,道︰“什麼?”

  趙佶道︰“朕要你將這走私貿易完全控制在手中,那西夏物產不豐,糧食,布匹,日用品全都奇缺,听說還有不少信佛的,佛經什麼的,想來也能賣點吧,總之只要有利可圖,他們要什麼你就賣什麼。只有一樣東西不能賣,就是武器,另外一樣東西不管多貴也要賣,就是馬匹,懂了嗎?”

  種師中奇道︰“我朝為了懲治那夏國,才關停了兩國的貿易,若是如此,官家難道不擔心那夏國做大嗎?”

  趙佶道︰“你便是不做,別人自然會做,這事是禁不絕的。朕這招叫先棄後取,你回到西北,繼續我朝屯田的計劃,得了余糧反正運輸不便,可就近賣到夏國,那夏國得了我大宋的好東西,他自己生產又不便,慢慢的就習慣了。以後兩國開戰,你再將整個走私線路徹底切斷,到時那夏國連米都沒有,朕到要看看他拿什麼抵擋我朝的大軍。”

  種師中听到這番高論,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趙佶又交代了以後鏢局運送的書籍,奢侈品等等如何與他接頭,錢財如何分配等具體事宜,最後讓他將手上練兵的任務交給呼延贊,三日後啟程,隨行的自然還有幾個監軍。

  這貿易侵略的思想趙佶知道一時是沒辦法讓站樁的大臣們接受的,索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過這監軍的人選可要費一番腦筋了。畢竟這買賣要是干起來,可不是小數目,錢可是萬惡之源啊,而且自己這泰山會也該添點人了。

  自來監軍,都由太監負責,趙佶心目中的人選自然是舍命救了鄭妃的小東子,穿他來到,看著他臉上的疤痕,心中也是一酸,道︰“小東子,你今年多大了?”

  小東子跪著道︰“小的今年十六歲。”

  趙佶道︰“你上次救了鄭妃,朕還沒好好賞你,你有什麼想要的,告訴朕。”

  小東子道︰“小的性命是官家救的,何況鄭妃脫險乃是吉人天相,小的不敢據功。”他進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早知道若是皇帝問起,是萬萬不能居功的。

  趙佶道︰“若是朕給你一番富貴,讓你離開鄭妃,你可願意。”

  小東子流淚道︰“只要官家吩咐,小的無所不從。”

  趙佶看他心不甘情不願,有些好笑,只好道︰“算了,朕本來想派你出去做點大事,既然你不願意,還是在宮里服侍鄭妃吧。”

  小東子本來以為自己這輩子也就窩在宮里了,忽然听到趙佶要派他出去,也有些心動,雖然不願離開鄭妃,可皇帝話已經說了,哪有你不從的道理,磕頭道︰“小的願為官家效力,還請官家吩咐。”

  趙佶心說這還差不多,不過這小子猶猶豫豫,進泰山會還早了點,道︰“你跟著其他兩位公公去西軍當監軍,級別在他倆之下,那些士兵不會注意你,估計也不會忘了你,若是有人給你錢,你就全收下,當是朕賞賜你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注意軍中有沒有人向夏國販賣武器,記住,是販賣武器,若是販賣別的,你不用注意。這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听明白了嗎?”

  小東子領命下去,趙佶又隨便配了兩個歲數大卻沒什麼後台和能力的太監,讓三人三日後和種師中一起出發。

  總算又搞定一件事,趙佶心情不錯,興致勃勃的去找小昭逛街,哪知一見面,小昭就說道︰“公子,你可來了,那蔡京大人一大早就來了,一直到現在還不肯走,鄭大人說只怕是要找官家的,官家可要見見嗎?”

  趙佶一听,怎麼,這條大魚也要上鉤了?雖然影響了咱逛街,可咱大人有大量,就勉為其難的見見你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