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痛快淋漓闖三國》第26章
第027回 《當機立斷》

 通過這番焦土之戰,曹軍前進的勢頭終於有所變緩,自知不敵的劉備連忙命令士兵不分晝夜利用博陵渡口渡過襄江,前往樊城。可讓劉備諸葛亮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樊城守軍見他們跑來不但不迎接,反而把城門緊閉,並高喊接近城門者死,幾個想不通也不相信守軍絕情的士兵試探著接近,卻真的遭到了城上守軍的射殺。可憐的劉備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劉表居然這麼對待自己︰自己帶關羽、張飛、趙雲替他們守北大門,現在兵敗而歸竟然連門都不讓進,只好一路哀嘆一路望南奔走。

 其實這只怪劉備自己沒有腦子。在這前幾天劉表嘔血而死,而身在襄陽的蔡夫人、蔡瑁等人擁立劉表次子年方十四歲的劉琮荊州之主。他們自然對劉表長子劉琦非常忌諱,而劉備卻是非常親近劉琦之人,經常幫劉琦出謀劃策,就連劉琦領兵出守江夏也是諸葛亮出的主意。所以他們當然不敢冒險讓劉備他們進城。

 劉備他們一南逃,劉琮、蔡瑁、文聘等人防守的襄陽、樊城自然就直接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了。經過幾天緊張的討論,最後在蔡瑁等人的堅持下,劉琮就率領一大批文武官員投降了。這樣曹操就兵不血刃地佔領了襄陽、樊城。此時,劉備等人還奔波在前往江陵城的路上呢。

 當襄陽城易主的時候,劉嘉通過暗探和信鴿已經知道了大致情況。當天中午他就召集徐庶、彭、甘寧、魏延、高沛等人商議應對辦法,甚至連荊州守將李嚴也喊了過來。

 聽說曹操真的兵不血刃地佔領了襄陽,所有聽劉嘉說過襄陽會投降的人都佩服地看了劉嘉一眼。徐庶甚至還朝劉嘉打了一拱,說道︰“主公真神人也,二年之前就預計到了此事,庶正感謝自己的母親及時提醒庶早日入柯。”

 只有李嚴還半信半疑,問道︰“襄陽真的就這麼丟了?那麼高的城池,準備了這麼多年。真想不到,如果劉琮投降曹操,嚴就跟劉太守了。”

 劉嘉高興地說道︰“太好了,想不到在這裡有了一名文武雙全的人才加入。歡迎正方將軍加入!”也不管李嚴暗示現在情況還沒有得到證實,劉嘉就任命他為偏將,繼續駐守秭歸城。

 看著劉嘉強行封官,把李嚴從牙門將升到偏將,而李嚴卻欲接還推,周圍的人都笑了。

 接下來劉嘉說道︰“既然襄陽已經易主,那也就是說劉表要求我們不出秭歸的約定就不存在了。我們是來打曹軍的,那我們就要出去打,不可能等在秭歸讓曹軍過來打我們。既然如此,我們要出去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張允駐守的夷陵城。現在各位議論一下,我們怎麼打下夷陵城。”

 李嚴說道︰“太守,現在張允肯定還不知道襄陽易主,也許他知道後就會象嚴一樣投靠太守。何必自己人打自己人呢。”

 徐庶道︰“張允跟蔡瑁是一夥的,現在蔡瑁投降曹操,這個張允肯定也會投降。無論他投不投降,我們都要先拿下夷陵城,然後才能拔除秭歸與夷陵之間設置的水下阻礙,我們的船隊才能順利地進入荊州腹地。再說我們的戰鬥不是今晚就能發起,最快也要到明天,到那時他肯定知道了消息,如果他投靠主公,我們可以更順利地進入夷陵城。如果他投降曹操,那麼我們就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減少我們的傷亡。”

 劉嘉肯定地說道︰“對!兵貴神速,只有這樣才更容易贏得夷陵。”

 李嚴道︰“要是張允保持中立或者歸服江東呢?”

 劉嘉堅決地說道︰“對於這個扼守我益州咽喉的門戶,本太守必須拿下!除了投靠本太守,他就只能死!”

 除了李嚴沒有點頭外,其他人都贊同地點了點頭,當機立斷的道理大家都懂。

 這時彭說道︰“建議水陸一起攻。其中陸地進攻為主,水陸進攻為輔,以水路吸引張允的注意力。”

 劉嘉正要點頭的時候,徐庶說道︰“庶認為最好是偷襲。現在張允正把心思放在襄陽方向上,我們待在這裡已經一個多月了,一直都老老實實地不動,他肯定已經麻痹。再說他想不到我們有信鴿傳信這一手,我們離襄陽遠得多,他肯定以為我們得到的消息比他要慢一到二天,他用這一天時間足夠做很多事。因此我們可以打李將軍的旗號,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到夷陵城下,只要騙開城門,我們就穩操勝卷。”

 這個計策顯然更容易成功得多,所以彭首先點頭表示贊同。

 劉嘉連忙問李嚴道︰“正方有興趣參與這次戰鬥嗎?”

 李嚴猶豫著說道︰“就是……就是不知道襄陽真的投降沒有,嚴擔心消息有假,襄陽城那麼牢固,怎麼就不能守一守呢?”

 劉嘉忍不住笑了,說道︰“正方要是擔心這個,那也好,正方可以隨我軍出發,要是軍隊達到夷陵城下而張允還沒有什麼變化,正方可以進城問一個清楚。怎麼樣?”

 “如果這消息是假,太守不擔心嚴通風報信嗎?”李嚴問道。

 “沒關系,我們就強行攻城。”劉嘉道,“嘉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這個消息絕對準確!這種大事豈可亂報!嘉估計現在曹操正在追殺劉備軍,如果我們動手早還來得及在曹軍到達江陵城之前繳獲一批戰船。”

 說完,他對徐庶道︰“開始行動吧!”

 徐庶立馬拿起令箭調度起來︰“這次以甘寧將軍率軍一萬從陸路化裝成荊州兵潛入夷陵城下。以魏延、李嚴為先鋒,以沙摩柯、鄂煥為後軍,甘寧、高沛為中軍,彭隨軍參議,趁機不備奪下夷陵。童成虎率水軍為接應,順水路慢慢前行,撤除沿江鐵鏈和木樁。”

 徐庶短短幾句話就把部隊調動妥善,真是幹淨俐落!讓包括劉嘉在內的人都佩服不已。

 按照預定計劃,當天色暗下來後,魏延、李嚴就帶領先鋒部隊出發了,到後半夜一萬人馬都悄悄地離開秭歸城,向東邊的夷陵城快速潛去。

 夷陵守將張允這幾天確實心神不寧,他現在心思也都掛在襄陽那一邊,劉表已死劉琮繼承了荊州大權的消息他比其他外地的官員都早知道,因為他與蔡瑁有專線聯系,本來他與蔡瑁每二天就有一次信件來往,可過去幾天了竟然收不到對方的一點消息,派出打探消息的人也沒有回轉,真不知道現在襄陽發生了什麼事,曹操攻了這麼久了戰事情況到底如何呢?他也和李嚴一樣,也不相信襄陽城那麼容易被攻破,更沒有想到劉琮會馬上獻城投降。他只是耐心地等待,他知道如果曹操攻下襄陽城後,劉琮首先動用的就是江陵的軍隊,江陵就馬上會成為雙方戰鬥的焦點。

 因為江陵城存儲了大量的糧食,有無數的戰船,和不少的兵馬,可以說除了襄陽城,那裡就是實力最大的地方。正因為那裡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只要襄陽城出現危急情況,他張允的部隊特別是水軍就必須支援江陵城。因此他對夷陵城的防守也就不那麼放在心上,讓手下將軍去處理,他自己幾乎吃住在戰船上,告誡水軍的也經常是船隊要隨時隨地地往江陵開拔。

 他沒有提防沉寂了一個多月駐紮在秭歸的士兵,甚至想都沒有去想。有時還替劉嘉他們不值︰千辛萬苦出來幫荊州禦敵,卻被人象防賊一樣提防著。

 就在魏延強行軍他們達到夷陵前兩個時辰,張允終于接到了蔡瑁的信,也就是命令。命令他隨自己一起向曹操投降,並要他馬上率軍前往江陵去接管江陵的城防和指揮江陵全部五萬水軍,等待自己的到來。同時也告訴他襄陽獻給了曹操,曹操已經任命蔡瑁為鎮南侯、水軍大都督,任命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

 本來張允開始見蔡瑁投降了,有點不恥他的為人。但看到自己成了助順侯、水軍副都督,心裡馬上高興起來,連忙把手下將軍召集起來,宣佈這件事。殺了幾個嘀嘀咕咕不肯投降的小將後,其他人也都老實下來。於是一邊設宴慶祝,一邊把隨同信件一起送來的曹軍軍旗掛了起來。

 當李嚴等人還沒有到達城下的時候,就從百姓的嘴裡知道了蔡瑁已經接受了曹操的封賞,城裡的旗幟也改變了。這樣,李嚴的心裡負擔沒有了,專心致志考慮起怎麼打下這個夷陵向新主人獻禮了。

 一到夷陵城下,躲在城外樹林中的魏延、李嚴就看見雖然夷陵城門緊閉,但防守並不嚴密,城牆上稀稀落落站著幾個無精打彩的士兵,那面象徵曹軍的旗幟也有氣無力地懸掛在門樓上。從士兵迷惘的神色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還沒有從易主的事實中解脫出來。

 見此情況,李嚴與魏延稍微商量了一會,不久李嚴就領著百來個士兵打著一面將旗朝城門走來。城樓上值班的士兵馬上喊道︰“站住!城下是誰?報上名來。”

 李嚴身邊的一個士兵大聲回答道︰“我們是秭歸守軍,這是我們牙門將李嚴將軍。請快去通報張將軍,就說李將軍來拜將張將軍,想向張將軍詢問一些襄陽戰事情況。”

 這時李嚴等人從馬上跳了下來,不慌不忙地立在吊橋前等待。

 “好!請將軍稍等片刻!”說完,值班的士兵轉身跑下城樓去報告去了。

 沒有多久,就聽見門樓一個士兵喊道︰“張將軍現在很忙,請李將軍到太守府見他。”

 在士兵說話的時候,吊橋慢慢地放了下來,不久城門也打開了,兩隊士兵魚貫而出,立在路的兩邊。同時一個什尉走上前來,對李嚴行了一個拱手裡,之後轉過身,左手按刀柄右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說道︰“李將軍請!”

 之後他又說道︰“按規定,李將軍的護兵只能進去十人,其餘的對不起。”說著就指了指前面的幾個人,示意他們可以進去,其他的人則在外面等待。

 看來這個張允治軍還真有一套,這個人心惶惶的時候還有認真的士兵。

 李嚴一邊用目光示意被允許放進來的十個士兵先行,然後笑著對那個什尉說道︰“小哥,你看他們都是從昨晚就出來的,跑了一夜也都困了,餓了,就讓他們進城吧,他們不會進太守府,就在街上的飯店填飽肚子就行。”

 什尉道︰“這樣的話,那就武器交出來,等你們先走一會後再放他們進去。現在是非常時期不得不嚴一些,請李將軍原諒!”

 突然走在前面的一個士兵咳嗽了一聲,李嚴用眼光悄悄掃了一下,見大家都佔據了理想位置,立即舉起手裡的大刀朝什尉砍出,同時嘴裡喊道︰“動手!”

 還沒有明白什麼回事的什尉立即成了李嚴刀下之鬼,早就做好準備的那一百多人立即沖上吊橋大殺起來。李嚴殺完什尉後,馬上帶人往裡沖,見人就殺見人就砍。

 很快守軍就明白發生什麼事了,立即敲響了報警的銅鑼。

 城裡其他守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魏延就領著騎兵殺了進來,因為吊橋在李嚴的控制下,而此時城牆上防守的士兵並不多。因此城門很快就失守了!

 當甘寧彭等人率中軍抵達夷陵城門的時候,魏延派來的信使也趕了過來,他告訴甘寧他們說現在城裡守軍士氣已落,城裡只有零星的抵抗,張允已經與幾個親信已經從南門出逃直往江邊去了。

 彭立即道︰“兵貴神速,直驅江邊!”

 甘寧立即大手一揮,大聲喊道︰“兵士們,夷陵城已被魏將軍他們攻下,我們現在去江中抓張允叛賊,沖啊——”

 甘寧一邊催馬疾馳,一邊對傳令官命令道︰“通知後軍沙將軍加快行軍速度,無需掩蓋,可以大張旗鼓地走大路前進。另命令他派一部分人馬隨中軍直抵江邊準備水戰,由鄂將軍率一部分人馬幫助前軍收拾城裡叛軍。”

 然後又對彭道︰“煩先生通知童將軍率領的水軍加速前進,並向太守大人報告夷陵城已經被魏將軍他們攻下。”

 “好!”彭立即轉身安排甘寧交代的工作去了。

 其實城裡有一萬多守軍,魏延他們之所以這麼快取得勝利是因為魏延、李嚴他們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最主要的原因卻是現在城裡守軍人心不統一,大多數人還沒有還轉過彎來︰幾個時辰前自己還是準備對抗曹軍的荊州兵,可現在自己已經變成是曹軍了。因此從將到兵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何在,而且這個投降曹操的決定到底是州牧大人的決定還是張允等少數幾個將軍的決定呢?如果只是張允等少數將軍的決定,那自己就是造反叛變,也許家人都會被牽連。

 所以除了張允的幾個親信還稍微有點備戰意識外,其他的官兵都是持觀望懷疑的態度,當魏延、李嚴沖進來一邊殺人一邊高喊張允造反叛變的時候,大部分守軍或投降或逃跑或象徵性地抵抗一下以應付督戰的將軍。

 甘寧率中軍沖到江邊的時候,大部分守軍還沒有來得及上船,很多人就被甘寧的部隊沖得七零八落,雖然已經上船的張允率水船用弓箭射殺甘寧的部隊,給益州兵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但這次來的益州兵不少就是水軍,他們見有不少戰船空著或只有少量幾個荊州水兵,也就當仁不讓地把戰船搶了過來,在甘寧的帶領下奮不顧身地與張允的水軍鬥了起來。

 雖然張允人多,但怎麼能與士氣正旺的益州兵鬥呢,戰鬥不到一個時辰,張允就只好下令所有戰船朝江陵方向退卻,留下岸上的士兵任隨益州兵收拾。

 戰鬥從上午一直打到晚上,喊殺聲才真正平靜下來。直到這時,童成虎率領的水軍才趕過來,看童成虎勞累的樣子,眾人估計是江底裡那些鐵鏈、木樁害苦了他的隊伍。

 接下來幾天都是在安置俘虜,百姓中渡過的,秭歸留下二千人鎮守後,劉嘉和徐庶也率其餘部隊達到了夷陵。

 這次突襲戰俘虜了一萬二千荊州兵,其中水軍就有四千,繳獲各種戰船一百八十餘艘,戰馬六百多匹,其他各種物質更是無數,而已方僅僅死傷二千多人。

 大家都很佩服劉嘉、徐庶的當機立斷,李嚴也是對劉嘉用主公相稱了。

 當然這次魏延、李嚴、甘寧都被記了一等功,徐庶、彭、高沛、沙摩柯、鄂煥也各有功勞不提。

 通過從俘虜裡選拔,劉嘉的士兵又增加了六千人,加上李嚴鎮守秭歸縣城的三千士兵,劉嘉的部隊達到了三萬三千多人。劉嘉就這些部隊進行了新的編排,同時升魏延為校尉、鄂煥為偏將。士兵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甘寧校尉率領的一萬三千名水軍,手下將領有沙摩柯校尉、童成虎偏將;第二部分就是魏延校尉率領的一萬陸地軍,包括三千騎兵、五千藤甲兵、二千山地部隊,手下將領有高沛校尉;第三部分就是李嚴偏將率領的八千鎮守軍,其中夷陵鎮守軍六千,秭歸鎮守軍二千;第四部分就是鄂煥偏將率領的二千禁衛兵,全是藤甲兵。

 大軍在夷陵休整了二天,因有消息說曹操即將派兵接管江陵要地,劉嘉擔心曹操大軍切斷江水,只要立即結束休整,率領擴大了的船隊朝江水下游進發了,他要率兵與劉備孫權的部隊會師,參加赤壁大戰。

 *****

 為了銜接,第一卷《會獵荊州登舞臺》的一些內容與本卷的有些重復,但不多,且主要集中在第一卷的第002回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