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賈寶玉新傳》第168章
第七卷 滿江紅 第二十五章 成敗一戰

庄子固兵臨德州城下已經過了三天。

 “王爺,不能再猶豫了!”三天來一直沒有好睡的何洛會看著同樣沒能睡好的豪格:“僵持下去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辦…不說軍糧補給之事已是迫在眉睫,兵法有云‘士可鼓而不可泄”再拖上几天,怕是連我八旗子弟都將受到不良影響……”

 “我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現在這個局面叫我如何出兵!”豪格嘆道:“自濟南之戰后,里面那些漢軍統領明顯是心懷二志,想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幫混蛋個個抱病,每日的帳前點兵聽差也只是遣派副手前來…搞得老子想要……”

 豪格的話沒說完,不過卻已經透出了他想要借點卯之機解除漢軍兵權的意思,這和王燃原本時空中康熙召吳三桂、尚可喜等藩王入京、想趁機削藩一個道理……只是那些漢軍將領個個都是老兵油子,政治敏銳性與吳三桂頗有得一拼 …吳三桂當初采取的對策便是稱病,讓其子吳應熊代替前往。不過從這件事倒也能看出清軍這么多年確實沒什么長進。

 其實豪格除了這招之外也想了不少招,只不過這次漢軍將領出奇地保持了一致,頗有些集體對抗的意思,搞得豪格確實頭大。

 “王爺,依奴才所見,事到如今也只能是快刀斬亂麻!”何洛會三角眼一瞇,做了一個往下劈的手勢。

 豪格一怔。

 何洛會接著說道:“王爺請想,原本我們招納這些漢軍不過是想讓他們當咱們的先鋒、當炮灰……可現在他們不僅沒有了這個價值,反而已經成了威脅我們的隱患、成了妨礙我們行動地絆腳石!”

 豪格眉毛一跳。他已經聽出了何洛會口氣中的殺氣,但他隨即搖了搖頭:“難!”

 確實是難,如果只有几萬漢軍倒是好辦,二十萬滿清八旗一圍,不管是就地繳械還是挾裹著出戰或是干脆廢掉他們都沒有問題。可現在是十几萬人馬,硬砍的話。也不用跟明軍打了,自己內部的亂子就能讓自己傷了元氣。當初的牛金星、吳三桂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更不用說內部一亂肯定會給外部地明軍留下很大的漏洞。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何洛會從懷中抽出一張紙遞給豪格:“這是我帳下一個漢人所獻之法…依奴才看來倒也不失為一條可行之策……”

 豪格將信將疑地接了過來,淡淡一掃,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果然還是漢人最了解漢人!……何洛會。你說地這個漢人叫什么名字?”

 “回稟王爺,此人說來與大人倒也算得上是舊識……龔鼎孽。王爺可還有印象?”何洛會看了看豪格的臉色說道…龔鼎孽絕對可稱得上是多爾袞的親信,多爾袞當年對付豪格時沒少用龔鼎孽的計謀,豪格與多爾袞是死敵,對龔鼎孽自然也是恨屋及烏。因此何洛會在透出“推荐”之意時頗有些小心。

 說起來龔鼎孽確實有才。北京失陷后。他便趁著城破一片混亂之機,在別地降清漢官都躲在家里不知所措之時,他卻拿著事先准備好的金銀細軟躲到了鄉下……事實上,在當初北京城被王燃所困后不久,龔鼎孽便悄悄收拾好了一份行裝,還真不得不贊嘆他地“先見之明。”

 不過這鄉村雖然偏僻隱蔽。卻也不是久居之所。隨著堵胤錫治理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口普查等工作的開展讓龔鼎孽越來越不安。龔鼎孽心里清楚,如果大明朝重新站住了腳,像自己這樣的漢奸絕沒什么好下場。更重要的是,龔鼎孽自己也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隱姓埋名地過下去。

 于是這家伙在鄉下躲了几個月后,還真想出了一個好招,說起來也絕對可以當作一段傳奇故事……龔鼎孽仗著自己精通滿、蒙、回、藏等几族語言,借王燃大批歸還滿族百姓之機,竟化妝成普通滿族百姓的模樣混了進去,而且還真被他得了逞,倒也是有驚無險的抵達了德州城,再然后龔鼎孽便又想方設法的攀上了何洛會這顆大樹,在付出几乎全部的家當后,終于等到了這次重新出頭的機會。

 “哈哈哈,龔鼎孽這狗奴才還真有一套 …怕是那賈寶玉也沒想到這一招吧……”豪格大度地對何洛會笑道:“何洛會,你把他叫來,告訴他不用擔心,本王不怪他,他當初也是各為其主……只要他以后對本王忠心不貳,本王絕不會虧待他!”

 要說豪格對龔鼎孽沒有一絲芥蒂那是不可能的,可現在畢竟是用人之時,有多少賬也只能放到以后再說……豪格心里也明白龔鼎孽是一個“有奶便是娘”的家伙,根本不能指望他對“忠心”,但誰叫他確實有才呢?…就像眼前的困境,他的辦法雖然算不得最好,但確實可以應對眼前的困境。

 “對了,”何洛會領命剛要離開,豪格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問道:“龔鼎孽的那位如夫人是不是也一起逃出來了?如此高明的計划,怕也離不開她的謀划吧……”

 …………

 認真說來,龔鼎孽提出的計划也很簡單,就是要想辦法將抱成一團的偽軍調開打散,然后分割包圍、逐個解決……偽軍從表現上看似乎已經結成了同盟,而想要平定這場隱患,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這種聯合。

 只不過道理人人都懂,象豪格,他也明白要用挑撥分化的方式來破壞偽軍之間同盟的道理,但由于涉及人數多,而偽軍又處于極端敏感時期,豪格想了半天也沒找出一個可行途徑。這就看出了龔鼎孽的“高明”之處…

 “可惜了……”豪格嘆了一口氣。

 ……………………

 第二天,豪格不僅在點卯之時向眾人頒布了一條命令,更專程派人向各路“抱病”休息的漢軍諸將領當面復述了一遍……沉寂而緊張的偽軍大營中騷動了起來。

 依據龔鼎孽的建議,豪格將漢軍按分成了兩部,比例大致為三七開。其中人數較多的一路約有八萬余人,豪格給出的命令是讓他們沿德州往南奔赴禹城,接替日前退守該處的清軍防范濟南明軍的進攻。禹城原來的守軍主力便是當時支援濟南的漢軍兩白旗還有他們接應出來的原兗州守軍,這部分清軍在完成換防后除留下一部人馬駐守禹城以北的平原外,大部則將返回德州大營。

 “王爺不必覺得可惜,把他們放到后面去不僅可以避免大規模內亂之隱患,還可以為我們與濟南之間增加一道緩沖……”龔鼎孽說道:“目前局勢不定,只要我們不加逼迫,這些漢軍不會輕易反水 …”

 對豪格的這條命令,漢軍將領們還是樂于接受的。正如龔鼎孽所,目前局勢不定,這些漢軍將領更多是希望置身事外“坐山觀虎斗”,等到最后時機才來個“擇主而投”……脫離德州的清軍大營顯然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至于剩下的三萬余漢軍,豪格給他們的命令卻是原地待命。這三萬漢軍是豪格等人精心挑出來的,他們的戰斗力在漢軍中屬于上等。

 “以二十萬對三萬,三天之內就能繳械并收編了他們!我們八旗不僅不會什么損傷,還能補充一部分兵力,豈不更好?”龔鼎孽笑著對豪格說道:“至于他們之間的同盟根本不用擔心,其余漢軍將領只會顧得自己趕緊離開,絕不會有人留下來為他們出頭……這種聯合其實相當脆弱,他們之間肯定是相互提防,只要我們充分利用這種不信任、攀比心理、從眾心理、還有利益關系等等,便可以將損失降到最小!”

 說起來國人確實有“一個人是龍、三個人是虫”的毛病,“一個和尚擔人吃、兩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就是對這種毛病的絕佳寫照。

 確如龔鼎孽所說,在接受各自的命令后,那八萬余漢軍走的個飛快,根本不理留守漢將所說“這是他們的詭計,是想把我們分開一口口吃掉……”、“我們完了,你們以后也沒好日子過…”等等話語。對這八萬漢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先脫離這個大染缸,跑的一時是一時,其它的事兒以后再說。

 “這八萬漢軍也不是白白地放他們走……龔鼎孽神色中頗有几分得色:“我們完全可以把他們偽裝成我大清主力,造出向南進攻的架勢,牽制住明軍李黃兵團的注意力,讓他們無力他顧 …為我們全力向北創造條件!……就算不能吸引賈寶玉回援濟南,也足以打亂他的整個部署!”

 龔鼎孽的“疑兵之計”几乎在當天便奏了效……在得知清軍大隊人馬離開德州向濟南方向進發之后,原本駐扎在德州城下的明軍在庄子固的指揮下立刻從城北的方向發動了攻擊……足以影響到清、明雙方命運的德州之戰,在這個不管是明軍還是清軍都不情愿的時候拉開了序幕。

 的確,這個時候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作戰的最佳時機。

 ……………………

 “豪格這個混蛋在搞什么鬼……”德州城下的明軍大營中,庄子固頗有些緊張地盯著德州城:“他不會真的是准備往南吧……”

 說起來,明軍選擇在這個時候展開攻擊雖然有些出乎清軍的意外,但同樣并非明軍的本意。按照王燃等人制訂的方略,庄子固五萬先頭部隊搶先一步陳兵德州城下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濟南大捷的聲勢,進一步加劇清軍內部的壓力,促進他們的分化。至于攻城,即便是在等到與王燃的大部人馬會回后也不會急于展開,肯定是先圍它一段時間,以守代攻、消耗消耗清軍的實力與銳氣再說。

 但庄子固于此刻發動的攻擊卻也是無可奈啊……明軍制訂的這個南北兩路分進夾擊的計划看似完美,其實卻也有“Bug”在內。

 南面的李黃兵團雖然同樣號稱二十萬之眾,但總體戰斗力卻是一般,李岩、黃得功的舊部加起來也就是八萬,還要留一部分駐守金陵。以防其它勢力的窺測,除去他們抽調出來的五萬精兵外,其余十五萬兵馬士氣雖然高昂,但卻并非能打惡仗之主……這也是王燃設定南路軍馬以守為主地原因所在。如果南路這二十萬兵馬都有李黃舊部的實力,在拿下濟南之后,肯定是趁勢北上。將禹城、平原等諸中小城鎮全部拿下,把清軍的機動空間壓到最小。

 明軍制定的這個兩路夾擊計划其實是建立在了一個大膽的猜想之上。那就是即便是身后突然出現了二十萬兵馬,清軍依然會選擇北上。

 而這個猜想其實也就是整個計划的一個軟肋……如果清軍面對此兩路夾擊之勢,首先選擇了全軍南下,全力對付李黃兵團。則很有可能在北路明軍尚未完成總體部署之時,將李黃兵團擊潰。破了明軍設下地這個局。如果清軍再狠一些,趁勢南下直取金陵,戰爭的主動權就可能易手!

 不過話說回來,戰爭本身就是一個雙方博弈地過程。王燃做出這個決定自也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思考。從清軍的核心目標、豪格等人的性格等等方面做出了綜合考量。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兵力不夠用,否則哪還用“賭”?

 當然,自家人知自家事,王燃針對這一“bug”也做了一些安排……李黃兵團依托堅城固守是其一,而庄子固五萬兵馬脫離大部分先行突進到德州城下,在很大程度上也有牽制清軍、以防他們南下的目的。

 這也正是庄子固發動攻城戰的原因所在。為保萬一,庄子固選擇了一邊派人核實消息、一邊抽調兵馬發動攻擊的做法!

 雖然明知以弱勢兵力發動攻城會造成己方不小的傷亡,但這場兩路夾擊戰關系太大,可謂是成敗在此一戰,而計划地實施又是環環相扣,庄子固不得不硬頂上去。

 ……………………

 “庄子固這個混蛋在搞什么鬼!”外面喊殺聲一波強似一波,德州城內的清軍大營中,豪格一臉的憤怒:“現在攻城是什么意思?……難道他以為就憑他那五萬人馬就能打下我的德州城?”

 庄子固緊張,豪格同樣郁悶非常。

 不管是豪格還是何洛會、龔鼎孽諸人都沒有料到庄子固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在他們看來,自己不主動出城攻擊就不錯了,明軍的攻擊怎么樣也要等到后續大部隊跟進以后再說。因此在這段時間里,清軍雖然沒有松懈對城下明軍的防范,但主要精力卻都放在了內部地整合上。

 說起來也許是因為太看重這場決戰,不論是王燃還是庄子固等人對其中每個環節都是相當緊張,力求不出任何紕漏。而實際上,豪格等人根本就沒想過要南下,對自身實力無原則的信任使得豪格的目標直到現在還依舊確定在“北進北京城、消滅北伐軍”上面。便是提出這一“疑兵之計”的龔鼎孽也沒有想到庄子固突然發動攻擊的真正原因。一種不經意的巧合遮住了所有人的眼睛……庄子固發動攻擊之時正巧趕上了清軍內亂。

 “明軍分明就是想渾水摸魚!”何洛會說道:“他們肯定知道自己不可能拿下德州,如此作為不過是想策應那些叛軍,把我們內部攪亂,讓我們顧不上他們!”

 豪格采納了龔鼎孽的建議,對十余萬偽軍采取了分離處置之策,調八萬余偽軍離開德州城,然后吃掉剩余的三萬偽軍精銳。

 以近二十萬的兵馬對付三萬人……你再精銳也只能有兩個選擇,要么全數戰死,要么乖乖繳械投降、任由處置……可就在豪格調集重兵將之包圍、逼迫他們繳械投降之時,庄子固毫無預兆、毫不合理的做法打亂了這一進程。

 明軍的攻擊突然而又猛烈,城上的清軍猝不及防之下連連告急,豪格一時之間又搞不清明軍的意圖,不敢掉以輕心,只好暫時放松對偽軍的包圍,抽調人手布防。

 那三萬偽軍既然被挑為精銳,自然有兩把刷子。城外炮聲隆隆,殺聲震天,明軍獨有的戰車火炮聲及火銃聲極好分辨,三萬偽軍當機立斷,發一聲喊,順著清軍的退勢齊齊向外突圍……意圖很明顯,竟是要沖出城外與明軍會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