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龍之我是大理王子》第97章
第零九八章 至京師,徽宗有請

一路上,凌雲不是與九女彈琴弄管,就是與群雄開懷暢飲,而虛煙霞與添香也參與其中,時時作弄群雄,不過他們見兩女嬌俏可愛而且是凌雲的夫人,所以也只能笑而過之,只當小孩子家玩鬧罷了,為此增添了無數的笑料,一路上頗不寂寞,讓凌雲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與九女一路清靜是一種生活,而與眾豪傑把酒言歡,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而他們現在都不知,這一路之旅將來成了武林一段佳話,因為一個月之內,凌雲造就了不少一流高手,而且隨行百餘人終生以弟子之禮待凌雲及其眾位夫人,成為凌雲日後雄霸武林的得力助手,他們用生命和忠誠成就了凌雲傳奇之人生。

 開封,北宋之都城,巍峨雄偉的城牆,森嚴的戒備讓人不禁以為來到了兩軍對壘之孤城;東京城周圍數十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為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大都會,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

 而顯赫於世的汴河,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委婉明麗、音韻裊裊,宛若清脆悅耳之絲竹之樂。

 城內,熙熙攘攘人流,遊人如織,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皆為京城的繁華所醉,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而且北宋還出現了紙幣——「交子」以及夜市,繁華程度由此可知。

 四月底的開封,在蒼涼的夕陽下雄傳的城牆悲壯、高傲,似乎預示著北宋繁華已經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

 經過月餘的行程,凌雲一行終於來到開封,人數眾多,為了不引起沒有必要的麻煩,所以分批入城,而且有人早早到來,為百餘人定了數家大客棧,比鄰而居;凌雲見他們有此心意也不拒絕,樂得省心,入得城來,眾人均為京師之繁華所震撼;姑蘇也是大宋之名城,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是天然的糧倉,來往的人極多,可是與京師相比,宛若小巫見大巫,相差何止萬里?

 淑怡免得與熟人相見,她讓千尋為之易容,見此,凌雲心下一動,他知道九女的姿色在天下難得一見,而京師是貴族出沒之所,花花惡少均是有背影之人,若是他們見到如此美絕塵寰之佳人,一定會糾纏不清,雖然自己不怕,可是沒有必要的麻煩還是盡量避開,畢竟自己無權無勢,如何能與隻手遮天的他們相比,當下將自己的想法告之,眾女覺得凌雲言之有理,當下全都易容成相貌平平之女,雖若這樣,然而她們的氣質卻依舊成了人所注視之目標,好在此刻的她們姿色平平,所以免了不少的麻煩,而且他們身後跟著一群如狼似虎的武林中人,所以絲毫不敢妄動,他們都知道武林中人之可怕,為了如此「平常」之女犯不著以身犯險。

 雪白的長髮、巨大的玄鐵重劍成了凌雲的標誌,剛入城門,各方勢力均已知曉。頓時武林中人爭相傳頌,不到一個時辰,邪帝凌雲來到京師之事傳遍了京師各處角落。連皇宮的徵宗皇帝也已得到情報,當下命宮中侍衛去「請」凌雲前行皇宮晉見,他也知道武林中人脾氣古怪,所以沒有下聖旨,只是用了口諭而已,畢竟此時的凌雲在文壇上的地位極高,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凌雲在端午夜之戰中為他大宋朝爭口氣呢!所以禮賢下士,而且他本人也是個出眾的詩人,見過凌雲之詞,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凌雲一行人住在京城的「天然居」,而他們十人則住了一個院子,外面人聲熙熙攘攘,而後院則清幽雅靜,凌雲知道這次京城之戰一定不會平平靜靜,所以他一直叮囑九女小心從事,這些日子,「霧中樓」肯定會趁機搗亂,所以他在與群雄開懷暢飲之時亦不忘戒備,誰能肯定這些武林群雄裡面有沒有內鬼。

 京城,人潮湧動,繁華之氣撲面而來;凌雲與幾女悠哉游哉的在大街上行走,渾然不管身後跟蹤的幾批人馬,而眾女則完全為京城之繁華所迷,一路行來,每人手中都抱滿了各種小飾物,凌雲見她們手裡實在放不下了,就讓跟來的武林朋友幫忙,而他們也樂得為凌雲效勞。

 正在熱鬧之際,突然有幾位身著官服之人攔住凌雲,凌雲見他們步法輕盈,人人具有一身不凡之內功,於是問道:「不知幾位差大哥有何見教?為何要擋住在下之去路?在下初至京城,應該沒有做出違規亂矩之事吧!」

 其中一個大漢道:「凌公子多慮了,小手等奉皇上之命,特來請公子到大內一行;皇上希望能見公子一面。」

 凌雲疑惑道:「皇帝居然知道一介草民?而且居然讓眾位大哥來請,真是不可思議。」他詢問的望了淑怡一眼,而淑怡搖頭表示自己亦不知曉,如此凌雲更疑惑了。

 那人見凌雲的模樣,知道他心有所惑,於是道:「公子文才武功,天下聞名,皇上對公子之詞讚歎不已,聞知公子將在端午之夜,決戰京城,所以皇上特下旨意,將戰場移在宮中皇城,而且皇上亦是雅人,希望見見公子。」

 凌雲笑道:「原來如此,那在下且去皇宮一行,千尋你們且先回客棧等候為夫,為夫會安然回歸。」他知道皇帝有請,自己是不能不去了,而且他也想見識一下宋徽宗這個倒霉之極的皇帝。

 眾女見皇帝找凌雲原為此事,而且凌雲的武功出神入化,她們相信凌雲無論如何都能應對隨時遇到的危機,當下與凌雲告別,而她們則繼續游賞京城,反正有眾多豪傑相伴,不用擔心沒有勞力。

 凌雲初至皇門,頓時為這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築群所沉醉,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的權力;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標誌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能工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這裡戒備森嚴,如此禁地,當然緊張十分,而且天下人皆知此時武林群雄湧入京城,若是防衛不當,有哪個不怕死的人前來光顧,而他們得到的下場肯定會是滿門抄斬,因此,他們一點都不敢懈怠。

 一路行來,居然沒有人過來詢問,當凌雲聽到眾侍衛欽佩的稱呼領頭之人為「王教頭」,他心下大驚,難道這相貌堂堂的中年漢子就是傳說中的王進?於是問道:「王教頭,不知尊名為何?可否告之?」

 那漢子豪爽道:「有何不可,凌公子是皇上貴客,如此客氣真是折煞小人了;我叫王進,是這裡的教頭,我見公子也是爽快之輩,我癡長十幾年,公子若不嫌棄,可稱我為王兄或者王大哥都行。」

 凌雲心下暗喜,王進,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統領,為人耿直忠誠,是《水滸傳》最先出場的幾個人物之一。對於結交如此英雄人物,他心下也是極其歡喜,當下高興道:「如此小弟見過王大哥,大哥如此英雄、豪爽人物,小弟能夠結交真是三生有幸。」

 王進爽朗的笑道:「凌兄弟,此言差矣!凌兄弟文才武功,天下皆知,大哥我雖然不在江湖,但是卻知江湖中的邪帝之名,此刻正是如日中天啊!」

 凌雲聽王進說到「邪帝」,不由得說道:「大哥,在皇帝面前且莫如此稱呼,不然我們兄弟可能都吃不完兜著走;畢竟一介草民擁有『帝』之稱號,皇帝肯定不會高興的。」

 王進道:「兄弟放心,皇上對此別號早有所聞,而且對此甚為好奇,恐怕與皇上相見後,皇上會問及此事,皇上對兄弟的詩詞欣賞之極,此番相見恐怕會談及詩詞歌賦,兄弟可要有準備才是。而且皇上將兄弟與高麗公主比武之事安排到了皇城進行,到時候會邀請各國來風見識大宋之濟濟人才。」

 凌雲見王進如此關心自己,感激道:「多謝大哥的提醒,小弟對此沒有絲毫擔心,大哥放心便是。」他想起王進說宋徽宗將自己和李清荷之戰場居然弄到了皇宮中,覺得不可思議之極,宋朝皇帝不是一向重文輕武的嗎?怎麼居然有此打算,難道歷史中的宋朝與此不同?

 他接道:「王大哥,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皇帝怎麼想到如此之法?」

 王進歎息道:「還不是兄弟惹出來的事?皇上先是聽聞兄弟之才名,甚是欣賞,於是召告天下,讓各處注意兄弟你的行蹤,然而一年前兄弟離奇失蹤,所幸此次李清荷之挑戰,再將兄弟堆了出來,也是這個時候,兄弟在武林中之名聲亦傳到皇上耳邊,他聽說堂堂大宋居然沒有年輕高手打敗一介番邦女子,極其不悅,所以對端午之戰很重視;於是乾脆將比武之場地安排到宮中。」

 凌雲道:「這個皇帝還真是有一些民族感,王大哥,你且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兩人一路說說談談極是投機,王進見凌雲對皇宮的森嚴戒備毫不放在心裡,更加佩服,當下為凌雲介紹起路邊的宮殿,凌雲頓時大開眼界。前世中的故宮他沒有去過,而今卻能夠免費旅遊一番宋朝的皇宮,頓感興奮不已,而且對這個文人皇帝也好奇不已,如果宋徽宗不是皇帝,肯定成為一代文學巨匠。

 此時一個太監走到兩個面前,凌雲見此人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黑,三十歲有餘,眼神尖刻,時時放射冷厲的光芒,尖細的聲音讓凌雲起了雞皮疙瘩,只聽他道:「王教頭,陛下讓咱家將凌公子請到『毓秀宮』,陛下已經久候多時,王教頭人忙著去吧!」

 王進對太監道:「多謝童公公,凌公子,小人就此告訴。」外人在前,他也不便親熱稱呼凌雲為兄弟,對凌雲施了一個眼色,暗示一切小心行事。

 凌雲道:「多謝王教頭了,等王教頭有空之日讓在下請你喝酒。」

 王進笑道:「如此多謝凌公子了,小人一定會期待那一天的到來。」說罷,自行離去。

 凌雲隨著那個太監走著,突然他記著,宋徵宗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太監——「童貫」,難道就是前眼這個與自己相差不了多少的人?於是道:「麻煩童公公了,不知草民如此稱呼童公公才好。」

 那太監尖笑道:「凌公子客氣了,咱家叫童貫是殿內總管,陛下對凌公子可是看重得很吶,若是凌公子一朝得勢,可別忘了今日之引薦人啊!」他終日與宋徽宗相處,知道皇帝很看重凌雲的才華,因此才說出此番話。

 凌雲暗自出了一身冷汗,果然是他,一切真的要小心才是了。當下從懷中掏出一粒珍珠,對童貫道:「童公公,草民麻煩公公甚久,以後還望公公多多提點,草民只身前來,沒有準備什麼禮物,就一顆珠子,還望公公笑納。」凌雲並不是拍馬屁之下,只是這個人被傳得壞得不可再壞,所以忍住噁心說出一番違心之語。

 童貫貪婪的望著凌雲手中的珍珠,他可是識貨之人,凌雲手中之珍珠最少價值五千兩銀子,他故作推辭道:「這如何使得,公子如此大禮咱家可受不起。」話雖如此,但是眼神中的貪婪暴露出了他心裡的想法。

 凌雲笑道:「童公公,草民此舉並無他意,只是見公公一表人材,頓生結納之心,此珍珠雖貴,但是怎比得上草民對公公的敬仰之心,草民借此俗物表達對公公的崇敬而罷,這是草民的一番心意,草民對公公之仰慕之心有若長江之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區區心意還請公公笑納。」他心下暗罵不已,死太監,裝腔作勢,惹急了老子改天做了你,為天下除去一大害。

 童貫聽凌雲此話,心下高興不已,對凌雲如此稱讚極其自得,當下急忙從凌雲手中接過珍珠,熱情道:「凌公子,真是值得交的朋友,咱家一定會在官家面前為公子美言,公子神妙人物,一定前程無量,公子這個朋友咱家交定了。」

 凌雲連忙謙虛不已,他知道與這樣的人打好交道,對自己極是有利,雖然自己不會入朝為官,可是畢竟端午之日還需要來此,所以一切在他看來值得,而且這樣的小心還是遠離為好。

 走著走著突然心靈一動,心裡陰陰一笑,說道:「童公公,不知為何,草民對公公有一見如故之感,想稱公公為兄,唉!草民自知福淺,哪能與公公如此人物稱兄道弟?癡心妄想罷了。」

 童貫一怔,巴結他之人雖眾,然而提出結為兄弟之說尚無人敢言,回頭看了凌雲一眼,但見凌雲眼中真誠無比。深如碧潭,明如秋水。讓人心生好感,恨不得結交。

 原來凌雲剛剛動了心機,想到九陰真經中的「****」可以迷人心智,趁童貫看自己之時,使了出來,果見效果。不過他覺得童貫也許還有值得利用之處,所以只在他心智中暗示:凌雲是值得性命相交的好朋友、好兄弟。

 見童貫一時迷住,牢牢鎖住,直待他真誠相待,方才放行。

 凌雲功散後,童貫醒來,果然鄭重而和氣的拍著凌雲肩頭,說道:「好,好男兒,爽快!賢弟真誠相待,為兄心感,日後我們就是好兄弟,好兄弟,為兄自幼孤身一人,無親無故,今日得一賢弟,心願足矣;現在陛上相召,且先拜見,日後你們兄弟有不盡相聚的時光。」言罷,帶著凌雲而去,興奮無比,而凌雲更是得意之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