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龍之我是大理王子》第110章
第一一二章 出毒計,斬草除根

凌雲望了望天宇,星光斑駁,時間不早。躬身一禮,道:「時候不早,趙兄,小弟叨擾多時,先行告退。」

 宋徽宗遺憾道:「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只恨無機會與凌賢弟抵足商談,日後有暇可來尋找為兄。何如?」

 凌雲道:「如此多謝趙兄了,不過在下天生勞碌命,只願終老山水。」見徽宗傷神的模樣,心下感動,續道:「不過若是小弟有空,一定前來拜望。」

 徽宗大喜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知道你們江湖最講信用,為兄日日期待賢弟之大駕。」

 凌雲雙手一拱,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如今的離別只為日後重逢,若無離別傷感何來相逢之喜?告辭。」言罷,轉身而去,衣襟飄飄,瀟灑無比,一眾宮女癡迷的望著瀟灑不羈的奇男子,只願日後再得一見。

 徽宗無精打彩道:「時候不早,眾卿不必行禮,且自行退去。」緩緩離開。

 眾臣稱是,陸續離去,只有蔡京一人沒有離去,目光閃爍,似乎有所圖謀。童貫見狀,詢問道:「太師,時候不早,身體為重。有何事明早再談不遲。」

 蔡京似乎從思緒中醒來,正容道:「童公公,且稟陛下,微臣有要事相告,事關大宋安危,請陛下務必容臣稟告。」

 童貫驚「啊」一聲,道:「太師稍等,小人這就稟告。」

 徽宗剛剛解衣登榻,童貫輕聲道:「陛下,蔡太師有急事相商,不知……」

 徽宗不耐煩的道:「朕已安睡,有何要事,明日早朝再說吧!」

 童貫忐忑道:「可是蔡太師說事關大宋安危,所以奴才斗膽前來稟報。」

 悚然坐起,徽宗怒道:「狗奴才,還不快請太師前來。讓他去書房候著。」

 童貫稱是,連忙離去。

 ……

 蔡京在外面走來走去,似乎極其不安,見童貫前來,連忙道:「童公公,陛下如何說?」

 童貫氣喘吁吁道:「太師,太師,陛下有請太師書房相見。且隨奴才前來。」當下帶頭前去。

 徽宗有宮女服侍下,穿戴整齊,來到書房。見蔡京神情焦急,不悅道:「卿家有何要事?竟然事關大宋安危。」

 蔡京驚「啊」道:「老臣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深夜打擾陛下安眠,實在罪不可恕。」

 徽宗皺眉道:「卿家,忠心體國,朕恕你無罪。難道出了亂黨?」

 蔡京不敢賣關子,道:「回陛下,事情雖無如此嚴重,可差不遠矣!」

 徽宗道:「快快道來。」

 蔡京道:「陛下可知,凌雲眼中無人,居然未將陛下放在眼裡,陛下真龍天子下界,他不尊敬陛下,臣請陛下治凌雲死罪。」

 徽宗鬆了口氣,笑道:「朕還以為有刺客殺入皇宮了呢?凌雲性情平淡,斷不會謀反,與朕稱兄道弟也得朕之默許?何罪之有?」

 蔡京道:「陛下仁慈,自然不知其險惡用心,須知大奸若善,陛下可要小心。陛下可知,凌雲有一妻子,名為慕容飄雪?」

 徽宗疑惑道:「這又為何?不就是一弱女子罷了。」

 蔡京歎息道:「如果她只是一普通女子也就罷了,陛下可知慕容飄雪實為『燕國』慕容氏後裔?」

 徽宗大笑道:「燕國滅國數百載,慕容氏早成朕之子民?莫非……」突然想起蔡京曾言事關大宋之安危,悚然道:「莫非慕容氏有不臣之心,復興燕國之志未滅?」

 蔡京喜道:「陛下真不愧真龍下凡,英明神武,明見萬里,所言極是。具臣所得情報,燕國被太祖平定後,慕容氏世代以復國為平生大志,隱姓埋名,世居姑蘇;前代家主與丐幫幫主並稱『南慕容,北喬峰』,在江湖中擁有非凡影響力,江湖中人只要一提『南慕容』,無不悚然色變,最讓微臣擔憂的是,慕容氏暗自累積雄厚勢力,麾下精兵武器無數,若時機成熟,於江南揭桿起義,將挑起戰火,到時生靈荼炭,繁華江南將為刀兵所困,百姓流離失所。先時微臣見陛下疲倦不堪,然而事關重大,為了大宋,微臣冒死相見,所幸陛下乃世之明君,不治臣冒犯之罪,不過即使陛下怪罪,微臣,微臣一人之死換來天下太平,死而後矣!」言罷,連連磕頭,老淚縱橫,哽咽不止。

 徽宗連聲叫好,親手將蔡京扶起,讚賞道:「卿家忠心愛國,朕銘記於心,唉!日前蘇軾之流還連名彈劾卿家,哼!朕看他們是越來越糊塗了。居然是非不分,看來他們是不想呆在京城了。」

 蔡京眼珠一轉,「?通」下跪,說道:「陛下,蘇大人國之柱石,一心為國,誤會微臣情可原,陛下切莫怪罪蘇大人;若是由微臣挑起君臣不和,臣願辭官歸隱。」蔡京心計甚重,知道如果贊同徽宗之語,徽宗一定懷疑自己有私心,如此一語肯定更受徽宗信任。

 果然,徽宗讚道:「卿家,以德抱怨,世之君子也。朕定會給卿家一個公道,免得世人說朕忠奸不分,賞罪不公。」

 蔡京惶恐道:「陛下,這,這如何使得?」

 徽宗怒道:「如何使不得,朕乃一國之君,一切朕說了算。蘇軾之流,除了吟詩填詞,別無所長,在朝為官,遭塌民之糧食,明日一早,將如此一干人等,罷官還鄉。」

 蔡京輕聲問道:「陛下,慕容氏一事如何處理?若用到微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徽宗感動道:「卿家忠耿耿,朕明白,可朕親政未久,朝中大事如何少得愛卿;慕容餘孽,罪不可恕,愛卿給聯推薦一人為將,即日平定江南。」

 蔡京道:「臣舉薦一人,太尉高俅,此人忠心不二,文幍武略,通曉兵法,平亂之任非他莫屬。」

 徽宗聽罷,龍顏大悅,高俅可是他最信任之人,聽蔡京推薦,喜之不盛,本來他以為蔡京會推薦他之門生,由此可見蔡京忠心可嘉,益加親厚,一時無二,當下准奏。。

 蔡京道:「陛下,凌雲一干人?如何處置?」這才是他的重點,他見徽宗重視凌雲,凌雲文才武功,震驚天下,擔心凌雲入朝威脅自己,所以一直想把凌雲往死整。

 徽宗連走幾步,欲下殺手,但是想起凌雲才志與淡泊,暗道:凌雲淡泊名利,也許慕容謀逆之事,他並未得知,唉!給他個人情吧,慕容飄雪可以放過,一女子諒也難以成氣候。當下,有所決定,於是道:「朕觀人無數,深信凌雲並無不臣之心,卿家忠心可鑒,朕也明瞭。」

 蔡京見徽宗主意已決,不敢再作糾纏,暗想:凌雲,暫且放過你,若是再不識趣,可別怪老夫心狠手辣。

 當下,徽宗連夜下旨,以高俅為帥,童貫為監軍,率領精兵兩萬,以換防為名,擇日出發,務必將慕容一族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蔡京起身告退,童貫連忙相送,走至午門,童貫笑道:「太師好手段,好個一箭雙鵰。」

 蔡京聽罷,悚然一驚,精芒閃爍,心生殺機,童貫一驚,心下發恘,正待辯解。

 蔡京冷聲道:「童公公,老夫忠心陛下,日月可鑒;老夫為國之心,何曾有私人恩怨。望公公日後小心言行,哼!不勞公公相送。老夫自行告退。」當下,甩袖而去。

 童貫心下大怒,他甚得徽宗歡心,貴為大內總管,何曾受到如此待遇?憤憤不平,想起自己身為監軍,若是一個不當,不但地位難何,而且恐怕遭來殺身之禍。冷汗直冒,暗想:好個蔡京,不是一箭雙鵰,而是一石三鳥啊!既然為咱家得知,豈容你得意,罷,罷,罷,想我童貫一個閹人,眾臣表面尊敬自己,心中作何想法,我豈不知?唯有凌兄弟以誠相待,不卑不亢,有情有義,兄弟大難臨頭,豈能見死不救?凌兄弟,且當我童貫交一個生平知己吧!當下自回寢居,寫了封信,悄悄交給心腹,咐附小心行事。

 如果凌雲得知自己被童貫引為知己,不知作何感想,不過一切均得益於他早先用九陰真經中的「****」,使得童貫心中覺得凌雲親切無比。偶然之作為讓他日後受益無窮,也許凌雲早忘了自己使用「****」之經歷了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